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问:笔录《奇迹课程》的海伦,似乎至死都没有接受这本书的观念,如果此书连它的书记者都无法改变,还称得上是一本「灵书」吗?
答:几乎每个《奇迹课程》的学员学习到某个阶段,都会发出这一疑问。这可以从多方面去解答,而且会因着问者的心态而得到不同的答复。
如果问的人不是《奇迹课程》的学生,根本不想深入书中的教诲,只是以此作为排斥的借口,那么,我们根本不须答复,以免引起更多的门户之争。因为这种问法很像当初反基督教的人士反驳基督教的无聊伎俩:「耶稣既然是天主子,充满慈爱,又能行诸多奇迹,最后竟然被自己的亲信弟子出卖,惨死在十字架上,表示他的教诲并不高明。」我们都能听出这种驳斥是没有什么深度的。
但如果我们是怀着开放的心来探讨海伦与那「声音」(就称它为耶稣吧)的互动,我们就会看到《奇迹课程》 所描述的「小我的机制」与真神之间一幅活生生的样版戏。
根据与海伦情同母子的 Ken Wapnick 的纪录,海伦对《奇迹课程》的心态始终是分裂的。她很清楚《奇迹课程》每一句话的意思,常常十分肯定地纠正其它学者的错误解释,并且一直担心此书会落在不当人士的手里,因此在《奇迹课程》的早期出版过程中,她都小心监督着。当她听到有些读者将此书通俗化或绝对化而扭曲了书中某些观念时,她当场痛心地喃喃自语:「噢,我可怜的课程,我可怜的课程。」在这同时,她的小我更强烈地抗拒这本书进入她自己的生活,因她太清楚了,她抓得紧紧的的那个自我和这本书是无法并存的。(而尚未深入此书的我们,很可能还存有「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幻想。)
根据与她共事了半生的比尔之观察,他认为,正因海伦内心的分裂状态,她才能够与自己的想法分开,忠实地记录《奇迹课程》,而这分裂也成了她自己无法学习这一课程的主因。
奇妙的是,海伦与耶稣的关系,亲密得超乎想象,耶稣像是她的 buddy-buddy一样,帮她在纽约找停车位,告诉她哪个百货公司有大减价,只是偶尔他会提醒海伦,「你知道,海伦,我所能给你的,远超过这些东西。」
耶稣不但没有批判她,反而留下一段感人的诗句,向海伦以及所有参与推广《奇迹课程》的学员致谢:
The time you spent is given back to you
In shining hours and in quiet peace.
The care you gave to God He saves for you
With loving kindness so your sorrows cease.
Your patience is His own, and comes to you
When you have need of it. But only look
Upon his smile, and you will understand
How very much He thanks you for His book.
不论海伦的意识(小我)在世上作何抉择,她在另一层次似乎仍与耶稣声息互通。到了晚年,她的抗拒造成整个身心的萎缩,陷入极大的恐惧与痛苦中,但有一个信念是不灭的:耶稣许诺过,会在她临终时来迎接她。
海伦对《奇迹课程》的心态对后来的读者成了一把双刃的剑,有的人看到她的反面样版,更加相信此书绝不会出自于她;也有人把她当作投射自己内在抗拒的方便场所。因此海伦个人的反应如何,不是问题的所在,而是我们对她的反应的反应,才透露出我们内心的阴影。
我个人始终认为《奇迹课程》的真实作者不愿在书中直述其名,只愿以书的形式呈现于人前,表示它有意避开前二十个世纪的「教主」模式。它不需要任何大师来扛它的旗帜,这似乎不难了解它为什么偏偏挑选了一位根本不吃他那一套的倔女子。海伦与比尔生前都很清楚,他们的使命只是记录,根本没有资格去教导别人,所以他们始终闪到一边,尽可能推辞各方的邀约,以免妨碍了圣灵的工作。
负责推展《奇迹课程》的人心中明白,这本书不需要任何人去推,它自己会走,心灵平安基金会以及奇迹课程基金会只是跟着这本书跑,就已经忙得人仰马翻了。
7. 修《奇迹课程》最好有心理学基础?
问:我修奇迹课程好几年了,愈来愈觉得我们需要先在心理层面做一番清理,才可能答复奇迹课程里的灵性挑战,所以我很鼓励一些同修们同时上一些心理成长的课程,认识自己的身体,接纳自己的情绪以后,再操练学员练习手册才比较实在。你觉得呢?
答:由于东方的民族性偏向压抑,「自我认识」这类心理成长课程对于修行人确实是不可少的一个基础,否则,所修的境界好似福音所比喻的:刷得粉白亮丽的坟墓。
在读书会里,我们也常会遇到一些外表积极乐观的新时代读者,喜欢拍着胸脯说:「我是爱」,「我是上主神圣而完美的圣子」。但我们若继续观察他在团体分享时指正「别人」时的急躁,或咄咄逼人的语气,便不难感受到他内在的批判与恐惧。有时忍不住会反过身来替他着急,规劝指正他,不知不觉地,自己已开始跟他共舞了。
市面上种种昂贵的心理培训课程,虽然对修行不无小补,但也得小心,心理学的「方便法门」之所以「方便」,因它正投小我之所好,它最终的目的还是帮我们巩固小我这个虚幻的主体。若缺乏反省的功夫,我们很容易耽溺在种种「技巧」与「方法」上,而逃避了奇迹课程的真正挑战。
那些成长课程许诺得很多,实效却不大,甚至误导了人们,以为认识自己以后,就等于走出了阴影,幸福就在指掌之间了。事实上,许多人挖出自己的创伤以后,反而陷于沮丧,甚至崩溃了。
所以奇迹课程的「自我认识」课程,不是教我们去认识自己一天七十二变的小我,而是先体认出那完美无缺的真我,因为小我的本质是insane (神智失常)。「疯狂」的本质可能分析得清楚的吗?我不是常常想一套,却做一套,又活出另一套吗?我不是常为自己的矛盾而苦恼吗?不论平常用什么方法调理,恐惧一来,我照旧抓狂了。我得诚实地问自己:我真的可能了解自己吗?
如果我们真有勇气打破沙锅问到底,那么不妨问得更狠一点:我们真想去了解那个疯狂而且见不得人的小我吗?如果它那么「好」看,人类当初也不会造出一具身体把它从头到尾地罩住,还发明了「压抑」「投射」「潜意识」这类自卫措施来逃避自己了。
我们应知,奇迹课程的理念虽然格调甚高,直探人生的终极问题,但它切入的角度其实已经非常「实际」了,从我们常忽略的小烦恼,或是欲说还休的小怨着手。只要我们对此方法了解正确,随时都可以切入,是可能为我们省下一些迂回的「心理治疗」过程的。
因此,奇迹课程只告诉你小我的「一般」伎俩,却从不要求你去修理小我,因为那不是你自己能够解决得了的问题。小我的伎俩太多了,即使你学遍所有的心理技巧,也解决不完它的问题,而且,你愈想改造它,愈显示它的重要性,你们愈是纠缠不清。难怪奇迹课程尽量避免在心理层面浪费笔墨。
它只是建议你,看清小我的伎俩以后,不必跟它穷耗,拔腿就溜,因你知道,没有你的参与,它的戏就唱不下去了。套用奇迹课程的术语就是:「重新选择宽恕,交托给圣灵处理」。
我们都知道奇迹课程的原理极其单纯,我们可以把它一千两百页的解释浓缩为下面五句话:
我自摒于幸福天堂之外,
因为我觉得自己不配(not worthy),
如何才能让自己觉得配得天堂的幸福?
学习在外表不完美的弟兄身上认出他实在配得(worthy)你的尊敬与祝福。
我便会发现自己本有的神圣而尊贵。
问题在于,人们就是无法相信,这么简单的原则能够解决那么复杂的人生问题?背后真正的原因其实是,不甘心这般轻易地放过弟兄的不是,于是紧抓着问题不放。其实,根本没有「自己的问题」这一回事,所有的问题都是同一个问题的「垃圾回收」与「重新包装上市」。说穿了,「轮回」也不过是心灵的「回收与再生」(recycled)过程而已。
经过千百万劫的的回收与重新包装,难怪我们已经看不清问题的真相了,全都投射到别人身上去了,为此之故,奇迹课程才建议我们利用上面五句话来扭转自己的困境。
但习惯「复杂」「多元」的小我实在看不起那么简单的答案,于是新时代与心理学界,陆续出版了上千种书来解释奇迹课程的原理,又加入更多的心理学说以及更多的步骤,作为预修课程。在林林总总的解说中,专家们难免开始比较,谁的诠释更正确,谁的方法更有效,谁的书更畅销,逐渐偏离了「宽恕」的主题。于是,「上界」又通灵过来种种数据,为我们重新解释,免得奇迹课程刚渡过它的银庆,就已失真了。
这也是我这些年巡回演讲所面临的难题,如果我老老实实地只讲上面五句话,不给听众轰下台才怪哩!我也得不断翻新花样,偶尔哗众取宠一下,但最后总是设法回到上述那一原则。依旧有听众直接向我抱怨:别人都开始用催眠,神经语言学,潜能开法来吸引听众,你怎么讲来讲去还是那一套「宽恕」老调。我只能抱歉地笑一笑。
总之,面对八万四千种众生根器,我们可以发明八万四千种方便法门来接引众生,但我们若耽溺在这些比较好玩的方便法门上,大概「垃圾回收」(recycle)八万四千次也回不了家的。所以记得,不论我们选用什么心理辅助游戏,愈快回到上述的五句话愈好,不要长时间地将精力耗在那些「自爱自怜」的过程中了。
修行并不如我们想象中那么复杂,常常只需诚实地面对这一问题:你要证明过去的那一套是对的,还是你想活得更自由一点?只需一个选择,就能帮你由过去的生活模式里脱身,新的可能性便在你眼前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