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网先锋论坛交流三昧喜文乐荐的世界(自然、科学、哲学、教育、社会、文化艺术、人类文明史、外星文明、人类预言)社会人文《谁的灵魂更可悲》 → 第一辑 政治社会 (3)关于复旦大学培养文学写作硕士的联想(1)


  共有509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第一辑 政治社会 (3)关于复旦大学培养文学写作硕士的联想(1)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明达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管理员 帖子:4288 积分:39689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7/10/26 9:47:52
第一辑 政治社会 (3)关于复旦大学培养文学写作硕士的联想(1)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6/21 15:05:46 [只看该作者]

(3)关于复旦大学培养文学写作硕士的联想(1)

近日一条新闻引起关注,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写作硕士点审批通过,2007年将面向全国招收学生。报道称,文学写作硕士点获得批准,很大程度上基于复旦大学在文学创作上的传统。该校曾培养了梁晓声、卢新华等一批知名作家,在中文系任教的王安忆等人也身兼作家和教授的双重身份,复旦中文系希望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提高作家文学素养上进行探索。

这是国内第一个文学写作硕士点,由此,以培养作家为目标的文学写作硕士班引发争议:大学能不能培养作家?

关于作家,我以为并没有一个太量化的标准,中国的作家体制恐怕在全世界也独树一帜。全国性的组织作家协会虽然算社团,但工作人员拿公务员工资,由国家财政拨款。各省市也下设相应分支机构。更有一些作家的名片自觉标出“一级作家”、“二级作家”云云。这大概也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当然,对作家级别的评定,还是有一个大致相当的标准。我虽从未参加过这类评审会议,但知道发表作品的数量和发表作品的级别(如全国性的出版社或刊物,省级出版社或刊物)在评定中占有一定分量。

说来说去再独特,要成为作家,最终还是要看作品。

更何况读者心目中的作家尤其不在于你在某协会中的一级二级。

关于复旦文学写作硕士班引发的“大学能不能培养作家”争议,使我先联想到众所周知的文化大家郭老曹。

先说郭沫若,他一生诗歌戏剧文史著作浩瀚,是新文化运动中里程碑式的人物。但他在建国后的几十年基本未写出留得下来的文字,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郭沫若年轻时意气风发,曾官至北伐将军,蒋介石更许他以国民政府的宣传部长之职,然而他却大义凛然地发表了讨伐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之后为避祸亡命天涯。在民族危亡的时刻,郭沫若又抛妻别子回国抗日,不能不说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气节”。然而,对着他的《李白与杜甫》和赞颂大跃进的诗集《百花集》,我常常不知该说什么好。新中国成立时,郭沫若正值盛年,他的文化素养、学识绝不可能低于以往,他也仍然以一个文化事业的组织者、诗人作家的身份进行着很“积极”的活动。然而,那个曾写出《女神》和《屈原》的郭沫若消失了。我从不愿用轻慢的嘲弄评价这个现象。

再说老舍,他的《骆驼祥子》曾是我中学时代的语文课本,在很多年里,我对这本书熟悉到可以大致背诵出其中的一些篇章。老舍在生命的最后十几年,称得上同时代创作量最大的作家,但能与《骆驼祥子》比肩的恐怕只有《茶馆》和未完成的《正红旗下》。

曹禺是戏剧大家,他的《雷雨》、《日出》、《北京人》是中国现代戏剧的高峰,至今难有超越。然而,晚年的最后一部剧作《王昭君》虽然在公演时轰轰烈烈,但时光过去,这部戏已早早地被人忘记。假如今后再被提起,更大的意义当是对曹禺个人写作历程的研究。我看过很多回忆文章,曹禺直到晚年还念念不忘写作,大量书写笔记。当然,这成了他的一个遗愿。我倒宁肯这是遗愿。《李白与杜甫》、《王昭君》这样的作品,于郭老曹这样的大家是不相称的,倒不如没有。

写出这些联想似乎离题太远,我只是想说文学是“诗言志”。是“有感而发”的事情。说的更白些,是“有话要说”的人干的。

当郭沫若、老舍、曹禺处于“有感而发”的生气勃勃状态中,就成了写作天才。

当他们处于“无感”而努劲发的状态中,就没了天才。

当然,他们后半生的悲剧是他们所处时代造成的。现在虽然没有时代问题了,而如果我们招了一批“无感”而努劲要发的学生,再“无感”而努劲地深造,是否能培养出一批作家呢?也是很难乐观的。

我的又一个联想近一点。

半年前,在朋友的怂恿下我在新浪开了博客,其间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气象”。且不说“中国博客网”,单说在新浪、网易、搜狐等门户网站都有专门的博客频道。新浪博客的点击人数已超过其人气最旺的新闻频道和体育频道,成为当下的最大亮点,日点击量达五千万。



无为之心无为动,全我之觉全我行。
  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返回版面帖子列表

第一辑 政治社会 (3)关于复旦大学培养文学写作硕士的联想(1)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