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需要做多少善事(十17-22)
这是福音里最生动的故事当中的一个。
(一)我们必须注意他是怎样来见耶稣的。他急急忙忙跑来,跪在耶稣的脚前。这当然是一个奇怪的场面。一个年青富有的上层社会人士,竟然俯伏在一个身无分文的拿撒勒人先知的面前,而当时的耶稣也差不多被人视为一个不法之徒。他第一句话便称赞耶稣:‘善良的老师(现代本)。’而耶稣亦立即回答说:‘不要说甚么客套称赞的话吧!你为甚么称我为善良的呢?把这句话留给 神吧!’表面看来,耶稣似乎在这个热忱的青年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但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训啊!很显明的,这个人是因一时的热忱和情绪的冲动而来见耶稣,而我们可以想象的,就是耶稣的个人应召力疯魔了这个青年。现在耶稣对这个人的态度,有两点是每一个布道家,传道人和教师都应该紧记着和学习的。
第一点,耶稣要说的是:‘停下来,先想清楚!你是带着衢动的心志而来找我,你必须冷静的想清楚,你自己所做的究竟是甚么一回事。’,耶稣不是想把别人的热诚冷却下来,人必须在开始决志的时候,想清楚自己要付的代价。
第二点,耶稣要说的是:‘你不要以为用热忱的情感来见我,便可使你成为一个基督徒。你必须仰望 神。’讲道和教学往往是藉着个人的人格而把真理传给别人的,而这里就是一个伟大的教师所容易犯的错误了。这种错误的危险,使学生过分依附教师,或使听众跟从讲道人而不是去依从 神。所以,教师和传道人不要高举自己而遮掩了 神,他们的职责是介绍 神给别人!在一切的真正伟大教训中,都应该把自己涂抹而让真理显露出来。但有些时候,个人的性格和热诚和参与的工作是混在一起,而成为不可避免的事,但教师和传道人必须认清自己至终的责任是指导人认识 神,而不是介绍自己。
(二)从来没有别的故事比这个如此深刻的指出,人止存心景仰,在基督教的真理上言,是还不足够的。耶稣引述了关于一个美善的生活应有的诫命,但那人说他一切都已遵守妥当。我们应注意一点,除了一件事,他能在自己家庭的圈子里,实行了出来之外,其它都是遵行‘否定’的命令去做,──他实在说:‘我一生未尝伤害过别人。’他讲的是铁一般的事实。但真正的问题在乎:‘你究竟做了多少好事呢?’继续的一句话好像是要挖苦他的──‘你有这么多的财产,这么富有,你对别人做了些甚么善事呢?你应该做的事,如帮助,安慰和激励别人,到底有没有动手做过呢?’景仰大体来说,只是意识上的表示,而自己可以连举手之劳,也不肯去做;但基督教是叫我们去实践信仰。这个青年的跌倒,也是我们大多数人会经验到的。
(三)耶稣向这个人提出一个挑战──‘你要离弃这个道德上景仰的窠臼;不要以为美善可以唾手而得。你要拿自己一切所有,全部用在别人的身上,这样才可以找到真正永恒的快乐。’但那个人不能照样实行出来。他有许多财富,但从来未想过要与别人分享,而且当耶稣提示后,他仍无动于中。真的,这个人从来不偷抢,从来不讹骗别人──但相反来说,他也未曾强迫自己,以牺牲的精神立志去帮助过别人。
他是一个正人君子,不夺取别人的东西,但基督徒的职责是要进一步而向别人施与的,这点他却没有做到。所以耶稣提出一个值得思想的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基本问题──‘你想接受多少真的基督教?你曾否尝试舍去财物,而获得真正的信仰?’但是他的回答:‘我的心实在是十分渴望得到的,但要作出如此大的牺牲我却不能。’
史蒂芬逊在巴伦邸的主人(The Master of Ballantrae)一书中描写书中主人最后一次离开自己的故居(Durrisdeer)时,心里有点依依不舍,于是对那位忠心的管家说:‘麦基拉,你以为我一生当中有没有遗憾的事情呢?’这位忠心的仆人说:‘你一向养尊处优,一无所缺,大概不会有吧!’于是主人回答:‘你看错了,我的确是一无所缺,但这就是我的痛苦所在!’
这也是那个来见耶稣的年青人之缺憾了。当然他是一无所缺,以为自己是个十足好人,而我们当中,许多人不是也曾这样想过吗?我们人人都想做好人,但是必须要付出代价啊!
耶稣定睛望他,心里实在十分爱他,耶稣的凝视,包含有几件事在内的。
(甲)用爱去打动他的心。耶稣并不恼怒他,而是希望他能回心转意。
(乙)向这个人挑战,看他能否拿出应有的果敢英勇行为。希望他能脱离安逸、稳定及受人仰慕的生活,而作一个冒险的真正信徒。
(丙)伤心的观望──当人知道别人没有尽力去做应分做的事时,一定会很伤心的,而现在这位青年人没有拣选耶稣所提示的路去行,耶稣当然是十分伤心的。
今天耶稣仍然用爱心的呼吁,和挑战的目光凝视着我们,希望我们提起英勇果敢的精神,实践基督徒生活的样式。我们盼望 神能够引导我们做出应分要做的事,也是自己可以做得来的事。那么祂便不会带着伤心的眼睛来望我们了。
财富的危险(十23-27)
这个年青的财主谢绝了耶稣的挑战,垂头丧气的离远了,而耶稣和门徒的眼睛不住的望着他,直至他的影子消失后,耶稣掉过头来,望一望自己的门徒,于是叹息:‘有钱财的人进 神的国是何等的难哪!’这个钱(chremata)字根据亚理士多德的定义,就是‘一切用银币来衡量它们本身价值的事物。’
我们或者会希奇,为甚么门徒听了耶稣的话之后会如此的震惊。他们惊讶的心情,分别在两处写了出来,这个缘故十分简单,因为耶稣的说法与当时犹太人的传统标准首末倒置过来。当时的犹太人普通的道德观念,认为人的享福,纯粹是一个良善的人应有的报应,所以财富是美善的人格和 神赐福的象征。诗人一言以蔽之:‘我从前年幼,现在年老,却未见过义人被弃,也未见过他的后裔讨饭。’(诗卅七25)。
无怪乎门徒当时如此的惊奇了!他们一向以为人财富越多,进天国的机会越高。于是耶稣第二次稍为改变祂的语调,重申祂的理论──‘人若把自己的信靠,放在财富上,是很难进 神的国的。’
从来没有人比耶稣更清楚的指出,物质和财富所带来的危险,它们到底有些甚么危险呢?
(一)物质财富容易引导人的心专注这个物质的世界,而把大部份精力和兴趣集中在它上面,于是很难看见物质之外的世界了。人最感困难的一件事就是与财富分手。庄信博士讲过一个故事,有一次他被邀请到一个十分华丽的城堡和周围美丽的花圃参观,当他游览完毕之后,便转向他的朋友说:‘人拥有这些华丽堂皇的地方,实在很难心甘情愿地死去!’所以人有太多财富的话,自然会把自己的思想和兴趣放在现存的物质世界上面。
(二)倘若人的唯一兴趣是放在物质的事情上面,他的思想便容易以价钱去衡量一切事物了。有一个在山区以牧羊为业的主妇曾经写过一封信给报章,在读者栏刊登出来。她的儿女一直都是在山区偏僻的地方长大,本来思想是十分纯朴的,但后来丈夫应征了一份城市工作,搬迁后不久,儿女们便染上了城市的生活习惯。她发觉他们的改变十分快,而且是变坏了。在她信中最后的一段,她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应用那一种方法去教养儿童较好──让他们除去世俗的观念,学习讲礼貌,思想纯正和待人忠直,抑或鼓励他们沉醉于物质享受的世界,知道一切物品的价钱(price),但不知真正的价值(value)为何物!’
倘若人的真正兴趣在乎物质的话,他便以价钱去衡量人生,而不用价值去衡量了。他的思想就是凡事都计算用多少钱去买,而忘记了在这个世界里,有些东西是用钱买不到的,有些东西是没有标价的,而世界上真正贵重的东西是不能用钱去买的。人若开始习惯思想,凡事可以用钱去买时,这就是的生活的致命伤了。
(三)耶稣对人的物质财富,指出两个要点。
(甲)它可以对人性作出考验。在一百个能处逆境的人当中,只有一个人可以处顺境时而不致跌倒。当人有丰富的物质享受时,便容骄傲、刚愎、自满和生活世俗化,只有心胸宏阔和慷慨的人才晓得如何善处自己的财富。
(乙)它告诉人应对财富尽责任。我们常常可以用两个标准去衡量一个人──‘他如何取得自己的财富?’;‘他如何运用自己的财富?’人的财富多,责任自然大。他是否用自私的或慷慨的方法去使用它呢?他是否会认为自己辛苦赚得来的便可以挥霍无度的去使钱,抑或把自己看作 神的忠心管家,善用财富呢?
当时门徒的反应,就是认为耶稣的话若没有讲错时,得救根本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当耶稣知道了他扪心中的困扰,便用一句十分精简的话讲出“得救的教义”来──‘倘若人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获得救赎时,则人人都不能够得到;但救赎是 神的恩赐,而在 神看来,凡事都可以做得来。’所以人若单靠自己或倚赖财富一定是不可以获得救赎的;人若把自己完全放在 神的大能和爱当中的话,便会白白的获得拯救。这就是耶稣当时所讲的话,也是日后保罗在书信中,不断表达出来的救恩思想,而且也是基督教的信仰中最基本的中心思想啊!
基督不是人的债主(十28-31)
彼得的性格十分特别。当他心里不停的思想时,口里同时会很率直的把要讲的话,很爽快的吐出来。他刚才看见了那个人决心谢绝了耶稣的邀请:‘来跟从我!’,这个人用行动表示自己不愿意进 神的国。彼得不期然把自己,与其它门徒跟这个人作一比较──这个人拒绝跟从主,但彼得和其它门徒却跟从了主。于是他不假思索,便道出来:‘我和其它跟从主的门徒,到底得到甚么好处呢?’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看耶稣的回答。
(一)祂说人若为主和主的福音放弃了一切的话,必然得到一百倍的报酬。在初期教会来说,若将这句话从字面去解释时,一点也不错。当时的人信了基督之后,可能失去了家庭,朋友和亲爱的人,但在属灵的团契大家庭中,基督教会广大的会众给他的好处何止百倍!
我们在保罗的身上也看到这个事实。当保罗信主后,他的家庭一定会反对,而和他断绝关系,但他在传道的事工上,城过城,巿过巿,由小亚细亚的村庄转移到欧洲的巿镇,每一地方都有一个属灵的家庭欢迎接待他,获得在主里面一个宝贵友谊的团契。我们可以在保罗的信中,看见他用了最亲切的字眼,有些只能适合用在亲属当中,彼此称呼的。在罗马书十六章十三节,保罗说鲁孚的母亲,就是他的母亲;在腓利门书第十节中,保罗称阿尼西母为他在捆锁中所生的儿子。
初期教会的信徒大家都有此同感,就是自己舍弃了骨肉的家庭,但在教会的家庭中,却能获得无限的安慰。
当杨伊基顿(Egerton Young)在萨克其万(Saskatchewan)向红印第安人传福音的时候,解释在天上的父亲的教义时,特别使土人们感到兴趣,因为他们以前所认识的 神是在暴风雨和雷电中出现的。当中一个酋长走前来对杨氏说:‘我听闻你称呼 神为──我们的父亲?’杨氏回答说:‘不错, 神是我们的父亲。’那位酋长说:‘那么,祂也是我的父亲?’杨氏说:‘当然啦。’突然间,那位酋长的脸上,容光焕发举高双手,犹如发现了宝藏似的,大声说:‘你和我就是兄弟了。’
一个人为了做基督徒,可能牺牲了自己的家庭,但当他投身在一个属灵的教会大家庭中,他就成为这个与天同高,与地同广的教会团契中的一份子。
(二)耶稣在祂的回答中加上两点。第一是受迫害,这个意思立刻除去世俗人以物易物的观念──以物质的牺牲换取物质的报偿。这里展示出耶稣的诚实和做基督徒的代价;做基督徒不是一件易事,耶稣永远不会贿赂人去跟从祂,祂向人提出挑战:‘你一定会得到报酬,但你必须展示自己的伟大,果敢和进取精神,然后可以获得!’。第二点是指将来的世界。祂并没有告诉人,在现世的时间和空间的范围里面,人可以获得 神的酬报,犹如一张资产负债表或账目单一样。祂没有答应人在属性的时间里,可以赢得 神的酬报,但祂清楚告诉人, 神永恒的福祉必须由人去赚得来的,所以 神的酬报不只是在这个世界。
(三)最后耶稣再加上一句隽语:‘许多在前的人将会在后,而在后的反要在前。’这句话是用来警告彼得的。彼得此时可能对自己的身价已作出初步估计,以为自己的将来酬报十分大。现在耶稣对他说:‘审判的最后标准在乎 神。许多人若用这个世界的标准来看,会排在高的位置的,但 神的审判可能把世人的判断颠倒过来。还有一点,许多人可能自视甚高,但 神对他们的评价是完全不同的。’这句话对骄傲的人,必然有所警惕,而且很清楚的指出, 神知道人的心思意念,所以唯有 神自己才可以完全掌管人类最后的判断;天上的审判很可能使地上有尊贵和声誉的人十分失望的。
靠近结局的时候(十32-34)
这是一幅十分鲜明的图画,特别是从字里行间所刻划出的情景,提示耶稣现在已经进入生命大结局的时候了。祂既定下了上耶路撒冷和走十架的路,祂便贯彻终始,而不容稍改。马可将这情况分段描写出来。首先是退避到北方,在该撒利亚腓利比的附近;然后向南行,途经加利利稍作歇息;顺着南行的途径,经过犹大和山区地带,在约但河以西之地推进。现在踏上最后的一程──上耶路撒冷的路开始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关于耶稣的若干事项。
(一)当时祂处于一个孤单宁静的环境中。祂走在门徒的前头──独自走路。在后随着的门徒十分惊讶,但在他们的心坎里,感觉临近的悲剧,一触即发;他们也不敢上前和祂说话。其实在许多重
要决定之前,人必须单独去思索和处理。耶稣曾经把自己的决定透露给门徒,但他们不单没有很大的帮助,反而想阻止祂的决策。人必须有一个冷静和单独的时候,对自己人生的大事作出决定的,正如亚尔诺德在Isolation中所写的话:
‘这个宝贵的真理,要证明出来或想据为己有:
“那么,你一定要独自思量,自己拿起主意去决定。”’
所以在人生的路途上,有些事情,自己不能推卸责任,而必须要在个人的孤僻心灵的旅程上,作出决定的。虽然我们如此说,但在人的深处,并不是孤单,而是有 神同在,一同作出有意义的决定。卫梯尔(Whittier)曾把这段时光描写出来。
‘前面迷茫一片,后面一无所有,
我愿依从信心的脚步走着,
似乎跌进无底的深渊,但是,
在那极深之处,竟然发现一块盘石。’
当时耶稣是在极度孤单的情景中,但 神却在这个寂寞的时候,不断的安慰祂。
(二)这段经文告诉我们关于耶稣的勇气。耶稣曾三次预告自己的受苦和在耶路撒冷会遭遇的事;而每一次都把这个黯淡的场面,加深地刻划出来。第一次记载在八章卅一节的时候,我们只见这件事的轮廓;第二次记载在九章卅一节,加上一个出卖的提示;而现在第三次的时候,内容又增加了‘受人讥笑,嘲讽和鞭打’;这些景象愈来愈清楚,反映出救赎的代价更大了。
我们可以看见人生两种不同的勇气。一是人本能的反应作用,当人面临危险之时,奋不顾身,不假思索而干出英勇果敢的行为。所以有时候,在面临突发的险象时,普通人可以成为一个英雄。第二种是人知道前头的危险情况,而自己有充份时间去思索,或者可以躲避,也可以不必正面去对付,但自己却照着原定的计划去做,这种明知将来有危险,但却立心去接受挑战的勇敢,自然比前者更加优胜。现在耶稣所表现的,就是后者的一种了。虽然人可以不信耶稣,没有更好的话来赞赏祂;但仍然可以说耶稣的果敢行为,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位英雄媲美。
(三)这段经文又告诉我们关于耶稣个人的感召力。当时的门徒大家都不知道究竟将有何事发生。但他们肯定知道了耶稣是个弥赛亚;同样,他们也知道耶稣一定被人杀死。但在他们的思想中,怎样可以把这两件事调协解释,他们处于迷茫的境地里,‘但他们仍紧紧跟随着’。他们可以说是前途一片黯淡,但他们仍不失去一件宝贵的东西──‘真心爱耶稣’,无论有多少力量把他们拖走,他们仍不愿离弃祂。他们在这个经历中,学晓了人生和信心的真谛──具有深度的爱,是不容易被自己不明白的事所阻挠,反而可以完全把它们接受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