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为人父母的留言。一封信这样说:“我也是一个母亲,并不寄希望于孩子的什么投资回报。完成学业后,如果在美国能有更好的发展,就不要回来。亲情可以换一种方式来弥补。”
不可能一一引述这些信件和留言,每一篇留言的观点都可以看出各自的人生阅历,他的现实处境等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我的博客看到更详细的内容。
关于如何找到道德与理想的平衡,我以为,对此不能坐而论道。一定要结合上每一个具体的人的生存状况,也要结合上当时当地的社会文化与潮流发展。
中国是一个以“孝”为传统的国家,孝道,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道德观念。古代为官,父母去世,要辞官回家守孝,否则就是大不孝。明朝重臣张居正权倾朝野,因父亲去世,一时无法分身回家奔丧,竟惹起轩然大波,几乎酿成政坛危机,成为言官们弹劾他的一大罪状。这在当今是不可想象的。
而世事变迁,看当代多少英雄人物,在宣传他们时,往往不会忽略一点,如果他们曾在执行任务中恰逢父母病重或去世,一定会“忍着巨大的悲痛,以国家利益为重”,“为大家舍小家”。这方面报道很多,印象中航天英雄、奥运健儿都有过这样的事迹。
由此看来,所谓“道德”和“理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绝对不变的只是“变化”。
又比如,过去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少妇女因未能生育而惨遭遗弃,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而现今不少白领丁克家庭,结婚时就选择了不要孩子。所以,“孝”的含义也随着时代的不同,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在广大的农村,“孝”是对老人的赡养,而生育子女既是血脉的传承,也是生产力的投资。在社会保险不到位的情况下,儿子是年迈的老人得以安详度过晚年的心理与物质依托。但在大城市,对于那些衣食无忧又有医疗保险的家庭而言,父母对孩子的期盼不过是“常回家看看”。
过去常有一种说法,认为西方“不重亲情”,甚至“亲情淡泊”,其例证之一是,孩子成年后往往离开家庭,许多父母年老后走进“老年公寓”。据我了解的情况,美国的很多家庭比之中国还要“保守”,父母同样爱孩子,但由于社会保险的制度化,老人并不把晚年的幸福与安全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的观念是“孩子是上帝送给自己的礼物”,在抚养孩子的过程虽然也会有辛苦,但更是一种享受。这也是他们所理解的一种“幸福”。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的寿命大大延长。五十岁过去被称为“年过半百”,是“半截子入土的人”,而现在正值壮年,自我感觉豪迈。六十岁的人过去叫“年过花甲”,七十岁是“人生七十古来稀”,前不久帕瓦罗蒂来华演出,不少媒体用“古稀老帕”来形容这位在舞台上仍活力四射的大歌唱家。帕瓦罗蒂不懂中文,如果知道中国的报纸这样形容他,一定不会高兴。
我认识许多五六十岁的人,子女已长大,父母仍健在,他们的儿女面临着赡养老人的问题,他们自己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许多穷困家庭因赡养问题兄弟反目,父子成仇,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道德问题,也不是单纯的责任问题。有了道德和责任,作为子女,你有多大的力量承担起对父母的赡养?
我想,几代人都需要更多的沟通与理解,包括对社会变化的适应。当然,路还要自己去走。怎样走,是自己的责任。希望多少年过后回头看时,能发出这样的感叹,哦,幸亏我那时做了正确的选择,我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家人,我的人生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