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最后规劝(Ⅰ)(十三21-30)
我们若稍微想象这一幕的情景,许多戏剧性的因素就会浮现出来。
犹大背叛的表现是最糟的、也是最丑的。他可以赢得最佳演员和十足的伪善者的街头。我们敢断言;如果别的门徒知道犹大所作的事,绝不会让他活着离开屋子。犹大老是表现他爱耶稣,向他忠贞,来欺骗其它门徒的耳目,然而却瞒不过耶稣。他是一个厚颜无耻的恶棍;也是一个滑头的伪善者。从这里我们获得一项警告:我们表面的行为纵然骗得了人;却瞒不过基督的眼睛。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我们若充分地了解这件事的始末,便会发现耶稣曾三番四次地规劝犹大。第一,在他们吃饭的时候席次经过特别的安排。犹太人不是坐着吃饭;而是半卧着。桌子是一张坚硬低矮的石桌,旁边摆着一些长椅。形状呈U字形,主人就坐在正中央。他们斜卧时倾向左方,由左肘支撑着身子,让右手可以自由拿取食物。依这种安排来看,一个人的头部会靠着坐在他左边的人的怀里。耶稣大概是坐在主人席,亦即是正中央的席位。耶稣所爱的门徒必然是坐在他的右边;因此他以左肘撑住身子时,他的头就挨近耶稣的怀里。
耶稣所爱的门徒,并没有指明是谁。有人推测是拉撒路,因为耶稣爱拉撒路(约十一36)。有人推测是年轻富裕的官,因为耶稣爱他(可十21);据说他后来抛弃一切所有的来跟随耶稣。有人推测是一位特别受到耶稣钟爱的年轻门徒,不过他的名气不大,没有人知道他是谁。更有人推测主所爱的这个门徒是无血无肉的,只是一个假想的理想门徒。然而,多数人都猜测主所爱的门徒就是约翰自己;我们也十分同意这个见解。
引起我们兴趣的是:犹大到底坐在那里?因为耶稣假如能够和他私下交谈,而不叫其余的人听见,按理说,只有一个位置是可能的,那就是紧挨着耶稣左侧的席位。所以,约翰的头挨近耶稣的怀里;耶稣的头则挨近犹大的怀里。由此我们了解到,主人在侧的席位最为尊贵,是专留给主人最亲密的朋友生的。在吃饭之前耶稣可能对犹大说:“犹大,今晚你坐到我旁边来;我有话要对你说。”耶稣请犹大坐到他旁边,这是一种规劝。
还有一点要在这里交代的:主人时常会从菜肴中拣一块上好的,为客人布菜,这也是友谊的象征。波阿斯为了表示关怀路得,邀请她过来并把饼蘸在醋里,然后给他(得二14)。劳伦斯(T. E. Lawrence)说,他曾在阿拉伯人帐蓬内接受款宴,阿拉伯酋长常常把羊肉的脂油取下,当众递给他,以示尊敬(对西方人来说,这真是一个困窘的情况,因为不管合不合口味都得吃下去,才不会辜负主人的一番盛情)。耶稣为犹大布菜,这也是爱心的象征。我们发现尽管耶稣这样做,也没有引起其余门徒的注意,足见这是耶稣习以为常的一个动作,因此没有甚么不寻常之处。犹大大概常常受到耶稣特别的宠爱。
这实在是一个悲剧。尽管耶稣再三的规劝,犹大被蒙蔽的心始终不为所动。 神要拯救我们,免得我们的心麻木,以致不为他的爱所动。
爱的最后规劝(Ⅱ)(十三21-30)(续)
这出悲剧终于继续发展下去。耶稣再三地对犹大表现慈爱,想叫他回心转意放弃原来的计划。
现在忽然来到一个重要的时刻,耶稣承认他所表现的爱失败了,于是他说:“犹大,你所作的快作罢。”因为实在没有再拖延的必要。为甚么要让无效的奉劝增加紧张气氛呢?犹大若执迷不悟要这样作,那就干脆快作罢。
门徒仍旧不明白耶稣所说这句话的意思。他们以为耶稣是差他去买过节所应用的东西或是叫他拿甚么去赒济穷人。习惯上,逾越节是一个有无相通的节期,凡有的人要帮助那没有的,是一个赒济穷人的节期。一直到今天,仍然有许多教会取出圣餐时所捐出的奉献来赒济穷人。其余的门徒以为耶稣差管钱袋的犹大拿些去赒济穷人,好让他们欢度逾越节。
犹大一领受了饼,魔鬼就入了他的心。爱心的规劝竟然化为仇恨的动力,这实在是一件很糟糕的事。只有魔鬼才会出此下策,把一件极美的事经过扭曲终而变成促使人下地狱的媒介物。魔鬼把爱变为情欲;把圣洁变为骄傲;把惩戒变为虐待;把爱心变为自满。在生活上,我们必须小心,免得魔鬼把美好的事物变成遂其目的之手段。
犹大出去──那时候是夜间了。约翰很喜欢一字两用。白天的反面是夜间;不过还有另一种夜间,就是指人离开耶稣基督去走自己的道路。一个人若不听良善的呼唤,而听从邪恶的特使,就是一种夜间的光景。一旦仇恨的心把爱的烛光熄灭时,夜间就到了。一个人若离开耶稣就是进入夜间了。
假如我们顺服基督,就是行走在光明中;若离开主,我们就进到黑暗里。在我们面前有光明之路,也有黑暗之路。 神赐给我们智慧去作正确的抉择,因为在黑暗中,人会全然迷失。
四重的荣耀(十三31-32)
本段提到四重的荣耀。
(一)耶稣的荣耀已至;他的荣耀乃是十字架。紧张的时刻已经过去了;存疑也已经澄清了。犹大终于出去采取行动,十字架的来临已成定局。每一个人也都必须经历人生的经纬,无法逃避。生命中最大的荣耀就是牺牲所带来的荣耀。任何战役,最高的荣耀并不属于生还者,而属于那些为国捐躯的人。宾勇(Laurence Binyon)说:
我们会年迈残弱,烈士则永不会衰老;
岁月既不能使他们困顿疲惫,也不能定他们的罪,
红日西沉时或在清晨里
我们都会怀念到他们。
在医疗界,受人怀念的不是那些发了横财的医生,而是那些献身发明新药物的人。历史史实也证明,那牺牲最大的人,获得最大的荣耀。
(二)藉着耶稣, 神得到荣耀。由于耶稣的顺服, 神得到极大的荣耀。一个人对领袖表示爱慕、敬佩和信任,只有一个方法,就是顺服。即使必须受苦,仍然顺服到底。子女尊敬父母也只有一个方法,就是顺服。耶稣极其顺服 神,甚至死在十字架上,就给 神至高无上的崇敬与荣耀。
(三)藉着耶稣, 神荣耀了祂自己。若说道成肉身和十字架的牺牲是 神最大的荣耀,似乎有点奇怪。然而世上没有比被人爱更荣耀的事。如果 神高高在上,显得极威仪、沈着,不为任何忧愁或痛苦所动,那么人会敬畏祂,钦佩祂;却不会去爱祂。牺牲的定律不仅是地上的定律;也是天地的定律。 神至高的荣耀正显明在基督道成肉身和十字架的牺牲之上。
(四)事情还有另外的一面,就是 神荣耀了耶稣。在十字架上牺牲的瞬间,就是耶稣的荣耀;然而接着还有更大的荣耀──复活、升天、基督得胜的再临。在十字架上,耶稣建立起他的荣耀;慢慢的到有一天,全世界都会看见他的荣耀。耶稣先受屈辱,然后显明他的荣耀;他先在十字架上牺牲,然后登基;那顶荆棘的冠冕会变成荣耀的冠冕。这是十字架的战役,万王之王要在荣耀的得胜中让全世界都看见他。
临别的命令(十三33-35)
耶稣留下临别的命令给门徒。所剩的时间不多了;如果他们想多听他的声音,就要趁现在注意听。耶稣要步上一个旅程,是没有人能陪伴他的;他要走一条孤独的道路。在临别之前,他命令门徒要彼此相爱,像耶稣爱他们那样。这命令对我们来说具有甚么意义,它对我们与别人的人际关系上有甚么教训?耶稣怎样爱他的门徒呢?
(一)他对门徒的爱是无私的爱。即使在人间最高尚的爱中,仍旧会怀有几分私心。我们往往在无意识之中,考虑到自己应该得些甚么。我们想到自己的幸福,和万一爱被剥夺时所受到的苦。我们往往考虑到:这爱对我们有甚么好处?在我们付出爱心的背后,可能是追求自己的幸福。可是耶稣未曾想到自己。他惟一的愿望就是尽其所有的把自己给予凡他所爱的人。
(二)他对门徒的爱是牺牲的爱。耶稣的爱是没有限制的,我们要求耶稣的爱,他永远不会觉得太多。如果爱是意指十字架的道路,他已预备好付上这个代价。有时我们误解以为爱就是带给我们幸福。当然,爱的结果会带给我们幸福,然而我们也许得先经历痛苦和十字架的过程。
(三)他对门徒的爱是体谅的爱。他彻底地了解每一个门徒。除非我们和人同住,否则就无法真正了解别人。如果我们偶尔遇见一些人,顶多只能见到他们最好的一面。只有在我们和他们同住,才会发现他们的忧愁,暴躁和别的弱点。耶稣和门徒每天生活在一起,约有三年,他非常了解每一个门徒──然而他仍旧爱他们。有时我们说爱是盲目的。这个说法并不正确,因为盲目的爱,其结果必然空洞,而不实际。真正的爱是睁开眼睛的。真正的爱不是去爱想象中所爱的对象,而是爱实际上的他。耶稣的心胸非常宽广,他能爱我们实际上的样子。
(四)他对门徒的爱是饶恕的爱。门徒的领袖彼得将会否认他。其余的门徒在耶稣最需要朋友的时候都逃窜了。耶稣在世的时候,门徒并未真正了解他。他们都是一群盲目的、麻木的、学习力迟钝的,不够了解的门徒。到末后,他们都成为懦夫,然而耶稣并不责怪他们;没有一个人的失败和过错是耶稣不能饶恕的。任何一种爱,若没有学会饶恕的话,结果便会由枯萎而至消失。我们都是软弱的人,若是受到最钟爱的人的打击,心里的创伤将无法言喻。正是基于这个理由,所有持久的爱必须建立在饶恕的基础上,因为不肯饶恕的爱毕竟是会枯萎的。
踌躇的忠诚(十三36-38)
彼得和犹大之差异在那里?犹大出卖耶稣,然而彼得曾在耶稣最需要朋友的时候发誓咒,否认耶稣;结果犹大被认为最可耻的人之一,彼得却还被认为有说不出的可爱之处。差异是:犹大蓄意出卖耶稣,是出于预谋,一点人性也没有。他的叛逆是经过缜密筹划的,甚至到了最后,他仍旧拒绝耶稣痛苦的规劝,真是铁石心肠。彼得否认耶稣的情形不同,他不是故意这样做;他是一时软弱做出这样胡涂的事。在片刻之间,他变得如此软弱,不过他的心思却还是明辨是非的。
一个人若是毫无人性故意犯罪,和一个人一时软弱无意中犯罪,两者的差异很大。一个人明知他所做的事不对仍旧去做,和一个人一时胡涂、软弱、激动,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不对,两者之间的罪有极大的差异。 神拯救我们不故意去伤害他自己或伤害那爱我们的人。
彼得与耶稣之间的关系是很可爱的。
(一)耶稣知道彼得一切的弱点。他知道彼得的冲动;知道他性情不稳定;他知道彼得心直口快,所说的话常常没有经过大脑,想到那就说到那。他很了解彼得忠诚的能力和他所作的决定之软弱。耶稣了解彼得非常彻底。
(二)耶稣彻底了解彼得的爱心。不论彼得有甚么表现,耶稣知道彼得爱他,如果我们只了解一个人伤害我们,对我们失信,或叫我们失望,其实这样做并不是那人真正的本意。他的本意是爱我们的,而不是想伤害我们。重要的是他的爱,而不是他的失败。耶稣很了解彼得。我们若能像耶稣那样谅解一个人一时的软弱所做出的胡涂事,而宽恕他,就能免去许多伤痛。
(三)耶稣不但了解彼得的过去,也了解他的未来。他知道彼得一时不能跟随他;不过他也知道将来有一天,彼得也会像他那样走上殉道的路。耶稣的伟大处在于他能从一个懦弱的人身上看出他潜在的英雄本色;他不但知道我们今天的样子,他更知道他能把我们改善变成甚么样子。他有爱心知道我们的潜在力,他也有能力使我们达到那个目标。──《每日研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