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信仰、法律和道德也围着享乐主义转,又给社会蒙上灰色。
归根结底在于人心困顿、困惑和困扰,这种状况延续了数千年未能解决。心理逆动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可以调整心理闭塞和障碍,使人本心艺张扬。心艺就是人对内存的艺术化行为的设计、加工,体现于心念念想的综合修为。包括对既对知识、理念的取舍、整合能力并获得智慧才情对聪明的兼容,就能拓开自己的情怀,以心理动力拉动情感动力。
享乐主义是基于文化热寂而产生的文化心理适应症,追求定位十分低下,在后现代社会中带有普遍性,已从发达国家渗透到发展中国家。泰戈尔说:“社会并不是一个任那种从不考虑后果的人纵情追欢取乐的地方”,对于仍处在肩负蓝天无所依傍,继往什么开来什么还很迷茫的社会和人,这类批评起不到警示作用,是很多人对未来不甚了了,人生观定位低下,而且近乎于麻木,甚至心安理得。人类在历经了文学陶冶的辉煌年代后,人文主义在科技发展的物质文明中,愈来愈脆弱;与此同时,又陷入不知科学会把我们带到哪里去的深度困惑中,人类除了这样还能追求什么?
地球生态、能源和资源的危机,很多人都意识到了,但解决的的办法却没有人知道。尽管这已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问题,亦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问题。但既定的产业模式、经济模式、金融模式、文化模式和教育模式等在定式中持续发展,导出心理危机,可把人类推向沉沦、堕落,又可产生出拯救意念。这正是精神论的关键和主题。
中国的政治情感和理性,已经提出一系列高定位主张,体现了超人意识的智慧才情,具有相当前瞻性和启发性,可促进更多人启动心理动力。一方面从困顿、迷茫中自拔,一方面从自然意识中找到缓解矛盾和解决危机的根本办法,在完善高级生命中推动社会进步。
因此我们提出心理动力并深层阐述,结构出全新的模式来印证人。并达到促进人在最大程度和意义上还原自己,完成精神提升。
(2)、内识九转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和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通最一般的规律的心理学的最基础的学科,运用层面很广。它的研究内容有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认识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客观世界的加工过程,包括知觉、记忆、表象、语言、思维和想象等。由此而或得某种情感化和情绪化的意愿和意志,再作用动机来满足需要,同步表达能力和人格。
人格具有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模式,前提是能力能成为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需要。这种解释归属主流意识,有相当局限性。当外界事物作用人有误或不足,或者能力不够和不顺利,一切因存在而决定的意识,就会在人本上出现不协调,乃至于形成某种由假定维持和谐、需要等的假定式人格。
主流心理学是建立在正相关场的,以相正相成为哲学理念,很容易造就思维定式中的从众心理。自我意识不仅开拓不了而且差不多丧失。由此产生心理恶性循环的文化心理综合症,都发生在心理闭塞和疲软。人格倾向主要有四类:其一是假定型,人格的情感冷漠、虚伪;其二是中庸症。人格的情感模糊、猥亵;其三是障碍型,人格的情感淡薄、脆弱;其四是破坏型,人格的情感扭曲、偏执。四种类型覆盖层面很大,在长期处在心理闭封的人本效应中交替表现。中国的旧官场最典型,官场群体中几乎找不到具有人格魅力的,一旦出现就会遭挤兑。
事实证明,传统文化观念是化不出优化心理和优秀人的;而反传统的新文化观念只属于少数个体的潜在意识。在环境条件允许下获得表现的,就能以创新意识体现出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这些个体是依持心理动力解放自己的,自我解放是真正意义上的解放。主要体现在提升的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具有审美性质的变化。自身内在的自然属性、质量已不同凡响。
这种内在变化基于心性,美好的心性只能依靠心理动力支持而形成良性循环。要启动心理动力,得先认识和理解心区图象。图8是参照九位八相数理模型构建的心理内在模型图。
直觉 意会 灵应 即离→顿悟
人(+0) 自然(—0)自在 空明 魔幻 反侧→顿悟
这个近似矩阵的图,是逆动持修的参照。逆动持修在道、佛两学中称内识,都取向九重。我们定义为内识九转,通过它可以获得近乎大自在的境界。
内识九转亦是唯心辨证的表达。矩阵中用人文意义替代物理和数理意义,容易理解。在人与自然间存在看一个不稳定,不持续的正反切四维空间,持续就是进入和缩短空间距。机理与前面描述的黑洞近似,同样有极化效应。这种效应远远超过一般正动效应,能在一定程度乃至于完全占有本质和本质力量。
人文学对社会的描述肤浅且漏洞百出;科学不能完备描述自然;哲学处于实用、教条和庸俗;宗教在低级层面上创造愚昧,都是人本缺失本质占有而产生的停顿和误解。
心灵意识一体的人道主义,天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统一,是理想社会的精神、信仰、文明,和谐的根本要义。从机理上说,能产生在极化态的相反相成,反正相成的科学和哲学观。
相反相成的科学观可参照宇宙天体,哲学观可结合GEB悖论来解释。就天体和人体,主流理论处在悖论中的解释,在各种相正相成观念下,造成的文化心理热寂,正是背离自然主义的必然。
人本自身拥有的反世界,是高级生物场。蕴涵的智慧和情愫,在假定的正反平衡圈内,根本表达不出来。对负面的理解更荒谬,当代常挂口中的负面效应指的是亏,含有贬义。这出自一些肤浅的文人所形成的社会认同,又暴露了社会肤浅和概念混淆。还宇宙天体人体的本来,是哲学、科学发展至关重要的人文突围。否则是搭建不起正负宇宙之桥的,人类也因此永远认知不了天,也认知不了自己,只能在此岸徘徊于文化故纸堆中。人心狭隘主要表现在观念狭隘和知识陈旧、局限。陈旧的知识相当于文化正熵。被正熵充斥的文化心理恶性循环,对一些权威来说,可直接间接造成人格低下。
这种情况当前在理论科学领域最严重,爱因斯坦时代过去的几十年,世界理论科学基本上停滞了,所谓的主流意识代表的却是彻头彻尾的伪科学。权威们极力维护它时,以群体心理障碍,阻碍新理论问世;又以科学姿态参与“太空探索”和“解决地球危机”,但至今不见超越性见解和理论体系。已经形成的当代科学症结,很难解开。
就精神论说,当代最缺乏的就是科学精神。它不在应用科学和科技层面,而是在创新科学思想层面上,创造才找得回科学的灵魂。在宏观太空与微观原子中创造,就是终极课题精神取向。这必然要由人来体现终极课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以此表达宇宙精神。
而宇宙精神正是精神论的制高点,宇宙本体论就在于夺取这个制高点,对未来相当长期的理论和实践,具有前瞻性。
人在一般状态,心理并不处在逆动中,意念亦不强烈,表现多在普通心理学认证范畴。逆动启动产生于内外在变化,内在变化因素包括进取心,创意心和疑惑心,外在因素是与此对应的环境条件,有些是引导性的,有些是鞭策性的,有些是刺激性的。
这些信息契合,就会在心境中造成特定的情绪化体验和某类情感,或顺从或逆反在一念之间。唯心辨证就在一念之间启动心理活动,产生的短时激化效应,在随机过程中持续过程,就是自加速过程,情由心生和境由心生亦开始。一般激情或应激,与此不能相提并论,这种基于自诱惑导引的心性,随着心境展开而澄醇,差不多脱离了外部干扰,也不在乎干扰。这种状态近似天体黑洞蜕变,亦相当于粒子加速原理,都是反演自己。处在负阈中的推进,使心境处在收敛中,产生灵魂颤栗和悸动的感觉时,觉得像受着冥冥中的什么牵引。
想入非非,意味着进入意象世界,这一过程在冥思苦想又不着边际中进行。把内识置于惑、谄、谜而得真如、玄玄,乃至于邪恶。这是佛、道、魔(犹太教或西域教派称谓,与文学形容的魔是两回事)。真如就是爱想什么就想什么,玄玄就是虚拟,邪恶表达怪异。《犹太教法典》释文《哈刻甘》篇把“怪异”作为“知识的负面”,把邪恶冲动看成心理的超越行为,体现自我内向欲望。这种内在状态,孩童们常有,长大后逐渐消失。持修在相当程度和意义上就是恢复童心。
当收敛达到极限的反弹,就得到意象反射。道学把这种意象看成通约。《素向·八正神明》记载的识妙、玄通、洞彻、泉涌、心悟、神助、灵性等;《文心雕龙》记载的兴会、神会、文机、感悟、神交、灵气、灵犀等,都是通约的表现。佛学则称顿悟和悟。犹太《圣经》直称为“约”,指人与上帝的约定。
反弹在人天通约中获得一个大境界,相当于大情怀,内蕴着可以释放的情感和智慧。内识作为自我占有、享受和陶冶,体现的是一种超俗的存在,这种存在就是精神世界。它是在内识中形成的。
从本质上解释精神和精神世界,必然具有智慧和情感,精神匮乏者多缺少两大人本主体。智慧才情是理想主义的支撑,没有理想就没有精神,没有精神亦没有理想。当前很多人都谈不上智慧才情,处在这种状况的国家和民族,发展十分有限。当然,我们认证的精神与一般意义上的精神不在一个层面。
地球创世的人,就是高层面的精神贵族,典籍典故都是智慧才情的结晶。
人本知觉、记忆、思维、语言和想象的提高;情绪、情感、需要、动机和意志的升华,是依次主体经常处在内识中与自然意识对话的,因而心理动力对优化内部环境有不可替代的作用。P·拉塞尔“换醒全脑”和“时间中的白洞”之说,表达了一些内识见解。顾名思义,唤醒全脑就是实现超级“互联网”,在内在时间效应导引下,使“黑洞”转换为“白洞”。显示超常的智慧才情,具有“照见”和“解了”的意义和价值。释加牟尼在菩提树下冥思苦想七天七夜,获得的就是从顿悟到彻悟的个体效果,创立大乘数的宗旨取向与普渡众生的至上精神,与解放全人类的哲学观一致性指向群体。释迦牟尼虽然有了搭建跨越正负宇宙的心桥,认识了从此岸意识到彼岸意识的必然性,但还解不了的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因此大乘仍是理想。科学共产主义者就应当去解,当然这就必须拥有大情大理的超世俗精神,成其终极关怀的超越宗教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