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任何一件事,它的“偶像”形式随时随地都会改变,只要是在这一刻,成了你恐惧或愤怒的藉口,你还认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那就已经是“偶像”了。
问:正文29章谈了很多关于偶像,我们今天读书会有些疑问。
如:小孩生病,我怕他死亡,我觉得自己是个无能为力的人,我希望自己能成为开悟者,了悟生死。在这情况下,“无能为力的我”会是一个偶像吗?“死亡”会是我的偶像吗?“开悟者”是我的偶像吗?
我们常被自制的自我形象纠缠着,如:不受重视的我,没能力的我,这自我形象会是偶像吗?还是说它只是个梦者?
答:你又刺到了最让奇迹学员头痛或误解的地方了。
奇迹课程里用了许多“一般”名词,却赋予了它独特(甚至相反)的意思。
“偶像”原是人们赋予期待与信心的对象。我们崇拜偶像,因为它能够满全我们心中某些渴望与梦想,所以会不自觉地视之为有价值之物。
奇迹课程延伸这一观念,却指向相反的意义。
它的前提是,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对自己有益的,自己相信的,想要的,常常都是对自己有害之物,因此,只要是我们相信能为自己带来好处的,(大都是世间的价值,脱离不了magic(怪力乱神))其实是害我们流转轮回的,都被列为偶像。所以奇迹课程说的偶像“全”都是负面的。
所以,任何一件事,它的“偶像”形式随时随地都会改变,只要是在这一刻,成了你恐惧或愤怒的藉口,你还认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那就已经是“偶像”了。
而偶像本身还有许多分身,在神坛上排成前后一纵队,端看你这一刻准备好“掀开”到哪一分身为止。
所以,在你举的“小孩生病, 我怕他死”的例子下,“爱莫能助,无能为力的我”可能是排在比较前面的分身,“你自己对死亡的恐惧”可能排在分身队伍的后面,“你实在不好,神不可能爱你或救你,你必会遭到惩罚”可能是躲在最后面的分身。。。。
“开悟的愿望”是你的愿心,而非偶像。连这个愿心常常受到误解,也有偏差,但圣灵会不断地藉着弟兄帮我们“修正”,让我们了解“开悟”究竟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