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问题对治
感觉礼敬修法中感觉耗能比较明显,是没有介入的很好,介入的很好的时候是增加能量的。练习之后对现实环境突然产生陌生感等,这个过程应该还在一个中间状态中。歇息几天再继续,看还有没有更多的表现。这个过程估计还是需要一些动力,可以加强一下动力方面的要素。比如能量,内景通道方面,就是能量方面的通道(不是场景,是能量体系的通畅程度)。应该增加一些能量体系的强化练习,强化能量练习和礼敬之法可以交替进行,就是说需要平衡一下修法的实践进程,基本的修法也应该做补充性的实践。困的时候,意识仍然很清晰,也不是能量方面的问题,更可能是某种转入心灵态的一种表现,但是更好的表现是好的景致也可以在清晰的状态不困的出现。这样修法过程需要绝对开朗的情绪,心神明晰。礼敬法门的远景空间出现的不清晰一般都是积累还不够,并不是能量不足的问题。不是时间积累不够,是这个练习需要时间逐渐的接近实践的高端内容,积累不够,是这个练习还积累不够。练礼敬法时就困,这是正常的,通过坚持或者每次更长的坚持解决这个问题,去突破这样的状态。
练习中粘稠感或者质感比较强烈,反而好象感觉有些阻力等,这只是万象场景中的一种表现罢了,随着进程,会有更多的场景。进程展开并不存在唯一模式,但最后是现象中存在本质,本质中也有现象的特质,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中,不能被呈现出来的模式所约束。在过程的上升中礼敬和崇敬的心态再深入强化好象比较吃力,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正常的,这个时候需要切入更深更广更博大的景致,当那种递升的无限高度的出现,我们的礼敬和崇敬是无法丧失的,有时候丧失了说明过程中还需要打开新的通路。如何打开呢?就是在练习的时候需要注重对景致细节的深入,是某些方面的积累还需要扩展。停止不前需要深入并等待。另外还要注意通过多格局的心灵运作流程来解决心念与把握全景的问题,就是类似多心念释放的方式,在这个礼敬修法的练习中是指心灵流程是多线索的,实际的意思也就是同时可以关注无穷线索的运作。不分先后去进行多心念多线索地去同时切入,是需要通过练习来积累,很难一次就到位。有顾此失彼的感觉应该是练习进程中的一个过程,如果采用多元心灵路径演化场景,估计顾此失彼的感觉是可以消除的。
各方面都不是很敏锐对消息也没有任何影响,主要看心态的位置和境界的位置。只有心态在高位,全部的融合才能发生。现在系统重新定义了一些内涵,平等视觉与平常心的获得才是突破。开始有些心态无法深入,这说明心态还不是很到位,到位的心态是只要练习,自然的就在高位心态上练习。但是这些过程是渐进发生的,所以能调服,距离也不远了。修礼敬法门出现身体难受的情况把状态放底点,有助于能量系统的匹配,就是练习的境界放低点,介入的深度不要太深。就是说有时在练习的时候,如果出现特别高的境界,引起身体方面的难受,这样的情况可以把境界放低点,有助于能量系统的匹配。礼敬不是要渐进性的,只是当身体出现不适的情况的时候,可以将境界放低点,一当能量匹配好了,就可以将境界放到任何的高度,也就是说当身体未有不适的时候,可以是任何的高度。只要不出现不适,境界的出入可以是任意的高度。我说的是当有实质感觉高境界的时候,出现身体的不适是能量匹配的问题,如果不是这样,那就不存在这样的关联或者问题。
关于消息的起伏变化是正常的,当消息不是很强的时候,可以考虑增加一些这两个礼敬修法实践之外的修法。这样可以带来一些弥补,因为有时候消息不强的时候,可能也与基本层面的积累有关,但是有时会是一种自然的起伏变化,比如增加快速释放心念的练习方法等,或者空静状态的修法等。如果消息并不呈现引领自己形成突破,也就自然应对这些消息。在礼敬的过程中,任何感受只要能增进心灵的愉悦深度就可以自然对待。一些有相的东西都是变化的,相的变化都是实践过程的正常变化。通过这些有相的美好的变化,去发现那些无相的内核,那么就引发了突破,也就是说在不断变化的美好的心境景致中,发现有相中的无相内核就可以引发突破。礼敬修法中礼敬自己生命可以是有象的也可以是无象的,礼敬自己可以是自己现在的形象,也可以是自己自性遍及一切的存在。自信并不是来源于礼敬自己,而是来源于透彻的礼敬一切,当然也包括礼敬自己。消除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任何消息能让自己出现平等视觉的突破就可以了,在突破之后,自然的会消除主客体,也自然的获得多元的力。
也不用背景音乐什么的,先测试一下自己的宁静程度如何。换腿频繁对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不要有心理障碍,引起新的烦扰。多写写门呀,消息呀,盘根错节呀什么的,我觉得对突破的进程会有帮助的,不总结对实践进程还是有所影响的。两个礼敬修法但现在的情况是每一个修法的场景估计都不是很容易照应的过来,所以合修恐怕早了点,当然我说的是一个整体的状况,就个人来说,怎样尝试都是可以的。这个练习过程出现没有什么欲望大概是一个过渡,但是这个过渡的时间越短越好,练习的进程中完整的体验到一种生命内在的激情应该是更理想的状态。高端练习顺畅方面就是心态上能完成各个练习的阶段,并有一定的消息呈现。灵感与这个修法倒没有绝对的关系,与心灵状态肯定有绝对的关系,这个方法本身就是适合心灵状态运作的方法。让人感动流泪的感觉平常人也是很容易出现的,巨大的震感可能更接近一些高态,其突破就是获得平常心,与平等视觉是一个高度。
有些场景会在练习的过程中,自然深入进来,比如工作上引发的一些心绪,当这些场景深入进来之后,当喜悦或者高位的心态受到影响的时候,就去舍弃这些场景。一般是这样的,修法本身也是要求清静心的。当烦扰逐渐减灭后,自然能很好的入静,当到比较深度的入静,就是一种定,而这之前已经有喜舍随缘之心境,在定的过程中慧的内涵也容易生成出来的。或者换个角度思考,我们不能入静,是不是想的事情太多了,或者烦扰的东西太多了呢。微过程的情绪的出现是生命自然的一个反映,但是最后总是能静下心来,那就足够了。在练习礼敬法时总是分神,可以练习一下静定的功夫看看。不能很好的静定,和心态方面的不稳固也有关联,加强喜舍随缘的实践。也可以这样改善,做一周的静定练习,采用静坐的方式做,只做静定的练习,攻克一下这个方面。
礼敬修法方面没有什么体会,这很正常,这个修法本身有它固有的高度,所以目前这个专题的是核心是喜舍随缘的实践,做好这点很重要,未来可以形成对礼敬修法实践的绝对支持,这就是两条腿走路,双保险的实践运作。练习中感觉心灵扩展到一个阶段提升不上去,正说明需要强化方式进行喜舍随缘的实践了,而且要花力气高强度的实践。状态并不是刻意寻找就可以即刻得到的,一个方面通过专门的实践,一个方面在心态上要下功夫。练习实践中心态和状态很重要,在这个基础上寻找消息才容易获得。察觉悟是一个觉性的递进的过程,礼敬修法的流程也是觉性的一个递进的推动过程,了解到这点对实践很有价值。这些过程呈现依然是依靠觉的推进,在推进中觉性的壮大。
礼敬练习中有一种联系的感觉很不错,在这个基础上可以不断的发挥自己的悟性,在理解上通向更深的层面。一切存在非存在的无穷的关联,当这些关联全部觉到,本身就是一体化。感到轻松祥和,这样的感觉也很好,除此之外,可以体验更多的消息的呈现,那些消息一般会携带广义的智慧的内涵,在练习过程中,不断出现感悟是实践过程更佳的反映。一种完全投入和融入的状态在大场景中这样操作是很理想的。忘我的信任,也就是一种完全投入和融入的状态,在大场景中这样操作很理想。通过理解、尊重,同时必须信任才能达到真正虔诚的状态。只是在乎自己力量只会反映出自己的那部分,更多的在乎万物的力量,有可能反映出万物的力量。整体性的呈现,确实是一种很'实在'的感觉。礼敬修法的扩展性是非常强的,有这样感觉是很好的,除了层层扩展之外,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关注整体性的呈现的状态。调用过去现在未来相这样的方法也可以。
九、自大与自卑
关于心态的区分是实际存在的,但是从礼敬修法的目标来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要点是‘礼敬所有’,这个‘礼敬所有’的要害部分在于亦是礼敬自己的。由于礼敬自己是通过修法过程从整体上展开的,同时亦复归整体,所以如果介入到位是可以迅速消除忏悔谦卑之众生之心,进入喜悦解脱之圣贤之心中。同时由于修法过程同时存在复归整体的流程,所以在修法过程中只要不刻意逃避礼敬修法流程中的复归整体的过程,自大方面的情节也是不太容易滋生出来,这样就保持了修法目标中的双向平衡。累进的进程中也是有可能在自身的条件下,最快的呈现慈悲救渡之大乘之心的。
还应该看到这个练习在构筑整体的过程中,具体的流程的第一个阶段是树立自大,自己也成为礼敬的一个对象,但是树立的自大并不是孤立的自大,而是和宇宙中宏大的场景关联的自大,这样的自大往往不会激发自身情节中的绝对自大,而是可以释放自己情节中的绝对自大的过程,在整个修法的运作中感觉自己非常的强大,并列的和无限高度站在一起的自我强大,实际效果是建立起巨大的信心。而第二个阶段是将自己融入到整体的过程中,万一自大情节在修法的宣泄过程中站有上风,通过融入整体的对应修法来化解,在融入整体的过程中感应整体中无限多个强大的要素,自己通过融入整体成就着一种整体的自大,而消解孤立的自己独立存在的自大。第三个阶段,礼敬所有也是一种化解方式,即使自己孤立独自存在自大没有完全消除,礼敬所有的行为指向为即使自己感觉非常的强大,也对所有存在(包括人和事)抱有非常大的宽容心,礼敬所有的人和事,强大中保持和所有存在一致的位置。这里说的自大应该是带有引号的自大,应该是强大的自信,而强大的自信在修法进程中也是非常需要重点培育的一个方面。之所以还是用自大,是因为这个过程有可能产生一些自大情绪的宣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同时使用自大和强大自信是让我们都能了解这个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可能,使我们在修法实践的过程中更容易把握。
就‘呈现自然的智慧光明相’来说是指修法中所描述的那些景致或者是类似的景致,这些景致和个人的目标以及存在的环境不构成关联。‘自然的智慧光明相’的真实呈现也不仅仅只是会停留在练习过程中的景致上,而且是在这些景致体现的信力融动中,这种景致内涵的力量能深入到生命行为的各种俱象中。其类型、表现、性状、类别体现以及相应的基准的一部分会表现出人格属性上的各种优秀的品格,并被广泛的认同。否则就是出现了任何的景致还不可以去判断自己的生命运行在一种‘自然的智慧光明相’中,还是在练习积累过程中虚实交替状态的演进过程中。‘日常状态偶然的自然呈现’的表现是每个人在生命历程中都有可能出现的,有时甚至与是否是修者都没有关系,这种偶现可以看着是个人生命中神性光辉在某些特殊的时空场景中的自然外露,这是人类心灵层面本有的要素,只是比较稀见,不容易捕捉。在人本心理学中提到的高峰体验基础之上的高原体验似乎可以看着是这种状态的自然呈现形式之一。有时候一些常态下的幻境是一种人格领域分离的现象,表现形式上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内在温柔,外在残酷,或者反过来,外在温柔,内在残酷。这种表现有时是对他人,有时甚至是对自己。在某些幻景支持下的一些分离现象有时候也表现出来把自己当作救世主,不顾现实和他人的基本面,以一种凌驾于现实和他人之上的态势来推演自己的这类幻想。这也就是生命成长过程中失衡或脱节状态的体现。这个现象在修行的人走向高端的进程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表现,主要由先天个性方面的不平衡的程度决定,这种表现应该说来也是高端进程中的一大障碍。幻景以及虚实的表述乃是未达成整体我之前的表述,一般在修法的累积上升过程中,因为猎摄到更多的场景,有时对某些人来说更容易激活自大的情节,导致整体性的变异,从而不能上升到整体,这也是修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关隘,所以也是需要表述并不断要警醒的。
克服的方法介绍两种,一种是在修行进程中出现支持自己绝对强大的体味的时候,把自己及时的放到绝对渺小的生命体味中,当在修行中出现自己绝对渺小的生命体味的时候,把自己及时的放到绝对强大的生命体味中。从而避免由于先天的个性的原因导致自己膨胀自我,形成自大,把自己凌驾在一切之上;也避免由于先天的个性的原因导致自己贬罚自我,形成精神和心灵领域的极度收缩;也避免由于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过强或过弱的心理态势下,形成非常负面的想法或者行为情节的出现。另一种方法可以在修行的同时进行人格优化领域的实践。前面探讨的问题是修法过程从可能出现的不利情景,这些不利情景肯定是需要认真的表明的,原则上来说,在修法时间的过程中对于好的景致我们一定是需要认可的,这样有利于修法实践的展开,但是必须防范在中端进程中这些景致导致自大情节的激化,同时也需要能绝对控制自己,避免出现类似精神病理学中的幻听幻视情节的出现等。除此之外,我们可以放心的运用修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良好的景致来增进自己的积累。我前面的意思直接说就是在修法实践的中端进程中一定的要防范自大的情节的激化,如果外在表现刻意是普通人心态,但是内在却认为是高高在上的,反而情形更糟糕。如果做到这几点是心行合一的自然表现,才是一种真正的胜境。同时也可以认为自大情节将被永久的降服。
一般来说在修法的初级阶段,总感觉自己处于一种落后的状态,比较容易出现自卑情节,所以在这个阶段反而要鼓励所有的生命是伟大的,并且是有大作为的,只是需要不断通过练习来积累,并对出现的良好景致需要充分的肯定。但是这些积累完成后,上升到修法的中级阶段后,会感觉自己处于一种超前的状态,比较容易出现自大的情节,而实际上处于这个阶段的修者对虚实,真幻场景并不一定有绝对的判断能力,所以这个过程通过表述过滤一些引发自大情节或者其它负面情节的景致,以‘幻景’和‘虚景’来解说对这个阶段能顺利度过某些关隘是有意义的。而实际上前贴我此问题的表述也是对整体上也是对个人在修法的中级阶段在进行必要的指导和提醒。而系统推出“大场景”的礼敬法门,并没有投鼠忌器。
[基督教的上帝宣扬和救世主模式可否属于“在某些幻景支持下的一些分离现象”]这属于不同的形式体系不同构架的问题,作为宗教系统必然需要存在最高的信奉对象,这是信仰的问题,而不属于“在某些幻景支持下的一些分离现象”,我们说这种现象的时候是在非宗教体系非信仰体系中的表述,并且目的是对修法的中级阶段进行的指导和提醒。实际上关于精神和心灵的运作过程是非常的复杂的,在修法的上升的进程中,在一些关隘中所表现的形式过于多样化,但是如果探讨其机制又过于复杂或者时间不等人,所以在表述过程中,直接排除某些东西可能是一种快捷的方式。"礼敬所有"的心态虽然的练习过程中的一个目标,但是‘礼敬’是一种非常高度的崇敬,应该有一种特别的高度,这个高度类似宗教中某信仰的人对其最高信奉对象礼敬有加,绝对崇拜的心灵层面的活动模式。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拓宽将礼敬的心灵活动对象扩展到自己身上,扩展到所有层面,那才能达到“礼敬所有”的目的。因此这个过程不是一般层面浅显的心灵活动行为,而是非常深层的爆发性的心灵活动行为。
十、幻视与幻听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心理特征分型中弱而不稳定类型的人群,有可能出现“幻视”、“幻听”的精神病理上的表现,这类人群在修法(特别是对应场景的修法)过程中也比较容易出现场景感受,因为心理特征是弱的类型,所以有可能出现被感受到的场景所牵引,自己不能控制而出现精神病理上的表现。不只是在修法的过程中,而且在常态上也出现视觉和听觉上感受,自己不能控制,这对初修者来说是绝对需要避免的一种状态。“幻视”、“幻听”是精神病理学上的表达,是指出现不受自己控制的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一部分的原因是精神上的某些缺陷所导致的,另一部分有可能是大脑器质性的疾病所导致的。而幻听部分也有可能会由听觉系统的一些器质性的疾病所引起。
区别的方法也很简单,任何场景的感受只要不是强制性的不被自己控制的,那么就基本上没有问题,可以认可好的或者有利的场景,帮助自己心灵层面进入到活跃的状态。这个过程并不需要我来直接的判断,只要感觉上出现任何强制性的自己不能控制的场景,特别是在非修法的过程强制性的出现自己不能控制的场景,那就需要即刻的警醒,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封闭自己,而是需要和大家多交流,来通过大家或者心理治疗等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自己不能控制的强制性场景是指日常中出现一些和实际环境无关的视觉或者听觉感受,并被这些视觉和听觉感受所牵引,自己不能自主的停止这些视觉和听觉感受的情景。而任何的视觉和听觉感受在瞬间都是有可能产生的,这也符合精神生理学上的原理,所以对于任何和现实场景无关的视觉和听觉感受,只要自己能自主的控制,自己随时可以停止,那么就不能认为是幻视或者幻听的现象。
在修法的中端过程中出现实质性的引起自己自大和自卑的场景可以认为是一种幻景,解决的办法前面已经表达过。另外通过场景的修法是激活心灵的一个捷径方式,修法中实现场景的目的是为了激活心灵的运作模式,因此对于特别是含有类似指导自己认知的场景,自己不要认为就是神的诣指而导致强制性的行为的负性改变,自己不能控制的去强制性的执行,那就没有任何的问题。因为修法中出现的许多心灵场景并不一定是运行在现实世界中的情景,所以对于任何感受愉悦的场景我们都可以认可并接纳,出现任何的负性的场景就否定掉,通过这个过程更好的激活心灵的活动,一些场景中出现好的指导自己人生的内容也是可以被接纳的,但是如果和现实有冲突,就要自然的放弃,不要被场景中的信息导致自己出现和现实相冲突的行为,特别是强制性的行为,按照这个规则来对待任何场景就不存在‘幻景’的概念了。
能否成为实效的心灵场景运作从经验上看在修法过程中一定会有宏大场景的真实呈现,这从心灵的活动模式上看也可以旁证这一点。在心灵活动模式中,是能体味、感受、感知宇宙中更多世界的场景,而这些场景一般来说也是很宏大的,并且在感受上也存在一些层的突破。所谓层的突破是指在修法过程中感受到的场景的一部分是超越我们现实世界存在的场景的。但是只是有场景的呈现还不够,场景的呈现说明在修法过程中心灵活动模式有所表现。只有通过修法过程或者其它的途径(比如人格的优化实践)不断积累并深化心灵活动的模式,真实的实现提升生命的认知水准,能够了解更广泛的智慧,实现心灵认知能力,融入到生命的行为中,达到知行和心行一致,并呈现出比较优秀的人格特征,那么才能认为生命是处于实效的心灵场景的运作之中。想象、认可、非场景性的心灵感受不等同于真实的心灵场景运作,它们是靠近心灵场运作的一系列实践和积累的过程。有效的利用这些状态是可以最后实现心灵场景运作的目标的。当然也需要一并结合其它的实修方法才能实现目标(比如人格的优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