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动网先锋论坛 http://bbs.dvbbs.net

动网论坛是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每日研经丛书》路加福音第九章

1楼
月亮湖 发表于:2012/12/25 11:56:06

路加福音第九章


君王的使者(九1-9

在古代,消息的流布,唯一实际可行的途径,便是以口相传。报纸还未面世;书籍得用手抄,一本像路加──使徒行传一般大小的书籍,得付上超过四十镑的代价。收音机和电视机,更是做梦也没有想过。这就是为甚么耶稣要差遣十二使徒来完成这个使命。由于时空的限制,祂的跟从者只好以口相传。

他们在旅途要轻便。道理很简单,因为行李愈少愈能走远,行程也较快捷。要是行李一大堆,他只能局限于一隅一地。 神需要安定的宣教工作;但祂同样需要那些甘心抛弃世务,为祂赴险的传道人。

凡不接待他们的,他们离开那城的时候,要把脚上的尘土跺下去。当拉比经过外邦人的土进入巴勒斯坦之前,他们会把脚上最后的一点一点的尘土跺去。一条村落,一个市镇,凡不接待这些使徒的,都会受到如同严格的犹太人对待外邦城镇一般的对待。他们自己拒绝了大好机会,也定了自己的罪。

从希律的反应,便可知使徒的宣教是强大而有果效的。事情不断的发生。可能以利亚这个前驱者终于到临。又或是那曾应许要来的大先知终于来到(申十八15)但是‘良心会使我们都成为懦夫’,在希律的心底始终有一股徘徊不去的恐惧,恐惧他所杀害的施洗者约翰、重回人间,纠缠不去。

在耶稣交托给十二使徒的使命中,有一事是十分特出的──在这短短的经文里,一次又一次的把传道与医病相提并论。它把关心人的健康与关心人的灵魂,等同看待。传道和医病,无论话说得何等的令人安慰,都不可能止于言语;而是需要实际的行动。这一个讯息并不局限于永恒的消息;在地上它要改变世人的境况。它与宣扬‘天上的饼’的宗教,刚好背道而驰。它坚决主张健康之于身体,正如健康之于灵魂,都是 神完整计划的一部分,不可或缺。

没有一种论调,比重复申述这世界的一切都是不重要的,更能危害教会。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叶,许多受人尊敬和高尚的家庭,都面临失业之苦。做父亲的,由于投闲日久,技术已开始生疏;而做母亲的,只好把一先令当作一英镑用;孩子们虽然对发生的一切都不明白,但他们却感受到饥饿。生活愈来愈苦,甚至有不堪其苦而崩溃的。前去告诉这些人物质是不重要的,那简直是不可原谅;如果说话的人生活尚过得去,那就更加不可宽恕。卜威廉大将(General Booth)有一次因为以食物而不是以简单的福音赒济穷人而受责备,这位老战士瞬即回敬说:‘当他们的双足正要冻僵的时候,你却说要以 神的爱来安慰他们,这是不可能的。’

固然,我们可能会过份强调物质的功能,但同样道理,我们会过份忽略物质的用处。耶稣一开始便差遣门徒,宣扬 神的国和医治众人,去拯救人的身体并他的灵魂;教会一旦忘记这一点,那就是自甘陷于险境了。

给饥饿的得饱足(九10-17

这是唯一四福音都有记载的神迹(参太十四13;可六30;约六1)。故事一开始,便非常感人。十二个门徒刚完成他们的旅程回来。没有任何一刻像现在这样,耶稣要单独与他们在一起。因此,祂带领他们到邻近的伯赛大;这地方位于加利利海以北,约但河的东边。当百姓发现了祂的踪迹,他们便成群结队的来跟从祂──耶稣便接待他们。

 神的慈爱,在此表露无遗。大部份人对于得来不易的私人时间受到侵扰一事,免不了要埋怨一番。假如我们与一些亲密的朋友,在一处幽静的地方相聚之际,突然间出现了喧嚷的群众,向你苦苦央求;这样,你会有甚么感想呢?有时候,我们实在忙得不容骚扰,但耶稣却把人类的需要放在一切之上。

日已平西,离家已远;而百姓又累又饿。出人意表的,耶稣吩咐门徒为百姓预备吃的。要诚诚实实的了解这个神迹,有两个途径。首先,他可以很简单的接受这是个神迹,在当中,耶稣为这广大的群众变出了食物。其次,有些人认为事情是这样子的:百姓是十分的饥饿──而他们却极之自私。他们全都带着一些可吃的,但他们不拿出来,免得要与人分享:十二个门徒在众人面前,把他们所有的都拿出来,其它的人也陆续效法;到了最后,众人吃饱之后还有剩余。因此,这事件可视为把自私而疑惑的群众,改变为慷慨大方的一个神迹,是基督把只顾个人利益的转变为乐意与人分享的神迹。

在耶稣分派食物之前,祂首先向天祝谢。犹太人有一句俗话说:‘一个只顾享受而忘记谢恩的人,乃是抢掠了 神所有的。’在巴勒斯坦每一个家庭在用饭之前,都会祝谢 神,‘感谢你,耶和华,我们的 神,世界之王,赐给我们世人食物的。’耶稣不会在进食之前,忘记祝谢那赐下万有的 神。

这故事告诉了我们许多东西。

(一)耶稣关心饥饿的人。如果能够计算出,耶稣花了多少时间,在抚慰人的痛苦,和满足他们的饥饿上,而不是在讲话上,那将会是何等有趣的一回事。而耶稣仍然需要别人的帮助。终生为家庭作饭的母亲;牺牲性命和时间来减轻别人痛苦的护士、医生、朋友、亲戚和父母;赴汤蹈火以改善别人生的活社会改革者──他们所宣讲的,远比那演说家优美的言辞,来得更为有效。

(二)耶稣的帮助是慷慨的。人们都得饱足,饱足之后尚有盈余。在爱里头,并不会缁铢必计的, 神就是这样。当我们撒种栽秧之时,通常我们需要把幼曲疏植一番。而我们所丢弃的,往往较我们保留的多。 神所创造的世界,只要人肯分享,每个人便可以饱足,并且还有盈余。

(三)正如往常一般,在耶稣的作为中蕴藏着永恒的真理。在耶稣里面,人类一切的需要都得满足。在我们的灵里,都有一种饥渴;每一个人,最低限度在某时候,都有一个盼望,祈求可以找到一些东西可以用生命作投资。除非我们可以在祂里面安息,否则我们的心永远不得安宁。保罗说:我的上‘帝必使你们一切所需的都充足’(腓四19)──即使在我们生命中的沙漠亦然。

重大的发现(九18-22

这是耶稣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祂询问这问题时,祂已转脸向着耶路撒冷(路九51)祂清楚明白将来自己的遭遇,而对祂问题的答案乃是异常的重要。祂知道祂要被钉在十字架上受死,在祂前去以先祂要弄清楚,到底有没有人发现祂究竟是谁。答案的正误与否,关系事情至大。如果答案是不明所以,祂的工作便得付诸流水。如果答案是正确的话,即使是并不完全,这即是说祂已在人心然起了火炬,岁月尽管无情,也不可能将之吹熄。在彼得顿然间了悟,冲口而出的说──‘你是 神所立的基督!’耶稣的心将会是如何的高兴!而耶稣听闻彼得此语,深知祂的工作并没有徒然。

十二个门徒不单要发现事情的真相,他们并且得了解这真想的意义。他们的思想从小就叫他们盼望 神差遣一个君王,带领他们统治这个世界。当彼得回答耶稣的时候,他的眼睛一定闪耀着兴奋的光芒。但耶稣却要教导他们, 神所立的基督到来,乃是要死在十字架上。祂要把他们脑海中的 神和对 神旨意的认识,颠倒过来;打从此刻开始,这就是祂要着手做的。他们已经发现了祂是谁;现在,他们便要学习这发现所带来的意义。

在这段经文中,有两大普遍重要的真理。

(一)一开始,耶稣便问众人说祂是谁;跟着,突然间,祂瞬即把问题转向十二门徒,‘你们说我是谁?’单是晓得别人如何讲论耶稣是不够的。一个人可以通过有关耶稣的言行思想的任何考试;一个人可以遍读天下间所有有关基督论的着作,但他仍然不是个基督徒。耶稣必须常常是我们个人的发现。我们的信仰永远不是从别人转述而来的故事。耶稣来到每一个人面前,并不是要问:‘你能否告诉我别人对我是怎么说和怎样写法?’而是问:‘你说我是谁?’保罗并没有说:‘我知道我所信的是甚么’;他乃是说:‘我知道我所信的是谁’(提后一12)。基督教的意义并不在于背诵信条,而是在认识一个人。

(二)耶稣说:‘我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死。’找出路加福音有关耶稣说必须的记载,是相当有趣的一回事。‘我必须住在我父家里,’(二49)。‘我必须传 神国的福音,’(四43)。‘今天我必须前行’(十三33)。一次复一次的,祂告诉门徒祂必须走向祂的十架(九22;十七25;廿四7)。耶稣明白知道祂有一个使命是需要完成的。 神的旨意便是祂的意志。除了 神要祂在地上完成的使命之外,祂再没有别的目的。基督徒当效法他的主,作一个听从 神旨意的人。

服事的条件(九23-27

这里耶稣给跟从祂的人订下了服事的条件。

(一)人必须舍已。这是甚么意思呢?有一位大学者有如下的解释。彼得曾经有一次否认他的主。这即是说,彼得对耶稣的态度是,‘我不认识这个人。’否认自己就是说:‘我不认识我自己。’这就是不顾自己的真实存在。对待自己好像是不存在一般。通常我们会把自己当作全世界最重要的人物般看待;如果我们立志要跟随耶稣,我们必须忘记自我的存在。

(二)人必须背负他的十字架。耶稣深明钉十字架的意思。当祂还是大约十一岁的小男孩时,加利利人的犹大曾经带领群众,掀起一幕反抗罗马人的暴动。他攻占了撒科尼斯(Sepphoris)的罗马军械库,而撒科尼斯与拿撒勒只相距四哩之遥。罗马兵的报复来得快而突然。撒科尼斯被夷为平地;居民被卖为奴;而二千个暴乱者被钉在十字架上,沿着路边排成一线,好作为其它想图谋暴乱的人一个前车之鉴。背负十架的意思,乃是为了要忠于耶稣,必须预备自己,面对任何困难;也就是为了要忠于基督,要忍受人所能做得出最恶劣的行径。

(三)人必须使用忍他的生命,并不是要贮藏生命。整个世界的标准得要改变过来。问题再不是,‘我可以拿多少?’而是‘我可以给多少?’问题不再是,‘怎么做才安全?’而是‘怎么做才对?’不再是,‘最少可以多少?’而是,‘最大的可能是甚么?’基督徒一定要了解,他的生命是 神所赐的,并不是为自己存留,而是要为别人付上;并不是要节省火光,而是要为基督和别人而燃烧。

(四)对耶稣忠心的得奖赏,不忠心的必受惩罚。如果我们在此时对祂忠心,在永恒里祂便会显露祂的信实。如果我们在这世界里跟随祂,在那日祂必会承认我们为祂的子民。但假若我们的生命里头没有基督,虽然我们口头尽管承认,到那天祂除了否认我们,祂不能做甚么。

(五)在经文最后的一节,耶稣提到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死之前,必看见 神的国。有人主张耶稣是在盼望祂荣耀的再来,祂是在宣称,当中有人在有生之年必看见这事的发生;如此说来,实在是完全误解了耶稣的意思。事实并非如此。

耶稣的意思是,‘在这世代要过去之前,你们要见到天国已在途中的记号。’无可怀疑,这已是既成的事实。就像面酵在面团里,有些东西已在改变这个世界。有时候,如果我们能抛开悲观的论调,放眼渐露曙光的世界,那将会是多好的一回事。

正如克劳夫(A. H. Clough)写道:

‘别说挣扎尽归枉然,
劳苦与创伤亦皆无益,
敌人未曾委顿,未曾失败,
好比事情千古未稍改变。

若希望是骗子,恐惧可以是说谎者;
可能,你在烟尘笼罩处,
此际你的同伴在追赶飞鸟,
而你却占据着阵地。

有如倦怠的浪花,无聊的破碎,
看来这里的痛苦并未获得寸进,
在远方,通过小溪与海湾的努力,
悄悄的来,汹涌而至,是主流。

并不单是面东的窗,
日光一来,一片光明。
在前面太阳慢慢的爬起来,何其缓慢!
然而西向,一望,大地一片光辉!

我们应当振奋──天国已经近了──我们应为天国临近的每一记号而感谢 神。

2楼
月亮湖 发表于:2012/12/25 11:56:24

山巅的荣耀(九28-36

这里是耶稣生平中另外一个重要的关键。我们不要忘记,祂这时候正要出发耶路撒冷,走上祂的十字架。我们已看见那伟大的一刻,那稣询问祂的门徒,在他们信念中,祂究竟是谁,好叫祂知道是否有人真正的认识祂。然而在这里,有一事是耶稣永不会做的──祂不会做 神不许可的事。在这个场景中,我们会见到祂所寻找的,和所获得的。

我们无法知道在变貌山上发生了甚么事情,但我们知道有一些重大的事情发生。耶稣到那里,为的是寻求 神证实祂将要采取的决定性步骤。在那里摩西和以利亚向祂显现。摩西是以色列人伟大的律法制定者;以利亚则是最大的先知。事情就好像掌管以色列生命、思想和宗教的王子们,告诉耶稣要勇往直前。

耶稣现在可以出发前往耶路撒冷了。祂肯定至低限度有一小群人,知道祂究竟是谁;祂确知祂所做的,为的是要成就祂国度里的一切生命、思想和工作;并且祂确信 神已允许和支持祂所走的每一步。

在这里有一句生动的句子,描述三位使徒,‘既清醒了,就看见耶稣的荣光。’

(一)在一生中,我们失去许多宝贵的东西,原因是我们的思想时常打盹。有某些事物足以导致我们的思念昏睡不已。

(甲)是偏见。由于我们固执己见,以致心智蔽塞。当新的意念敲响我们的心扉,但我们却像昏睡的人,难以惊醒。

(乙)是心智的怠倦。有许多人都拒绝作心智的奋斗。柏拉图说:‘未经考验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有多少人会对事物作出彻底的思考?据说有某人在荒凉的沙漠边缘徘徊,有一位较聪明的人说,如果他能奋力在这沙漠中打出一条出路,那么他就会好过得多。多少时候,由于我们的怠惰,我们甚至不愿面对我们自己的问题和疑虑。

(丙)是贪图安逸。在我们里头,有一组防卫措施,每当遇上任何令人困惑的问题,便自动的把大门关上。

一个人可以麻醉自己的心智,直至他的脑袋昏睡为止。

(二)但生命中充满各样事物,足以使我们惊醒过来。

(甲)是忧伤。有一次艾尔加(Elgar)提到一个年青的歌手,在技术上可说无懈可击,只是欠缺了感情的表达,‘当她经历到伤心痛楚,她便会成为杰出伟大的歌唱家。’忧伤经常使人猝然觉醒,但是在那一刻,透过盈盈眼泪,便可目睹荣耀的来临。

(乙)是爱。布朗宁(Browning)在某地方曾说到有两个人共堕情网。彼此凝望之际,‘突然间生命惊醒过来。’真正的爱所带来的觉醒,会引领我们进入梦想不到的境界。

(丙)是需要感。长久以来,公式化的生活,可以使人陷入半昏睡的状态;而猝然之间,他竟然面对一些不可能解决的难题,一些没有答案的疑问,一些无从抗拒的诱惑,一些无法胜任的重担,在这时候,除了‘哭泣,紧抓着天堂的边缘’外,已是别无良策。此时此地,一点的需要感,使他在 神面前惊醒过来。

要得着福气,我们要这样的祷告,‘主啊!求你保守我在你面前时常保持清醒。’

下山来(九37-45

耶稣刚从山上下来,便要面对生命的需求和失望。有一个人,为了独生子患上了癫痫症,曾经来到祂的门徒当中,寻求帮助。很自然的,孩子癫痫自是归咎于污鬼的恶行。第四十二节所用的字眼十分传神。正当他走向耶稣的时候,污鬼把他摔倒。这个字是用来描述拳师把对手击倒,或是摔跤手把对方摔倒的。眼巴巴的看着这孩子抽疯,情景一定是非常引人可怜;而门徒却爱莫能助。但是当耶稣来,祂以平和的权柄处理了这个情况,并且医好这孩子,交还给他的父亲。

有两件事情需要我们注意的。

(一)耶稣这次上山,是绝对必要的,但要适时而止。彼得实在不晓得他自己在说些甚么,他希望能逗留在山上。他还想搭三座棚,好叫他们能长驻在荣耀之中。但是,他们必须再次从山上下来。许多时候,人生中有不少的光景,我们期望能够延绵不绝。但是经历过山上的一刻之后,我们必须重投生活的怀抱,再次踏上生活的战场。那一刻的意义,是要支取力量,以应付每一天生活的挑战。

以利亚在迦密山上和巴力的先知经过一番奋勇的抗争之后,他的反应竟然是逃之夭夭。他跑到旷野,在一棵罗腾树下睡着了;有一位天使两度为他预备吃的。圣经中出现了这样的一句话,‘他就起来吃了喝了,仗着这饮食的力量,走了四十夜昼。’(王上十九1-8)。我们必须登上山峰,到达 神的面前;这样做并不是为了留在那里,而是要支取力量,应付方长来日。有人形容伟大的冒险家司各脱上校(Captain Scott),是个‘梦想和实务奇异的混合体,没有比他在梦想之后的实时行动更为实际。’我们不能够长居山巅,但欠了登山一举,我们也活不下去。

(二)耶稣过人的才干,在这次事件中,表露无遗。祂下得山来,当时的处境简直是难以控制。只见得百姓来回奔走,无所适从。门徒们无助地饱受挫折;孩子的父亲只是在痛苦失望,心绪烦扰就在这漫无秩序,紊乱的境况之中,耶稣悠然而至。祂瞬即控制了整个场面,在祂权柄底下,紊乱变为安宁。许多时候,我们感到生命已无法控制;失去了掌握事物的能力。唯独生命的主,可以掌管生命,祂以平和的能力,统理一切的事物。

(三)再一次的,耶稣以十字架来结束整个事件。这里有的是胜利;这里耶稣主宰了污鬼,使百姓大大震惊。就在他们准备为祂欢呼喝采的时候,耶稣告诉他们祂正在赴死的途中。受人拥戴的成功感,实在太诱人了,但耶稣伟大之处,就在祂拒绝了这一切,选择了十字架的道路。当祂呼召别人背负这十字架时,祂自己决不会稍有规避。

真正的伟大(九46-48

只要一天十二使徒认为耶稣的国度乃是一个地上的国度,他们便无可避免的要互争高位。很久以前,圣比得(Venerable Bede)认为一场争议,是导因于耶稣只带彼得、约翰和雅各上山,以致招惹起其它人的妒忌。

耶稣知道他们心里所想的。祂领来一个小孩子,叫他站在旁边;而那就是最尊贵的地位。跟着祂对他们说,凡接待小孩子的,就是接待 神。这是甚么意思呢?十二门徒是耶稣所拣选的副官;而这孩子既乏地位,又无权势。耶稣乃是说:‘若果你打算以生命来服事、帮助和爱护别人,虽然在世人眼中,他们是无关重要,而实际上,你是在服我和服事 神了。假如你打算以你底生命从事这些微不足道的工作,不以世人眼中认为大的事为念;那么,在 神眼里你将要为大。’

服事中怀有许多不正当的动机。

(一)渴望得到威望。克伦宁(A. J. Cronin)在当实习医生时,认识一位地区上的护士。二十年来,单人匹马,她一直在方圆十哩的地区上默默工作。他说:‘对她的忍耐、刚毅和欢愉,我感到无比的惊讶。为了急症即使要半夜起来,她亦毫无倦意。而她的薪酬实在过于菲薄;有一个深夜,经过特别艰辛的一天,我鼓足勇气要为她抱不平,‘护士,为甚么不叫他们多付给你? 神也知道你是值得的。’‘如果 神知道我是值得的’,她回答说:‘我夫复何求’。她不是为人工作,她乃是为 神作工。当我们一心为主作工,脑海中便不会有威望的影儿,因为我们知道,即使以我们最好的来说,在 神面前仍然算不得甚么。

(二)渴望得到地位。人如果在教会里负有使命或是职位,他不应视之为一种荣誉,而是一分责任。有好些人在教会里服事,从来没有顾念服事的对象,只是顾念他们自己。有一位英国首相,由于荣升该职,受到人们不断的恭贺。他说:‘我所要的不是你们的恭贺,而是你们的祷告。’我们被委派担任某一职位,意思便是要分别出来,在该职位上服事,倒不是加官晋爵。

(三)渴望要卓越杰出。不少人无论是在服事或是施与方面,为的是要叫他的服事和慷慨,得到感激赞赏。而耶稣亲自教导我们,叫我们左手不要知道右手所做的。如果我们付出为的是要从付出中得着好处,那么我们的付出实在是一文不值。

宽容的两门功课(九49-56

约翰说:‘夫子,我们看见一个人奉你的名赶鬼;我们就禁止他,因为他不与我们一同跟从你。’耶稣说:‘不要禁止他,因为不敌挡你们的,就是帮助你们的。’

耶稣被接上升的日子将到,他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便打发使者在他前头走。他们到了撒玛利亚的一个村庄,要为他预备;那里的人不接待他们,因他面向耶路撒冷去。他的门徒,雅各、约翰知道了,就说:‘主啊!你要我们吩咐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他们吗!’他转过身来责备他们;他们就往别的村庄去。(巴氏译文)

这里我们有两个有关宽容的功课。

在巴勒斯坦有许多驱邪赶鬼的法师,他们都自诩能够赶鬼;无疑约翰是以同行如敌国的态度来对待这个人,希望把他赶尽杀绝。但耶稣不容许他这样做。

从加利利前往耶路撒冷,走直路是要穿越撒玛利亚的;但大部分的犹太人都不走这条路。犹太人与撒玛利亚人间的纷争,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约四9)。而事实上,撒玛利亚人会尽一切的可能,阻挡或是伤害那些要穿越他们领土的朝圣队伍。耶稣选择这条路往耶路撒冷,显得并不寻常;而试图在撒玛利亚人的村庄得到殷懃的款待,则更不寻常。而耶稣这样做,是为要向敌人伸出友谊之手。可是不单没有友善的款待,连友谊之手也给轻蔑地拒绝。因此,当雅各和约翰提议求 神消灭这条村子时,他们以为他们做了件值得赞赏的事情。但是,耶稣不容许他们这样做。

耶稣对容忍的教训,要以这段经文最为直接。从多方面来说,宽容已成为难得一见的德行,每当宽容出现之际,往往又别具成因。在芸芸众多的伟大宗教领袖中,没有像约翰卫斯理更能成为宽容的典范。卫斯理说:‘我无权反对别人持有不同的意见,这好此别人喜欢戴假发,而我喜欢以真面目示人;但假如他脱下假发,把灰尘都弹到我的脸上,那么我便会早走为上。……有些东西我是会千方百计避免的,那就是褊狭的气度,盲目的党性和难容异见的心胸──这些可悲的固执使许多人只知有一己的工作,而不知有 神的作为。……我们要思考,也该让别人思考。’当侄儿撒母耳,他兄弟查理的儿子,加入罗马天主教时,他写信给他:‘至于是这教会或那教会,我认为并不重要。无论是那一教会,你都可以得救或是受审判;而我所担心的只是你还未重生。’卫理公会圣餐礼文中的召请是非常简单,只是说:‘让所有爱 神的人都进前来。’

教会最大的悲剧和痛苦,就在于认为只有我们自己的信念和方法才是正确无误的。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有一次写信给不肯让步的苏格兰人:‘我以基督的慈悲恳求你们,试想一想,有没有可能是你们错了。’格洛佛(T. R. Glover)曾经引述过这一句话,‘总要记着,无论你做甚么,总有人持不同意见!’

有许多路可以通达 神面前。而 神进入人心,也自有祂的蹊径。 神有许多的方法来满足自己;而没有一个人或是一个教会可以垄断祂的真理。

但是──这一点是极端重要──我们的宽容一定要建基于爱,而不是以冷漠为基础。我们应该宽容的,但这并不是因为我们能够处之淡然;而是因为我们以爱心待人。林肯(Abraham Lincoln)被人批评,说他对待敌人过于宽大,并且提醒他,他的责任就是要毁灭敌人。这时候,他作出了一个千古传诵的回应:‘当我与敌人为友之时,我岂不是毁灭了他们吗?’即使别人是完全错误,我们也不应视之为待毁灭的敌人,而应将他看成是迷失的朋友,需要以爱来引导他重返正途。

耶稣的坦诚(九57-62

这段经文记载着耶稣跟三位预备跟随她的人的谈话。

(一)祂对第一个人的忠告是:‘在跟从我之前,请先计算代价。’从来没有人可以说,他是在欺诈的引导之下才跟从耶稣的。耶稣以无可再高的要求敬赠世人。假若我们让别人误以为参加教会,不必带来生活上太大的差异,那么我们可能是大大的伤害了教会。相反的,我们应当明白的告诉他们,参加教会之后,生命会绝然的改变。信徒可能因此而减少,但我们这些留下的信徒是真真正正誓死跟随基督的。

(二)耶稣对第二个人的谈话,听来似乎有点苛刻,而事实并非如此。从各种可能来看,这人的父亲根本没有死,更不要说将死了。那人说话的意思,极可能是:‘在我父亲死后,我便会跟从你。’在东方的一位英国官员,谈及一位非常聪敏的年青阿拉伯人。这年青人得到了一份可以供读牛津或是剑桥的奖学金,他说:‘在我埋葬了我父亲之后,我便会领取这奖学金。’这个时候,他的父亲还是刚四十出头。

耶稣的意思是,每一件事都有它关键性的一刻;这一刻一旦错过,事情便会被搁下来,永不再办。故事中的人物内心有一股冲击,挣扎着要走出灵性上死亡的幽谷;假若他错过了这一刻,便永远无法脱离这个困境。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每一次当我们有一种优雅的感触,但没有将这种感触付诸行动,那末拿起来再做的机会便不很大,因为情绪已成为行动的代替品。举一个例──有时候我们会想到要写一封信,可能是慰问的,或是感谢的,又或是恭贺人的。如果把它搁下来以待明天,大有可能这封信永远写不成。耶稣劝导我们,当心有感动,便要立即行动。

(三)耶稣对第三个人的谈话,道出了一个没有人可以否认的真理。手扶着犁往后看的农夫,永不可能犁田一条直的犁沟。有好些人,他们的心都是活在过去里的。他们边走边回顾,沉醉于以往美好的时光之中。伟大的传道者华金新(Watkinson),有一次与他的孙儿在海边碰到一位年老的牧师,这位老人满脸不高兴,在本身烦恼之外又添上轻微的中暑(Sunstroke)。这孩子一直在留心听,但却听得不大清楚。当他们与这位唠唠叨叨,埋怨不已的老人分手后,他对华金新说:‘祖父,我希望你不会受日落(Sunset)之苦!’

基督徒是要向日出前进,而不是回顾日落。天国的口号并不是‘退后’,而是‘前进’。耶稣并没对这个人说‘跟从我’,或是‘回去’,祂是在说:‘我不接受不冷不热的服事’,好让这个人自己去作出决定。──《每日研经丛书》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 2000 - 2008 Dvbbs.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31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