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摩太前书第六章
怎样又作仆人又作基督徒(六1,2)
在这段经文的背后,有一些基督徒日常生活与工作的最重要原则。
基督徒奴隶在当时处于一个特别困难的环境。倘若他是一个异教徒主人的奴仆,他很容易清楚划出分别,他的主人注定沉沦,而他自己是得救的子民;他的基督教信仰会令他产生一种不能容忍的优越感,因而会促成一种不愉快的局面。另一方面,倘若他的主人是个基督徒,他便会受到试探,利用主仆之间的同道关系而占便宜,用它作借口工作不尽力,而盼望能逃过一切的惩罚。他会认为主仆同是基督徒,主人必会特别对他关怀。这里有一种明显的困难。我们必须注意两件一般性的事实。
(一)在早期的时代,教会没有用暴力和突发的方法企图铲除奴隶的制度。这是一个聪明的做法。当时在罗马帝国中,总共约有六千万个奴隶。单从人数来看,罗马政权认为他们是可怕的敌人。罗马政府不能容许他们有越轨的行动;只要一有奴隶骚动事件,他们就用极残忍的手段火速镇压。当一个逃跑的奴隶被捉回之后,他会立刻受处决,或在前额烙印一个‘F’字母──意思就是逃亡者(fugitivus)。根据罗马人的法律,倘若一个主人被谋杀,他全家的奴隶都要受严刑审讯,并可能集体处死。森信(E. K. Simpson)说了一句聪明的话:‘基督教的精神运动可以鼓吹阶级的仇恨,而掀起死灰复燃的烈火,或者也可以扩大组织而收容逃离主人的奴隶,会在这两种情形之下采取不得已的折衷办法。’
教会若鼓励奴隶反抗他们的主人,必会造成悲惨的后果,它只会引起内战,集体屠杀,令罗马政权完全不信任教会。所发生的情形乃是基督教经过多个性纪的渗透了文化,到了最后,奴隶是自动的而不是用武力获得自由。这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训。它证明无论是人,或世界或社会,皆不能被强迫和立例来改革。惟有藉着基督的灵慢慢渗透人类的环境,才可以改变。万事皆须等候 神的时间。到了最后,缓慢的方法才证实是可靠的方法;暴力的方法常自取败坏。
(二)这里还有一项真理:‘属灵上的同等,并不能涂抹民事上的分别’。人若不自觉的以为他的基督教信仰可以成为工作涣散和没有效率的借口,就是一个一直存在的危险;他可能因为主仆都是基督徒,所以盼望主人对他有特别的体谅。但是主仆同是信徒这事实并不免除雇员以不做一日之工而领取工资。基督徒与别人无异,同样有服从纪律的本分,同样必须用劳力赚取工资。
(三)那么,教牧书信对基督徒奴仆的责任说甚么呢?他必须做一个好奴仆。倘若他不能做到这一点,倘若他懈怠和做事疏忽,倘若他不服从和侮慢,他只给世人批评教会的话柄。基督徒工人必须做一个比别人更好的工人,来传扬他所信奉的基督教。特别在他的工作上,必须表现出一种新的精神。他不要以为自己并非甘愿,乃是被迫而去工作;他要想到他自己是要为他的主人,为 神,与人类提供服务,正如赫伯特(George Herbert)所说:
‘一个仆人记住他做工的目的,
劳苦乏味的工作会变成神圣;
他打扫房间,是为了遵行你的法律;
好好的干,使行为优越。’
假教师和假教训(六3-5)
古代世界的生活环境很容易给假教师机会,他会善加利用。在基督徒的圈子里,教会充满许多游行的先知;他们的生活方式会给他们一定程度的声望。基督徒的崇拜和现在不同,他们很不拘形式的。任何人觉得自己有一个信息要白白的传出,教会对于想站起来宣讲错谬和误导信息之人毫不限制。在异教徒方面,有些称为智士(Sophists)的人,以宣讲为他们的职业,其实就是出卖学说。他们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藉教人学习善辩而收取学费,他们本身具有圆滑的口才,灵敏的心思,精于颠倒是非,将不是说成有理,他们将哲学变作摇钱树。另一种方式就是到处公开演说示范。希腊人时常被口语所迷;他喜爱演说家;所以这些‘智士’便逐个城巿游行作演讲示范;他们也晓得大力利用广告宣传的手法吸引听众;有些甚至派发个人邀请赴会的传单。其中最着名的演讲家会吸引千多人前来聆听他们的演讲;其情况像现在走红的明星。斐罗斯策德斯(Philostratus)告诉我们其中最着名的一位演讲家,名叫亚德连(Adrian),他的演讲魅力非常惊人,每逢他的使者把他的演讲消息传出以后,甚至元老院和赛马场都会空无一人,全城的人会蜂拥前往雅典大会堂(Athenaeum)听他演讲。这些智士有三点重要错误。
他们的演辞是非常虚假的。只要听众当中有人要求,无论怎样虚渺,深奥和甚至不会发生的事情,任何题目他们都会讲。这是他们会争辩的一种问题;下面举一个实例:有一个人进入城中的护城碉堡,企图谋杀一个压迫人民的暴君。当时他找不到暴君,却把暴君的儿子杀死。当暴君走进来看见自己的儿子被剑杀死,心中非常悲痛,于是也自刎了;行刺的人自认把暴君杀死,并且解放了百姓,所以他应获取酬报;他应否领取酬报呢?
他们渴望别人的热烈喝采。他们之间的争竞是一件苦事,也会拚个你死我活。蒲鲁塔克(Plutarch)叙述一位名叫尼迦(Niger)的旅行智士抵达加拉太省的一城。当地住了一位着名的演讲家,因此他们必须立刻安排一场舌战。尼迦为了自己的声誉必须应约赴会,虽然他有一条鱼骨梗在喉里,连说话都有困难,但为了他的声誉只好忍痛出战;不久因为伤口发炎,而断送了自己的性命。屈梭多模(Dio Chrysostom)把昔日在哥林多的公共场所之中各种不同的竞争情况完全描述出来:‘你会在这些地方听闻许多可怜的智士互相呼喝和诋毁;他们呼叫他们的门徒亦彼此争吵;那些作家则趁机会朗诵他们的低劣作品;诗人则唱出他们所写的词章;变戏法的人则尽展自己的本事;占卜者则把天下无奇不有的事述说出来;千多位雄辩家曲解法律诉讼;远有许多商人乘势推销他们的商品。’你在那里只听见彼此凌辱,争辩言词,生出嫉妒、分争、毁谤,和心地败坏之人不断口角,这就是教牧书信作者认为一个悲痛的情况。斐罗斯策德斯说:‘当一个智士作临时演说的时候,如果听众面露严肃的样子,而且慢吞吞的称赞而并不鼓掌的话,他便会被驱逐出场。’屈梭多模说‘他们会因为听众的埋怨声而目瞪口呆……他们好像在黑暗中行走;随着掌声和喝采声的方向而前进。’露斯安(Lucian)说:‘倘若你的朋友看见你在演说中突然停顿,那么他们便晓得替你派发晚饭的钱;当他们伸出手臂的时候,你便赶快利用听众鼓掌的片刻机会,思想你准备要讲的话。’古代的世界清楚知道侵入教会的假教师是谁。
他们渴望赞赏。赞赏就是用数目字作他们的优劣标准。伊比克德(Epictetus)把一位智士在表演后,和他的门徒互相对话的实情,很生动的描写出来。
‘你们以为我今天的表演如何?’
‘老师,我可以发誓说,你的表演实在使人钦佩。’
‘你们以为我最精采的一篇做得如何?’
‘是指那一篇?’
‘是我叙述牧羊神,和林中仙女那一篇!’
‘哪!真是妙极!’
那个智士再问下去:‘我想,今天的听众多得多。’
门徒说:‘是的,比以前更多!’
‘我猜大概会有五百多听众。’
‘怎会这么少,最低限度也有一千人以上。’
‘真的吗?那么比狄奥(Dio)的听众还多。我奇怪这是甚么原因?我猜他们也欣赏我的演辞。’
‘老师,美丽的话能叫顽石点头!’
这些爱好表演的智士实在就是当时‘社会的宠儿’。他们有些变成元老院的议员,地方官和国家的使节。当他们的生命告终的时候,别人还会替他们建立纪念碑,有些还刻上一些赞扬的文字:‘众城之后;雄辩之王。’
希腊人本身迷醉在他们的言词之中。一个能言善辩之士很容易发达。教会就是从这样的背景之中生长出来;无怪乎这类教师很自然的侵入教会。教会给他提供一个新地盘,让他发展他的华而不实的说话恩赐,因而获得一些可以炫耀的声誉,和一个并不是没有利润的发达机会。
假教师的特征(六3-5)(续)
在这段经文中,那些假教师的特点清楚胪列出来。
(一)他的第一个特点就是自大。他的热望不是展示基督而是炫耀自己。今天仍然有许多传道人和教师更注意听众跟从自己,多过跟从基督;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多过引导人明白 神的话。麦格利哥(W. M. Macgregor)在叙述他的老师布如司(A. B. Bruce)的演讲中说:‘在我们苏格兰山地任牧职的一位牧师曾追忆当他聆听布如司讲学的时候,最令他心中猜疑的一件事,就是布教授经常拿起一小片碎纸,看了片刻,然后又继续讲授。有一天他偶然有机会偷看在碎纸上所写的,发现上面只是写了几个字:“噢!把你的光和你的真理赐给我。”他心中充满着诧异尊敬的神情,此时才明白布教授在讲学的时候,把敬畏 神和崇拜的盼望带进教室。’伟大的教师不会把自己毫不重要的烛光举起来;他献出来的乃是 神的亮光和真理。
(二)他关心的是一些深奥和抽象的玄想。有一种基督教的思想关心辩论的事情,多过生活。参与讨论会,查经小组和分享讨论教义的问颢,并不一定可以叫人变成一个基督徒。威尔(J. S. Whale)在他所写的基督徒教义(Christian Doctrine)一书中,对那种知识分子主义的愉快思想作出极尖锐的评论:‘我们所有的就是像华伦天(Valentine)指着舒里奥(Thurio)说他是个:“发言的财政部大臣,却没有财宝。”我们所站的是圣地,我们不把脚上的鞋脱下来,反找适当的角度去拍摄 神曾站立的烧着的荆棘之照片;我们只晓得把脚放在火炉旁,和别人谈论赎罪的神学理论,而不晓得虔诚地跪在受创的基督面前。’马丁路德也曾说:‘他若只学习 神的诫命(mandata Dei),不会深受感动;但是他若能够听从 神的命令(Deum mandantem),他一定不会不因 神极伟大的庄严而战惊。’正如米兰顿(Melanchton)所说:‘认识基督并不是叫我们推测祂道成肉身的模式,而是要明白祂的拯救的好处。’女撒的贵格利(Gregory of Nyssa)把当日在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的一幅刻画入微的景像描写出来。‘君士坦丁堡有许多技工和奴仆,他们都是极有学问的神学家;他们可以在商店或街头讲道。倘若你走进一间兑换店换银子,他会告诉你在神学上,圣子和天父的分别是甚么;倘若你问面包的价钱,他先会告诉你在信仰上,圣子是次于天父的;倘若你问那个奴仆有没有预备好洗澡的水,他会回答你圣子并不是受造的。’那些错综的辩论,和油腔滑调的神学理论不能使人变成基督徒。这种事情其实就是对基督徒生活挑战的逃避模式。
(三)假教师是破坏和平的人。在本能上来说,他好争竞;凡与他见解不同的人,他都会怀疑;当他在辩论中不能取胜的时候,他便会侮谩对方的神学立论,甚至侮辱对方的人格;他的辩论语调总是挖苦别人,而不是爱心──他从来不会学习用爱心说诚实话。引起他的悲痛难过的起因就是他高举自己;他的意向就是当别人的意见与他不同,或者批评他的看法,他便会视之为一种人身的侮辱。
(四)假教师把宗教变成商业化。他惟利是图,他认为自己的教训和讲道只是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天职。我们必须认清楚在教会的传道工作中,不容有职业化主义的人。教牧书信对这点有很明确的指示:工人是配得他的酬劳工价,但他的工作动机不应当为个人的利益,而应当替大众服务;他的热望不是获取,而是付出,使自己在事奉基督和人群时付出。
知足的冠冕(六6-8)
知足的希腊字是(autarkeia)。它是希腊坚忍学派的一个伟大口号。这个字对他们来说,就是指一种完全自我满足的境界。这种情况同时指出人思想的结构完全不受外界事物所支配;并且在它本身里面携有这种快乐的秘密。
故此知足永远不会从外界的事物而来,正如赫伯特(George Herbert)所说:
那人渴望有五千镑才算满足;其实,
他的贫穷,一如那个只需五镑的人。
知足来自对生命所持的一种内在态度。莎士比亚(Shakespeare)在亨利六世(Henry them Sixth)下篇剧本中描写皇帝到了一个不知名称的郊野游逛。他和两个看守猎物人相遇,于是上前介绍自己是个皇帝;但其中一个便问他:
‘你说自己是皇帝吗?那么你的皇冠在那里?’皇帝便巧妙地回答说:
‘我的皇冠放在我的心中,不是戴在头顶上;
我的皇冠没有钻石和印度宝石镶饰,
我的皇冠别人看不到;因它的名字是知足──
我的皇冠也是很少皇帝会喜欢的。’
其实许久以前,希腊的哲人早已能体会事物的至终要义。艾庇顾拉斯(Epicurus)谈及他自己的时候说:‘人若得了些微东西还说不够,便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满足他了。只要你给我一个麦饼和一杯清水,我心中所储存的快乐,便可以和丢斯神互相媲美了。’后来有人问他快乐的人生有甚么秘诀?他回答说:‘不要在他的财物上再加添丝毫;只要拿走他的欲望便可以了。’
伟人常常以微薄的物质而知足。犹太拉比有一句话:‘谁是有钱人?那个能安份守己的人便是了。’华尔德·洛克(Walter Lock)引述一个犹太人接受拉比训练时的一种生活模式:‘这就是律法的道路:吃一小撮盐,用量器去喝清水,睡在地上,不畏生活的烦恼困扰,只顾努力学习律法。倘若你能坚持下去,你必会生活愉快,做事必会顺利;今生和来世你皆会快乐无比。’犹太人的拉比必须学习满足于仅够的物质生活。勃朗(E. F. Brown)引述一位伟大传道人那哥德尔(Lacordaire)的一段讲章说:‘我们今天面对的大难题就是不知道怎样过微薄的物质生活。古代伟人经常都是贫穷……我常常认为基督徒若要解除心中的缠绕,似乎必须像古人所具有的活力,尽量节省无谓的开支,减少不必要的事物。学到欣赏生活的道德美的人,对 神和对人皆是一样;外界的财富倒转的时候,不会大大地受到影响。我们这个时代最希望看见的就是人即使拥有一切,但甘愿满足于极少的物质。对我自己,按人意来说:我真不稀罕得着甚么。使我受感动的一幅理想图画,就是一个伟大的人,在一间小屋子里面。’
这并不是说基督教叫人接受贫穷。贫穷本身不是一种美德,必须挣扎以餬口的人也不值得羡慕。但它确然指两回事。
它希望我们明白任何事物本身的力量绝不能带给我们福乐。森信(E. K. Simpson)说:‘许多百万富翁的灵魂被金沙窒息,患忧郁症而死。’快乐常常是从人际关系得来的。倘若人没有友谊和爱心,就算他真拥有世界上一切,也不会快乐。基督徒明白快乐的秘诀在那里,不在事物之中,而是在人里面。
它希望我们专注于永恒的事情上。我们没有带甚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甚么去。每一个时代和每一个信仰的哲人都明白这个道理:辛尼加(Seneca)说:‘你离开世界的时候带走的,不能多过进来的时候带来的。’在希腊诗选中,有一句话:‘我是赤身来到世上;也是赤身下入地底。’西班牙人有一句写得非常可怕的成语:‘寿衣没有口袋。’森信写了一句评语:‘人聚积的一切皆算是行李性质,到死后进入征收卡的时候,除了他最真的人格以外,全部行李都要留下。’
人可以带两件东西到 神面前:他能够也是必须带他自己去见 神;所以他伟大的任务就是建立一个见 神的时候不羞愧的自己。他能够,而且也是必须的,就是把他在世上与 神所建立的关系带去见 神。我们已经说过,快乐的秘诀在乎个人的关系,他所能带去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他深信他是去到他的朋友,而且是爱他灵魂的这位 神那里。
当我们逃出事物的奴役;当我们认识财富乃在于爱心和与人的友谊之中;当我们明白我们最宝贵的产业,就是藉着耶稣基督而与 神建立的友谊关系的时候,知足便会临到我们。
贪财的危险(六9-10)
这里有一句最常被人错用的经节。圣经没有教训我们金钱是万恶之根;它告诉我们贪爱金钱才是万恶之根。伟大的古典思想家也像基督徒教师一般,认识这个真理。德膜克里脱(Democritus)说:‘贪爱金钱就是万恶的大都会。’辛尼加描述‘心灵的万恶根源来自一种冀能得到不属于我们的东西之欲望。’福西尼德(Phocylides)说:‘贪爱金钱乃万恶之母。’斐罗(Philo)说:‘贪爱金钱是最大犯法的起头。’雅典尼亚斯(Athenaeus)引述一句话:‘肚子的享乐就是万恶的开始和根源。’
金钱本身既非善,也非恶;贪爱金钱才会引入邪恶。人可以利用金钱自私地满足自己的欲望;但也可以用钱帮助邻舍。他可以利用金钱走上错路;但他也可以按照 神的意思,利用金钱改善别人的生活。金钱本身不是一种邪恶,但我们对金钱负有很大的责任。它对善和恶都能发挥极大的力量。那么贪爱金钱的特别危险到底是甚么呢?
(一)贪恋金钱必然使人贪得无厌。罗马人有一句格言:财富像海水;海水一点也不能止渴,反会使人越想喝水。人积财越多,则渴望更多。
(二)贪爱财富是建立在一个错误的观念上。它本来基于渴望获得生活之保障;但金钱不能购买安全,它不能买健康,也不能买真正的爱情,而且它也不能保障人不受愁苦和死亡的困扰。靠物质得安全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三)贪爱金钱会使人自私。倘若人被贪恋金钱的力量驱策,他只会顾全自己的利益,而不会想及别人的损失。贪恋金钱叫人只想到自己;别人只是他的赚钱工具,或者被视为阻碍他发财的绊脚石。诚然,这是不必要的;但事实上,事情常常这样发生了。
(四)虽然贪恋金钱的基础是渴望得到安全,但是其结果只是焦虑。人越想保存财富,损失越大;于是终日惶恐,怕有所矢。从前有一个寓言,叙述一个农夫因为对皇帝尽忠,所以获得皇帝赏他许多金钱。初时他心中十分兴奋;但过些时,他求皇帝收回御赐的礼物,因为自从他接到礼物后,心中便开始存着一种莫名的顾虑,恐怕失掉这笔金钱。所以本仁约翰说得对:
‘他已跌下来,再不惧怕摔倒了,
他已居下风,再不会骄傲了;
他因为谦卑的缘故,
须要 神时刻带领他。
我自己所有的,我会自足,
不论少或多;
主阿,我仍渴望知足;
因你拯救这样的人。
如此重担带来的丰盛,
向着朝圣之路迈进;
现在所得非常稀少,此后我必蒙福,
世世代代享丰盛。’
(五)贪爱金钱很容易领人利用错误的方法去达到目的,但结果就是痛苦和悔恨。这个道理对身体来说也是非常真确的。人若利用身体尽情追求肉欲的享受,必然损毁他的健康。当他们明白他的欲望损伤了别人,而且自己也充满悔恨,那时已经太迟了。
寻求不倚赖别人,和审慎为将来而作准备是基督徒的责任。但是把贪恋金钱视作生命的动力,他便陷于最危险的罪中。
勖勉提摩太(六11-16)
这封信是向提摩太提出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作结束。这些语调是着意用掷地有声的高雅字眼写出来,所以这个挑战更显宏大。
当这段经文一开始的时候,保罗便给提摩太披上英勇的战袍。称他为属 神的人。这是旧约中伟大的称号之一。摩西得了这个称号。申命记卅三章一节描述:‘神人摩西’。诗篇九十篇的题目是称为:‘神人摩西的祈祷。’它也是 神的先知和使者的称号。替 神向以利传达信息的人就是一位神人(撒上二27);撒母耳被描写为一位神人(撒上九6)。 神差示玛雅向罗波安送信,而示玛雅就称为神人(王上十二22)。本仁约翰在天路历程中,把崇恩称为‘ 神的勇士’。
这里是一个尊贵的称号。当提摩太接受这个任命的时候,保罗没有提起他自己的软弱和罪,因为这些事情会令他陷入悲观失望之中;保罗反用这个尊贵的称号‘属 神的人’激励他。基督徒的方法乃是不要注定别人是个失丧和不能得救的罪人,而使人颓丧;乃要把他里面的好处揭露出来,使他战意昂扬。因此,不是重提人过去的耻辱;而是把人的潜质和将来的美景摆在他面前。提摩太被称为‘属 神的人’这件事,会使他觉得自己是受王任命的人,而昂首阔步,气概非凡。
放在提摩太面前的美德和高贵品质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砌。这些形容词是有条理的。第一个字就是公义(dikaiosune)这个字的定义就是‘给予人和 神所应得的。’这是一种最具综合性的美德;因为一个公义的人,对 神和对人皆有责任。
第二,有一组描写三种美德的形容词,它们都是对 神应有的态度。敬虔(eusebeia)就是人对 神的尊敬,他留意一生活在 神面前。信心(pistis)这里可以解作信德,这种美德是指人无论遭遇任何变幻,在一切机会,甚至面临死亡,都对 神忠诚。爱心(agape)这种美德是指人甚至受苦之际,不能忘记 神为他所行的大事,和 神对人的爱。
第三,靠赖生活行为的美德。这个字是hupomone;英文钦定本把它译作忍耐(中文和合本同);但是(hupomone)绝不是指叉手静坐,逆来顺受,让人生经验像潮水浸过的精神。这个字是指得胜的忍耐。‘虽有苦难和敌对,仍持定永不动摇的信心和敬虔’的意思。这种美德不是对生活的经验抱着逆来顺受的态度,而是叫人克服它们。
第四,是待人的美德。这个希腊字是paupatheia。我们把它译作温柔,其实这个字是不能直译出来的。它描写绝不会因自己觉得有错而忿怒;而当受了别人委屈也不会怒不可遏的精神。这种精神明白怎样去饶恕,并且知道怎样为正义而争战;这种精神一方面以谦卑的态度立刻行在人面前,同时因 神的呼召而觉得自豪。这种美德叫人对待别人和自己,时刻采取正确的态度。
感人的回忆(六11-16)(续)
当提摩太受激励担负将来的工作的时候,他也因过往的回忆而鼓舞。
(一)他要记念他的洗礼和洗礼中的誓约。在初期教会的环境中,洗礼当然是指成年人,因为他们都是从异教徒的信仰中直接皈依基督。洗礼表示认信,并在众人面前作见证,表示自己愿意接受耶稣基督作个人的救主和生命之主。最初期的基督徒认信只是一句简单的信经:‘耶稣基督是主。’(罗十9;腓二11)。但有人指出从这段经文给提摩太的嘱咐之中含有认信的话:‘我信全能的 神,创造天地的主,和基督耶稣;在彼拉多手下受苦,必再来审判;我信死人复活,和永生。’当时提摩太很可能给予领受他教训之人,像那样的一种信经。所以,他首先必须谨记他是曾作出承诺的人。基督徒是最先亲自向耶稣基督作出承诺的人。
(二)他要记念他曾像耶稣,宣认同一的信仰。耶稣曾在彼拉多面前受盘问:‘你是犹太人的王么?’耶稣回答说:‘你说的是。’(路廿三3)耶稣曾见证祂自己是主;而提摩太也必须时刻见证基督为主。当一个基督徒宣认信仰的时候,他要说出像他的主曾经说过的话;当他为信仰而受苦的时候,他也受像基督曾经受过的苦。当我们参与艰巨的事工的时候,我们可以说:‘弟兄们,我们所走的路是先圣已经走过的。’当我们在众人面前宣认我们信仰的时候,我们更能说:‘我与基督站在一起。’这必然令我们的心欣喜,并且激励我们的生活。
(三)他要记念基督必要再来。他要谨记他的生活和行为必须配让祂察看而无愧。基督徒不是为取悦人而工作;他是为了满足基督的期望而工作。他必须常常自问的一个问题并不是:‘我的工作是否会被人称善?’而是:‘这工作能否获得基督的悦纳。’
(四)最重要的,他要记念 神。这个记忆是何等重要!他要记忆的乃是一位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祂拥有给人永生的恩赐,祂的圣洁和庄严,没有人敢注视。基督徒必须时刻记念 神,并且说:‘ 神若帮助我们,谁能敌挡我们呢?’
劝勉富人(六17-19)
有些时候,我们以为初期教会完全是由一些贫穷的和作奴仆的信徒合成的。但在这里,我们看见甚至在这么早的时代,教会已经有富足的教友。教牧书信并没有因他们富足而责备他们,也没有嘱咐他们必须把全部财富分赠给人;但是书信吩咐他们不应做和应做的事:
他们的财富不应使他们骄傲。他们不应以为自己比别人富有,于是傲视别人。世上没有一件事使人有权轻看别人,财富更微不足道了。他们也不应该把希望放在财富上面,因为人生的际遇变幻不定,今天可能是一个富翁,但明天可能变成一个穷光蛋;人若把希望放在如此容易消失的事物上,是非常愚蠢的。
有钱的人应该用他们的财富行善;他们要时刻准备与别人分享;他们必须记念基督徒团契当中每一份子。圣经吩咐他们这样善于运用财富替他们在来世建立一个良好的基础。有人说:‘我若不舍,我必丧失;我若施出,我仍享有。’
有一个很着名的犹太拉比故事说,从前有一个名叫蒙罗巴斯(Monobaz)的犹太人承受了一笔巨大的财产,而他是一个仁慈慷慨的人。正值饥荒的时候,他把他的财物帮助那些贫穷的人。他的兄弟们走来对他说:‘你的祖先积聚了财产,他们每一代累积下来的财富已经由你承受了,你忍心把它耗尽吗?’他回答说:‘我的祖先积聚财富在地上;我把财富积聚在天上。我的祖先积聚的是玛门的财富;我所积聚的是灵魂的财宝。我的祖先替这个世界积聚财富;我为未来的世界积聚财富。’
当我们每次有能力施与,却没有实践,我们在末世的财富便会因而减少。若我们每一次都能施与的时候,当今世的生命告终时,我们的真正财富便会加增。
基督教的伦理教训我们,财富本身不是罪恶;但它是一个极大的责任。倘若一个人的财富单单使他骄傲、富足,而别人无份的话,财富就会变成他的祸败,因为财富使他的灵魂贫穷。倘若他能利用财富使别人获得帮助和安慰,自己似乎变穷了,但事实上他变得更富有。到了永世,人便会知道:‘施比受更为有福’这句话的意义。
当传的信仰(六20,21)
这里所见的提摩太名字可以显示出它的充分意思。它是由两个希腊字组成:timan解作尊敬;Theos解作 神。故此它的字义就是指一个尊敬 神的人。到这封信结束的时候,保罗可能藉着提摩太这个名字,提醒他必须忠于自己的名字,要名实相符。
这段经文提及交托他保管的托付。托付的希腊文是paratheke。这个字的字义就是存款;可以解作交给银行或朋友储存的款项。当存款人需要取回存款时,托管人有神圣的责任全数奉还。有些时候,小孩子也称为一个paratheke就是一个神圣托付。这个意思指出这个孩子是诸神所赐的,他因此有责任抚养这个孩子,训练并装备他而不负诸神所托。
基督徒的信仰就像这样:我们从先贤的手中领受了一些东西,我们必须把这些传给儿孙后代。勃朗引述里连(Lerins)的圣云逊(St. Vincent)的一段着名的话:‘托付(paratheke)的意思是甚么?它是指交付给你的东西,而不是你发明的;它是指你已经接受的东西,而不是要你策划出来的;它不是机智,而是学问;不是私人的假设,而是公开的传统;它是带来给你的东西,而不是从你那里带出来的,因此在托付的事情上,你不是一个创造者,而是一个守护人;不是一个领导人,而是一个随从者。你要把这个托付妥为保存,你要好好地保存大公教会的信仰的恩赐,而不要让它缩减。惟愿交付给你的能在你身边,并且要把它们传出去。你领受的是黄金,那么传出的也就是黄金。’
人应当谨记他的责任不单对自己,还需要向儿孙后代负责。倘若我们今天的教会变成软弱无能;倘若基督徒的道德越过越被这个世界淹没;倘若基督徒的信仰被人扭歪和曲解;那么损失的不只是我们,未来的后辈也会因此而被夺去无价之宝。我们不单作信仰的持有人;还须作信仰的受托人。我们所领受的也必须传下去。
最后,教牧书信责备那些传‘敌真道似是而非的学问’。学问的希腊字是gnosis;它的意思就是指知识。所以这里所责备的是一些思想错谬的知识分子,和着重于人的错误知识。
但是那个敌字应该怎样解释呢?这个希腊字是antitheseis。教会过了许久之后出现了一个倡导异端邪说的马吉安(Marcion);他写了一本名叫The Antitheseis的书;他在这本书里,引述旧约的经文,并且在每段旁侧,列出与它们意思相反的新约经文。他这样作的意思很可能是说:‘不要浪费时间寻找圣经里面相反的东西。尽量使用圣经帮助你生活,而不要利用圣经作辩论。’但是除了这个解释以外,这句话可能还有两个意思存在。
(一)Antitheseis这个字可以解作:争论。照着这个阐释,它就是说:‘你要避免争论;你自己不要被那些无用可憎的辩论缠绕。’对当日以弗所的希腊会众来说,这个劝谕是很合适的。希腊人埶爱辩驳法律。他会只为了自己的爱好,甚至和自己的亲兄弟在法庭相见。因此,这句话很可能作这样解释:‘不要把教会变成一个神学争辩的战场。基督教并不是给人争论的,而是让人照它而生活的。’
(二)Antitheseis这个字可以解作:相对的立论(rival thesis)。这个解释的可能性最高,因为它对犹太人和希腊人都一样适合。有些好问难的学者到后来竟然拿一些极琐碎的问题来讨论,好像:‘在一根针的尖顶上,究竟可能站立多少个天使?’那些犹太人拉比可以在一些极其细微的律法论点上,继续辩论达数小时,数日,甚至数年。希腊人也有这种怪癖,只不过他们的态度比较严肃。希腊人有一种希腊哲学学校,称为学府,他们的影响力非常大。他们认为在人的思想领域中,任何一件事若随着逻辑辩论下去,必会产生两个完全相对的结论。于是他们作出结论,根本没有称为绝对性的真理;每一件事物都有各执一端、份量相等的假设。他们继续争辩认为既然这样,聪明人切勿对任何事物,先有固定的概念。乃应当对任何事物一直不立即作判断。这事产生的效果必然令人迟疑不作一切行动;人变成完全不能肯定。所以保罗对提摩太说:‘不要在不可捉摸的争论上浪费时间;不要在“言词的辩论”上浪费时间。不要太过聪明逞能。你要听 神的绝对可靠的话,而不要听那些出自过度聪明思想的微妙争辩。’
所以,保罗提出一个对我们现代人都适用的警告作这封信的结束。聪明的争论永远不能代替基督徒的行动。基督徒的责任不是坐在书房中思考各种的争论,而是在这个水深火热的世界中过基督徒的生活。到了末后,不在于人知识上的聪明;乃在于计量我们的品行和人格。
最后是结束的祝福‘愿恩惠常与你们同在。’这书信以 神恩典的美好作结束。――《每日研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