动网先锋论坛寻根溯源传统灵修体系(道家精粹、佛法经典、孔孟言儒、圣经碑传、古兰圣训、宗教杂坛/谈、易道/预测/术数)圣经碑传新约40马太福音 → 《每日研经丛书》马太福音第二十一章


  共有459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每日研经丛书》马太福音第二十一章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月亮湖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3073 积分:2632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3/3 20:57:53
《每日研经丛书》马太福音第二十一章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0/23 14:46:34 [只看该作者]

马太福音第廿一章


剧终之始(廿一1-11

我们从这段经文中,进入耶稣生平之戏剧的最后一幕。这的确是戏剧性的一刻。

正当是逾越节的时期,耶路撒冷与所有邻近的地区都挤满了朝香客。三十年后,一位罗马总督计算在耶路撒冷所杀的羊羔,总数近乎二十五万头之巨。照逾越节的规定,至少十个人需要一只羊羔,假使这是一个正确的数宇,就表示在逾越节的期间,拥挤在耶路撒冷的人数竟达二百五十万人以上。律法规定凡住在耶路撒冷周围二十英里以内的成年男子,必须前来守逾越节。其实不仅是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世界各处的犹太人都尽量设法来守他们国家最大的这个节期。耶稣不可能再选择一个更富于戏剧性的时刻,祂所来到的城市,挤满了受宗教的盼望所鼓舞的人们。

这并不是耶稣突然做的决定;而是祂早已准备好的一件事。整个故事趋势表明祂是在实行祂早已豫定的计划。祂差祂的门徒到村子里去牵一匹驴驹。马太提到伯法其这个村庄,可是马可只提到伯大尼(可十一1)。这村庄无疑就是伯大尼。耶稣必定是早已安排好驴与驹在等祂,因为祂在伯大尼一定有许多朋友。这句‘主要用牠们’(编者注:英文标准修订本是多数‘牠们’,中文和合本用单数‘牠’是一个口令,使牠的主人知道耶稣所安排的时间已经来到了。

于是耶稣骑着驴驹进入耶路撒冷,这只从来没有人骑过的驴驹,特别适合于神圣的用途。在洁净礼中所使用的纯红的母牛犊,一定是‘未曾负轭’的(民十九2,申廿一3);载负耶和华约柜的牛车必须是从来未作别用的牛车(撒上六7)。这场合特别神圣的气氛,藉着这从来未有人骑过的驴驹表明出来。

群众接待耶稣犹如一位君王,在祂面前铺上衣服,正如耶户被立为王的时候,他的朋友们所做的事一样(王下九13)。他们割下棕树枝,不断地挥舞,正如西门马加比在一次最大的凯旋之后进人耶路撒冷所作的事(马加比前书十三章五十一节)。

他们是以对香客的致敬,向祂致敬道:‘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诗一一八26)。这是对香客来守逾越节的敬意的称呼。

他们喊着:‘和散那!’我们一定要小心留意这个称呼的意义。‘和散那’意即‘现在拯救吧!’这是在病苦之下的百姓向他们的君王或 神求救的呼喊。百姓在这里的呼喊,实际上是引用诗篇一一八篇廿五节:‘耶和华啊!求你(现在)拯救。’‘高高在上和散那’,意思是‘惟愿在高过诸天之上的天使,来向 神呼喊现在拯救。’

这里的‘和散那’可能已经失去它原来的意义,只是变成一种欢迎与类似‘万岁’的喝采与呼喊;但它主要的是人们在艰困的日子、求拯救、求帮助的呼喊,是受迫害的人民向他们的救主与君王所发出的呼喊。

耶稣的心愿(廿一1-11)(续)

我们可以认为耶稣在这件事上所采取的行动,是有计划的特意的安排。祂所采取的行动是仿效一种深植在人们的心灵中,先知们以前曾用来唤醒人心的方法。在以色列的宗教史中,一次又一次记载,每当一位先知感到所传讲的真理无法抵御不关心或不理解的障碍时,他就把他的信息放在一幕戏剧性的表演之中,使人无法不了解。我们可以在旧约的许多例子中间,选出两个最明显的例子。

当全国的人无法忍受罗波安的奢侈与放肆,而耶罗波安崛起一股新的势力的时候,示罗人先知亚希雅就选择一个戏剧性的方式来预言将来的事。亚希雅穿上新衣,到外面去,单独遇见耶罗波安,他就把新衣撒成十二片,给耶罗波安十片,留下了两片。他藉着这戏剧化的行动,清楚的表明在十二个支派中,有十个支派将支持耶罗波安背叛,只有两个支派仍旧忠于罗波安(王上十一29-32)。这是以戏剧性的行为来传递先知的信息。

当耶利米确信百姓们不论多么乐观,巴比伦终要征服巴勒斯坦的时候,他把绳索与轭送到以东王、摩押王、亚扪王、推罗王、西顿王那里,并将轭放在自己的颈上,使所有的人都可以看到。他藉着这戏剧化的行动,清楚的表明放在前面的只有奴役与服事(耶廿七1-6);而当哈拿尼雅这个假先知以错误的盲目乐观,希望去表明他认为耶利米阴暗的预言都是错的,他就折断了耶利米颈上的木轭(耶廿七10-11)。

当先知们认为他们所讲的话不够表明信息的意思时,他们惯常是用戏剧的方式把它表明出来。当耶稣进入耶路撒冷城的时候,情形正是这样。在耶稣戏剧化的行动后面有两幅图画。

(一)撒迦利亚书九章九节的图画,在那里先知看到君王谦和地骑着驴,就是骑着铺上衣服的驴驹,进入耶路撒冷城。因此耶稣戏剧化的行动,第一乃是按照弥赛亚要求。耶稣在这里向从世界各地各方来到耶路撒冷的人们,宣称 神受膏者的身份。我们将要继续研究耶稣的宣称是甚么意思,但祂在那里作了这个宣称,是毋庸置疑的一件事。

(二)也许在耶稣的心中还有另一个目的。犹太人历史中最大的灾难之一,是主前一七五年安提阿哥占领了耶路撒冷城,决意要除灭犹太教,将希腊的生活方式与崇拜带进巴勒斯坦。他故意污秽圣殿,在祭坛上献猪肉,向奥林皮乌山的丢斯神献祭,其至把圣殿的会所改作公共的妓院。后来马加比起来反抗,收复了他们的国土。在耶路撒冷收回的时候,那被污秽的圣殿再一次得蒙洁净,重新奉献。在马加比后书十章七节我们可以念到这伟大日子的欢乐:‘所以他们带着树枝、大树枝、棕树枝,唱诗赞美那使他们顺利达成洁净圣殿之工的 神。’在那一天,百姓们带着棕树枝,欢唱他们的诗歌;这几乎正是当时群众欢迎耶稣进入耶路撒冷的实际描写。

耶稣知道至少这事是可能的,而他进入耶路撒冷时带有洁净圣殿的计划,正与犹太马加比在两百年前所做的事一样。耶稣就是这样做了,祂在戏剧化的预表之下……不但表明祂是 神的受膏者,祂也要来洁净这被糟塌与污秽的 神的家。玛拉基岂不是说:‘耶和华……必忽然进入祂的殿吗?’(玛三1)以西结在审判的异象中,岂不是看到那可怕的审判是从圣所开始吗?(结九6)

王的宣告(廿一1-11)(续)

请我们来看在这背景衬托之中的耶稣,作为我们研究这件事情的结论。它告诉我们三件与耶稣有关的事:

(一)它告诉我们耶稣的勇敢。耶稣十分知道祂是进入一个敌对的城市。不论群众们是多么热诚,有权势的人却恨恶祂,并且一致发誓非要除灭祂不可。任何人在这种情形之下,一定会想到最好是逃走;如果祂要上耶路撒冷,一定得在夜晚的掩蔽下溜进去,小心地到后街去找一个可藏身的地方。但耶稣进入耶路撒冷的时候,却故意把祂自己安置在舞台的中心,故意让众人的眼睛注视在祂身上。耶稣在世最后的一段日子,祂的每一个行动都带有一种庄严与崇高的反抗;祂是以挑战来开始最后的行动,故意向权威的最卑劣的手段挑战。

(二)它告诉我们耶稣的宣告。的确它是告诉我们耶稣宣称为 神的弥赛亚。 神的受膏者;它也可能告诉我们祂宣称为圣殿的洁净者。如果耶稣只自称先知,可能祂就不需要钉死。但是除了最高的地位以外,耶稣不会满意。在耶稣说来要就是全部,否则宁可甚么都没有。人必须把祂当作君王,或者根本完全不接受祂。

(三)它也同样地向我们显示耶稣的要求。祂所宣称的并不是宝座上的王位,而是心中的王位。祂谦和地骑着驴驹而来,我们要仔细来看其中真正的意义。在西方驴子是受藐视的动物,但在东方驴子可能是一种高贵的动物。君王时常骑着驴子;每当他骑驴而来,就表示他是为和平而来。马是战争所骑的,驴是和平所骑的。所以耶稣宣称自己为王的时候,祂宣告为和平的君王。祂表明祂的来到并不是要毁坏,而是要受顾;不是要定罪,而是要帮助;不是使用军队的武力,而是使用爱的力量。

因此,我们同时看到基督的勇气,基督的宣称与基督的爱。祂向人最后所要求的不是他们的王宫,而是他们的心。

圣殿的光景(廿一12-14

如果进入耶路撒冷有过反抗,这就是对反叛的反抗。为了了解这一幕,我们必须看看圣殿的图画。

在新约中有两个字译成圣殿,这是对的,但在两者之间却颇有区别。圣殿本身称为naos,这是一个小型的建筑物,其中有圣所以及只有大祭司在赎罪日才能进入的至圣所。但是在naos的四周环绕着广大的地区,由互相接连、逐渐上升的庭院占据着。首先就是外邦人的院子,任何人都可以进入,超过这范围再往里进的外邦人要被处死。然后来到妇女的院子,凡是以色列人均可自圣殿的‘美门’进入。下一个就是以色列人的院子,从尼加诺尔门(Nicanor's Gate)进入。这是一扇大型的哥林多铜门,需要二十个人才能够开启与关闭。百姓们就是在这个院子里集合举行圣殿的仪式。最后就是只有祭司可以进入的祭司院,其中耸立着献祭的大祭坛、香坛、七个灯台、陈设饼的桌子,铜的洗濯盆。其后就是noas的本身。整个范围,圣经里也都称为圣殿,希腊文是hieron。为了把这两个字区别清楚,最好把圣殿的本身称为圣殿,即naos;而整个的范围称为圣殿的区域,即hieron

这事件的背景是在人人都可以进入的外邦人的院子发生的。这是经常拥挤忙碌的地方,在逾越节的时期,世界各地的朝香客更是拥挤到了极点。由于耶路撒冷的圣殿闻名于世界,因此随时都会有许多外邦人在那里,即使罗马的作家们,都描述这是世界上最惊人的建筑之一。

在外邦人的院子里进行两种买卖。一种是兑换银钱,每一个犹太人必须付半个舍客勒的圣殿税,必须在接近逾越节时缴付。在一个月以前,就在各乡镇支搭一个棚,钱可以在当地交;过了规定的日子,就只能在圣殿付了。所以有一大群来自各地的犹太朝香客在那里付钱。虽然在一般的情形之下,各种货币都可以在巴勒斯坦流通,但是税金必须用某种钱币缴付。不能用银块付税金,必须用打过印的货币来付;也不能用劣质的合金或被剪的货币付,一定要用高级的银币付上。可用圣所的舍客勒,加利利的半舍客勒以及标准极高之推罗银币来付。

兑换银钱的功用是要把不合适的币制,换成正确的币制。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是完全必需的功用。困难就是在这些兑换银钱的人,在换钱当中另要收取一便士手续费;若是货币的价值超过半舍勒,他们还要为超额的兑换再付上一便士。也就是说,有许多朝香客不但要付上他的半舍客勒,约为七便士价值,还要付上二便土换费,这笔钱若以工人每日工作仅得三便士的工资来计算就相当可观了。

这超额的规费称作qolbon,并不是全部落在兑换银钱之人的钱包里;有的作为自由奉献,有的归入修理道路的费用,有的用来购买金片准备装饰圣殿,有的归入圣殿的司库。总而言之,这笔钱必不可乱用,而问题是它可能导致乱用;它很适合于剥削前来敬拜的朝香客,而圣殿中兑换银钱的人,从中却耶得极大的利益。

卖鸽子的事情更坏了。多数来拜访圣殿的人,必须带某种祭物。例如妇人在生产后要洁净自己,或者一个患大麻疯的病人要获得治愈的证明时(利十二8;十四22;十五14,29)就必须献上鸽子。在圣殿外面买一只祭牲是十分容易的事,但是献祭用的祭牲必须毫无瑕疵。有正式的检验宫来查验祭牲,他们自然拒收从外面来的牲畜。

如果在圣殿内外的价格一致,倒也没有甚么妨害,但是在圣殿外面只要付四便士就可以买一对鸽子,到圣殿里面就要卖到七十五便士之多。这是一种老毛病,有一位拉比迦玛列子西门(Simon ben Gamaliel)得到人们感恩地纪念,因为‘他使得鸽子可用银币,不必用金子来买。’他一定攻击过这个弊端。更有甚者,这些卖祭牲的畜棚称作‘亚那的义卖所’(Bazaars of Annas),就是大祭司亚那家族私有的产业。

这也是不必要的弊端。在那里一定有许多诚实、富有同情心的商人,但是舞弊的事毕竟十分迅速而轻易地蔓延。以致伯尔基特(Burkitt)能够说:‘圣殿成为无赖汉集会的所在’,最坏的商业垄断与暴利。佐治亚当斯密斯爵士(Sir George Adam Smith)写道:‘那时候的每一个祭司,必是一个生意人。’如此不知羞耻,无良心的剥削那贫穷与谦卑的朝香客,是极其危险的一件事;引起耶稣忿怒的就是这种剥削。

忿怒与爱心(廿一12-14)(续)

在福音书中,很难得再有像这段经文那样需要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努力研讨,以求得正确的见解。我们很容易把这段经文当作对于整个圣殿敬拜定罪的基础。但有两件事需要提及:

在圣殿里面有许多惟利是图的人与做生意的人,但也有许多一心归向 神的人,若以任何组织系统最坏的表现,作为判断它的标准是不公平的。亚里士多德在许久以前曾说,判断一个人或机构,必定要根据其最好的,并不是最坏的为准则。

还有一件要说的,就是那个人或教会无罪,谁就可以先扔第一块石头。所有的买卖者并不都是剥削者,甚至那些抓住机会图谋利益的人,也不全都是单单捞钱的人。伟大的犹太学者以色列亚伯拉罕(Israel Abrahams)为了表示他本国信仰的尊严,对于过份随便处理这段经文的基督徒说了一些评语,并且论及在今日耶路撒冷圣墓的基督教会前面所发生的事:‘耶稣在圣殿中推翻了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赶出卖鸽子的人,乃是祂对犹太教的一种服务……难道兑换银钱与卖鸽子的人是惟一出入圣殿的人吗?去年复活节,我在耶路撒冷圣墓教会的一旁,看到有摊贩在叫卖各种圣物、彩珠、刻字的带子、颜色腊烛、镀金十字架、盛满约但河水瓶子。在纪念耶稣的圣教会面前,竟有一大群生意买卖的人,而那些基督徒正在喋喋不休地挥舞着手臂,讨价还价。我想但愿耶稣像祂在许久以前,在以色列推翻祂弟兄的桌子那样,再来推翻祂的假仆人呢!’

这件事向我们显明了某些与耶稣有关的事:

(一)它告诉我们,祂最厉害的一次忿怒,是向着那些剥削同胞的人,尤其是那些利用宗教的名义剥削人的人而发作的。耶利米曾说,人们把圣殿当为贼窝(耶七11)。耶稣无法容忍百姓被人为私利的剥削。

教会常在这些事上采取静默的态度:教会有责任在经济剧烈的竞争之下,保护那些无法保护自己的人。

(二)它告诉我们,祂的怒气是特别向着使单纯的人不可能在 神的家中敬拜的人而发作的。以赛亚曾说, 神的居所是万民祷告的殿(赛五十六7)。外邦人的院子,是惟一许可外邦人进入的地区。我们不能以为每一个外邦人都是来观光一番。有的人至少内心饥渴,要到这里来敬拜、祈祷,希望或者可以找到 神。但是在这买卖、拍卖的喧嚷声中,简直就不可能作祷告。那些寻求 神的人,被在 神家中的人所阻挡。

 神决不会容许那些阻碍别人敬拜 神的人为无罪。这种情形在今日仍可能发生,一种苦毒的争辩的精神可能会进入教会,使人不可能敬拜 神。会众与负有职位的人可能对于他们的是与非,他们的尊严与声誉,他们的实施与步骤过份地关心,以致于到最后没有人能够在这种气氛之下敬拜 神。甚至 神的仆人也可能对于强迫会众接受他们的针与做事的方法,比对传福音更为关心,到最后他们的崇拜气氛是那么坏,使实真实的敬拜竟变为不可能了。敬拜 神与人的争论决不能放在一起。我们要记得,耶稣向着那阻碍人们亲近 神的人,是怎样发怒。

(三)还要提到一件事,这段经文是以耶稣在圣殿里医治瞎眼与瘸腿的人为结束。他们还在那里,耶稣并没有把所有的人全部赶走,只有那良心上有罪的人逃避耶稣的怒目,而凡需要祂的人就留下来。

耶稣不会使有需要的人空手的回去。要注意的是耶稣的怒气永远不是只有消极的一面,它决不会停止在攻击错误的事上,却时常继续积极地去帮助那需要的人。一个真正伟大的人,他的怒与爱常常合并在一起。对于剥削单纯者,阻碍追求者的人有怒;对于大有需要的人有爱。忿怒毁减的力量,必须常与爱心医治的力量携手并行。

内心单纯者的知识(廿一15-17

有些学者在这段经文中发生困难,说在圣殿的院子里有孩子是很不可能的一件事,即使有孩子,圣殿的警察也会对于这些呼喊的孩子们加以迅速有效的处理。在这段故事以前,路加曾叙述门徒如何向耶稣欢声呼喊,有权势的人如何想要制止他们(路十九39-40)。拉比的门徒常被作他的孩子。又如我们在约翰所写的书信中看见使用:‘我的小子’。所以有人解释说,路加与马太是记载同一件事,实际上小孩子就是耶稣的门徒,并不是真正的孩子。

这样的解释是不需要的。马太引用诗篇八篇二节,很清楚的显明他的头脑中所想到的,是真正的小孩。无论如何,那日在圣殿的院内发生了前所未有的事。并不是每天都有做生意买卖的人、兑换银钱的人被撵走,也不是每天有瞎子、瘸子得到医治。小孩子们在平时要如此欢呼也许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但这不是一个平凡的日子。

当我们按照这故事所说的来接受,并再一次听到小孩子们清脆悦耳赞美的声音,也使我们看到一个重要的事实。有的真理只有心灵单纯的人才能够看见,在聪明、有学问、固守世故的人面前,反而被隐藏起来。许多时候小孩子比最智彗的人,更加接近天堂。

据说伟大的雕塑家狄伐尔生(Thorwaldsen)有一次雕刻一尊耶稣像。他盼望凡看到这塑像的人,内心能够引起正确的反应。他带了一个小孩子来,要他看这尊塑像,问他说:‘你认为这是谁?’那孩子看了以后回答说:‘这是一位伟人。’狄伐尔生知道他这次失败了,因此他把第一尊塑像刮掉,再重头做起。完成以后他又去找那个小孩,要他再看,并且问他说:‘你认为这是谁?’孩子征笑着回答说:‘这就是那位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的耶稣。’于是狄代尔生知道他这一次终于成功了。他把他的塑像,于在孩子的眼光中作试验。

这并不是一个坏的试验。麦克唐纳有一次曾说,如果孩子不敢在某人的门口,或花园的门口玩耍,那人所信仰的基督教是没有价值的。如果一个孩子认为某人是好人,这人多半是一个好人;如果孩子看到一个人就畏缩不前,他可能是一个伟人,可是他一定不会像基督。拜里(Barrie)在某处画了一幅图画,一位母亲在晚上把她的孩子于在床上,在他快睡着的时候俯视着他,从她的眼睛和心灵中流露出这无声的问句:‘我的儿啊!我今天做得可好?’凡是经得起孩子清楚的凝视与孩子单纯考验的良善,才是真正的良善。这样看来,学者盲目不见耶稣,孩子却认识耶稣,倒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月亮湖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3073 积分:2632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3/3 20:57:5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0/23 14:47:34 [只看该作者]

无花果树的道路(廿一18-22

有些诚实的圣经读者会认为,本段经文也许是新约圣经中最难于令人舒服的经节。如果完全按照逐句来接受它,我们所见的这个行动,会使我们对于耶稣的观念发生动摇。所以我们在接近这段经文的时候,一定要存着发现其中蕴藏真理的盼望,而且鼓起勇气去彻底的思想。

首先要注意的,马可福音在十一章十二至十四节,二十章廿一节,也记载了这个故事。但与这里的记载有不同之处。马太的记载是说无花果树的枯干是实时的,马上就发生。中文译本说:‘那无花果树就立刻枯干了。’希腊字是parachrema,即立刻的意思。另一方面,在马可的故事记载中,当时那棵树并没有甚么两样,只是到了第二天早上,他们在同一条路经过的时候,门徒看到那棵树已经枯干了。由于这故事两种记述的存在,显然一定曾有某些发展,因为马可是最早的一本福音,它的记述一定与真正的史实较为接近。

为了要了解这个故事,我们首先必须明白无花果树生长和结果的习性。在巴勒斯坦所有的树木中,无花果树最受人的喜爱。应许之地的图画乃是:‘那地有小麦、大麦、葡萄树、无花果树……’(申八8)。探子为显示该地的富庶,带回来的一部分宝藏,是石榴与无花果(民十三23)。旧约的许多地方,那幅象征和平与繁荣的图画,通常都是说到了时候,每一个人将坐在自己的葡萄树与无花果树底下(王上四25,弥四4,亚三10)。描绘 神震怒的图画,就是击打并毁坏无花果树的日子(诗一○五33,耶八13,何二12)。无花果树乃是丰富、和平与繁荣的象征。

这树的本身十分俊美,树干直径可达三尺,高度可达十五尺到二十尺之间,浓密的树枝可以扩展到二十五至三十尺,因此极富有遮荫的价值。在居比路的农舍门口都有无花果树,游客脱哀斯催姆(Tristram)述说他如何经常在无花果树下得到荫蔽,在最炎热的日子寻到阴沾。无花果树普通是栽在井旁作为遮荫,像这样一处地方既有遮阴又有井水。一个人默想与祈祷的私室,常有无花果树的遮荫,这也是拿但业希奇耶稣竟会注意到他站在无花果树下的原因(约一48)。

无花果树结果子的习性与我们所研究的这件事颇有关连,惟独无花果树一年结两次果子。第一次是长在旧的树木上,一年之初在树枝的尽头出现小小绿色的苞蕾,被称为Paggim,它们以后就变成了无花果,这些萌芽的果实产生在四月,可是很不好吃。然后叶子与花朵一点一点的伸展出来,无花果树最令人希奇的就是长满的果实,长满的叶子,和长满的花朵中都在同一时候出现。时间是在六月。无花果树不会在四月结果子,这个时间还太早。这整个的过程又在新的树木上重演一遍,第二次的收成是在九月。

这件事最令人希奇的有两方面,第一,它说在四月里有一棵无花果树长满了叶子,耶稣那时候是在耶路撒冷过逾越节,逾越节是在四月十五日,这件事发生在逾越节一周以前。第二方面也十分明显,耶稣竟在不可能结出无花果的树上找无花果。这是马可看出来的,他很清楚的说:‘因为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可十一13)

这故事的困难不是在于它的可能性,而是在于它的道德性。这困难是双方面的;第一,我们看到耶稣竟指责一棵无花果树,因为它没有做它不能做的事。这种树决不能在四月的第二个礼拜结果子,然而我们看到耶稣毁灭它,因为它没有做它不可能做的事。其次,我们看到耶稣为了祂自己,使用神迹的能力。这是祂以往在旷野的试探中,下定了决心决不肯做的事。祂决不肯把石头变饼藉以满足祂自己的饥饿,祂决不会自私的使用祂的能力。最明显的事实就是──如果我们从书上念到任何其它的人,为了一颗无花果树在四月里不结果子而咒诅这棵树,我们一定会说这个人因失望而产生一种意气用事的坏脾气。这在耶稣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所以必定会有某种解释,这解释是甚么呢?

有人找出解释如下:在路加福音有无花果树不结果子的比喻,管园的两次为它请求宽免,接受了两次的宽免与延迟以后,到最后仍不结果子就被砍掉了(路十三6-9)。希奇的是路加虽有无花果树不结果的比喻,却没有无花果树枯干之事的记载。马太和马可均有无花果树枯干的事,却没有无花果树不结果的比喻。如此看来,似乎福音书的作者认为,如果他们包括了这一段就无须包括那一段。因此有人建议无花果树不结果的比喻被人误解,转变成一件真实的事件,其实应当是一个比喻。某种混乱使人把耶稣所讲的故事,转变为耶稣所采取的行为。这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不过我们认为必须要从别处找出它真正的解释来,现在我们一定要继续把它找出来。

不履行承诺(廿一18-22)(续)

我们在研究耶稣进入耶路撒冷的故事中,看到先知们常常利用象征性的动作;当他们认为言语说得不够透彻的时候,就做出某种戏剧化的动作把教训弄个清楚。现在我们假定这类似的象征性的行动是蕴藏在这个故事之中。

我们假定耶稣是往耶路撒冷的途中,在路旁看到了一棵长满了叶子的无花果树。如果树上有果子,他摘下来是完全合法的,犹太人的律法准许如此行(申廿三24-25)。汤姆逊在圣地与圣书中告诉我们,就是现代路旁的无花果还是可以公开摘取。耶稣走到无花果树前,早已经知道上面不会有果子,也知道这棵无花果树本身有某种根本的毛病。以下两者之一可能发生:这无花果树可能恢复到野生的状态,正如玫瑰转变成野致瑰一般。这种情形有时的确发生。或者这棵无花果树患了甚么病,在四月初竟长满了叶子,一定是一棵有病的树,于是耶稣望着它说:‘这棵树将永不结果,这棵树一定会枯干。’这是一个内行人所说的话;因祂曾与自然同居。果然到了第二天就很清楚地证实了耶稣的专家眼光的判断完全不错。

如果这是一种象征性的行动,一定是要教导某种教训。那么它所要教导的是甚么呢?它要教导与犹太国──耶稣正与它迎面冲突──有关的两件事。

(一)这象征性的行动教导我们‘无用招灾’。是生命的律。凡是无用的东西,就是正在被排除之中,任何东西或任何人,其存在的价值是以它能否实现创造的目的为判断标准。这无花果树是无用的,因此它遭毁灭了。

以色列民族的存在是为了一个原因,也是惟一的原因── 神的儿子、 神的受膏者,可以从他们中间来到世间。祂已经来了,这个民族反而不认识祂,不但如此,他们还要把祂钉死在十字架上。这个民族既然失去了欢迎 神儿子的功能,因此这个民族必要败亡。不实行 神的目的,自然会招致不幸。每一个在世界上的人,都是以是否有用的标准受审判。一个人即使没有盼望地躺在床上。他仍可藉着忍耐的楴榜样和祷告产生极大的效用。无论甚么人都不必是一个无用的人,凡是无用的人正是向着不幸前进。

(二)这件事教导我们:‘不履行承诺就要被定罪。’这棵树有叶子,那些叶子就是宣称会有无花果,可是树上却没有无花果,它的宣称就是虚假的,只是一张空头支票而已,因此它注定毁灭。犹太民族承认对 神的信仰,但实际上他们却要流 神儿子的血,因此非要定他们的罪不可。

应承了却不实行,不但给犹太人受咒诅;它也曾经给教会受许多的咒诅。伯勒郝斯(G. T. Bellhouse)从甘地的自传中引证了一个惊人的例子;当他早年在南非的时候,在披雷多里亚(Pretoria),甘地实在登门求教过基督教,他有好几个礼拜天去参加一个基督教会,可是他说:‘那些会众并没有使我留下特别虔诚的印象,他们并不是以虔诚心灵来聚集。按他们的表现,只是一群属世的人到教会去找一点娱乐,并履行一种习惯而已。’因此他下结论说:在其督教中没有甚么是他现在所没有的──甘地终于从教会中失丧了,这对于印度和世界,造成一个无可弥补的损失。

应承却不实行是我们所有的人多少会沾染一点的罪行。它对于教会造成了数的伤害,它的命运就是灾难,因为它所产生的信仰除了枯干以外,甚么别的事也不会做。

我们很可能相信耶稣用这种病态不结果的无花果树的功课,教训犹太人,也教训我们:‘无用招灾。’,‘应承却不实行注定要灭亡’。这的确就是这故事所表明的意思,因为我们决不会想到耶稣在不可能结果子的季节,真正地去埋怨一棵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

祷告的原动力(廿一18-22)(续)

这段经文末了有耶稣论及祷告的原动力的一些话。我们对于这番话必须要有正确的了解,一旦有了误解,徒增伤怀而已;若有正确的了解,能带来能力。

耶稣在其中肯定了两件事,祂说祷告能够移山,祂又说我们只要凭着信心祈求就必定能够得着。这些应许的意义十分清楚地不是按照自然的法则与字义来解释。无论是耶稣自己或任何人,都从来没有藉着祷告的言词,移过一座地理位置确定的山。有许许多多人曾为着某事的发生或不发生,某东西的赐予,或某人的免予死亡,以热烈的信心祈求,这些祷告实际上并没有得到答复。那么耶稣对于我们祷告的应许,究竟是甚么呢?

(一)耶稣应许祈祷会赐给我们实行的能力。祷告决不是一条方便的出路,祷告决不是单单把事情推卸给 神,希望祂会替我们把事情做好。祷告是能力。祷告并不是求 神做某件事,而是请求 神使我们藉着祂的能力自己来做这件事。祷告并不是采取一条快捷方式,祷告是接受能力可以走上艰难的道路。祷告是赐给我们力量,使我们藉 神的帮助,自己担负并移掉困难之山的一条渠道。如果祷告只是别人替我们做事的方法,祷告对我们的害处就太大了,因为它的结果会使我们软弱、懒惰、没有效率。我们藉着祷告接受能力,自己去做事。因此没有人可以在祷告以后坐在那里等候;他必须在祷告以后,就起来工作。他一定会发现,每当他祷告定了再工作的时候,有一股新的动力进入他的生命。其实在 神凡事都能,在 神不可能的会变为可能。

(二)祷告是能够接受的能力,而且在接受中加以转变。祷告并不是为要救拔我们脱离一种环境,而是给我们能力来接受环境,转变环境。在新约中有两个重要的例子:一个是保罗的例子,他恳切祈求除去他肉体上的刺,以及这根刺在身上的苦楚。他并没有从困境中得到救助,却得着力量能够接受,并在这环境中发现 神的能力在他的软弱上显得完全,而祂的恩典在凡事上都够用。在那样的力量与恩典之中,他不仅接受了环境,而且把它变为荣耀(林后十二1-10)。

另一例子就是耶稣自己:祂在客西马尼园祈求撤去祂的苦杯,使祂自己可以从苦恼的环境中蒙拯救。祂的请求并没有得到应允,可是在那次的祷告中,祂找到了接受苦境的能力。由于祂的接受,使环境有了转变。十字架的苦楚引领祂进入了复活的荣耀。我们一定要记得,祷告并不是拯救我们脱离某种境遇,而是使我们能够把它征服。祷告并不是逃避某种境遇方法,而是使我们能够勇敢地面对现实。

(三)祷告带来力量忍受。对我们人性的需要,要以我们人的心和人的软弱来应付,一定有些事会使我们感到无法承受。我们看到某些情况的发展,我们看到某悲剧的产生,几乎到了冷酷不可避免的地步。我们看见某种工作出现,它所要求于我们的,显然比我们所有的更多。在这种时候,我们不免感到这件事情不能够承担。祷告并不是除去悲剧,也不是让我们逃避环境,更不是让我们免除负担,而是叫我们能够忍受那不能忍受的,面对那不能面对的,使我们能超过忍受限度而仍能忍受。

我们如果把祷告当作是逃避,只会产生惊慌、苦恼、失望的结局;当我们把祷告当作得胜的道路与属灵的原动力,自然会实现所求的。

权宜的无知(廿一23-27

当我们想到耶稣曾做过的这些非常的事,我们对于犹太的权威人士来问祂有甚么权利这样做,就不会感到希奇了。他们问祂有甚么权柄?是从那里得来的权柄?耶稣在这个时刻并不准备直接回答说,祂的权柄是因为祂是 神的儿子。这样的回答会加速结局之来临。祂还需要采取一些行动,祂还要给他们一些教导。有时候,必要的等候,比把自己交付给仇敌,引至结局,需要更多的勇气。因为耶稣所作的每一件事情,都必须在 神所定时间;那最后冲突的时间还没有来到。

所以祂用一个自己的问题来还击犹太的权威人士,这个问题把他们放在进退两难的地位上。祂问他们约翰一生的使命是来自天上,或来自人间?是由 神还是由人所发动的工作?那些到约但河去接受约翰洗礼的人,只是一种人性的冲动?还是接受了 神的挑战?犹太的权威人士感到进退两难的乃是:如果他们说约翰的工作来自 神,他们就无法不承认耶稣是弥赛亚,因为约翰为这件事作了肯定而无误的见证。如果 神藉约翰说话,耶稣就毫无疑问的是 神所膏的那一位。另一方面,如果这些权威人士公开地否认约翰的工作是从 神来的,他们就会招致百姓们的忿怒,因为百姓们认为约翰是 神的传信者。

犹太的祭司与长老们静默了片刻,然后他们说出了这最不中用的答复,他们说:‘我们不知道。’如果曾有人自我定罪,就是他们。他们应当晓得,这是他们的责任。他们都是公会中的会员,而区别真假先知是公会职责的一部分,他们竟说他们不能够区别,显然是陷入羞耻自卑的境地。

在这里有一个可怕的警戒,有一种故意假定无知的懦弱。一个看重权宜胜过原则的人,他首要的问题并不是:‘真理是甚么?’而是:‘说甚么最安全?’他一次又一次崇拜权宜,将使他有一种懦弱的沉默;他将会不负责任地说:‘我不知道答案。’其实他很知道答案是甚么,只是害怕说出来。真正的问题并不是:‘说甚么话最安全?’而是:‘甚么话是对的?’

故意装作无知,权宜懦弱的沉默是令人羞耻的。如果一个人知道真理,他就有责任把真理说出来,即使天会塌下来也不应有所顾忌。

在两个坏儿子中较好的一个(廿一28-32

这个比喻的意思非常的清楚。犹太人的领袖们就是那嘴里说他们要服从 神,后来并没有如此行的人。税吏和娼妓就是那些说他们要走自己的路,后来又走 神道路的人。

要正确了解这个比喻有一个要点,它并不是真正去称赞甚么人。它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两种极不完全之人的图画,但其中有一种人比另一种人较好。这故事中没有一个儿子会带给父亲完全的喜乐,他们都是不够完全的。可是到最后,那个顺服的儿子比较另一个儿子好得多。最理想的儿子,当然是以顺服和尊敬来接受父亲的命令,而且毫无疑问地、完全彻底的把它们实行出来。可是在这比喻中的真理,要比当初说的时候更要深刻得多。

这比喻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之中有两种非常普通的人:第一种人,他们的言论更比他们的实际好很多。他们甚么都会答应,他们专在口头上一派忠贞,可是他们的实行跟他们的承诺想去甚达。第二种人,他们是实行比承诺还要好的人。他们自称为强硬、野蛮、顽固的唯物主义者,可是却在暗中行善事,好像羞于提及一般。他们自称为对教会、对宗教不感兴趣,可是他们所过的生活,比许多自称为基督徒更像基督徒。

我们都见过这两种人。即那些其实行远不如其承诺的人,以及那些其实行比他们有时的讥诮、甚至背教,更要积极得多的人。这个比喻真正的要点乃是第二种人虽然的确比第一种人要好得多,可是这两种人都不够完全,真正的好人是那其信仰与实行共同存在与互相配合的人。

进一步说,这个比喻教导我们,应承决不能代替履行,美言决不能代替善行。那说了要去却没有去的儿子,具备有一切外表上的礼貌。在他的回答中,他称他的父亲为:‘父阿!’表示对他十分地敬重。可是单说不行的礼貌根本就是虚伪的事;真正的礼貌就是顺服,乐意并慷慨的给予。另一方面这比喻教导我们,人很容易藉他行事的方式,轻易地破坏了一件善行,他可能在作一件善事的时候缺少谦和,缺少愉快的气氛。这样就会把整个事情弄糟。我们在这里知道基督徒的生活方式是在于实行,而不是在于承诺;基督徒的标记乃是恩慈与礼貌的顺服。

主的葡萄园(廿一33-46

解释一个比喻通常有一个主要的原则,每个比喻只有一个要点,只要把这个要点抓住,其它的细节就无足轻重了。通常要找出每个细节的意义,乃是误将比喻当作预言。可是这个比喻却不一样,在这个比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很清楚的含意,大祭司和法利赛人都知道,耶稣是藉着这个比喻对他们说话。

那些初次听见这比喻的人,都可以发现每一个细节的含意,因为所提到的是人们很熟悉的事情。犹太国是 神的葡萄园,这是先知们常用的一幅图画:‘万军之耶和华的葡萄园就是以色列家’(赛五7)。所谓篱笆乃是指一种稠密有刺的围篱,其所要防止的,既是那要侵害葡萄园的野猪,也是那要进到葡萄园里面来的盗贼。每一座葡萄园都有它自用的压酒池,其中有两只大,是用石头挖空或用砖砌成的,一只比另一只高一些,用一条通渠使与较低的相连。葡萄在较高的中压榨,葡萄汁就流到较低的中。楼有双重的作用,在收割葡萄的时候作为守望台,看守葡萄免得被盗贼窃取,同时也可以作为在葡萄园中工人住宿的地方。

葡萄园主的行动是相当正常的。在耶稣的时代,巴勒斯坦是一个多灾多难,少安逸的地方,因此常有园主离开他们的产业,他有兴趣的只是到一定的时候前来收取收获而已,租金可以用三种方式来偿付:可以用金钱付,也可能以某种固定数量的果实,不论收成如何,都可以按一种彼此间同意的比例数收取。

园户的行为也不足为奇,在耶稣的时代,巴勒斯坦盛行经济不稳定,工人不满背叛,园户杀害园主的儿子并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我们已经说过,那些听见比喻的人,很容易就会分辨出其中的含意。在我们详细研究这个比喻以前,我们可以先把它们列出如下:葡萄园是以色列国,园主是 神,园户是以色列的宗教领袖,他们代替 神谋取国家的利益。不断差来的使者是 神所差遣的先知,他们常受弃绝与杀害。最后差来儿子,就是耶稣。耶稣在这个生动的故事中,把以色列的历史与命运也同时列述出来。


  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月亮湖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3073 积分:2632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3/3 20:57:5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0/23 14:48:01 [只看该作者]

权利和责任(廿一33-46)(续)

这个比喻告诉了我们许多的事情,可分为以下三方面。

(一)其中论到许多有关于 神的事:

(甲)它告诉我们 神对人的信任。园主把葡萄园交在园户的手中,他并没有站在旁边,像警察那样地监视他们。他走开了,留下他们在工作。 神也完全信任人,给予他们工作。我们所接受的每一件工作,都是 神交给我们去做的。

(乙)它告诉我们 神的忍耐。主人差遣了一位又一位的使者。祂并没有在一位使者受虐待或侮辱之后,马上来一个报复,祂给园户一次又一次的机会来响应祂的要求。 神对人的一切罪孽表现忍耐,并没有把他们丢弃。

(丙)它告诉我们 神的审判。到最后葡萄园的主人把葡萄园收回来给了别人。 神最严厉的审判,就是祂从我们手中,拿走祂要我们做的工作。一个人一旦在 神面前无用,就是堕落到最卑下的地步。

(二)它告诉我们许多关于人的事:

(甲)它告诉我们人的持权。葡萄园里设置了一切需用的东西──篱笆、压酒池、楼──使园户的工作得到便利,也使他们能把葡萄园管理得很完善。 神不但给我们一件工作做,祂也给我们作事的工具。

(乙)它告诉我们人的自由。主人让园户随心所欲地做他们的工作。 神并不是残暴的工头,祂好像一位有智慧的司令官,分配了任务,然后让人去执行。

(丙)它告诉我们人的责任。所有的人都会有算总账的一天,对 神交托我们去作的工作,我们用甚么方式实行出来,是我们所当负的责任。

(丁)它告诉我们人犯罪是故意的。这比喻中的园户向主人使用故意背叛与不顺服的策略。犯罪就是故意与 神作对,明明知道 神要我们走的是甚么路,却故意走我们自己的路。

(三)它告诉我们许多有关于耶稣的事:

(甲)它告诉我们耶稣的自称。在这比喻中很清楚地表明,耶稣祂自己摆在先知以上。那些在祂以前来的是 神的使者,没有人能够否认他们的这份光荣,可是他们只是仆人,祂自己却是儿子。这个比喻包含着耶稣的一个最清楚的自称,祂是独一,跟以往的伟大的先知是不同的。

(乙)它告诉我们耶稣的牺牲。这比喻很清楚地显示,耶稣深知祂面前的道路。在这个比喻之中,恶人的手杀害了园主的儿子。耶稣对祂前面的遭遇从未存有丝毫的疑惑。祂的死,并不是由于别人的强迫,而是祂甘心乐意去接受的。

石头的象征(廿一33-46)(续)

这个比喻是以石头的图画作为终结。这里有两幅图画。

(一)第一幅图画十分清楚,是一幅匠人所弃的一块石头,后来竟成为整个建筑物中最重要的石头。这是从诗篇一一八篇廿二节而来的:‘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诗人当初的意思是把它当作以色列百姓的一幅图画。以色列百姓原是受藐视与弃绝的,犹太人为世人所恨恶,他们曾经做过许多国家的奴隶仆役,可是这被万民所弃的百姓,竟是 神的选民。

人也许抵挡耶稣,拒绝耶稣,并且想要除灭祂,可是他们终必发现他们所弃绝的基督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物。罗马皇帝犹利安(Julian)想要倒拨钟表的时间,他想要除灭基督教,把异邦古老的偶像带回来。他失败了,完全失败了,完全失败了,到最后剧作家竟使他说:‘把基督从最高的神龛中拿走,并不是我所能做到的。’在十字架上的这个人,已经成为普世的审判者与君王。

(二)第二幅石头的图画在四十四节,是一块石头掉在一个人身上,使他跌碎的图画。如果这石头掉在谁身上,必要把他砸得稀烂。这是一幅混合的图画,交织了三幅旧约中有关于石头的图画。第一幅是在以赛亚书八章十四至十五节:‘祂必作为圣所,却向以色列家作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盘石;向耶路撒冷的居民,作为圈套和网罗。许多人必在耳上绊脚跌倒,而且跌碎,并陷入网罗被缠住。’第二幅是在以赛亚书廿八章十六节:‘看哪!我在锡安放一块石头,作为根基,是试验过的石头,是稳固根基,宝贵的房角石。’第三幅是在但以理书二章卅四节,四十四至四十五节,这是一幅奇异的图面,描绘有一块不是人手所凿的石头,把 神的仇敌砸得粉碎。

旧约之中这些石头的图画,构成了这个观念的背景,并都在耶稣基督的身上归结起来。耶稣是万物赖以建立的基石,也是联结万物的房角石。拒绝祂的道路,犹如一个人用他的头去冲撞 神律法的墙壁一样。反抗祂的结局就是破碎了生命。这些图画对我们可能是奇异的,但是对于每一位熟知先知教训的犹太人却是熟悉的。──《每日研经丛书》


  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返回版面帖子列表

《每日研经丛书》马太福音第二十一章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