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动网先锋论坛 http://bbs.dvbbs.net

动网论坛是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每日研经丛书》历代志下第二十九至三十章

1楼
月亮湖 发表于:2012/4/17 16:14:33

历代志下第廿九章


赎罪(Ⅰ)(廿九1-36

(一)

到了希西家王,我们研读的历代志便接近尾声了。从此以后,我但便愈接近被掳到巴比伦的阴影;而被掳将会是卅六章的主题。关于其余的王,宣告的判语意味愈强烈。这些判语或多或少是完全嘉许的(对希西家,约西亚),或者是深表嫌恶(对亚扪和卅六章的诸王),或者悔改,则特别富戏剧性(玛拿西)。这种愈来愈强的笔法(实际是始于对亚哈斯),乃是历代志这部着作实际上已瑧于最高点。然而,这愈来愈强烈的笔法不但在所宣告的判语上,也在唤起人们趋向更加注意像扫罗、大卫、和所罗门,这些‘典型的’王的特征。我们在亚哈斯身上看见有像扫罗那样的强烈的特征。希西家现在则作了大卫和所罗门之优点的代表。我们只须注意有多少篇幅(有四章)专用来描述他的统治,便看见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与之连在一起。因为他尝试要在犹大进行激烈的方向性改变,所以他在这卷书最后的兴盛中为重要的人物争辩。

这时值得起的一点是:历代志的终点并不怎么像达到目的地的终点。它是论犹大在以斯拉与尼希米时代,在波斯治下冗长时代的导言。在当前这几章由亚述代表的帝国,历代志作者用来对其读者讲论他们那个时代的波斯帝国的形式。要把两个像希西家和约西亚这样适于作模范的王,置于极接近历代志作者那个时代的故事之中,就得作极大的努力。

赎罪(Ⅱ)(廿九1-36)(续)

(二)

把历代志所论希西家,与列王纪下十八至二十章所论的希西家作一比较,虽然所给他的篇幅在两种情形下都类似,而那些记载的性质却大不相同。列王纪共享一节(十八4)论及他的改革(更多评论约西亚的改革);而历代志却用三章的篇幅详述其改革(廿九至卅一章)。这个故事始于廿九章,希西家吁请祭司和利未人自洁,要他们担负起当前巨大的任务(4-11节),要他们洁净圣殿(12-19节)。并且要他们重新献身,做献祭赎罪的工作(20-36节)。我们立即便会看见,这其实就是所罗门当初献殿工作的简述。的确洁净工作与兴建工作互相呼应(代下三至五章),在亚哈斯妄作妄为、实际把一座圣殿从犹大挪开之后,形成一种重建的工作。这样,廿九章二十至卅六节的礼仪,与历代志下六、7章的礼仪也相呼应。所罗门的任务和大卫的一切准备工作相连接,而他的领导──依法设立正确的敬拜,确立祭司和利未人的功能,以及音乐在敬拜中的重要性──也都在这里反映出来(5,6,12及以下各节,28及以下各节)。

(三)

对这一章可两方面进一步的观察:

第一,希西家吁请利未人,‘要洁净自己’(5节)。这一整章,对处理 神的事情上,一直强调需要洁净以及细心。‘污秽之物’一词(5节),是指礼仪上不洁的通称,而在这里无疑是指多年来从事敬拜假神的装饰品与堆积物。整座圣殿,彷佛要经过起初献祭时所进行的一切程予,再把它一劳永逸地从渎圣的境界中分别出来。(请比较出廿五至三十章,这几章制定制造并奉献会幕之法。由于这一方面以及出廿八、廿九章当初使亚伦和他众子献身作祭司,和出三十10为赎罪大日所作的准备,出埃及记那几章便作了当前这一章重要的基础。平行之处便显示出希西家的行动,多么强烈地像是一个新的开始。)

对利未人所发‘要洁净自己’这命令的明确含意,是他们参与仪式时应更换衣服,不可亲近女人(未特别指明期限,请比较出十九10,15;创卅五2)。这样,便清楚可见,成为祭司或利未人是一回事,而在任何时候都配作祭司或利未人,又是另一回事。很可能圣职人员在亚哈斯的黑暗时期已经散漫下来。很多人已变节,不但在耶路撒冷敬拜巴力,而且通国到处都有人敬拜巴力(请比较王下廿三5,8及以下各节)。所以,希西家的吁请,在圣职人员方面可能需要在悔改和更新上作相当的行动,这可以解释他们的顺服程度为甚么各有不同(34节)。关于逾越节不能在所定的‘正月’,而要在二月举行的事实,当然对于圣职人员含有一些难的意思(三十2──逾越节应在正月十四日举行,但是廿九17显示:洁净圣殿的工作在十六日仍在继续进行)。

在这里可以概括的要点是:在基督徒的事奉中,祗有资格或装备,不论一个人的那些资格留给人的印象多么深刻,都是不够的。资格只在与操练和决心结合起来时,才成为有意义的。

第二,我们在希西家身上应当注意到:历代志初次表明一种意义,即上一代的罪恶可能使当前这一代的人身受其害。他哀叹‘我们列祖’的不忠(6节);他把他们的堕落与‘我们的妻子儿女’的被掳(请注意9节的三代)连结起来;他对利未人的警戒(10节),暗示 神对犹大在亚哈斯治下的偏离正路──甚至和她反复无常的全部历史──所发的怒气,即将临到。通常历代志把罪过或顺服的效果限于那个朝代之内。在这里则使我们觉得罪与悔改之间的摆动,并不是在 神子民生活之中唯一可能的模式,而且也有一种急进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是藉着认识那继承的模式──如此习俗是亳无问题的──具有使人困惑的错误。这一种悔罪超越对个人犯罪的认识,而为整个教会的罪感到一种重负。对于希西家来说,这意味着为以色列全家赎罪的特别行动。在我们今日,则意味着个人的自省决非祗是个人的事,而是众基督徒都有一种责任,在最广阔的范围上,对整个教会的生活和工作在抵制取消传统的架构上作审慎的尝试──在不适当的背景下,这些结构是不完全的,由于结构和不完全必然常常伴随着我们──意识这点,教会本身必须时常改革。――《每日研经丛书》

2楼
月亮湖 发表于:2012/4/17 16:15:12

历代志下第三十章


逾越节(三十1-27

(一)

希西家计划把犹大的敬拜再次置于适当的位置上,他在第二个阶段的措施,是大事庆祝逾越节。逾越节是有重大意义,从历代志作者的观点来看,有两个理由。第一,纪念以色列民族当初从埃及逃出来(出十二至十三章),这个节已成了全族从奴役中获得释放的象征。当作者续叙与被掳巴比伦的命运有关的故事时,他着重表示这事不是该民族的结局。从埃及逃出来本身,至少为从超级强国奴役下获得解救树立先例。希西家的逾越节变成从巴比伦获得类似解救的一种预兆。在历代志作者的时代,这个故事已经播下以色列将会从波斯轭下再度复兴的希望。在我们今天,如果有时福音真理似乎已被无数古代和现代的哲理所掩盖,这应许同样对我们表明将来必定会有一个胜利的日子。

历代志作者从希西家的逾越节引出的第二个要点,是关注到以色列的性质。要注意:王的吁请不单是对犹大,而是对‘以色列和犹大众人’──这个要点藉着那些写给以法莲和玛拿西的信来加以强调。在这里把大卫和所罗门治下另一方面的景况,即百姓的统一,恢复过来。希西家向北边人士的吁请,和从亚设、玛拿西和西布伦(11节)的响应,虽然微乎其微,确是可信的,因此时北国已不存在,北国的许多百姓已被掳到亚述帝国其他地方了(6,9节;请比较王下十七1-6)。在残留下来的以色列人看来,与他们的历史传统唯一可能的连系,乃是透过耶路撒冷。纵使希西家诉诸两国的祖先与宗教遗产都相同(6节),企图消除多世纪以来彼此的疏远,对以色列人,尤其是此时在宗教方面己变成像周围列国一样,从他们对希西家微乎其微的响应,便知道到了甚么程度。虽然如此,他指出北边人士的不妥协的存在。在本质上,全以色列都前来聚会,大事庆祝逾越节。有些人没有来,那并不是由于 神缺乏怜悯,而祗是由于他们不肯握住那只伸出来的手。

(二)

虽然有些字眼到现在已耳熟能详了。然而稍停片刻,思想一下那些呼吁的辞句是值得的。六节的‘转回’一词,往往被译作‘悔改’(repent)。圣经中悔改的概念,并非祗是指懊悔,而更正确地乃是指人离开旧的意向,进入新的生活形态中。第六节有双重的意思。以色列人若转向 神, 神便会转向他们。按照他们转向祂之程度,祂会同样对待他们。他们被掳,是祂收回祝福的结果。祂能够再赐下福气,而且在他们作出正确的响应时,祂便会这样行。

第九节有类似的双重意思,在那里作为道德行动的‘转向’,会产生掳民得以‘归回’(这地的结果译按:‘转向’与‘归回’原文相同)。这里再度强调响应与祝福之间的密切连系。耶和华愿意为献身的民行事。第八节的‘归顺’(英文是yield yourselves),按字义是‘保证履行’(give your hand。译按:直译是‘把你的手伸出来’)的意思。‘手’字在旧约里面往往意味着‘力量’。这样看来,那意义是 神子民对 神的要求不但要作出某种理智上的同意,也要把他们的力量,他们的活力,他们的才能摆在祂面前。对 神的服事不单是为儿童,残废者和年老者。(据云,有些地方,当一家之主开门欢迎传道人时,他可能会说,‘呀,我要叫妻子来’!)‘人生的七个阶段’(译按:古时候把人一生分为七个阶段或时期)都得向 神求助(或作都需要 神)。人拖延,直到不中用时才想到宗教,这是悲剧──而且常常是迷失。

(三)

纵令北国大多数的人都抗命,在犹大,人的心境却不同。圣经告诉我们(12节),犹大人在他们众首领的号召下,都同心合意来顺服 神。的确,他们大发热心,摧毁敬拜假神的设施,热烈庆祝逾越节,祭司和利未人都感到惭愧(15节)。诚然,民众的热诚,往往胜过宗教权威──甚至与宗教权威处于冲突的情况。这就是亚西西的佛兰西斯(Francis of Assisi)所包含的和所输送的(编按:佛兰西斯是方济会的创始人,跟从基督,本身生活艰苦,却使人充满喜乐)。而卫斯理(Wesley)却不能。明智而又属灵之领袖的表记是:能认识并适应那真正、纵令不是传统的──甚至似乎是无知的──由爱 神而起的民众运动。祭司在这里的响应是后来许多法利赛人未能作到的。希西家显示他的智能,直觉获知并恳求 神宽恕百姓因长久缺乏宗教教育,而存在于敬拜中的偏离正统的情形(18-20节,另一个‘逾越节’!)。这里是回答那些认为旧约的宗教、徒具外表而不属灵的人(虽然还有其他情况,例如赛一10-17所记)。甚至在那苛求的历代志作者眼中,祷告的实际并不依赖外表的宗教仪式。

那种再造的心境,显然是幸福的而又充满活力,以致大家都自发而又普遍的赞成再守节七日(23及以下各节)。廿五节把在那里的各种人都列举出来(‘寄居的’是个术语,指那些居于以色列、接受以色列之宗教的非以色列藉人士)。使人感到以色列已再次复原,而且在耶路撒冷的喜乐,感染一大批人归向 神。――《每日研经丛书》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 2000 - 2008 Dvbbs.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31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