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星持续射电,对磁体是消耗,失去吸积功能的中子星属于封闭体,过量消耗引起坍缩。尽管理论上星核仍具有真空零点场效应,但实际上已介于量子化即量子真空态,星体也趋向中性而称为中子星。当真空受着较明显的电荷干扰,自身的磁荷扰动与电荷扰动旋转方向相反,电场效应增强时,电荷的整体行为产生的库仑斥力,使星核的引斥力失衡,即引力<斥力;反磁耦合被迫转为顺磁共振,真空在整体性上转变为横向自旋极化态,形成的量子化真空相变场,成为取代-0场的+0场,射电解耦性随之消失,这个场就带动磁子全部改变自旋方向,冲破坍缩球体爆发。爆发产生高温使冷磁子转换成热磁子,重整后的电磁结构,已是相对论,量子论理论框架下的结构。量子二次重整之说,机理在于此。
这种近似爆炸的爆发,可使这颗星十分明亮,但也可能使星体在一次强劲的闪光后,把炸开留下的炽热体聚合成火球,这个火球就是类太阳。由于类似的超新星爆发分布在银河系内的几率较大,形成类太阳的几率也多。爆发时过程亦长。天文学用一次观察作结论的方法,并不科学。
值得注意的是:“标准大爆炸宇宙设想”的参量与中子星十分吻合,即内在时间约10
-45s;密度为10
-30~-20g/cm3;温度约10
±13K。爆炸机理亦近似。把大爆炸产生的宇宙作为狭义宇宙,大爆炸设想的宇宙原始火球就只能转移给太阳。事实上,太阳是热恒星的唯一标志。亦标志着与生命体的直接和间接关系。
参照表1量纲,坍缩前的中子星表达2阶量。从2阶量降为1阶量,正好吻合了太阳及太阳系本身。爆发量过大,可能不留下炽热体,整个星体消融在空间;爆发量过小,就成为超新星。
银河系内这种天体重整,是形成类太阳自转热恒星的根本原因。发生过多少爆炸,形成了多少太阳,我们不知道。F·霍伊尔等曾提出过“小大爆炸”设想即:物质由大约10
16太阳质量级,通过一个负能量的无向量制造物(Crcati field)发生,场的值是时空的函数。这个设想尽管没有直接否认大爆炸宇宙起源,但已经指向未挑明的事实。原始火球≈太阳是毋庸置疑的。而那个最后1秒钟形成的原核是什么?当然是1H核,它在太阳内以H+形式嬗变,除辐射外,设有给出任何物化实体。行星的物化迄今相当模糊、牵强。可以肯定,行星既不是爆炸的残体形成,也不是由太阳系空间内的星云疑聚成的。
太阳维持着1阶效应的极限态即热核聚变,自身没有内在动力。平均温度约10
5K,有效温度日冕区显示为10
4K;色球层为10
3K;光球层只有50K~60K(5000℃~6000℃)。光热力程约10
8km仅能到达木星。太阳辐射主要表达光子行为,依据洛仑兹变换,光子质量为0,但纳入光电学认证,光子与电子是等价的,其自举能量为10eV。而夹在辐射中的中微子、伽码射线和紫外线,都在10eV~10
8eV能级范围内,它们来源于太阳日爆、簇射等随机几率。
无疑,太阳本身是+0场效应,充填太阳的热等离子气旋不具有蜕变机制(近似
旋),表达的也是碰撞。这类等离子由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给出。氢原子核自身的核机制并不参与,换句话说,它在高温态或常温态处于冻结,核冻结相当于把氢原子禁闭起来。
有研究认为太阳“燃料”耗尽后将坍缩成黑洞。我们认为这是冷却至-2.7K临界,磁子纵旋跨入
旋,还复负宇宙天体基本动力模式形成-0场所致。-0场是负宇宙天体的基本场。太极图用两个小圆圈对应,表达的就是±0场转换。
超新星爆发将–0场转换为+0场;太阳坍缩又将+0场转换为-0场。磁子的
旋不仅改变了旋转方向,而且形成从单个到整体的运动机制,反演自身。道学定义非常道指的就是逆动反演,这种蜕变只服从负曲率空间,当涡旋可以扩展开来,标志一个新黑洞产生。道佛两学指的大周天的科学解在此。大轮回,大寂灭意味大新生的未来时空,佛学用弥勒佛形象表达,它将于56亿年后问世,表达星宿劫。放弃那些并不科学的统计描述,推导太阳发生在50亿年前。
距坍缩还有50亿年的太阳只能表达正曲率空间场,亦只有经典质量引力,引力辐射仅能复盖木星内的天体,光热只能达到火星给出零上温度。太阳系与银河系的界面温度为-2.7K绝对值(约–271℃),它在负宇宙温度中不是概率而是常数,由它界定了-2.7K→10
5K的温度场,完全服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因此,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关系是确立在不可逆转的系统中,行星亦体现了数理的不可逆即0,1—9,0模式。
超新星爆发复盖面的几何尺度是不确定量,但可判定在3阶量下限,冷却收缩至今已有50亿年,实际空间距若以冥王星轨道半径定,仅为10
9km。这个尺度是太阳系的稳定空间,亦是表达物化过程的空间。
爆炸后的4亿年,太阳系内设得行星,行星是由银河系的星云给出的。冷却收缩期间,已冷却的热磁形成的密集磁素,在–2.7K下限磁子近似
旋而形不成涡旋,即不能用波函数描述,亦无法给定质态认证,以“以太”形式静止地留在太阳系圈定的空间内。因此,康德的星云凝聚说在这个静态空间不成立,由炽热体形成更无从描述行星自身的状态解。
我们对行星给出的整体描述,是超越现有理论的。这一认证将给定宇宙天体物化的全部过程。也解释了生命发生和终结的必然性。
银河系整体上是从高频致密流分离出来,自身亦是标准的星云。中心涡旋银心尚保持着黑洞属性,喷流就是观察描述的悬臂。分布在银河系的动态小星云亦有独立的涡旋、悬臂特征,悬臂的实质就是喷吐流。吸积流是不可观察的,天体图象显示的都是喷吐流。喷吐仍有解耦本征属性,在银河系低频段内,解耦的喷吐流近似悬臂延伸,由此形成的彗星普遍存在在银河系内。有的小星云亦可直接转换为彗星。彗星是天体唯一具有运动学的星体,它因此有资格转换成行星。支持彗星切入太阳系的是位相,处在负宇宙天体的彗星位相高于处于正宇宙天体的太阳系。
彗星随着太阳系收缩切入,依据数理顺序公约,形成第一颗行星—物化和生命体。对此,我们留在后面结合太阳系动力模型、行星状解、轨道变换、生命起源、演化和负熵等来描述更具体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