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必须让人看见(四21)
第廿一至廿五节的经文是非常有趣的;由此可以看见福音书作者曾经面对过的问题。这里一共有四句耶稣所讲的话。第廿一节的主题是‘灯’;第廿二节是显露隐秘的事物;第廿四节是‘我们施与甚么给人,就会得着甚么’;第廿五节是‘凡有的,便会得着更多的。’马可把这四句话记在一段之中,但马太则把它们分散而记载──第廿一节放在马太五章十五节;第廿二节放在马太十章廿六节;第廿四节放在马太七章二节;第廿五节放在马太十三章十二节和马太廿五章廿四节。这几句话是没有连带关系的。所以我们必须把它们逐一查考。
为甚么马可把这四句话凑聚一起而记载出来;而马太则分散呢?理由就是耶稣讲话经常给人很深刻和鲜明的印象。这些话放在门徒的心里,能够永远铭刻难忘;况且这些话曾经多次在不同的场面中由耶稣亲口讲出来。门徒能够记得话的内容,但却记不起耶稣是在那一次,或在那一个地方讲。我们姑且把这些耶稣分散的‘讲话’名之为‘孤儿’,意即它们的出处忘记了,犹如失去了父母一样。现在我们可以逐一研究它们的内容。
第一句说话是人拿灯来,不放在斗底下,这就是说,人不可用一个碗把灯掩盖着;也不可以把灯放在床底下。灯的用途是照亮东西的,应放在众人看见的地方。从这句话,我们可以学会两件事。
(一)真理是要让人看见;而不应收藏起来。许多时候;当人讲出真理的说话,便会招致危险的,对自己引来迫害和麻烦。但一位真实的基督徒,或者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必须站在真理的一边,面对一切的冲击而无所畏惧的。
当马丁路德决定了揭露当时罗马天主教的腐败,他首先攻击购买赎罪券的错误制度。当时信徒以为在犯罪后,可以用金钱向教士们买赎罪券,希望自己的罪获得饶恕。马丁路德于是写了九十五条文告,批评这个制度。他怎样把这九十五条向人宣示呢?他知道威丁堡(Wittenberg)的诸圣大礼拜堂是与大学相连的;大学的文告通常都是贴在礼拜堂的布告板上,这块告示板便是贴那九十五条文告的地方了。他在甚么时候贴上这些文告呢!他拣了十一月一日‘诸圣日’当人们群集守礼拜和举行纪念献堂典礼的一天,让所有聚会的人都知道他的举动。倘若他是一个审慎的人,便决不会写出这九十五条文告;倘若他顾及自己的安全,便决不会贴在礼拜堂的布告板上;倘若他一定要如此做的话,为免生是非,他也不应该拣选‘诸圣日’那天而行事。但是马丁路德发现了真理之后,便一心一志要服从真理,从不计较自己的安危,要把真理告诸世人。
在每一个行业里,常常都需要有人跟从真理而行;要求做合理的事;要求基督徒作应分的事。在每一个行业里,我们有时都会提不起勇气去依附真理而做事,因为我们怕人批评。那时我们必须牢记,真理的明灯必须高举,不应为了自己的安全和懦弱而把真理遮掩。
(二)我们所信的基督教必须让人看见。在初期的教会里,信徒若把基督教展示在人的面前,便会招致杀身之祸。当时的罗马帝国是一个疆土广阔的国家,为统一治理和巩固权力,于是产生了一个崇拜皇帝的政治制度,于是罗马皇帝使成了一国之尊,同时也是一个神。年中又定下几个国‘祭’日,规定人民前来献祭和拜皇帝,以示尽忠。当人拜过皇帝后,便拿一张证明书,可以返回家里,再拜自己任何一位神了。这些证明书至今仍然遗存。它们的字句是这样写的:
‘谨请负责代替皇上前来本村主持献祭者指示;我等经常向诸神献祭;现在按照国家规例,在诸位官长面前,已为皇上献祭,又把奠酒献上,吃过祭品;恳请赐予证明书。祝好,再会。’
下款的一句便是证明文告:
‘我们两人(Serenes and Hermas)经见证你等已献上祭物。’
所有的基督徒都必须照着这些规矩去献祭,然后可以获得一张证书,如此才算安全无事了。但历史告诉我们,当时许多基督徒,数以千计的,立志宁死也不拜罗马皇帝。其实他们可以把信奉基督教的事实暂时隐瞒,而免一死的,或者可以做个秘密基督徒,亦可偷安无事的。但他们认为基督教的信仰,必须昭示和见证在人的面前;他们坚守自己的信仰,而引以为荣。今天的基督教能够继续存在和发扬光大,实有赖于他们的殉道和光荣的见证。
信徒若想把基督和祂的教会收藏起来,是一件很容易办到的事;但基督教犹如一盏明灯,必须让所有的人看见的。
不能压制的真理(四22,23)
耶稣肯定的相信,真理至终是不能埋藏着的。这句话可以分开两方面来说。
(一)这是指真理本身而言。真理的本质是不能毁灭的。人尽管不愿意面对真理;把它压制,涂抹或拒绝接受它,但真理的伟大地方就是必然获得最后胜利的。
十六世纪初叶的天文学家哥白尼(Copernicus)发现了地球并非宇宙的中心;研究出地球围绕太阳而运行,并非太阳围绕地球而转动,但他是一个审慎的人,于是一直把这个秘密保持了卅年,在临终的时候,于一五四三年,然后请求一个听了这套理论也害怕起来的印刷商为他刊印天体运行论一书。后来哥白尼不久便与世长辞,但别人承继了他遗留下来的学说,于是产生一场风暴。
在十七世纪初,伽利略(Galileo)承受了哥白尼的学说,并且公开的把这理论昭示世人。在一六一六年他被召到罗马接受公开聆讯,结果被判为谬论。它的判词是:‘这第一个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非围绕地球运行的理论,是愚蠢荒谬虚谎地触犯了神学,所以是个异端,因为它违反了圣经的记载……第二个论点,说地球并非宇宙的中心而是围绕着太阳运行的理论是一个扰人耳目的学说,在哲学上是荒谬的,而最低限度,根据神学的观点来说,是违反了正确的信仰。’当时伽利略屈服了,他认为依从权势比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是一项明智的选择。于是多年来一直保持了缄默。
到了新的教宗登位时,伽利略以为乌尔班八世是一位贤明,开通而有修养的教宗,于是鼓起勇气再一次公开他的理论。但他的梦想又完全变成泡影,这次他被迫选择放弃这套理论,或者接受行刑,结果他要签了一张悔罪状:‘我本人伽利略,七十岁,身受捆缚,双膝在神圣教宗面前脆下,双手摸着和双眼望着这本圣经起誓,从此必须咒诅和放弃所持的地球运行学说,这是一个错误的异端邪说。’他的誓言把自己的立论放弃了,当时可免一死,但却不能免除牢狱之苦。他到了临终时,也不能与家人葬在同一个地方。
当时,不单止是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人士不想正视真理,群众的态度也是如此。马丁路德写过一段话:‘当时的群众认为哥白尼的说法实在是大逆不道,硬要证明地球围绕太阳而运行……人们以为哥白尼是个傻子,颠倒天文科学真理;圣经清楚告诉人,当日约书亚命令太阳停住,而不是地球啊!’
但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你尽管可以向一个发现真理的人施行刑罚;称他是一个傻子;但却不能改变真理本身。麦尔维(Andrew Melville):‘人没有权力把真理问吊或驱逐出境的’。真理可以接受别人肆意攻击,受人阻延,制止或讥讽;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真理必会施以反击,而获得最后胜利。人若硬要和真理作对,必定会失败的。
(二)这句话是对我们而说;指导我们的生活和行为。当一个人做错了事的时候,他必定想把自己躲藏起来。亚当和夏娃触犯了 神命令之后,就是这样做的了(创三8)。但真理自然有它的方法把自己显露出来。最后人必定不能隐藏真理;人若收藏着一个秘密永远是不会快乐的。欺骗的事犹如一个蛛蜘网,它决不能遮盖隐瞒一切呢!事情到了终结的时候,自然要在 神面前赤露敞开的。我们若能明白这点,我们真的渴望把自己的生活,任由别人查看,让 神检查清楚,而用不着羞愧了。
生活的平衡(四24)
(一)在学习的经验来说,这是十分真确的。人对一种学问越下苦功,必定会越明白它的内容。古时的帕提亚人(Parthians)规定国内的青年,必须先做流汗的工作然后可以吃饭;努力多少,便吃多少饭!一切学习都是随着这个原则而进行的。当人的学习兴趣加深时,自然会产生满足和快乐的感觉。研究圣经也是一样的道理,有些时候,当我们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或自己不赞同的经句;我们若能再下苦功研究下去的话,必定会有很大的收获的。肤浅的学习一定是枯燥乏味;肯深入研究做学问的工夫,便会获得无穷的滋味,能激发起好奇心,这就是学问能引人入胜的地方了。
(二)在崇拜也是一样,人常在 神的家里敬拜 神,便能加增内在的灵力。许多人到 神的家里崇拜,常常都会存着三种错误的态度。
(甲)存心要得着一些东西。这样的动机会很容易叫敬拜 神的人产生批评的态度,吹毛求疵的批评司琴和诗班的水平不够,讲道的内容不充实。我们很容易把整个崇拜当作一个娱乐性的节目。因此我们应该存着一个‘施予’的态度来守礼拜;牢记着崇拜是一个集体的活动,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共同参与,和贡献自己出来。我们若能自问:‘我对这个崇拜能贡献些甚么?’而不是:‘我能从这个崇拜得着甚么?’你必定会在崇拜当中,取得很大的收获的。
(乙)人没有存着一个盼望的心来崇拜也是错的,这样的守礼拜便成了刻板式的习惯;把主日当作一星期中七分之一的时间而已。我们必须紧记,来守礼拜是和 神相交往;而和 神交往,必定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的,人充满着盼望的心来崇拜,得益一定会很大的。
(丙)人没有作好准备而来守主日礼拜也是错误的。人过惯了忙碌的生活,往往也是急急忙忙的赶着时间去守礼拜,完全没有准备好自己的心。人想在主日礼拜中得益的话,最好能够抽出一些时间,在礼拜未开始之前,先作默想灵修。犹太人的拉比常常教导门徒说:‘自己先作祷告,然后大家凑聚一齐祷告,那是最好的习惯。’
(三)在人际关系上来说,这也是十分真确的。在现实的生活当中,我们可以在别人的身上,看见自己的反照。若我们喜怒无常,经常发脾气和容易动怒的话,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对我们的;当我们轻信别人或常存猜忌的心时,那么别人也会持着同样的态度对我们的。我们若想别人爱护自己,那么我们必须先去爱护别人。人必须先对人伸出友谊的手,才会有真正的朋友。耶稣能够信靠人替祂做事,而人也同样深深的靠赖祂。
增加的定律(四25)
这节经文骤然看来是很难接受的;但在日常生活的教训当中,事情又必须照着这个真确的道理而发生的。
(一)在知识上来说,这是十分真确的。知识越豊富的人,他所知道的事反越多,人若不先从希腊文的基本文法学识下苦功,那就根本没有别的方法欣赏希腊文学,当他学识了文法之后,学识自然便会加增起来。人若不先认识管弦乐队的结构,那就很难领略深奥的音乐;但当他知道了那些基本上的知识时,他自然会认识更多美妙的音乐了。同样人若不在知识上下苦功时,原有的学识也会随着时间而失去的。许多人在学童的时候都学习过法文,但日久生疏而没有继续再钻研下去的话,于是很快的便忘记得一乾二净了。
人的学识越多,自然会能够越发加增自己的学问。但倘他不努力上进时,自然会退步的。犹太人有一个教训,喻学生为一只小牝牛──每天都需要加强牠所负的重量。所以学无止境,不进则退,此乃千古不易的道理啊!
(二)人生的一切努力也是如此。人越能锻炼体魄,身体则越强壮,越能担当体能的负荷。相反的话,人若不理会锻炼自己的身体,肌肉自然收缩,体能也孱弱起来。有时我们也应该注意自己的身体,如同灵性一样,因为身体也是 神赐给我们的。许多人不能担负重要的工作责任,往往是因为受了自己身体软弱的限制,这是多么的可惜啊!
(三)任何的技艺也是这样的。技工若越多用手、眼和心思去操作,技术越能生巧,而作品也随之而进步。人若只满足目前的情况,不愿意采用新技术和新尝试,他的工作一定是没有进展的。当人疏忽了自己的技艺而不去操练和发展它的话,很快便把它忘掉的。
(四)人所负的责任也如是,人负责任越多,别人越希望给他负更多些责任;人越多机会当机立断的话,他的决断力自然会与时俱进的,但当人躲懒,而不想负责任,长久下去时,他便会变成为一个游手好闲,没有骨气的人,对任何事物都会全无主意的了。耶稣在祂的比喻中,常常警戒人,善行的酬报往往是叫人再多作善行。这实在是生活的一个定律,若人疏忽它的话,便是自己的过失了;人越能赢取胜利则会力上加力而变成更加充实;人若不努力,则原有的力量也自然会消失了。
看不见的生长和一定的终结(四26-29)
这是一个只有马可单独记载的比喻。 神国就是 神统治的国度。当那一天来临时, 神的旨意完全成就在地上,如同成就在天上一样;这也是 神为创造这个宇宙而设的目的。这个比喻很短,但里面充满着许多绝对的真理。
(一)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人的无能为力。农人不能叫种子生长;他也不知那植物究竟是怎样生长的。它本身蕴藏生命的秘密;是从内部长出来的。从来没有人知道生命的秘密;从来没有人能像 神一样,创造一件有生命的物出来;尽管人有发现事物的能力;重新安排了事物并把它发展扩大;但人决不可能创造任何一物。我们当然不能创造 神国;它是属于 神的。我们可以不负责任把 神国耽搁或妨碍它的发展,但我们却又可以制做机会,让 神国早日完满的降临。在人类的背后,唯有 神自己掌握一切权柄,施行祂的旨意,操纵天国的一切奥秘。
(二)这个比喻也告诉我们关于 神国的实情。耶稣常常引用自然界的生长,比喻 神国降临。
(甲)自然界的生长是肉眼不能察觉的。人所种的植物,自己每天留心观察,但也不能看见它的生长过程;往往是相隔一段时间才去看时,始发觉它的增长的。天国也是如此的生长。人每天去量度和比较,是不会找到它的分别,但用一个或两个世纪的时间去看时,就发现它的增长了。
当费莱(Elizabeth Fry)在一八一七年往伦敦的着名监狱Newgate Prison去探访时,看见三百多个女犯人和无数的儿童,拥挤在两个细小的监房内,住宿和煮食都在同一个地方。看守的狱卒是一个老人和他的儿子。在这群人堆中,情景非常可怜,衣衫褴褛半赤身露体,如同野兽般的蠕动着;不住的挥手向探监的人求乞,希望施舍得来的金钱,在狱中的酒吧买醉。当中有一个童犯,年纪只有九岁,因为撬开人家的窗门偷了价值两角钱的油漆而等待着死刑的来临。在一八五三年,波尔敦(Bolton)的织造工人为争取一天赚七便士半的工资而罢工;同样在史达福(Stafford)的矿工为争取一星期两先令半的薪金而罢工。
今天看来,这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啊!为甚么呢?这都是因为 神国拓展而发生改变的。一两天的时间看不见这国度的生长,但一两年的变化,就看得出来了。
(乙)自然界的生长是保持稳定的。当人睡觉时,植物不分昼夜,不断的生长。 神的方法决不会是作辍无常的;人的烦恼就是不能够把持恒心,一贯按自己的宗旨的去努力工作,我们常带着五分钟的热度,火热的冲前,但很快的又冷却下来,退后畏缩。 神的工作是静悄悄地的继续生长; 神不住的把祂的计划展示出来。
‘ 神展示祂的旨意,像年华周而复始:
神展示祂的旨意,那时刻快要临近──
时间点点滴滴接近,那时刻定要来临,
大地充满 神荣光,如大水充满海洋。’
(丙)自然界的生长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这种生殖力是无可比拟的。树根能把三合土的行人路爆开,嫩绿的杂草从坚硬的沥青地面冒出头来。从来没有人能阻止它们的生长的。这就是 神的国了。虽然人不断的抗叛和忤逆,但 神的工作仍然继续下去;最后没有任何事物可以阻挡 神的旨意的。
(三)这个比喻告诉我们那个完满的日子必然来临。这就是收成的时候了。到那时,农人有两件事要做的──两者是相反但也可以互为因果的。好的果子收藏起来,杂草和稗子必然被除掉。收成和审判两者携手而来的,所以当我们思想到这个情景时,就必须注意三件事。
(甲)必须忍耐。人类是受造物,往往是顾念着现在的一刻,但 神是永恒的创造者。在祂看来,千年如已过的昨日,又如夜间的一更(诗九十4),虽然人是暴躁、焦急、易怒和忙碌,但聪明的人必须培养心灵的忍耐,静候 神的降临。
(乙)必须盼望,处于今天的时代里,整个气氛都是充满着失望的。人对教会失望;对世界失望;对将来都是存着一颗战栗的心。韦尔斯说‘人的开始是在穴洞聚居躲避风雨;结束的时候便是住在一堆残垣败瓦,充满毒菌的废墟之中。’吉布斯爵士(Sir Philip Gibbs)在两次大战之间写过一本书,幻想着一场毒气大战快将爆发:‘当我们在伦敦的根盛顿高街车站嗅到毒气时,我断不会赶快戴上防毒面具,我反而深深的吸进一口毒气,因为我知道这个战争游戏开始了。’世界上有不少的人都认为这个‘战争游戏’已经开始了。但人决不可能相信这些恐怖事情而又同时相信 神的。若果我们所信的 神是一位满有能力的 神,我们就不容存着悲观的态度,我们的悔恨、忧愁必须排除;我们尽管为自己的罪而痛悔,洗心革面在 神面前认罪,承认自己的过错和失败;但决不能因此而灰心失望。
‘ 神的工人,何必心灰意冷呢!
记取 神是何等的样貌;
在最灰暗恐怖的阵地里;
你必须学习怎样去反击。
合理就是合理, 神就是 神!
趁着今天,赢取这场胜利;
犹疑片刻,你便会不忠诚;
趄不前,你就会犯罪了。’
(丙)必须作好准备,倘若那充满的日子快来临的话,我们必须装备好自己,延迟了时候,就会自误了。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预备迎见 神。
我们若在忍耐中生活,我们便不会战败;持守着盼望,便不会气馁;有了好的装备,我们的生活便能够进入永恒的境界。我们藉着 神的恩典,必须时刻准备那个将来临的完满大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