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耶稣之名本身只是一个象征,它所代表的乃是超乎世界之爱
问:耶稣在《奇迹课程》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对非基督徒而言,有必要与他建立关系吗?
答:如果读者知道身为犹太后裔的海伦在世时,对于「耶稣」这么名字跟我们一样感到难以启口,读者大概会有如释重负之感吧!
海伦始终称《奇迹课程》的真实作者为「那声音」,她的合作伙伴比尔更不愿提「耶稣」的名字,每当有读者问起,他总是轻描淡写地说,那是海伦的「较高自我」。但根据与海伦朝夕相处的肯尼斯博士之见,海伦确信不疑「那声音」是耶稣,不知是职业上的顾忌,还是内心的抗拒,她始终不愿直呼其名,每次与肯尼斯谈起时,她都是先称「那声音」,肯尼斯都会接着说:「你是说耶稣。」她才继续讲下去。这种对答几乎成了他们每个讨论的开场白。
因此,肯尼斯博士在讲学时,以及他所撰写的海伦生平《暂别永福》一书中,直接把「那声音」称为耶稣,于是耶稣的名称便在《奇迹课程》的团体中沿用下来了。这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应该算是非常自然的现象,但肯尼斯博士表示,对非基督徒而言,耶稣的形象只能算是「方便法门」,对于了解《奇迹课程》的精神,并非关键。「教师指南」也曾明言:「耶稣之名本身只是一个象征,它所代表的乃是超乎世界之爱。」耶稣的临在可视为海伦残余记忆里的上主之爱的一种象征,只因我们自己活在身体的幻相内,所以耶稣的象征也出现了明显的人格特质。
如果我们留意《奇迹课程》提到耶稣的角色时,态度似乎有些保留,句中总是跟着一个修饰的子句,解释它以此形式出现的原因:「这个课程就是来自于他,因为他的话已经以你能懂得以及喜爱的语言传达给你了。」(教师指南 p. 54)「倘若对你有帮助,你不妨观想我牵着你的手引领着你前进。」(学员练习手册p. 118)
我们不难由此解读出《奇迹课程》的原则:如果这个人格象征对我们有帮助的话,他必乐于以此形象伴我们同行的。然而,《奇迹课程》很快便提醒我们,这种有相的关系并非信仰的最高境界,我们迟早要超越形相,而进入心灵层次的交流。因为:心灵的本然状态是全然的抽象(空性),上主与人心的沟通只有一个内涵,即是祂永恒不渝的爱及最深的平安,至于以什么语言,什么形式或什么时候表达出来根本不重要。如果我们始终着眼于那一(有形)层次,反会加深了我们在此的幻觉,巩固了小我的思想模式。
《奇迹课程》用抽象(abstract)以及无相(formless)来表达我们心灵的本然状态,且赋予它一个西方的名称「基督」,其实它的内涵与佛教的圆满自性以及空性的理论几乎全然一致。耶稣不过是那无相的绝对境界的一个象征而已。因此即使我们把「那声音」称为耶稣,他所象征的以及与我们的关系也不该是两千年前的那种宗教模式了。
近来西方开始流行「濒临死亡经验」的研究,他们发现,基督徒在黑暗隧道的尽头所看到的光明常常显示为耶稣的形象,天主教徒则常见到圣母的形象,至于佛教徒,光明显现为阿弥陀佛或观世音的例证,我们也常有所闻。这个研究显示了我们的认知结构决定了眼睛所见的形象。如果我们的心境始终执着于某一种形象,那么我们的心境也就停留在旧有的信仰模式中了。
东方宗教对于名相,个体,界线还不算太执着,佛教一个菩萨可有千百亿化身,密宗一位莲华生大士,他分身之多,足以让每一个转世活佛分一杯羹,许多传承也常有数字菩萨共同转世为一位活佛的说法。这种生命互通的现象对于陷于名相与物质世界中的我们是不可思议的,尤其在西方,他们整个认知体系都建立在各自独立有别的名相定义上,一个名词代表一种实体,好似一个萝卜一个坑,互不混淆。因此当我们把作者指称为耶稣后,我们对他的认识反而难以跳跃出他在历史中的传统形象。
因此,我们如何指称《奇迹课程》的幕后人物,并不重要,反应警觉自己在名相中的束缚。不论我们有无宗教信仰,潜意识中对于生命主宰多少都怀有某种感受及情绪,会有意无意地投射在周遭耳熟能详的神明身上。我们何不藉此机会反省一下自己对这些宗教名称隐藏的某种情绪:
称它为造物主吧
感到陌生?
称它为耶稣吧
叫不出口?
称它为菩萨吧
有点儿怪怪的?
称它为空性吧
太抽象了?
称它为不可知吧
那还不如不叫得好!
称它为 "J" (Jesus) 先生吧
太洋味了?
称它为 "V" (Voice) 君吧
嗯…想睡了,明天再说吧 z z z z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