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志上第十四章
无完全的人(十四1-17)
这段经文,介绍了推罗王希兰,列举大卫在耶路撒冷所生的众子,并记载了打败非利士人的几次胜仗,这是历代志特意把它们置于运约柜往基列耶琳的故事后面;然而,它们在撒母耳记里面,却是置于那个故事前面。请参看撒母耳记下五章十三节及以下各节。这种调换,是使大卫与扫罗的对比变得更加显着。大卫不像扫罗,他寻求约柜,而且接着叙述他战胜非利士人。这两件事放在一起,产生了一种偶然的连系。在旧约中,这个连系与耶稣的话相近:‘你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太六33)。然而,在这个故事里面,还有更深的一个层面,因为大卫的顺服,与 神应许实现的进展和他统治的建立有关。十七节论到大卫名扬国际的成就,并且说列国都惧怕他,是启示有一位更伟大的、尚未出现的王,祂最后要实行普世的统治。
这一章肯定大卫终于坚定不移地建立他的国家,给他在十三章的后退有了正确的解释。在那里我们见到这个属 神的人甲胄上的一个裂罅;在这里我们见到 神的旨意继续在他身上施展出来。因此,在这一章里面有两个对比。头一个,而且是更重要的对比,是扫罗与大卫之间的对比;而第二个对比,则是大卫与 神的关系,在这一章和前一章之间的对比。
(甲)与扫罗的对比刻画得相当详细。列举大卫众子的名单是具有意义的,因为这件事关联到耶路撒冷,就是新的王室中心,以及所罗门。作为王位继承人,所罗门之于大卫,是约拿单之于扫罗决不会有的情形。再者,描述大卫战胜非利士人,而扫罗则是吃败仗。大卫焚烧非利士人的神像,并且把它们驱离国境;与第十章那些失败的事件委实是明显的对比。
(乙)这一章与十三章大卫遭受挫折的对比,是再三地用冲破(parats)这个动词所显示的。在运约柜到基列耶琳的途中, 神冲破乌撒(十三11。译按:中文作‘击杀’,小字作‘闯杀’),因此被起名叫毗列斯乌撒(Perez〔-ts〕-Uzza)。现在同一个动词被用来描述 神在巴力毗拉心(Baal-Peraz〔-ts〕im)冲破非利士人。效果具有肯定 神仍然要藉着大卫建立祂的目的。祂无论如何都没有转过来与大卫作对,动摇祂对他的托付。十三章大卫的基本定向当然是对的,即使在实行上不完全;而且历代志热切地强调大卫对约柜的‘寻求’,显露他是个‘寻求’主的人。但他决不是没有过失的,而且主对他的宽容表明祂的忍耐和恩典。这是撒母耳记,特别是撒母耳记下九至十二章的一个重大的主题,被历代志节略了的。不过,历代志并没有抛弃事实。而且,把我们在本章所见的结合在一起,便是一个有力的见证,即 神坚持祂救恩的计划,不理会祂所拣选作器皿的人有大的缺陷。
(丙)每个基督徒都是 神救赎世界的计划的一部分。虽然可能 神藉着我们达成祂目的的道路,与我们实际上所执行的往往相差甚远。然而在这里我们有一幅 神的图画,祂仁慈地驾驭了一切,把我们再带回到这条路上来,并更新了我们的异象。
最后一个要点正好在此出现。 神当然把我们投入祂的事工之中,因为祂乐意把恩宠分赐给我们各人。但那恩赐决不是与我们所属的祂子民的团体分离的。这是第二节的要点,大卫的王国是为祂的民以色列建立的。赐与大卫的崇高的荣誉,具有保佑并祝福 神所有子民的目的。对于基督徒享受的每一样恩赐来说也是如此。在这里与乌撒悲剧又有另一个对比。人马马虎虎的履行职责,别人便会受苦;然而,尽管我们会失败, 神确实、而且必定会为祂的子民而使用我们。这是我们何时觉得受自己之不足所限制时,应激发的感觉,并敦促我们为 神子民切身的益处,以及祂国度最后的建立,运用我们的恩赐。――《每日研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