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叛者的结局(廿七3-10)
在这惊人的暗影之中,展示了犹大最后的一幕悲剧,不论我们如何说明犹大的心意,至少有一件事情很清楚的──犹大现在看到他所做之事的可怕。马太告诉我们,犹大把钱扔在圣殿里面。他用来说明圣殿的字,不是普通用的hieron,而是圣殿本身的用字naos。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区别。我们一定会记得,圣殿有一层一层的院子,彼此相通。犹大极端失望地来到外邦人的院子,他经过妇女院再经过以色列院,就再也无法前进,因为他已经到了祭司的院子与圣殿本身的尽端。他在那里叫他们把钱收回去;他们不肯,他就把钱扔给了他们,走出去吊死了。祭司取了这笔钱,因为染了血不能收入殿库,就用来买了一块土地,埋葬死在城里不洁的外邦人尸体。
犹大的自杀一定是他计划错误的一个最后的表白。他的原意是要激动耶稣作一位征服者,然而他却驱使耶稣上十字架,这意想不到的结局粉碎了犹大的生命。在这里有两件关于罪的重要真理:
(一)犯罪最令人畏惧的,是我们不能使时光倒流。我们不能废除既成的事实。一失足成千古恨,再不能挽回!
十二世纪的波斯诗人奥玛关严(Omar khayyam),曾经有一首诗,悲叹事情一旦作成就不能更改或取消。他说:
‘时间移动的手指写着,一旦写好,
你虽哀求,或用尽技巧,
都无法使它删改半句话;
即使泪如两下,
也洗不掉其中的一个字。’
人无须活到很老方才经历这可怕萦扰于心的渴望──巴不得那时刻能够再来一次。当我们记得没有一个动作可以收回,这将会使我们加倍地谨慎我们的行动。
(二)犯罪有一个希奇的现象,就是人将变为厌恨他藉着犯罪所得到的东西。他藉罪行所得到的报酬,可能使他感到厌弃、背叛、抗拒,直到他扔掉它为止。多数人犯罪,都是以为他们只要得到那件追求的禁品就会快乐。可是犯罪的结果,那件东西常会成为他要摆脱而无法摆税的。
我们已经看到,马太在不适当的地方,找出有关耶稣生平的预言。在这个地方,又有一个显明的错误。马太在这里根据他的记忆引证了一段经文,其实他所引证的经文是来自撒迦利亚,并非来自耶利米。这是一段很特别的经文:(亚十一10-14)先知在其中告诉我们,他怎样接受了一笔不值得的赏赐,把它扔给窑户。马太在这幅古老的图画中,看到犹大所作之事预表的象征。
如果犹大忠于耶稣,他可能殉道而死;可是他过于坚行己路,使他用自己的手结东了自己的生命。他丧失了殉道者荣耀的冠冕,而且发现自己活着己无可容忍,因为他已经犯了罪。
最后的晚餐
我们已经把论到犹大的所有经节放在一起,接着我们也要把一切有关于最后晚餐的经节放在一起。
传统的筵席(廿六17-19)
耶稣来到耶路撒冷,是为了守逾越节。我们已经知道在那个时期,城里面是多么拥挤。本来在逾越节,所有的犹太人都要留在城界以内,可是太多的人无法容纳;因此官方把像伯大尼之类的村庄划入城市范围。耶稣当时正在这个范围内。
可是摆设筵席的地方,一定要在耶路撒冷城内。门徒想知道他们应当做甚么准备。显然耶稣并没有把这件事留到最后的一刻,祂已经跟一位耶路撒冷的朋友作了安排,祂也预备了一句口令:‘夫子说,我的时候快到了。’于是门徒被差去传这句口令,并从事一切必要的准备。
逾越节的那一周的第一个晚上,称作‘无酵饼筵席’。我们考虑这些事情,要记得犹太人的第二天是由晚上六钟开始。这无酵饼的筵席是从礼拜四早上开始。在礼拜四的早上,在按仪式搜查全屋以后,把每一点酵都完全除去。
无酵有双重的理由:整个的筵席是为要纪念以色列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件大事,从埃及的奴役中得释放。当以色列人逃离埃及的时候,情势十分紧迫,没有时间烤发酵的饼(出十二34)。无酵的饼很快就可以烤出来,但是像一块干饼,不像面包。把酵除掉以后,所做的饼就是无酵饼,为要再一次体验他们离开埃及那天晚上的行为。
犹太人认为酵是腐烂的象征,我们已经说过酵是发过的面团,犹太人把发酵与腐败当作同一回事,因此酵就是代表一切腐烂与败坏之物,无酵节就成为洁除净尽的标记。
门徒们从事些甚么准备呢?
他们在礼拜四的早上预备无酵饼,并且除去屋内一切的酵。在筵席中另一个主要的部分就是逾越节的羔羊。这逾越节的名称就是从羔羊得来的。临到埃及人最后的一样灾难,使他们不得不放以色列人走,就是死亡的天使走遍埃及全地杀死每一家中头生的。以色列人为要区别他们的家与埃及人的家,就取一只羔羊杀了,把羔羊的血涂在门框门楣上,使那灭命的天使看见了这个记号,就逾越他们的家(出十二21-23)。在礼拜四下午就要把羊羔带到圣殿去宰杀,羔羊的血,就是羊的生命,要献给 神。
无酵饼和羔羊都准备好了之后,还要为这筵席准备另外四件必需品:
(一)要放一碗盐水在桌子上,为纪念当年在埃及为奴时所流的眼泪,以及 神奇妙的大能带领他们渡过红海的盐水。
(二)必须准备一把苦菜,包括萝卜、菊苣、茅菜、蒿苣、苦汁薄荷等类的东西,这也是再一次要他们纪念为奴的苦楚,以及当初将羔羊的血涂在门楣上的牛膝草。
(三)有一种称作‘凯罗锡丝’(Charosheth)的酱,是用苹果、枣、石榴与坚果混合制成的,为要纪念在埃及被迫用泥土制砖;又在其中插上肉桂的枝,为纪念做砖所用的草。
(四)最后有四杯酒,这四杯酒提醒他们出埃及记六章六至七节的四个应许:‘我要用伸出来的膀臂,求赎你们脱离埃及人的重担;不作他们的苦工;我要以你们为我的百姓;我也要作你们的 神。’
这就是在礼拜四上下午所预备的一切,也就是门徒所要预备的。到了下午六点以后,尼散月十五日的礼拜五开始,宾客们就可以聚集在桌前等候入席。
祂的身体和祂的血(廿六26-30)
我们已经看到旧约的先知们,若要使百姓了解必须了解的某种教训,就以象征性的行为作为代表。我们也看到耶稣在进入耶路撒冷,与无花果树的两件事情上,采用了同样的方法。这也是耶稣在此地所行的。逾越节筵席所有的预表和所有的仪式,正是祂要向人描述的一幅图画,耶稣所用的是甚么图画?其中包含些甚么真理?
(一)整个的逾越节筵席就是蒙拯救的一种纪念,为要提醒以色列百姓, 神如何把他们从埃及的奴役中释放出来。首先又是最重要的,是耶稣自称为伟大的释放者。耶稣基督释放人脱离惧怕与罪恶,使人从缠绕中,从不容他们前进的罪恶中释放出来。
(二)逾越节的羔羊特别是安全的表记,在那灭命的夜晚,逾越节羔羊的血保护以色列人得到安全;照样耶稣称为救主,祂来拯救人脱离罪恶,和罪恶的结果。祂要来使人在地上有安全,在天上有安全;在现时有安全,到永恒也有安全。
在这里有一个钥字,珍藏着耶稣全部工作与意向,就是‘约’字。耶稣说祂的血是立约的血,这是甚么意思呢?约是两方面的关系,当两个人互相立约,这两人就有了关系。但耶稣所说的约并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约,而是 神与人中间的约,它是 神与人之间新的关系。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中所说的:‘因为我的生,更因为我的死,使你们与 神之间可以有一个新的关系。’彷佛祂是说:‘你们已经看到了我,在我里面你们已经看见了 神。我已经告诉你们,也显明给你们看, 神是如何地爱你们。祂爱你们甚至宁愿使我经历所经历的痛苦, 神就是这样!’因着耶稣所作的一切,人类与 神就有可爱的新关系了。
这段经文在结束的时候说:耶稣与门徒唱了诗以后,就上橄榄山去。在逾越节仪式中有一个主要的部分,就是唱Hallel。Hallel是赞美 神的意思,由赞美的诗篇一一三篇至一一八篇篇所组成。他们在逾越节筵席不同的阶段中,吟唱这些诗篇的片段。在逾越节筵席最后的阶段,是唱诗篇一三六篇,那段最伟大的Hallel。这也就是他们上橄榄山以前所唱的诗歌。
另有一件需要注意的事,在那最晚餐与我们所遵守的圣餐之间,有一个根本的不同之处。最后的晚餐是真正的一餐饭食。其实律法上规定整个的羊羔,以及每一样东西都必须吃得干干净净,不准剩下。并不是像圣餐那样吃一小块饼,喝一点酒;而是为饥饿的人所预备的一餐饭。我们可以说,耶稣教导人不仅是来到教会吃一餐仪式与象征性的筵席,祂也告诉他们,每当他们坐下来为满足饥饿要进食的时候,那餐饭就是纪念祂。耶稣不但是圣餐的主,祂也必须是餐卓上的主。
最后一件要注意的,是这段经文以耶稣在最后晚餐中所说的话为结束。祂说祂不再与他们同席,直到在祂父的国里,这的确是神圣的信心与神圣的乐观主义。耶稣正要往客西马尼园去,要在公会面前受审,钉上十字架,可是他仍旧在想到天国,耶稣认为十字架决不是失败,它是得荣耀的道路。耶稣正要走上各各他,祂也是走在通往 神国度和宝座的路上。
彼得的失败
我们现在搜集有关彼得的故事。
主的警告(廿六31-35)
耶稣的某些特征在这段经文中很清楚地显示出来:
(一)我们在此地看到耶稣的现实性。耶稣知道摆在前面的是甚么。马太在旧约撒迦利亚十三章七节,看到门徒们将要逃跑的预言。耶稣并不是闭上眼睛不看事实的乐天派,祂预先看见那不可避免的事将要发生,可是祂仍旧勇往直前。
(二)我们在此地也看到耶稣的自信。祂说:‘但我复活以后,要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耶稣时常能够超越到十字架的前面,祂对于荣耀的确信,正如对痛苦的确知一样。
(三)我们在此地看到耶稣的同情。祂知道祂的门徒要逃命,并在祂最需要的时候离弃祂;可是祂并不责备他们,祂并没有定他们的罪,祂也没有向他们发牢骚或称他们为无用的废物与拆断的芦苇。相反的却告诉他们,最可怕的时候一过去,祂就要再与他们相见。这就是耶稣的伟大之处。祂知道人最坏的地方,而仍旧爱他们。祂知道我们人类的弱点,祂知道我们一定会做错与不忠,但是这样的认识并没有使祂的爱转变成苦恨或轻视。耶稣对于软弱以至犯罪的人,只有同情。
再者,本段经文也显露关于彼得某些事情。当然,彼得的错误十分明显;彼得的错就是过份的自信。他知道他爱耶稣,这是毋庸置疑的,他以为靠着他自己,就可以应付任何情况。彼得认为他自己比耶稣所认识的他更为刚强。我们的安全,只在于我们认清自己的软弱,不再有夸口的心,不靠自己,却谦卑寻求基督的帮助。
罗马人与犹太人把夜晚分作四更,下午六点到晚上九点,晚上九点到半夜十二点,半夜十二点到翌晨三点,翌晨三点到清晨六点。所谓鸡叫是第三与第四更之间,耶稣对彼得所说的,是在黎明以前,彼得要三次否认祂。
勇敢的失败(廿六57-58,69-75)
凡念到这段经文的人,没有不对新约的坦诚感到惊奇。如果还有一件秘而不宣的事就是这一件,但这里竟然不顾羞愧而完全叙述出来。我们知道马太的记载是根据马可而写成的,这段故事在马可的描述更为生动(可十四66-72)。我们也知道──如帕皮亚(Papias)告诉我们,马可福音实际上只是彼得讲道材料的摘录。我们获知一件令人惊异的事实:彼得否认主的故事,竟是彼得亲自告诉别人。
彼得并没有隐瞒,反而使它成为他所传的福音中重要的部分。彼得如此行有一个最好的理由:每当他叙述这个故事一遍,他可能会说:‘这就是耶稣赐予的饶恕,我在祂最痛苦需要的时候不忠,祂还是饶恕我,这惟有耶稣能够做到。我彼得是一个胆怯的人,祂竟接纳我,甚至还使用我。’我们在念这段故事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的是彼得亲自叙述他自己罪恶的耻辱,为要使所有的人知道耶稣基督赦免之爱与洁净能力的荣耀。
如果单以不定罪的同情来看待彼得的失败,是错误的。在彼得身上所发生的,可能发生在多数勇敢的英雄身上。所有其它的门徒都逃走了,彼得并没有走。在巴勒斯坦地方,小康之家的房屋是建造在四面都有房间,中间有一块方形的场地之中。彼得走进大祭司家中间的院子,等于就是走进狮子洞里,可是彼得不顾这一切。无论这个故事怎样结束,它却是一位勇敢的彼得作为故事的开始。
第一次不认主是在院中,婢女一定因着彼得是耶稣的跟随者中最出色的一位,而认识他。经过这样的指认以后,我们一定以为彼得会立即逃命,胆小的人可能立刻逃进黑暗之中。可是彼得并没有逃,他退到廊下,在彼得的内心被两种感情所撕裂,一种是使他想要逃跑的惧怕,另一种是使他留下的爱。他在廊下又被人认出来,这次他发誓不认识耶稣。可是他还是没有离开。这简直就是最顽固的勇气。
彼得的第二次否认主,使他露出了马脚,他说话的口音显然就是加利利人。加利利人说话带有喉音,由于他们的发音过于难听,在会堂里竟不准加利利人祝福。他再一次被人认出是那加利利人的门徒。这一次彼得做得更不象样,他不但发誓不认识耶稣,也咒诅跟从耶稣。但是彼得显然仍无意离开大祭司的院子。然后鸡叫了。
这里很可能有一幅清楚生动的图画,即所谓的鸡叫,并不是家禽鸣叫的声音,而且从一开始就不是这个意思。大祭司住的房子是在耶路撒冷城的中心,似乎不可能在市中心饲养家禽。而且实际上犹太人的律法定规,在圣城中饲养公鸡、母鸡都是犯法的,因为它们会污秽圣物。但是鸡叫的时间是在翌晨三时,罗马在安东尼城堡的卫兵,就在那时候换岗,换岗是以吹号为记;‘号’的拉丁文是gallicinium即鸡叫之意。所以至少有可能的事是:当彼得第三次不认主的时候,有号声从城堡的营地发出,响彻整个寂静的城市,彼得想起这吹号的声音──鸡叫的声音,他就到外面去痛哭。
以后彼得做些甚么我们并不知道,福音的故事在他羞耻的痛苦之中垂下了仁慈的幕幔。但我们在定彼得的罪以前,一定要很清楚的记得,在我们中间很少有人会有勇气,走进大祭司的院子。最后还得提到一件事,彼得虽然三次被人认识,给他勇气仍然留在那里的是爱,使他想起耶稣的话也是爱,使他到外面去痛哭的还是爱,而受能遮掩了许多的过错,这故事最根本,持久的印象,并不是彼得的懦弱,而是彼得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