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网先锋论坛寻根溯源传统灵修体系(道家精粹、佛法经典、孔孟言儒、圣经碑传、古兰圣训、宗教杂坛/谈、易道/预测/术数)道家精粹 → 道教基础知识<一>


  共有506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道教基础知识<一>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中原一枝花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73 积分:82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2/16 21:39:59
道教基础知识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3/3 15:53:55 [显示全部帖子]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 道教自有自己的创世纪,<<常清静经>>云:"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这是道教宇宙生成论的最简短的概括.道教的创世纪,以<<太上老君开天经>>讲得最为清楚: 第一大世纪,混元:"太清之外不可称计,虚无之里寂寞无表."而后,"八表之外,渐渐始分.下成微妙以为世界,而有洪元."故"洪元"是道教的第一大世纪, 第二大世纪,太初:经万劫而有"混元",又经万劫而有"百成","百成"八十一万年后而有"太初"."太初"是道教的第二大世纪,此时,太上老君从虚空而下,为"太初"之师,"口吐开天经一部",四十八万卷,一卷有四十八万字,一字辟方一百里,以教"太初",此时分别天地,创造日月人. 第三大世纪,太始:"太初"既没,进入道教第三大世纪"太始",此时太上老君下凡为师,"口吐太始经一部,教其太始置立天地"."太始者,万物之始也". 第四大世纪,太素:太始而后是"太素"世纪,"天生革甘露,地生醴泉,人民食之,乃得长生".------此为上古.中古始于"混沌"之世,历"九宫","元皇","太上皇","地皇","人皇","尊卢","句娄","赫胥"和"太连"."太连"之时,"天生五炁,地生五味,人民食之,乃得延年".下古时,首有"伏羲",老君下凡为师,名郁华子,教伏羲,推旧法,演阴阳,正八方,定八卦,此时,人民"皆衣毛茹血,腥臊臭秽,男女无别,不相嫉妒,冬则穴处,夏则巢居".伏羲之后有"女娲","女娲之后有"神农",此时,老君下凡为师,曰大成子,"作<<太微经>>教神农尝百草,得五谷,与人民播植遂食之以代禽兽之命也".神农之后有"燧人".此时,老君下凡为师,"教燧人钻木取火,续日之光,变生为熟,以除腥臊".燧人之后有"祝融",老君下凡为师,号广寿子,"教修三纲,齐七政.三皇修道,人皆不病,作<<按摩通精经>>.次有"高原","高阳","高辛","仓颉","轩辕黄帝".此时,老君下凡为师,号力牧子,"黄帝以来,始有君臣父子,尊卑以别,贵贱有殊".黄帝之后有"少昊","帝颛顼","帝喾","帝尧","夏禹"......至于天地的开辟者,有说"太上老君",有说"元始天尊",有说"灵宝天尊",如<<九天生神章>>说:"三号虽殊,本同一也",要之,都是"道"的人格化与别名. 【生道合一,长生久视】 (1)道教以生为乐,重生恶死,甚而追求长生不死. 在早期道教行世时,便已强调重生的教义.如<<老子想尔注>>便把<<道德经>>第十六章中的”公乃王,王乃大”改为”公乃生,生乃大”;把第二十五章中”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的”王”字改为”生”字”.<<注>>中说”生,道之别体也.”又如<<太平经>>中说:”夫天道恶杀好生.”葛洪更强调服食金丹”能令人不老不死”,而且是最好是止家不死,当活神仙.这也是追求生,以至于永生. (2)道教认为,人的生命并不决定于天命. <<西升经>>:”我命在我不在天,成丹还金亿万年”.人只要善于修道养生,安神固形,便可以长生不死.道生万事万物,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而一,一而二,是须臾不离的. (3)修道养生的方术。 正是由于道教有生道相守,生道合一的基本教义,故而道教采用了许多修道养生的方术,如外丹,内丹,存思,守一,服气,服饵,导引,行跷,房中,守庚申等等,以求达到“保神固根,精气不散,淳白不分,形神合道”,而达到生道合一,长生久视,即<<道德经>>云:“深根固蒂,长生久视”. 【四恩有三】 道教以报恩为重,故以四恩应报。 (1)四恩者:一天地恩,二君主恩,三父母恩,四师长恩。凡此四者,皆宜回向以报之。 (2)三有者:一有情者,二有识者,三有缘者。凡此三者,道皆应亲之。 所以“四恩三有”为信道者,须念念不忘之也。 【三皈五戒】 (1)三皈者:皈依道,皈依经,皈依师,为皈依三宝也; (2)五戒者: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邪淫,四戒妄语,五不酒肉。 此三皈五戒为学道者入道之初,首要遵守之规律也。 【三业与六根及六尘】 (1)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谓身口意三者所起作用之业也。 (2)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心根、意根,谓此六官能生六识之根,故谓六根。 (3)六尘者:色、声、香、味、触、法,谓此六境,能由六根而染尘污,故谓六尘也。 【三障与十恶】 (1)三障者:魔障、业障、灾障也。一、因贪嗔痴等之惑,而生魔障。二、因五逆十恶之业,而成业障。三、因三灾八难之遭,而见灾障。 (2)十恶者:口有四恶:绮语,妄言,恶口,两舌。心有三恶:贪,嗔,痴。身有三恶:杀,盗,淫。合为十恶也。 【三涂五苦】 (1)三涂者:一、火涂,地狱道猛火所烧之处。二、血涂,畜生道互相澉食之处。三、刀涂,饿鬼道被刀剑逼迫之处。又以:一者考对前非之涂,二者畜生偿酬往业之涂,三者饿鬼苦对最深,渴饮火精,饥则食炭之涂,号曰三涂。 (2)五苦者:一、刀山地狱之苦,二、剑树地狱之苦,三、铜柱地狱之苦,四、护汤地狱之苦,五、溟泠地狱之苦,是为五苦。 【三灾八难】 (1)三灾者:遭受三大天灾也。一、风灾,二、火灾,三、水灾。 (2)八难者:一者得生人道难,二者去女为男难,三者形体完全难,四者得生中土难,五者值有道君难,六者禀性慈仁难,七者值国太平难,八者与三宝相遇难,谓之八难。 《云笈七签》卷三十五“杂修摄”的八难为不废道心一难,不就明师二难,不托闲居三难,不舍世务四难,不割恩爱五难,不弄利欲六难,不除喜怒七难,不断色欲八难。 【五行与相生相克】 (1) 金、木、水、火、土,为五行。 (2) 相生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3) 相克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4) 道教还把人体的五脏,也以“五行”来解释:肾为水,心为火,肝为木,肺为金,脾为土。所谓“相生”是:肾气生肝气,肝气生心气,心气生脾气,脾气生肺气,肺气生肾气;所谓“相克”是:肾气克心气,心气克肺气,肺气克肝气,肝气克脾气,脾气克肾气。“五行”与“五方”也有关系:木主东方,火主南方,金主西方,水主北方,土主中央。 【道教三宝】 道教原以:元始天王所化玉清天宝君,上清灵宝君,太清神宝君,为道教三宝,尊为最高之神。然因道教以学道、修道、行道为本,故又有以所本的三要旨,尊为三宝者: (1)学道者:以玉清元始天尊为道宝尊,上清灵宝天尊为经宝尊,太清道德天尊为师宝尊,作为皈奉道法之“道、经、师”三宝。 (2)修道者:以人身之“精、气、神”为修养性命,作出世工夫的三宝。 (3)行道者:以“慈、俭、让”为立身行道,作入世工夫的三宝。(盖基於老子三宝章云:“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是也) 【承负】 “承负”即“因果”也。意思是前辈行善,今人得福;今人行恶,后辈受祸。因为有“承负”,所以今世有的人一贯行善,但却经常得祸;有的人一直行恶,但却经常得福。道教认为,这是由于“承负”使人蒙受的。即本人如果造恶,子孙就会得祸;本人如果行善,子孙就会得福。同样,本人的命运是在为祖先承担后果,祖先如果造恶,本人就会得祸;祖先如果行善,本人就会得福。就如同祖辈积财,后辈享受,祖辈欠债,后辈还钱一样。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即是这种理论。 【守庚申】 人身中有三尸神,每到庚申之日,即上天报告人的过失。三尸分为上尸名彭倨,中尸名彭质,下尸名彭矫,所以也叫三彭。也有称为玄灵的。也有称为青姑、白姑、血姑的。道教为了除去三尸神,采取了许多办法。一种是去欲。所谓“欲生则三尸生,欲灭则三尸灭”。一种是服符诵咒,一种是厌胜,一种是服药,一种是服气,流行最广的是守庚申。所谓守庚申是在每月的庚申日,彻夜不眠,阻止三尸上天报告,或者斩却三尸神。 第一篇中 道教玄学(道教哲学) 【道教哲学】 道教哲学是由道家基於易理而来,易之无极生太极,太极分生阴阳两仪,而生四象,而成八卦。阴阳二气变合,而生五行(木、火、土、金、水五气)。而此五行,布於四方,运於四时,化育万物,变化而无穷尽。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谓道之理,即太极阴阳的原理也。 【学术思想】 道教哲学思想,是根据易之太极原理,已如上述。至其学术思想,则以道教《五大经》为修奉的中心经典。 【道教五大经】 道教以黄帝之《阴符经》。老子之《道德经》,庄子之《南华经》,及《黄庭经》(金阙后圣君著),与《文始经》(关尹子作)为五大经。而此五大经中,又以道德经为道家崇奉思想之中心,与必修之经典。 【道德经之旨要及定义】 老子所著《道德经》,分为上下两部,其旨要在於“自然、清静、无为”,乃为道教修奉的中心,尊为圣典。上下两篇计分八十一章。上篇第一章至第三十七章为 “上经”,开章首句曰:“道可道,非常道”,故称为“道经”。下篇自第三十八章至第八十一章,为“下经”,头一句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故称为“德经”。合上下两篇,乃称为“道德经”。 ----------------------------------------------------------------------------------------- 第一篇下 道教术数 第一篇下:道教文化 【符】 答:符,也称“符字”、“墨”、“丹书”。为一种笔画屈曲、似字非字的图形,道教谓可用它来“遣神役鬼”、“镇魔压邪”。东汉时张道陵张角等均曾以符为人“治病”或“驱鬼”。后正一派道士盛传其法。中国古代封建帝王有亲幸道坛受符事,魏太武亲受,自是之后,每帝即位,必受符以为故事。 【斋醮】 答:道教设坛祭祷的一种仪式。即供斋醮神,借以求福免灾。其法为清心洁身,筑坛设供,书表章以祷神灵。斋者,戒洁行事,古人於祭祀之前,必先斋,斋必有戒,故亦云斋戒。醮者、祭也,祈祷也。道教所建祈禳法事道场,皆曰建醮,又统称为“斋醮”。 【炼度】 答:道教认为,通过符或内丹术可使亡魂受炼,消除罪业,重获神形,获得度化,故称炼度。炼度,是超度亡魂中的一种科仪。 【敬香叩拜】 (1)敬香,有两种: 一是殿主烧香,此皆用线香,以三炷为准,插於大香炉内,炷与炷之间距,三炷平列以不过寸宽为合格,故有“烧香不过寸,过寸神不信”之谚。 二是坛主拈香,此香以檀香为之,敬拈擅香,非常讲究,每炷擅香长短粗细,长不过寸,粗不过分。坛主拈香时,初炷香熟入炉中间,二炷插於左,三炷插於右,三炷香平列并拢。香炉左盒盛香面,右盒盛檀香。 (2)叩拜: 叩拜,叩拜礼,是我国民族传统礼仪,有不同的敬意和不同的仪规,用不同的礼节以表示,故有九拜之仪。“擎拳恭手”,是以表示恭敬之意。后世演变成叩头作揖礼,直到现在,道教仍行叩头作揖礼。叩头有三叩、九叩之别。道教以一揖三叩再一揖,为一礼。与上圣高真祝寿、庆贺道场毕要行三礼九叩。叩头虽用拜垫,实际是五体投地,即双足,双手著地,头磕下去时要头著手。足站成八字形,双膝与手同时著地,左手搂著右手,手心皆向下,成十字形,身为一,表示著“八十一化”。 【早晚功课】 答:玄门早晚功课,是道教徒早晚必诵的两部经典,是修道者的基本法则。功课者,课自己之功,修自身之道。修道之士要认真习诵,理解经意,深悟玄理,脚踏实地按经旨行持。道教讲结三缘: 《早课》诵清静经,即分轻清之意,为祈求国泰民安,忏悔罪业,也可结仙缘。 《晚课》诵救苦经,超度鬼魂,可结鬼缘。 《午课》诵三官经,可赐福、消灾、解厄、赦罪,可结人缘。 【万法宗坛】 道教原有四派法坛,龙虎山天师派是为正一玄坛,茅山三茅君派则为上清法坛,阁皂山葛仙翁派称为灵宝玄坛,西山许旌阳派号为净明法坛。后因三山甚少传世,元时天师奉旨领天下道教事,故三山法均收归龙虎山天师府,乃改正一玄坛,为“万法宗坛”,至今仍之 39【八卦】 (1)八卦:乾、坤、坎、离、震、巽、艮、兑。 (2)涵义: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坎卦代表水,离卦代表火,震卦代表雷,巽卦代表风,艮卦代表山,兑卦代表泽。相传“八卦”是伏羲氏所创。后道教经籍吸收阴阳八卦思想以衍经义,特别用以指导修炼内外丹。 41【道历】 道历为道教专用之历纪也。系按我国夏历为准,用六十甲子以纪年。推算之法,由黄帝纪元(公元前二六九七年)开始,迄今(公元二00二年)道历为四六九九年。唐朝曾因老子为其始祖,乃以老子降生年(公元前一三00年)为道历之开始,但至宋以后,则仍以黄帝纪元为用也。而道教斋醮道场,所用表奏文牒等,则皆书以天运甲子之岁,因对神明故不用道历纪年也。 42【全真道三大祖庭】 (1)山西永济的“永乐宫”(吕祖) (2)陕西户县的“重阳宫”(王重阳祖师) (3)北京的“白云观”(丘祖)。 43【十方丛林中常住道士如何分工】 答:十方丛林中的常住道士有细致的分工。最高负责人是方丈,或监院(住持),即观主。方丈、监院以下有:客、寮、库、帐、经、典、堂、和号等八大执事,分头负责八个方面的事务。 44【道士服饰】 自刘宋陆修静始,道教服饰有了规定。现在道装有: (1)大褂,袖宽一尺四寸,袖长随身; (2)道袍或称“得罗”(得读“朵”音),袖宽一尺八寸,袖长随身; (3)戒衣,袖宽二尺四寸,袖长随身,黄色黑边,受戒时穿; (4)法衣,花衣,或称“班衣”。大褂为日常服,法衣是作法事或宗教大典时高功和方丈穿的法服,花衣是经师上殿时穿的绣花衣。 45【道冠】 (1)黄冠(即月牙冠或称偃月冠) (2)五岳冠(覆斗形,上刻“五岳真形图”,必须受过戒的方能戴) (3)星冠(覆斗形,上刻五斗星形,老修行拜斗时戴) (4)莲花冠(也称上清冠,一般是高功才戴)、 (5)五老冠(莲瓣形,中绣五老像,亦为高功做超度时戴)。 46【道巾】 道士戴的帽,称“巾”有九种,称“九巾”: 混元巾、庄子巾、纯阳巾、九梁巾、浩然巾、逍遥巾、三教巾、一字巾、太阳巾。 47【道士为什么穿古装,蓄头发】 道装,又称为唐装或汉装。道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而道服宽松、大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所以,道士均穿古装,以显示其从事职业的传统性和民族性。 道士蓄留须发,一是作为从道的标志,二是为了顺应自然规律,三是为了表示尽孝之意,胡须鬓发父母所授,不得轻易毁埙。四是为了养生保健,人蓄头发,必须要经常梳理,经常梳理头发有助于大脑血液循环。大脑为人身之主,大脑健康,人亦少病,因此,道士常蓄须发。 48【朔,望,晦,电】 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三十为晦、十四为电。 49【接驾是什么时间举行】 腊月二十五日为玉皇大帝巡天之辰,道教宫观都举行“接驾”仪式,在腊月二十四日半夜子时举行。 50【正统《道藏》】 三洞者:洞真、洞玄、洞神。 四辅是:太玄、太平、太清、正一。 十二类是:本文、神符、玉诀、灵图、谱、戒律、威仪、方法、众术、记传、赞颂、章表。 51【道教五岳名山】 东岳泰山(在山东泰安) 南岳衡山(在湖南衡阳) 西岳华山(在陕西华阴) 北岳恒山(在河北曲阳或山西浑源) 中岳嵩山(在河南登封) 52【子午时】 子时:深夜二十三点至凌晨一点为子时, 午时:上午十一点至十三点为午时。(每隔二小时为一个时辰) 53【天干和地支】 天干(十):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地支(十二):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戍(狗)亥(猪)。天干与十二地支循环相配为六十甲子。 54【戊不朝真】 道教凡是六戊不朝真,不烧香、诵经、不朝拜,不建斋设醮。六戊,即:戊子、戊寅、戊辰 、戊午、戊申、戊戍日,这叫“明戊”。《抱朴子》云:“天地逢戊则迁,出军逢戊则伤,蛇逢戊不进,燕逢戊不衔泥”。《女青天律》云:”若法官道士焚香诵经,不禁六戊,钟鼓齐鸣,进表上章关奏天曹者罪加一倍;禁戊不犯者功德无量”。念皇经和拜静斗的老修行,亦忌“暗戊”,口诀为:“正羊(未日),二犬(戍日),三在辰,四月期间不犯寅,五午六子七鸡(酉日)位,八月周流又到申,九蛇(巳日),十猪(亥日),十一兔(卯日),十二牛头(丑日)重千斤”。 55【道不言寿】 修道之士,忌讳人们询问其年龄,这是因为“道不言寿”的缘故。因为道教的思想基础是悦生恶死,而追求长生成仙,所以道不言寿也。 56【三元五腊】 (1) 三元节日是:正月十五日上元天官节,七月十五日中元地官节,十月十五日下元水官节。 (2) 五腊节日是:正月初一日天腊,五月初五日地腊,七月初七日道德腊,十月初一日民岁腊,十二月初八日王侯腊。 57【十二黄道日歌】 子午临申地,丑未戍上寻,寅申居子位,卯酉却加寅,辰戍龙位上,已亥午中行。一青龙黄 ,二明堂黄,三天刑黑,四朱雀黑,五金匮黄,六天德黄,七白虎黑,八玉堂黄,九天牢黑,十玄武黑,十一司命黄,十二勾陈黑。 此亦即: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十二字黄道法。 61【塑像仪有哪些内容】 答:道教塑像有一定的仪轨。《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第二卷有《造像品》,规定了造像的先后次序,质料、尺寸、仪相、辅神、衣冠、华座、冠帔等,要求皆依经典规定。在塑像时,也要进行敬神仪礼。首先,要选择吉日良辰,举行开工仪式,向神位或木料供奉,焚香、诵经、礼拜。“开脸”后神像头部要用红布或红纸蒙上。还要将经典、五谷、铜镜、朱砂、沉香、雄黄、五色线、金银珠宝、灵符或香灰等放入神像体内。塑像造好后,还要进行开光点眼仪式,举行祭祀庆祝活动。 62【许愿与还愿】 许愿是求神护佑自己,使自己的心愿得以实现。 还愿是自己的心愿得以实现,对神许下的诺言得以对现。许愿、还愿不需择吉日,随时随地都可以许愿、还愿。许愿之前最好能沐浴其身,斋戒净口。在神前敬三炷香,然后在神前伏拜虔诚祈祷,默许所求心愿,祈求神灵护佑实现其心愿。许愿可大可小,不拘形势,有许做多少善事的,有许诵经,做道场,献神供品,重塑金身,助印善书赠送,捐资修庙等。求神护佑实现心愿后,求神护佑之时许下的什么诺言必须兑现。 63【道友相遇怎样称呼和礼节】 答:可称道长、仙长、师兄、师父、师傅、大师、爷。因道士不改姓氏,也可带姓称呼,向某道长、某爷。另外有职务可称会长、方丈、监院、知客等。 见面一般用传统礼节,抱拳恭手,称作揖。打招呼时,可称“无量天尊”,一般就称“慈悲”、慈悲等。

  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返回版面帖子列表

道教基础知识<一>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