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基督将来的领域(七24-30)
当我们研究这件事发生的地方背景时,它可以说是耶稣生活中最动人和最奇突的一次经验了。
首先我们视察它的地理环境。推罗和西顿是腓尼基的两个城巿,也是属于叙利亚的领土。腓尼基北端起自迦密山,沿着海岸南下,是一块平原之地,介乎海岸与加利利之间。犹太人历史家约瑟夫说腓尼基的地势‘环抱加利利’一点也不错。
推罗在迦百农西北约四十哩,它的名字可以解作岩石,因为在推罗海岸对开之处,现出两块大石,彼此与一条三千尺长的分水岭相连,而形成一条天然的防波堤。自古以来推罗已经是一个着名的海港了。这些石堤不但可以防御风浪,而且也构成一道天然防卫的险要;所以推罗是一个着名的海港,也是举世驰名的堡垒。最初发现用星的位置方向来导航的水手,也是出自推罗和西顿两地的。当人未发现用星宿的位置航行时,他们只敢在日间把船靠着岸边行驶,到了夜间便靠岸停泊。但后来腓尼基的水手能够环绕地中海而航行,相继而发现了天柱星(Pillars of Hercules)位置,可以引导船只航海,后来他们竟能够把船驶至英国康瓦耳郡(Cornwall)的铁矿区。他们的果敢冒险精神,可能吸引他们尝试环驶整个非洲,也并不是一件奇事。
西顿是在推罗东北约廿六哩;在迦百农北方约六十哩。西顿也有防坡堤,像推罗一般,是一个优美的海港,在古籍的记载中,已经蓬勃一时,而从来没有人知道它在那一个时代建成的。
虽然腓尼基的城市隶属叙利亚,但它们是独立的,而且彼此对峙,互争雄长的。它们有各自的君王,崇拜自己的神明,和发行自己的钱币。这些君王与神明在自己一个半径十五至廿哩的范围内,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向外望出去,可以看见地中海,向内陆望则可见大马色。所以不断有船只与骆驼队商人经过它们的境内。后来由于历史的演变西顿日渐式微而由推罗完全控制了它的商业;西顿虽然失去了它的朝气,但腓尼基水手,始终能保持他们先人靠星宿航行的本领,在航海业中,是十分出色的。
(一)现在‘耶稣到了外邦人的地方’,这可以说是一个创举。祂有甚么理由,或因甚么缘故而要前来外邦人的地方呢?上一段的记载,给我们的见解,就是耶稣带来一个革命性的宣告,扫除了食物禁忌的口传律法。耶稣会不会利用这个涉足的机会作出象征性的见解──在 神眼中人不可分为洁净的与不洁净的。犹太人从来不让不洁净的食物玷污口;同时他们从来也不会跟外邦人接触而玷污生活。耶稣存心这样做,是否想证实外邦人并非不洁净的,在 神国里也有外邦人的席位呢?
耶稣可能在这个时候被迫要到北方去,作暂时的躲避,因为在自己的家乡中,祂遭受各方面的攻击。较早时,文士和法利赛人,因为祂打破了他们的法规和条例,于是视祂为一个罪人;希律认为祂是一个滋事生非的捣乱份子;拿撒勒人用冷嘲热讽的态度来讥笑祂。当然耶稣知道当那个时候到来,祂必须挺身而出,和他们正式对垒的,可是这个时机还未来到!当时机未成熟时,祂只好找一个安全的地方,稍避一下风声。这样为避免和犹太人作直接的冲突,于是耶稣在外邦人的地域建立起 神国的基石。这个时候正好作了基督教历史扩展至全世界的预告;犹太人所弃绝的信息,便间接给外邦人造成千载难逢的机会了。
(二)我们还可以进深一层去看,腓尼基本来就应该是以色列所承受的真正领土,根据约书亚记第十九章廿八、廿九节的记载,在约书亚领导之下,亚设支派(tribe of Asher)所统辖的地区,直扩展至西顿大城的,并且包括坚固的推罗在内的。但结果他们当时的兵力有限,而不能攻占这些地方,没有得着应许划分给他们的土地。如此看来,耶稣踏足在他们当中,是否也是一个象征?从前靠兵力不能攻占的圣城,耶稣现在藉着爱心而占领了它们。地上的以色列族不能招聚腓尼基人在他们选民之列,但耶稣却能把他们归纳在真以色列中。这样看来,耶稣所到的,不是陌生之地,而是 神老早已交给他们的应许之地;祂并不是一个客人;而是来承受产业。
(三)我们必须用悟性去读这个故事。这个妇人来找耶稣,请求协助她的女儿脱离苦楚。耶稣的回答是不应该把孩子的食物给狗吃。骤然看来,这话出自耶稣的口,简直是使人难以置信的。
当时的狗,并不是今天人们畜养当作宠物和喜爱的;它根本就是一个不荣誉的象征。希腊人爱用狗来比喻无耻的淫妇,犹如今天的英文字母狗(*****)用来形容淫妇一样。犹太人也把狗当作可耻和卑鄙的东西。‘不要把圣物给狗。’(太七6;腓三2;启廿二15)。
其实,犹太人有时也爱用狗去比喻外邦人的,视他们为可鄙的。拉比约书亚利未(Rabbi Joshua ben Levi)讲过一个比喻。他看见那些外邦人也有机会去享受 神的福祉时,于是他问:‘倘若外邦人也有机会,得尝 神的福气时,那么 神的子民,以色列,便应该享受更多更大的福份了。’──犹如一个皇帝设筵,邀请许多客人前来,先领他们到宫殿大门口;他们看见许多狗只跑出来,而且口中咬着雉肉,肥雀头和牛肉,于是那些客人便开始说:‘狗只也有这些好的食物;等一会我们的酒馔岂不是更丰富吗?’。犹太人视世界上别的国族如同狗类,正如先知以赛亚所说:‘这些狗贪食,不知饱足。’(赛五十六11)。
无论我们如何去解释也好,狗这个字必定是代表一种耻辱。那么我们怎样去解释耶稣所讲的话呢?
(甲)耶稣所讲的狗,不是普通人所指的狗,祂着意把它换作小狗而说出来,它的身价于是提高了,它再不是街上游荡的野狗;而是一只小狗,在家中蜷伏主人膝上的宠物。在希腊文中,当一个名词用‘缩细的字眼’(diminutive word)去表达时,这个字便增加它的亲切感。本文中耶稣用小狗一字,目的也是想把这个字的刺拔去。
(乙)而且当时耶稣的语气是带着温和而且关心的口吻,当人听了这句话,再不觉得是一句讽刺的话了。许多时用不同的语气,去说同一句话,便会产生不同的含义的,如英文字的‘rascal’,在骂人时可以当他是个‘流氓’;但觉得别人可爱时,用不同的语气去说,它可以解作‘小淘气’,就是好逗人笑的家伙了。耶稣用温柔的语调讲出这话来,于是把它内蕴的歹毒意思也挪移了。
(丙)姑勿论当时的情形是怎样,耶稣没有把 神国的门在这个妇人面前关上。祂的回答是首先让小孩子吃饱;而家中还预备好其它的食物给家犬受用的。真的,福音的好信息是先向以色列人传播,但这只不过是时间上的先后而已;别的国族不断的涌进来。这个妇人是一个希腊人,而希腊人是善于口才应对的;而当时她听了耶稣的语调,带着温和的笑容而讲出来,她立刻知道她求助有门了。昔时的人用膳时,没有用刀叉餐具的。他们用手吃;然后再把整大块面包抹干净沾满油的手指,随即弃置在地上,让家犬去吃。所以那个妇人说:“我当然知道小孩子必须先要吃饱,但我可否拾起那小孩子抛在地上的面包呢?”耶稣十分欣赏她的回答,这种请求,充满着明朗的信心,有谁人能拒绝她呢?当时她的女儿正在家中患病,在此时刻尚且能够带着愉快的笑容,充满着盼望,而来请求耶稣,她的信心是经得起考验的;而且她的信心是真确的;她的祈祷得到了答案。在这个故事中,这个妇人顿然变成一个象征,代表那外邦人的世界,充满着热忱的信心和盼望,去拾得犹太人弃绝在地上的天粮。
祂做一切事都是美好的(七31-37)
从表面来看,这个故事所叙述的旅程是十分惊人的。耶稣从推罗起程,伸展至如利利的周围;祂不是走直路,而是先绕路向北方行,然后折返加利利;途中是经过西顿的。简言之,祂先向北行,而迂回折向南行。
有些人以为这样的旅程有点不寻常,把它说成经文上的错误编排,所以西顿不应该列入祂的行程之内。另外有人则说,果真耶稣要依着这条路走时,祂必须花八个月的时间才可以走完。其实这个说法十分接近当时的实情。
这个漫长的旅程可以说是暴风雨前的一段平静时间;在那风暴未吹袭之前,耶稣须有一段较长的时间和门徒相处在一起,因为在后一章的经文中,彼得竟然一语道破了耶稣的真正身份。在未接受外来的重大冲击之前,祂渴望着有一段较长的时间,密切的训练祂的门徒。
当耶稣抵达加利利的领域时,祂先到低加波利(Decapolis)境内,他们带着一个耳聋舌结的人来见耶稣。丁道尔(Tyndale)的圣经译本,说这个人“口里乱叫乱嚷,而不知说甚么。”耳聋和舌结往往是相连一起的;而整个故事的描述,充份地把那耶稣友善待人的态度清楚刻画出来。
(一)祂从群众中,把这个人拉到自己的身旁;体贴入微的去关心他的处境。聋人站去别人的面前,总是局促不安的。一个耳聋的人知道自己听不到任何声音;若有在群众中示意呼叫他时,他一面会十分焦急想听,但另一面出尽方法,也听不到甚么,便会呈现一副可怜相出来。耶稣体贴他的处境和感受,于是拉他到一旁,而不致令他焦急彷徨。
(二)在整个神迹中耶稣好像独自一人在台上演哑剧似的。祂把手放在这人的耳中,又用唾沫触摸他的舌头。当时的人相信唾沫含有医病的药力的。罗马历史家绥屯纽(Suetonius)描写罗马皇帝维斯帕先(Vespasian)的传统,讲及一个故事:‘当王在上座审判民情的时候,有两个平民,一盲和一跛的,走前来,说他们在梦中得到萨拉毕斯神(Serapis)的指示,希望王能医治他们;只要王把唾沫吐在盲人的眼上,他便复明;王若肯动手触摸那跛的脚,他便能行走。本来王不信这些话,以为他们胡说八道;但结果却听从了侍臣的劝言,照这两人的话做出来;他们竟然复原。’耶稣举目望天,示意群众,祂的医治力量是从 神而来的。然后再说了一句话,于是把这个聋哑的人医愈。
整个故事的重点,很显明的告诉我们,耶稣并不把它当作一个病症去处理;祂所关心的是一个人。这个人有特别的困难和特别的需求,而耶稣以最体贴的方法,先免除他的情绪局促不安,体察他的个人感受,而去把他医好。
当整件事做完之后,众人都赞赏,说祂所做好事都美好。这句话极似 神最初创造宇宙时,对自己的创造物所宣判的话一样(创一31)。当耶稣到来,带给人们医治身体和安慰创伤的良药,祂所做的,就是重新再创造这个世界。最初, 神的一切创造物都是美好的;人犯了罪而把它弄致丑恶;耶稣现在到来,竟然又能够把人弄脏了的世界恢复原来的美丽──看啊!祂所做的是一件美事啊!──《每日研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