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记第三十一章
准备改变(卅一1-8)
在许多章的讲话──即结合了律法的那些演说之后,此刻,我们回到申命记的叙述架构上。在三章廿九节中记载摩西和以色列人来到了‘伯毗珥’,至此还一直停留在那里未动。现在,故事又再开始向前迈进;这一章是在为摩西去世及约书亚接续他作国家领袖铺路。卅四章将记载摩西逝世以及约书亚继位,而约书亚记将继续仔细记载征服迦南的故事。
然而,这段不只是叙述中需要的一部分而已。首先,它强调这些迫在摩西眉睫的事,这些事不是秘密或者令他诧异。他已年迈,这点几乎可以肯定毫无疑问,即使将‘一百二十岁’(2节)的年龄看成是象征,是指三代。他实际上已完成了他的工作;在申命记的上下文中,摩西的主要工作就是提供一部适当的法典,作为即将在当地定居的国民的生活指引。征服该地的主要任务不是由摩西承担的;第二节回忆且证实了一章卅七和卅八节中的话。因此,摩西生命的结束不仅是他漫长而忙碌生涯的自然结果,同时也是使以色列人能继续向前迈进的 神计划中必须的部分。摩西不仅同意此境遇,他还为它祝福。本章向以色列人读者保证, 神已在以色列具有决定性的历史时期,命令而且安排了国家的领袖。甚至在今天安定的社会里,我们时常在一位可靠且有为的国家领袖去世或辞职时,或当民主的政府变迁时,感到不安或恐惧。在古代的世界,君王驾崩常常带来政治的动荡、无政府状态或不稳定时期。因此,这里描述 神为以色列人所作政治的安排,藉着摩西充份的合作,必然和往后许多的情况形成对照。
特别对被掳时期的读者而言,这个信息暗指 神仍将掌管以色列人未来的政局。至于摩西,尽管他是这样独特,但也并非无人能够取代; 神仍然可以找到约书亚这样的人带领祂的子民进入未来和未知的将来。这里明白的信息乃是呼吁要有信心和勇气(6节),不论环境如何险阻或令人沮丧。有这呼吁才有八节中的应许,就是 神信实的同在。‘耶和华必在你前面行’的宣告也许会令我们吃惊。这是引自战争的一幅画,它指真正的‘元帅’不是约书亚或任何继承他的人,而是 神自己。新约中与此相等的记载在希伯来书十二章二节,它描述耶稣是我们信心的创始和成终者。
律法的监护(卅一9-13)
这章确定,摩西为他的人民计划未来,包括首先和最重要的指定合适且能干的国家领袖──约书亚,这是计划中下一步要作的事;几乎同样重要的是保存且维护珍藏在申命记里的那个法典。针对这个既新且紧要的文件,这里作了三点安排:(一)必须有能干且可靠的监护人;(二)必须将它保存在一个安全的地方;(三)必须定期使全国人注意到它。
(甲)祭司和长老皆为监护人(9节)。换言之,这部法典是如此重要,以致要将它交托给宗教及民事双方最高级的职事。这项决定同时具有实际和象征的意义。在多难之秋,拥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监护人将有很大的好处;有可能很快开始就会有许多的抄本。而且,祭司和平民的连手负责,清楚表明申命记同时是宗教实践和日常生活的最高指南。
(乙)第九节提到约柜,廿六节则指出申命记就像我们知道的十诫那样(十1-5),是与约柜放在一块或在约柜里头。在以色列,这无疑是所能找到最为安全的地方──存在圣殿中最神圣的一件物品。
(丙)十至十三节制定一项新的仪式:每七年公开宣读申命记的律法一次,时间在秋季的住棚节(或称收藏节),这个节日后来成了与西乃山颁布律法特别有关的一个节日。这类公开宣读最理想的时间是在一个节日中,因为以色列人被要求要到圣殿朝圣,因此,来自全国各地的家庭将可聆听律法的宣读。宣读律法本身就是在提醒国民要听从 神的律法。许多年来,英国军队也有一项类似的规定,每年一度必须对‘其他官阶的人’宣读固定几段文学贫困时代的遗物(幸好段数甚少)。相对的,在以色列必须宣读所有的律法;但只是七年一度。这个数字似乎是经过细心选择的。不仅因它恰好与例行的豁免年连在一起(参十五章),它也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13节)。过于经常宣读很可能变为徒具形式,没有意义的仪式,但是,太久才宣读一次却会造成普遍对 神的旨意无知。当然,没有任何机械的制度对每个人都是完美的,但至少绝大多数以色列百姓──包括外邦人寄居者──将能适度熟悉指导他们生活的律法。无知不能作为破坏法典的借口;但以在列人对他们的法典不可一无所知。像耶利米清楚看见的, 神的心愿是要使律法深置在祂子民的心里(耶卅一33,34);但是迈向这种应有的目标的第一步,要澈底认识表明 神旨意的圣经。我们祖先的作法是对的,他们本能地训练孩子背诵圣经中的重要段落。
面临悖逆(卅一14-29)
本章其余各节,主要是进一步说明一至十三节的两个主题:对约书亚的委任,和对申命记这卷书安全的监护。对我们而言,这似乎是重复赘述;事实上许多学者都认为这一章是日后附加上去的。但有关任命约书亚的事至少在叙述上是清楚连贯的:摩西在七和八节里嘱咐约书亚,十四和十五节中约书亚被传召至 神面前(藉着‘会幕’及神奇的‘云柱’象征出来,参出十三21;卅三9)在廿三节里, 神继续对摩西的行动表示认可,而且亲自委任约书亚。约书亚的领导地位不仅出于摩西的择选,且是出于 神为以色列人的利益所做的决定。
廿四至廿九节最后这段,重述九节中将申命记委托利未人保管的指示(虽然这里未提到长老,除了28节把他们当作听众提及),要他们将申命记和‘约柜’一起好好保存。然而,这里强调的极为不同。像十六至廿二节中那样,这段强调以色列人的悖逆及悖逆的习性。此时提到申命记不像是作为常例参考的一部律法,它更像是对那些顽梗破坏书中律法的人一项控诉的见证("witness against")。
为何要如此强调以色列人的悖逆呢?部分原因要使日后的以色列人确信,他们国家历史上的悖逆(灾祸就是因它而产生的)在 神看来并不意外。保罗也同样深信,当时的犹太人普遍弃绝基督教,正符合了 神对历史的设计(罗九至十一章)。另一个原因是再度保证,这保证是建基于 神预知祂子民的行为之上。倘若 神事先知道多少代的以色列人一直轻蔑其律法,那么祂必然在这些叛逆世代之外,事先有了长远的计划。否则祂的律法及祂对人生的设计,就不会真正达到目的。因此,每时代阅读申命记的人,只要他们改变国家的作法,而且寻求使申命记的律法落实在他们日常的生活里,这样,就可再次获得蒙 神喜爱的保证。
最主要的理由可能表达在十七节: 神的子民也许要经过很长时期且经历许多痛苦后,才能体认这是因‘我们的 神不在我们中间’造成的。我们的 神这词组确定了一种关系,而以色列人却始终破坏他们和祂的圣约,这是既傲慢又错误的事。一些先知告诉我们,以色列人和犹太人常常存有一种可憎的自满心理;他们自信他们和 神之间的关系甚好。没有人比一个笃信宗教的人更自以为有理;但以色列人至终会醒悟过来,认识他们的经验、历史及需要。基督的教会可能也需要学习同样的功课:例如启示录三章十四至廿二节对一个不冷不热且自满的地方教会所发的一项警告。十九节至廿二节提到的那首歌随后出现于卅二章里。──《每日研经丛书》
基督教中文网Jidujiao.com
申命记第三十二章
诗歌里的讲章(卅一30-卅二7)
申命记结尾几章是非常关切如何防止后代的以色列人忘记或背弃 神之律法。这里订了各种以期达成此一目的规定:妥当之领导,小心保存申命记,以及一个公开宣读该书之仪式,这些都记载在卅一章里。申命记的这首诗歌也有同样之目的。它是一首教诲之歌,即为教导听这歌及学习歌词的人而作的──我们可以肯定申命记之心意是想使它变成一首‘流行歌曲’,使每个人都能熟悉它。它也被归类为一首预言的诗歌。先知是以色列人伟大的道德及宗教教师,他们说的话始终在提醒国人罔顾 神对他们之旨意所产生之危险。这首歌(如卅一19中已经指出的)不只有 神的教导,同时也指出关于以色列人行为一些令人不快的事实。的确,以色列人在历史上,包括在摩西时代,(据司提反在使徒行传七章中所说)表现了一种悖逆之习性;但是,一般认为这首歌是在许久之后才写成的,它反映了君主政体时期以色列人的所有罪过。若是这样,则摩西就是其权威之依据,而非其作者(卅一30)。
这首歌用了许多暗喻及象征性的用语。它以呼吁诸天和地要倾听作开始──这明显的不能就字面之意义加以解释。一和二节同时强调歌中之信息值得尽可能引起广大的听众的注意,而它也将对听众非常有益。
三和四节对 神的赞美,类似典型的诗篇中许多常见之诗歌。但这首歌当中的话是带着讽刺的。第四节对 神之描述毫不奇怪或有异常,但第五节中紧接着表示的,它是用来作为和以色列人的一个对照。 神之信实和祂约下之子民的刚愎不忠相对。旧约在这里(一如概往)称 神为‘盘石’,象征祂是完全信实及可靠的;然而,以色列人之性格是如何不同啊!五和六节之控诉尽管严厉,但决非非难的意思,而是作为随后第七节(实际是整首诗歌)的呼吁之根据。
在六和七节中的你的父亲这中心词组,对读者之情感发出一个双重呼吁。六节中提到 神,且要人注意 神和祂子民之间应有亲密及爱的关系;但像五节中说过,以色列人已经丧失被称为祂儿子之权利。圣约决非做为将两个无关之双方连合在一起的艺术(如一项法律契约常有的情形一样);它是实存的关系之结果,在别处是以夫妻的字眼加以形容的。
第七节中的你的父亲指的是早期之以色列人,他们可以证实从出埃及以来, 神一直施慈爱。倘若读了或听了这歌的那时代的人,仍选择刚愎及走悖逆之道路,则他们是同时背弃了他们的天父及他们的祖先。两方面皆是他们破坏要孝敬父母的诫命(五16)。
神眷顾的证据(卅二8-14)
这首歌此时以高度生动的画面及象征性的语言,阐明 神对以色列人的慈爱与眷顾,其中有些话对我们而言似乎很难理解。八节最难,部分是由于措辞上不肯定的缘故。倘若传统希伯来人的读法(见标准修定本注脚之翻译)是正确的话,则这节指的是世上国家之数目和以色列国民之人数相当;但看来不像是这样。‘ 神的众子’更可能是正确之读法,它的意思大略是说以色列人的 神‘指定每个国家只有一位神’(GNB的译意)。尽管这话乍听之下似乎令人震惊,但却指出一件事实,即古代世界的国家不仅拥有他们自己的国境(他们的境界),同时也有他们本身的神只及崇拜制度。这歌实际上在攻击多神主义(12节),但八节试图肯定的无非是说以色列人的 神超越全世界──超越了各国,也超越各国的神明。若是这样,祂就是无与伦比的,而崇拜其他神明实际上也是愚昧的。对以色列人而言,奇特的是,这位创造及赋予世界生机之至高而威严的 神拣选了他们作祂的子民。(九节中的雅各并非创世记之雅各个人,而是以色列国另一个名称。)
八和九节接着描述 神很早以前就拣选以色列人作祂的子民,十至十四节则清楚说明了实际的结果: 神在拣选后随即忠实地眷顾。十节描绘 神找到了以色列人,好像他们迷失在沙漠中一样。除非是 神监督和照顾,否则西乃半岛和纳吉(Negev)旷野之恶劣环境将使初期之以色列国灭亡。十一节之图画清楚描述了 神对以色列人实际的爱,十三至十四节则以诗意般之语言说到一些关于应许之地的丰饶,这情形和旷野形成了对照:即使在今日,巴勒斯坦及其周遭仍是形成了强烈的对照。
十二节指出,国民以往经历 神的眷顾,发生在以色列人未受迦南的偶像崇拜影响之前,至少大体上而言是如此。明显的,当在旷野孤立时,以色列人未曾对外邦之文化影响开放;侵占迦南后,他们却轻易即为他们新邻居之习俗及仪式所感染。因此,这段强有力地辩称,以色列人先前所得到的祝福只可能来自耶和华,而非来自他们现在崇拜的众神。这种论点对我们似乎陌生,主要是因我们对多神主义不熟悉的缘故。倘若说我们同代的人拒绝或忽略了为我们生活中之福气感谢 神,他们今天更喜欢将福气归因于机遇或无人格之命运。今天的基督徒也很易受我们的文化环境影响,就像古代以色列人很易受邻舍迦南人之影响一样。
生活在危险之中(卅二15-25)
十至十四节已描述 神对以色列人显示之眷顾,现在十五至十八节则描写以色列人的忘恩负义。以色列甚少被称为耶书仑,十五节将这名字形容为像一只吃得太多的牲畜,偏行己路,丝毫未感激喂牠且照顾牠的主人。这是由繁荣导致藐视,由藐视导致不忠──虚假崇拜之不忠。十七节抱怨以色列人在迦南开始崇拜他们未曾认识的众神。换言之,他们无论如何也无理由感激这类神明。这类神只与鬼魔同类──邪恶且害人。今天我们是以理性的态度探讨这类问题,根本否认有大量神明存在。旧约通常喜欢采取实际之途径,对假信仰所能造成的伤害非常关心。十八节提醒读者,以色列人的真神决非鬼魔,非想象中不切实际之幻觉,而是使以色列得以生存之 神。
以色列人代代刚愎地拜偶像是极度惹 神愤怒的事(19节)。像先前的经文,十九至廿二节以图画加以表示,但 神的忿怒是无庸置疑的事实。圣经──新旧两约虽然所论不同──一方面论到许多关于 神的爱及怜悯,但另一方面则提及祂的忿怒和惩罚。其中并无真正冲突,只是一个对照而已。根本的形像是一位作父亲的拥有任性的儿子;主要的主题是他对儿子们的爱,故管教常是必须的。对我们而言,最重要之教训也许是应当注意 神位格之特质。在科学时代,我们很容易将 神加以限制,以无位格及机械式之观点来看待祂,好像祂在造好我们称为宇宙的这部机器且转紧发条后就离开了,任由它自行运转。这决非圣经中的 神。
廿三至廿五节提醒我们世界可能出的差错:例如,饥饿对许多人而言并非陌生之经验,好像第三世界所深深体会的那样。这些经文的教训实际上并非以饥荒及其他社会灾祸来威胁以色列人,把它们看为直接来自 神的惩罚,确切地说,它是提醒以色列人民他们的生存是朝不保夕的,进而提醒他们必须完全依赖 神──即是创造我们所住这个危险及难以预料世界的那位 神。人性就是这样,在苦难的时候我们更能醒悟要依靠 神。处于似乎‘我们从未这样好’的时候,则较不易依靠 神。可以肯定的是,苦难经常显示出人性最佳的特质,如勇气、忍耐及处处为人着想等。
从毫无能力到辩明(卅二26-52)
摩西之歌中, 神在许多地方作为说话者。在二十至廿五节中,我们听见 神的一项宣告,表明祂对以色列人之愤怒,且威胁要降灾祸予他们。在廿六节里我们再次发觉好像 神亲自说的话,但有些有趣的差别。在这里,我们看见的不是‘ 神说’了甚么,而是祂将会这样说──但却没有说!接下来的经文中 神仍是说话者,直到卅五节为止。最后,卅七节至四十二节告诉读者 神将会说甚么。在这些纲领性的 神将对祂顽固的子民说些甚么的经文中,有个清楚的思想脉络。二十至十五节之威胁令人吃鹫,它是刻意的威胁,但威胁非至终的目的,如廿六和廿七节中清楚表明的, 神无意将以色列人完全消灭。以色列人的确极端愚昧(28-29节),但这并非说其他民族比他们更聪明或更有道德(32-33节强调正好相反)。因此,将有一天, 神将扭转以色列人所受军事上之灾难,并迅速将灾难倾倒在她的仇敌身上(35节)。然而,以色列人必须先走到一个毫无能力之极端地位(36节),而且认识到拜偶像毫无用处(37-38节)。这首歌以承认 神能力之呼吁收尾,承认祂能降祸,也能赐福(39节),并且应许要救以色列人完全脱离如亚述和巴比伦等强敌之欺压(40-42节)。这歌以呼吁要赞美作为结果(43节)。
如果我们能透视生动意像背后,不难看出这首诗歌以 神之名说出一段融合谴责、警告、呼吁及应许的话。这诗既是在不同的及重要的时期背诵和回顾的,它将激发人民不断去思索。
第卅五节开头的话并不陌生;圣保罗在罗马书十二章十九节引用它们,虽然两者的意义颇为不同。保罗看重的是防止他的读者实行个人的报复,因 神曾说:‘伸冤在我’,基督徒必须让 神作主。申命记卅二章确实的教训是: 神眷顾其子民是可靠的。身为一个饱受屈辱、挫败及被掳之国家,以色列人迫切需要军事上的拯救,卅五节对此提出了保证。当玛代及波斯人在塞鲁士(旧译古列,编注)统率之下打败巴比伦人,且接管了他们的帝国时,卅五节的应许这时候才应验。波斯人对以色列人的政策完全不同,这事看成是 神的护佑。然而,我们可以看出这应许是在以色列人既未指望又无盼望之情形底下应验的。这在某一方面也是保罗的论点所在: 神至终要救治其子民之问题,祂并未罔顾他们受了不公平之待遇,但采取行动之模式则完全操在祂手中。
四十四至五十二节继续三十一章之叙述,再次说到摩西去世及约书亚之领导地位。这些经文强调申命记之功用及价值。申命记所包含 神之律法并非无关紧要(47节);就两种意义而言,它们反而是以色列人的根本命脉:它们提供了每日生活完整的组织及内容,而且,它们不仅保证个人能享长寿,更保证国家能长远生存下去。──《每日研经丛书》
基督教中文网Jid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