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常在厨房里转来转去的家庭主妇,最能体会到生命的「报复性」了
问:我在做第 22 课的练习时,按照书中的建议,对着手中的书说:「我所看到的书只是一种报复形式」,觉得很荒谬,书如何成为一种报复形式?
答:你如果把报复 (vengeance) 懂成我们中国人讲的「报应」,就不难了解了。当初我为了忠于原文,避免有「润饰」之嫌,把它直译为「报复」,不只我们听起来不顺耳,英文读者一样觉得脑子得转好几个弯才能猜出它的意思。
我对这句话的了解是:人间的一切都是无常、虚幻、不完美、有后遗症的,这对于原是圆满、永恒、爱以及属灵的我们,实在是一种讽刺、惩罚与报应。为什么我们会投射出这样一个注定让我们失望的世界来?不是存心「修理」自己吗?但我们无法承认这是自己造成的,曾几何时,喝了忘魂汤,忘了自己干过这档事情,然后摇身一变,成了这个无情世界的受害者。
常在厨房里转来转去的家庭主妇,最能体会到生命的「报复性」了,即使拥有最新厨具设备的现代主妇,仍然是洗完了杯碗,收到碗柜里,转个身子,又拿出来用,再拿去洗,再收起来,这种游戏可以玩一整天,一整月,一整年,一辈子。对向往真、善、美的灵性生命而言,这不是惩罚吗!
你问:手中的书怎么会变成报复的形式?《奇迹课程》为了让你仔细揣摩话中之话,写得如此艰深,害你读了好几遍都读不懂,这不是一种「报复形式」吗?它沉重无比,当你抱着它挤公交车时,难道不想把它丢到车子外面去?讲得再露骨一点,连我们爱得死去活来的人,结果都成了修理我们的冤家,这不是「报复形式」吗?
人类面对这样不仁的天地,不能不必忍气吞声地接纳现实,还得设法在这无意义的世界中找出一些「伟大的意义」,彼此相濡以沫。我们确实生存下去了,但这不是「生活」,《奇迹课程》一棒敲醒我们,让我们看到小我世界的死胡同,要我们试一试它所提出的「另一条路」,活得更像个人样儿!
转自:奇迹课程中文部 读书会问答 20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