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新约和基督教的起源
《旧约全书》是亚伯拉罕信奉的唯一神YHWH(旧译耶和华)与亚伯拉罕的后裔达成的“圣约”(Holy Testament),也就是犹太人与耶和华的圣约,亦称“亚伯拉罕之约”。这个圣约的内容是耶和华承诺亚伯拉罕的后裔(指上帝的选民)将来会被降临的弥赛亚所救赎,这群选民的聚集形成为属灵的国度,这个属灵国度就是基督教会。“耶和华对亚伯拉罕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1]这句经文正是对后来将来基督降临的印证。亚伯拉罕的后裔因为大饥荒而流亡到埃及,在耶和华的先知摩西带领下前往应许之地,耶和华在与亚伯拉罕达成的契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十诫以及律法,又称摩西五经,包括《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后来撒母耳为扫罗抹油,承认他为以色列的首位国王,是耶和华指定的国王。扫罗和大卫在应许之地建立了以色列王国。大卫之子所罗门死后,以色列王国以及第一圣殿被亚述人和巴比伦人毁灭。后来波斯国王居鲁士释放了巴比伦之囚的犹太人,先知尼希米和以斯拉重建并改革了犹太教,期待弥赛亚再次降临拯救以色列人,重建以色列王国。之后的先知们逐渐强化对耶和华圣约的敬畏和一神论,耶和华从亚伯拉罕的神变成了普世的神,巴比伦之囚是因为以色列人背叛了神,但以色列人是神的选民,是超越其他民族的,耶和华将审判以色列人的邻居。正如在巴比伦的以赛亚(赛45:21-25)所说:“......除了我以外,再没有神。我是公义的神,又是救主,除了我以外,再没有别神。地极的人都当仰望我,就必得救。因为我是神,再没有别神。……以色列的后裔,都必因耶和华得称为义,并要夸耀。”圣经预言“以色列在万国中被抛来抛去,却不至灭亡。”从以色列亡国,流亡,复国,对抗阿拉伯世界的事实中,可见其准确性。
犹太人在叙拉古王朝的希腊人统治下没有宗教自由。西元前140年,玛加伯家族起义赶走了希腊人并建立了哈斯摩尼王朝。由于对旧约理解和政治立场的差异,犹太人分化为强调律法传统的法利赛人和以祭司长为中心的撒都该人。此外,还有一个拒绝耶路撒冷祭司权威的异见者在旷野组成的爱色尼教派。根据死海古卷的统计,《申命记》和《以赛亚书》是这个教派的抄写及引用最多的经典,其次是以诺克一书和《但以理书》。与施洗约翰一样,[2]爱色尼教派根据以赛亚的预言“有人声喊着说,在旷野预备耶和华的路,在沙漠地修平我们神的道”[3]在死海附近的旷野建立教团。爱色尼教派信仰末日近了,最后的正邪之战即将发生。通过洗礼可以获得重生并由圣灵带入神的真理,在神的律法前持有真挚和谦卑的态度可以免去原罪,净化肉体。[4]爱色尼教派也信仰弥赛亚的降临和死人复活。天国和地上都听从弥赛亚,他让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被欺压的得自由、使病人治愈、使死人复活、传福音给贫穷的人。[5]他要为大,称为至高者的儿子,还要建立一个永恒的王国,用真理审判地上,战争将停止,神将给予他权柄。[6]爱色尼教派所描述的弥赛亚在了百年之后的《路加福音》所描述的耶稣身上得到印证。[7]耶稣宣讲的八种福分也印证了爱色尼教派的预言。[8]爱色尼教派推崇的福分包括:清心的人有福了、怜悯人的人有福了、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等。[9]耶稣对教会的教导也与爱色尼教派类似,[10]均来自利未记第19章,比如“不可心里恨你的弟兄,总要指摘你的邻舍,免得因他担罪。不可报仇,也不可埋怨你本国的子民,却要爱人如己。”有学者认为爱色尼教派等待的是受难弥赛亚,[11]甚至就是历史学家约瑟夫记载的希律王处死的幕僚摩那香,《感恩赞美诗》的作者[12]但目前争议还很大。总之,哈斯摩尼王朝的爱色尼教派的预言对几十年后的耶稣及其信徒产生了一系列的印证,这在福音书的章节中反映了出来。
《新约全书》是基督徒与他们所信仰的神子耶稣基督达成的新圣约,以取代了先知亚伯拉罕和摩西与耶和华达成的旧约。新约分为四部分:福音书、保罗书信、使徒书信和启示录。福音书被认为是记载耶稣的言行和生平,福音书所描绘的耶稣基督符合了旧约的先知们对弥赛亚特征的预言。因此,耶稣被他的信徒认为是耶和华派来的救赎主,是神独生子。保罗强调信耶稣得永生,[14]耶稣用血与人类立了新约,[15]旧约也就因此得到印证。[16]于是,通过保罗神学的改造,“公义的神”耶和华被“圣洁仁爱的神”[17]耶稣所体现出来。神是良善的,出于对世界的爱而为了他选民的原罪和本罪而钉十字架,用他的血洗清了选民的罪,通过信仰耶稣是神子以及耶稣死而复活,[18]人类就能进入天国,重新与神在一起。因为神让耶稣复活了,所以信靠耶稣的人死后也能复活。[19]保罗强调:“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
教义形成 2世纪以后,基督教又从希腊文化吸取营养。一些神学家认为希腊哲学中的逻各斯就是弥赛亚,他成为肉身就是耶稣基督。柏拉图对现实世界的唯心主义解释,亚里士多德关于存在和知识的论述,都渗入基督教义。基督教的一部分崇拜仪式和赞美诗也可溯源于希腊密教和神秘哲学。在基督教作为罗马帝国国教时代,特别是4世纪末,皇帝狄奥多西登位之后,信奉异端成为应受国家制裁的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4—8世纪参加帝国宗教会议的主教们往往将少数持不同宗教观点的人宣布为异端,当作国贼加以剪除。中世纪教会为了维护正统教义,根据教会法成立异端裁判所并颁发《教廷禁书目录》。 |
基督教教义
敬畏上主是人的光荣、夸耀、喜悦和欢愉的冠冕。
敬畏上主,悦乐心神,赐与喜乐、愉快和长寿。
敬畏上主的人,终必得福;在他临终之日,必蒙祝福。
基督教的历史
基督教的前身是犹太教,而且至今基督教的圣经的大部分内容也是犹太教的圣经内容(旧约全书)。说到犹太教就必须说到它的创始人摩西。摩西是在以色列人被埃及人征服并沦落为埃及法老的奴隶时代的以色列人。但他与一般的以色列人不同,他是以色列人,却是由埃及法老的女儿抚养,并受到良好的埃及文化教育长大的以色列人。正因为他的传奇般的经历和良好的文化教育使得他成为犹太教的创始人和以色列人的宗教领袖。本来以色列人的原始宗教神是耶和华神(上帝),于是摩西利用以色列人对耶和华神的信仰,传神的意旨,组织以色列人完成了摆脱埃及法老奴役的逃亡行动。对于民族大逃亡行动这种大规模的集体行动,在当时没有宗教力量的帮助是不可能完成的。不光是领导以色列人,而且对付埃及法老也都是利用了宗教的力量,因为他了解埃及的宗教文化所以才能与埃及法老进行交涉。这些在圣经中都有很具体的记载。如在圣经《出埃及记》“摩西与燃烧的荆棘”一节中有这样的描述:[神又对摩西说:“你去招聚以色列的长老,对他们说:‘耶和华你们祖宗的神,就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向我显现,说:我实在眷顾了你们,我也看见埃及人怎样对待你们。”我也说:要将你们从埃及的困苦中领出来,往……’]。通过与埃及法老的多次交涉与斗争,埃及法老才不得不同意以色列人离开埃及。由于摩西的智慧和勇气,带领以色列人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的摆脱埃及法老的追杀,安全到达巴勒斯坦地区。成功的摆脱埃及法老奴役使摩西成了以色列人心目中的英雄、民族的救星。但是,他知道以色列民族的命运这样悲惨,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民族的团结。而要实现民族的团结就必须有一个精神上的统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这一点要求,唯一的方法就是建立一个能够为全民族接受的宗教;并且,这个宗教的教义必须与原始宗教不同,应该具有对人的思想、行为的统一作用,也就是对人的社会性有更加强的支持。为了使大家接受他的思想,摩西需要利用人们对他的信任,利用传达耶和华神(上帝)的话来建立新的、更加强力的宗教。为此,摩西和以色列人的长老们在西奈山准备了相当隆重、神秘的仪式。这在圣经《出埃及记》“在西奈山”一节中有这样的描述:[你要在山的四围给百姓定界限,说:‘你们当谨慎,不可上山去,也不可摸到山的边界;(1)耶和华神是唯一的神;(2)不可用自己想象的任何偶像来祭拜,而要从心里遵守戒命;(3)不可滥用耶和华神的名义;(4)当记住安息日,工作六天,就休息一天,定为圣日,以记住耶和华神的创造天地功绩;(5)孝敬父母;(6)不可杀人;(7)不可奸淫;(8)不可偷盗;(9)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10)不可贪财。从这些内容可以清楚地看出摩西《十戒》除第1~4条是对祭拜的规定,第5~10条就都是对人的社会性的具体规定。并且在圣经《出埃及记》“希伯来人奴仆”,“人身伤害”,“保护财产”,“社会责任”,“公平与怜悯的条例”等几节都进一步对必须遵守的社会道德、秩序进行了具体的解释和说明。这些都说明建立该宗教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培养人的社会性,维护统一的社会秩序。
早期教会
保罗,彼得,坡旅甲,帕皮亚
教父时期
主条目:教会父老 亚历山太的革利免,罗马的革利免,特土良,居普良,圣奥古斯丁,耶柔米安波罗修,该撒利亚的优西比乌,教宗额我略一世,俄利根
中世纪
大阿尔伯特,托马斯·阿奎那,圣伯尔纳铎
宗教改革以来
圣依纳爵·罗耀拉,马丁·路德,加尔文,慈运理,约翰·卫斯理,约翰·纽曼枢机,多马斯·摩尔,爱德华滋 。
现当代
沃伊蒂瓦枢机(教宗若望·保禄二世), 拉辛格枢机(现任教宗,神学家), 罗云·威廉斯(现任坎特伯雷大主教,神学家) ,葛培理博士(布道家) ,钟马田, 薛华, 斯托得 、巴刻, 卡尔亨利,唐崇荣博士(布道家,神学家)圣城伯利恒——耶稣的出生地。 耶路撒冷——该市的最终地位尚未确定,它是以色列自1950年以来的首都,但大部分国家未予承认,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也宣布耶路撒冷将是未来巴勒斯坦国的首都,耶稣被钉十字架和发生其他圣经事件的地方。 拿撒勒——耶稣长大的地方,耶稣又被称为"拿撒勒人耶稣"。 安提阿——基督教向罗马帝国开展的中心。 梵蒂冈——全球天主教教会的中心,历任教宗的办公地点。 君士坦丁堡——直到1453年拜占庭灭亡为止,一直是东正教的中心。
最早传入中国的基督教
早在公元7世纪(唐朝)传入中国一种基督教是“景教”,景教是早期基督教的一个派别聂斯托利派(Nestoriaans)的汉译名称,该派由于坚持兼顾基督的神性和人性两方面各自的完整性,所以在公元431年被定为异端。但是该派在波斯地区却受到极大地欢迎,并向亚洲中部许多地区传播。公元635年,该派的叙利亚主教阿罗本来到中国当时的首都长安,受到了中国皇帝的热情接待。皇帝还让他留在长安翻译圣经。三年后,皇帝又允许他传教,并提供经费支持,还为他建造了一座教堂,当时人称为“波斯寺”,从而开始了中国为期200年的第一个基督教传播时期。后因基督教反对人治崇尚天治基督教认为皇帝是上帝的子民一切应听从上帝的,与中国的人治背道而驰,于是皇帝下令禁止一切传教活动。
基督教的发展
早期基督教
早期的基督教是作为群众运动产生的。相对于传统犹太教强调遵循律法,基督教则强调耶稣救赎的恩典,并认为只要信奉耶稣基督就是旧约圣经里众先知所默示的救世主,愿意接受他为主,并决意以上帝的心意为生活的准则,让耶稣基督为自己承担所犯的过错,就被认为是已悔改,可以借着洗礼被接纳成为教会的一分子。
在基督教早期阶段,基督教会曾实行财产共有,外界视其为一种秘密性的宗教组织。犹太人视教会为离经叛道的异端,常常向罗马当局控告他们。罗马政府认为基督教只是犹太教的一支,从公元60年代中期罗马政府的迫害就开始了。当时教徒普遍不分种族及社会阶层,就连当时的奴隶在信主以后亦可即时被接纳为弟兄。
随着基督教的传播,社会各阶层愈来愈多人加入教会。教会虽在第二、三世纪遭遇多次可怕的大逼迫,许多主教和信徒被烧死,在竞技场中被野兽吃掉,但教会依然继续茁壮,直到313年颁布的米兰敕令,罗马帝国终于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随着基督教的发展,教会开始将耶稣复活的一天定为复活节,又定12月25日为耶稣的生日,即圣诞节(耶稣出生的确实日子已不可考)。
中世纪的基督教
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之后,不少日耳曼人的部族,例如法兰克人,亦开始皈依基督宗教。由于日耳曼人的文化水平比罗马人低,甚至连自己的文字也没有,于是教会便成了中世纪时期西欧的唯一学术权威;因为当时几乎只有教士和修士才能读书识字,所有的学者都是教会人士。正因如此,西欧便开始完全陷入一片黑暗的迷信时代。
色路拉里乌斯分裂
1054年,经过色路拉里乌斯分裂,基督教分化为公教(在中国称天主教)和正教(在中国称东正教)。天主教以罗马教廷为中心,权力集中于教宗身上;东正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教会最高权力属于东罗马帝国的皇帝。1096年-1291年,天主教以维护基督教为名,展开了8次宗教战争(十字军东征)。
新教诞生
16世纪,德国、瑞士、荷兰、北欧和英国等地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它产生出脱离天主教会的基督教新教教会。领导人物是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他们建立了新教和圣公会,脱离了罗马天主教。中国所称的“基督教”,基本上都是这个时候产生的新教。
现今的基督教
基督教主要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派别,还包括宣称跟其他教会有着不同历史渊源和信念的基督教派。2004年止,基督教信徒有20亿人。当中基督教信徒包括天主教会的11亿人、东正教会的2亿1600万人、边缘教会约3170万人、属基督新教各教派约3亿6700万人和英国国教会的8400万人。至于独立教会(不隶属于任何主要的宗派)的4亿1400万人,实际上主要是指在非洲的科普特派。
目前基督宗教乃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但整体上和世界人口成长率比较却是正在萎缩。当世界人口以大约每年1.25%的成长率增加,基督教却是每年仅成长1.12%。相较之下,伊斯兰教是以每年1.76%成长。不过基督教在特定区域(如非洲、亚洲)和特定的教会族群(如福音派、灵恩派和“独立”教派)却是快速成长。在中国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基督教开始传入中国,但当时传入中国的是当年一度被认为是异端的聂斯托利派(中国称景教,现称“东方亚述教会”),后来在唐朝会昌五年(845年)被禁止传播。元朝时基督教(景教和罗马公教)又再次传入中国,称为“也利可温”(蒙古语“有福缘的人”),元朝灭亡后又中断了。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天主教耶稣会派来利玛窦,他被允许在广东肇庆定居并传教,曾一度成功地使天主教在中国得以立足。
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东正教开始在中国传播。1807年,新教派遣马礼逊来华传教,新教也开始在中国传播。鸦片战争以后,基督教以沿海通商口岸为基地迅速发展。1843年,洪秀全歪解基督教的教义,自称是耶稣的弟弟,建立“拜上帝会”,后来建立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
基督教的主要节日
|
基督教教堂和遗迹
1. 中国基督教文物
中国著名的天主教教堂和遗迹: 北京南堂和北堂;沈阳南关天主堂;利马窦墓;天津老西开教堂;上海徐家汇天主堂;上海佘山天主教堂;广州圣心大教堂;江西临川圣若瑟大教堂;
中国著名东正教教堂: 哈尔滨圣索非亚教堂;上海圣母大教堂;南通狼山天主堂(狼山露德圣母堂);南通启东曹家镇德肋撒老教堂;中国著名新教教堂: 上海国际礼拜堂;上海沐恩堂;上海圣三一堂;上海景灵堂;杭州崇一堂;
2. 世界其他地方著名教堂
巴黎圣母院(法国巴黎),科隆大圣马丁教堂(德国科隆),救世主大教堂(俄罗斯莫斯科),圣索非亚大教堂(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圣保罗大教堂(巴西圣保罗),巴西利亚大教堂(巴西巴西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