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自然属性
自然化人把属性留在人体,人化自然就是还原模拟;存在决定模拟意识,就只能是人本的自我还原。当代理论科学和实证科学,对人本的还原远远不够,主流意识还有误区,许多研究对人本提升没什么用处,而宗教文化更令人无从认知自己。
心理学仅能在一般层面上解释心理,把人的心理活动看成从属客体的东西;人因此而丧失了主动权,丧失了自然给人的根本属性,在某种程度和意义上变成了文化奴隶。中国人既要接受传统文化奴役,又要受西方文化节制。
这是心理素质不高的两大问题。心理动力学,是针对此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讲述。
动脑子要先动心。
人生的种种诱惑,大多数来自外部世界。仰视太空,低俯人间,大多数时候又总觉得那是由心生发的一种扰动,与生俱来的对神秘的不可求解的终极审判导致心理性逆反后的升华。
参加“ SHOA ”理论研究的朋友也基本上感受了这种属于思维机制的人本效应确然连锁在天地冥冥之中,弄懂了人心即天心,奇而有法,一动即易,一易即反,神出鬼没的没道理。都深信这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与社会的关系的基本法则。
古往今来纷繁的文化演绎,留下太多的有关天人的解说,从不同方位和层次导引人对天的回归,但终未能如愿以偿。惟有高踞于天人间的上帝和佛祖,以其威严和悲悯作出了他们的宿命裁决,在西方和东方的文化史上信手涂鸦,杜撰出一个个怅惘迷茫的生命意义外,教堂悠扬的钟声和禅院沉郁的梵语,并未敲开天国的大门,涅槃轮回的极乐,也无济于人们颤抖的灵魂。
这灵魂的颤抖,却使人证认了一个事实——对末日审判与因果报应所倡导的宗教世界观的最后超越,必然要反映到自然哲学和科学的使命中来,它原本就是属于人的。如果审判的如是所许诺的归真返朴已非那些迷信指代,那么,重返创世前的执着要求的先哲们(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潜心于为找到全人类的心理都普遍有效的思维构成原则,实现人类好奇的目光从纷纭变化的宇宙万物转向更加纷纭万变的人世命运的思考,发轫于不断发展的哲学和科学所体现的灵魂悸动,才真正验证着对自然的回归。
回归自然,离不开心理动力和支持动力的灵魂导引、悸动和颤粟。
《大乘义章·九》定义智慧是:“智为照见,慧为解了”,其物理意义十分准确,也表达了哲学意义上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有关照见和解了的机理留待后面讲述。这里针对自然化人与人化自然,文化化人与人化文化的相依性讲解。自然化人与人化自然是十分具体的还原模拟过程,人要还原天,就得先还原自己,再作出模拟。道学倡导的“天人合一”就取向最高最大的还原,但对模拟却未阐释,以致“天人合一”被理解得似是而非。当然,离开高科技是谈不上模拟的,但高科技对人本自我还原和模拟却又无能为力。
还原以人的感知程度决定,模拟是印证和推理过程与终结。这个过程就是文化化人与人化文化的过程,决定了能否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能否顶天立地、继往开来。地球人类至今还解不开根本性的因果关系,肩负蓝天无所依傍,继往什么开来什么完全是迷茫的,以为从文化故纸堆里就能发展自身,完全太无视自然法则了。由传统是似而非的文化化出的当代人,就是这个样子。卡缪说:“即使是一个能用糟糕的理由来解释的世界,人们也感到是一个熟悉的世界。但是另一方面,在一个剥去了假象和处世标准的世界中,人类感到的是一个不和谐和更陌生的世界”。他预示的从不和谐和陌生走向新的和谐和熟悉的从必然到自由的见解,提在科学面前时,拉里夫·赖在《在未来相撞》中说:“任何人,即便是现代科学家中最有才干的人,也不能真正地知道科学会把我们引到哪里去”。
看来,地球人类面临的根本选择,是先照见自己,解了自己,找到与天地同存的大因果关系。面对现实,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把创新文化的作用联结在先进上,在思想意识领域完善自己,就不会迷茫、困惑和无所适从。
心理动力学的取向仍然是自觉 — 自在或自爱 — 自在。大卫·塞波雷在《爱你自己》一书中疾呼:“难道我们不应当遵循宇宙规律和科学家经过探索发现的自然生活方式,即科学的自然生活律,来取代毁灭了我们时代的传统偏见吗?何去何从,当然应当每一个人自作主张”。
这个主张当然不仅仅限于一些治标思考和举措。“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的更高定位的解释权就是人,但在合法权利仍然被传统偏见浅见和主流意识剥夺时,自爱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成为自私自利的代词,“人不为已,天诛地灭”这种荒诞的说法还有相当影响。
心理动力学是超越传统文化的驱动力,绝对属于爱自己、爱社会的人拥有的自然属性。
原始共产主义靠早期群体富裕的精神价值和早期地球的富饶资源维持了上千年,科学共产主义靠的仍然是这两点。精神富裕和地球资源亦不完全是现在所认识的,这是一个科学的转换模拟问题。现在而今眼目下,科学还没有完全认识到这点,所以有人才发出不知科学会把我们引到何处去的感慨。
这是科学发展观面临的根本问题,同时亦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和谐问题,有待科界的超我来解决。就中国的政治情感和理性而言,是不允许依靠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占有来作为经济利益的生长点的,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支撑可持续发展呢?当然,目前全世界都还没有,就在于科界没有产生超我意识,以人为本也只能在一般层面上体现某些理念。其实,一般的理念,也需要超我的智慧才情来发挥,来缓解各种矛盾和危机,在一般层面上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我们认定当代中国的系列主张,是这些主张已经体现了超我意识的智慧才情,具有相当启发性,可促进更多的人启动心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