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网先锋论坛交流三昧喜文乐荐的世界(自然、科学、哲学、教育、社会、文化艺术、人类文明史、外星文明、人类预言)社会人文《谁的灵魂更可悲》 → 第一辑 政治社会 (3)关于复旦大学培养文学写作硕士的联想(2)


  共有539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第一辑 政治社会 (3)关于复旦大学培养文学写作硕士的联想(2)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明达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管理员 帖子:4288 积分:39689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7/10/26 9:47:52
第一辑 政治社会 (3)关于复旦大学培养文学写作硕士的联想(2)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6/21 15:08:21 [只看该作者]

(3)关于复旦大学培养文学写作硕士的联想(2)

这真是一件让人惊诧的事。

开博自然要写博。许多博客日日更新。当然其中一些人是想借博客实现人生梦想,但绝大多数博客写手只是以这种形式作为交流平台,抒发情怀,结交知己,张扬个性,表达心声。没有人强迫他们写什么,也没有人为这种写作付酬。我闲暇时会去一些年轻人的博客游荡,很多博客虽然流量不大,但页面精美,文字清新,富有创意。

既然要获得更大范围的交流,博客就不可能“一般”,更不可能“抄袭”。只能富有创意,只能独树一帜。只有那些非同一般的博客才会引来关注,这尤其激发了博客们的创造力。网络创造了大量“与时俱进”的新语言。众多年轻人凭借这个“伟大的平台”操练,对汉语言的学习与使用日日精进。

常有朋友在我的博客留言,讲述他们的人生故事。我有时也会转贴一些我认为精彩的文章。一位警察这样描述自己的一次荒诞而尴尬的出警经历:

“事情还得从2006年3月8日说起,当天上午11时左右,我所在的重庆上清寺派出所接到市110报警中心转来的一份涉枪报警案,据目击者称,其在办公室偶然向窗户外休息养眼时,竟然发现对面的银行大楼里有人正持枪作射击状,紧接着,又传来三声非常响亮的枪击声,他当即被吓坏了,以为是该行发生了持枪抢劫案,出于一个公民的责任感,遂立即报警。由于当时正处在两会期间,属高度敏感期,涉枪案件又是必查案件,且案发地事涉银行,所里高度重视,所长立刻带了五名民警共六人(一般情况下要求两人出警即可),赶到辖区内案发地交通银行重庆分行,经过该行保卫处的配合,查获仿真枪一把,其仿真程度相当高,除该枪械本身是全钢打造外,只需更换几个小部件,再配以真子弹,完全可以作为枪械使用。后据使用者(该行一位姓盛的员工)自述,其只是对枪械特别感兴趣,在银行内自己的办公室进行试射而已,反而怪报警者多事,认为其纯属大惊小怪。这样的结果真让人哭笑不得,事件的荒诞程度让我久久不能释怀。”

文章在我的博客贴出后,获得5万以上的点击量。这位警察显然不是作家,但对事件表达干净简洁,即使放在专家眼里,也是很好的文字。

这是叙事。

再看抒怀。

一个女孩这样描述自己对一段婚外恋情的反省:

“爱情是大多数婚姻发生的理由,可是,围城外的爱情在婚姻之后或许又会来到我们心中,并且由不得我们用理性控制。那么,这样一种矛盾,如何能再以爱的名义解决?在这里,爱情的名义已不能足够说服。在婚姻中,因爱带来的烦恼是否足够让我们对婚姻质疑?

记得在婚外感情的那段时间,每当痛苦时,我会首先想到,对方怎么办——我和他的各自的爱人。在这个时候,我看到的不仅仅是对方的脆弱,许多时候竟然是自己的脆弱。多得无以计数的共同生活经历沉淀在我们心里,在平常看不见的地方。时光流转,当初的种子早已深深扎了根,那里有两个人共同的养分。不管它长得好与不好,拔起来双方都会疼痛。

那么,决定舍弃的人,真能承受得住这种痛吗?

我们以爱的名义走入婚姻,在之后的过程中,婚姻在生活中带给我们的,很多已不是一段激情能够涵盖的。假若再以爱的名义结束或者忽视一段婚姻,那是否太轻薄了?”

这也是我放在博客的一篇文字。我想说的是,在博客写作中这样的文字比比皆是,其意思的完整、文字的优美,常常引起我的惊叹。

这些写手虽然称不上作家,但肯定具有一定的文字基础,然而,如果没有“有话要说”和“有感而发”的冲动,很难设想他们会写出这样好的文字。

我想冒昧做个断言:时下的博客热可能会比所有大学文学系培养出的作家还多。

关于“有感而发”,我又联想到鲁迅先生曾说过“写不出来的时候不要硬写”。

这话似乎很能拉大旗做虎皮。

然而我现在引用鲁迅先生这段话,恰恰又想说相反的话。

写不出来不硬写,肯定是对的。

有感而发肯定是对的。

但是,作家有时需要一点“写不出来硬写”。譬如,写一部长篇,你“有感而发”,不是写不出来硬写的。这是整体。而局部,不一定。

我在与年轻人的交流中曾告诉他们,对于长篇创作,每天的写作要“止于最顺畅的时候”。什么意思呢?一部长篇洋洋数十万言,不可能一蹴而就,写作时间常常绵延数月甚至数年。其间一定有时写得顺有时写得不顺。在文思泉涌时要善于打住,在写得最舒服时收笔,这样,第二天才可能接着写下去。相反,如果今天的写作遇到一个坎,觉得写不下去了,这时恰恰要硬写一点,哪怕是几行并不成熟的文字放在那里,第二天开始写作的时候就有了一点凭借,写作的这口“气”不至于断掉。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硬写”又是必要的。

插这样一个联想是想说明天下的真理都不绝对。

这样,我就可以给自己的意思圆场了。

我从来认为写作是真正有感而发的事情,真正“有话要说”的人才能成为作家。一个人能否成为作家,首先在于货真价实的叙述冲动。写作的课堂是生活与写作本身。

当然,这个真理也是相对的。

复旦大学将有一定写作基础的年轻人招收进来加以培养,成为写作硕士,我觉得是一个尝试,不必苛求。

在多元化的社会,一个人成功可以走不同的路,成为作家也可以走不同的路。大学可以培养出伟大的作家,许多伟大的作家也可能没有读过大学。各种观点都可以找到相关的依据,都有道理。就像今天的大多数年轻人通过大学文凭寻找出路,但也有一些年轻人不读大学也可以很有出息一样。

我注意到硕士导师的名单中有王安忆。王安忆是有成就的作家,她不仅小说写得好,对写作亦有深入研究,我看过一本据她的教案编辑出版的书,是研究《红楼梦》的。以作家的眼光独辟蹊径,观点和文字都很有趣。这样的老师教出的学生,想必会比那些完全没有写作实践的先生使学生受益更多吧。

至于能否成材,还用得着一句俗而又俗的老话:“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无为之心无为动,全我之觉全我行。
  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返回版面帖子列表

第一辑 政治社会 (3)关于复旦大学培养文学写作硕士的联想(2)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