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生活的原则(Ⅰ)(五6-11)
彼得在这段经文中,列出基督徒生活不可少的原则。
(一)要谦卑在 神面前:基督徒必须服在 神大能的手下,这是旧约中很常用的术语;特别是用在 神将其子民从埃及地拯救出来的情形之中。摩西说:‘因为耶和华曾用大能的手将你从埃及领出来。’(出十三9)‘主耶和华阿,你已将你的大力大能显给仆人看。’(申三24) 神用大能的手,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申九29)。这话的意思乃是表示 神的手在掌管其子民的前途,如果他们顺服,忠心地领受祂的引领, 神必定领他们到自由之地。约瑟在经历各种生命的苦况之后,能够向那以往欲置他于死地的哥哥们说:‘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 神的意思原是好的。’(创五十20)基督徒绝不应抗拒生命中的任何经历,因为 神的手在安排一切;对我们的生命,祂有美好的安排。
(二)在 神里面的安宁:基督徒应该将一切忧虑卸给 神,诗人也说:‘你要把你的重担卸给耶和华。’(诗五十五22)。‘不要为明天忧虑。’(太六25-34)我们能如此行,因为我们深信 神必定照顾。正如保罗曾说, 神连独生子也赐给我们了,祂还保留甚么不赐给我们呢?(参罗八32)。我们既然深信 神顾念我们,那么,生命不再是矛盾、挫折,而是不断的磨炼。我们可以用此心志,面对生命中任何挑战,因为知道 神使万事互相效力,叫爱 神的人得益处(罗八28)。
(三)谨守儆醒:将一切忧虑卸给 神并不使我们有袖手旁观的权利,克伦威尔(Cromwell)对其部下的勉语乃是:‘相信 神,及保持弹药干爽。’彼得深深礼会儆醒的不易为,因为他想起客西马尼园的一幕,他与其同伴应该与主一同儆醒,但他们却睡着了(太廿六38-46)。基督徒应谨守儆醒,同时,应充满信心,为基督而活。
(四)抵挡魔鬼:魔鬼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得一定想起他本身的经历,魔鬼如何胜过他,及他曾三次不认主的天大罪过。基督徒的信仰必须如铜墙铁壁,魔鬼猛烈的攻击皆徒劳无功。魔鬼有如一欺凌弱小的恶棍,若靠耶稣基督的力量,勇敢地抵抗,魔鬼使会落荒而逃。
基督徒生活的原则(Ⅱ)(五6-11)(续)
(五)经历苦难:彼得表示,一个基督徒在经历苦难之后, 神便会刚强、复苏他的心灵。彼得所用的每一个字,都有很生动的背景,告诉我们 神藉着苦难所要成就的。
(甲)经历苦难之后, 神要成全我们:‘成全’一词的希腊字kartarizein是很难翻译的,这字通常用以表示接驳断了的东西,马可福音一章十九节中补网便是用这个字。有弥补缺口,修补的意思。因此,若以谦卑,及信爱之心接纳苦难,便有修补人格弱点之功,收使人成功伟大之效。传说艾尔加爵士(Sir Edward Elgar)某次聆听某年轻的女歌者独唱他的一首作品。这女子的歌喉美妙,音色纯正,技巧纯熟,但她演唱完毕之后,艾氏便说:‘若经历伤心事,她会唱得更出色。’巴利(Barrie)谈及他母亲失去了她最心爱的儿子时,曾如此说:‘这就是为甚么我母亲拥有慈祥的眼神,及其它失去儿女的母亲们来到她那里的原因。’丧子之痛使她受了磨炼,是其它事物无法办到的。 神使苦难临到人,为要使人的生命充满更美的乐章。
(乙)经历苦难之后, 神要坚固我们:‘坚固’的希腊字是sterixein,意思是使之如花岗岩一般坚硬。身体的苦痛,心灵的煎熬会产生下述两个后果的其中一项:苦难若不是使他倒地不起,便是使他有更坚强的性格,这训练是没有办法从他处获得的。如果他不断以信靠基督的心志面对一切苦难,他便如经火炼过的钢铁一般精纯、坚强。
(丙)经历苦难之后, 神要赐力量给我们:希腊字sthenoun有‘加添力量’的意思。这与刚才所讨论的有一共通点。一个没有挑战,没有自律的生命,必定是一个淡薄无味的生命。一个人对信仰的态度,只有看他是否愿意为之抛头颅,洒热血而定。信仰要透过痛苦,煎熬及无数的挫折才可达到理想的境地。轻风可以吹灭一盏微弱的灯火;但却可使旺火变成烈焰。信心的成长也是如此。
(丁)经历苦难之后, 神会坚稳我们:希腊字themelioun有打好根基的意思。苦难与煎熬使我们扎根于信心稳固的根基上,到那个景况时,我们才晓得甚么是牢靠与肤浅。只有在试炼中,我们才会体悟人生的真谛。
这理想的境界,说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因为在实际情况下,苦难使人饱尝苦涩、挫折;也许会破坏他原拥有的信心。假如以信靠 神的心而接纳一切,深信父 神绝不会使祂的儿女受无端的苦痛,那样,透过苦难,生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使徒的亲信(五12)
彼得见证谓他所写的都是 神的恩典,而且更劝勉其信徒虽身陷诸般苦难中,仍要在这恩典上站立稳固。
彼得说他藉西拉而写这封信,希腊文的句子是dia Silouanou,意思是西拉是代他写信的人。Silvanus是Silas(西拉的全名,这与保罗书信中及使徒行传中所提的西拉很肯定的是同一个人)。假如将有关西拉的资料加以搜集、整理,我们会发觉他是早期教会中的重要人物。
在耶路撒冷会议之后,使徒们作了一突破性的决定,即教会的门也应向外邦人打开;于是巴撒巴的犹大和西拉便被选出来,被差传往安提阿的教会报告此项决定;他们被称为‘在弟兄中作首领的’(徒十五22-27)。西拉并不单是带信的,更是一位宣讲满有能力的先知(徒十五32)。第一次旅行布道时,因马可半途离开保罗和巴拿巴,由旁非利亚回家去了(徒十三13);故此,在计划第二次布道的时候,保罗坚决不带马可同行。于是巴拿巴与马可,保罗和西拉两队分道扬镳(徒十五37-40)。自此之后,西拉一直是保罗的左右手,他与保罗一同在腓立比被捕下狱(徒十六19,25,29)。地他保罗在哥林多汇合,一同在该地宣扬福音(徒十八5;林后一19)。因为他与保罗有如此亲密的关系之故,因此,在写帖撒罗尼迦前后书时,西拉的名字与保罗、提摩太同被列为发信人之一(帖前一1,帖后一1)。很明显的,西拉是早期教会中一位非常出色的人物。
在序言中我们曾说西拉不单是一位文书,只代彼得写这封信,及传递这信给教会。研究彼得前书的其中一个困难,就是其希腊文用字优美,本书中的希腊文带有浓厚的古典希腊文的气息,这似乎是身为加利利渔夫的彼得无法可达的境界。西拉不单是早期教会中的出色人物,更是一个罗马公民(徒十六37),可能比彼得受过更好的教育。在写本书的过程中,西拉功不可没,在中国的宣教士,假如要向信徒宣扬信息的时候,他首先尽力,以本身所知的中文,书写信息,完成之后,再请一位中国信徒加以修改、剩写;或者,西教士将大意告诉其中国籍文书,由他全权负责拟稿,然后由西教士复核批准。这很可能是彼得的做法:他要不然就是将原稿交给西拉,请他修正其中的希腊文,就是将自己的意思告诉西拉,让他拟稿,然后自己亲手执笔加上最后的问安。
西拉是早期教会不可缺少的人才,他甘心屈居次位,默默无言地在幕后苦干,只为了要完成 神的工作。虽然保罗名气大,而他却寂寂无名,但他却以能为保罗的副手而自足。虽然在全信中只有在结束的时候提到他的名字,他却甘心作彼得的代笔人。这一切,都表示西拉可无愧地称为彼得和保罗的亲信。教会极需要好像西拉这样的人才,许多人虽然不能成为好像彼得和保罗一般的伟大,但却能担当帮助彼得和保罗大工的无名英雄。
问安(五13)
这似乎是一节很简单的经文,但却已包含人难以解释的问题。
(一)这问安到底是谁发的呢?钦定本译文是:‘在巴比伦与你们同蒙拣选的教会问你们安,’但‘教会’一词在希腊文中却付之阙如。希腊文的直译是‘在巴比伦与你同蒙拣选的’,但这句话的主词却是阴性字。这有下列两个可能的答案。
(甲)钦定本的译文可能是正确的:摩法特的译文采用此解释而译为:‘你在巴比伦的姊妹教会。’这译法的根据是教会被称为基督的新妇;而本段经文也可能有这个意思。总之,大多数人仍接纳这是指教会而言的说法。
(乙)有一点不能忘记的事,在这一节圣经里的希腊文,‘教会’一词却付之阙如,而阴性主词很可能是指一位人尽皆知的基督徒女士而言。假如这说法能成立的话,那么这女士并非他人,正是彼得的贤内助。我们晓得彼得和他的太太一同周游各处,宣扬福音(林前九5)。亚历山太的革利免(Stromateis七章、十一章、六十三章)曾记述她在彼得跟前殉道而死,在行刑前,彼得鼓励她说:‘将主谨记于心。’她的确是早期教会中的闻人。
我们不愿意对这问题下教义式的答案,上述两项说法都有理由,实难取舍。
(二)本书信在何地写成呢?问安是从巴比伦发出的,故有下列三个可能:
(甲)在埃及,离开罗不远的地方有一巴比伦城,这城是由亚述来的巴比伦人所建,为了要记念家乡的巴比伦城。在写这信的时候,该城已经成为一个很大的军营;无论如何,彼得的名字不可能与埃及拉上甚么关系。这一个说法可以暂置一旁。
(乙)在东方有一巴比伦城,犹太人曾一度被掳于此:许多犹太人便以此为家,定居该处,同时,也发展该城为犹太学术中心。阐释犹太律法的巨着,即巴比伦的他勒目(Babylonian Talmud)也在该处成书。巴比伦的犹太人地位显着的事实,可由约瑟夫写犹太古史,要特为他们出一特别版而可见一斑。在该城中有庞大的犹太殖民区,这是无容置疑的事实,而身为专向犹太人传福音的使徒彼得,到该城宣扬福音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是彼得的名字从来未曾和巴比伦连在一起,也没有任何文件支持他曾到该城工作的记载。加尔文及伊拉斯穆皆以本文中的巴比伦城即是此古代名城,但却显示他们的决定是错误的。
(丙)基督徒及犹太人称罗马为巴比伦:在启示录中,巴比伦被描述为一大淫妇,喝醉了圣徒与殉道者的血(启十七,十八)。古代称为无神、及奢侈淫逸的巴比伦,再次出现于罗马,而彼得与罗马有不可分的关系;故他很可能在罗马写这一封信。
(三)彼得所称为他儿子的马可到底是谁呢?他又向谁问安呢?假如上文那女子是彼得的太太,很自然的,马可很可能就是他的儿子。但这马可更可能是写马可福音的作者。传统总将彼得与马可连在一起,他将其经历告诉马可,而后者则将之记诸于福音书中。第二世纪末叶的帕皮亚(Papias),是早期传统的搜集者,他曾如此描述马可的福音:‘马可是彼得的传译,他正确地,却不是按先后次序;将基督的生平言行按其所能记忆的纪录下来。因为他没有亲自听过及跟随耶稣;他在后期曾跟着彼得,正如我所说的,彼得为了要使其教训实用化,并没有把耶稣所说的话按先后次序,作有系统的解说。故此,马可凭记忆写出来的数据也不算不正确,因为他的主旨并不在于略去或谬解他所听见的一切。’按照帕皮亚的意见,马可的福音纯粹就是彼得讲道的数据而已。同样地,爱任纽也说,当彼得和保罗在罗马逝世之后:‘马可身为彼得的门徒及传译,将彼得所传讲的,记录成书而流传后世。’这些传说都很一致地表示这位传福音的马可,的确是彼得属灵的儿子,这问安也非常可能有他一份。
让我们将上面的讨论作一总结‘在巴比伦与你们同蒙拣选的’,很可能是指教会,或者是彼得那殉道而死的贤内助。巴比伦或许是古代东方的名城,或指罪恶满盈的罗马城。马可可能是彼得肉身的儿子,若这假设能成立的话,我们对他的一切毫无所知;但马可更可能是马可福音的作者,彼得属灵的儿子。
和平共处(五14)
以爱心彼此亲嘴问安是本段经文中最能引发兴趣的讨论。多个世纪以来,这习尚已成为基督徒团契和崇拜不可少的部分;其兴衰的历史也颇有兴趣。
对犹太人来说,身为门徒的,应吻其老师的面颊,及将双手搭在其肩头上,以示尊敬。这正是犹大向耶稣所行的(可十四44)。亲嘴是欢迎及尊敬的表示,我们可以想象耶稣是多么珍贵此一举动。因为祂曾因人不给祂亲嘴问安而难过(路七45)。保罗书信在结束时,大都劝信徒应以圣洁的吻彼此问安(罗十六16;林前十六20;林后十三12,帖前五26)。
到早期教会的时代,亲嘴已经成为教会崇拜中一个主要部分。特土良曾问道:‘假如祷告与圣洁的吻分开的话,祷告那能完美?假如在献祭后离开时没有平安,他所献的祭又有何作用呢?’(Dex Oratione十八章)。在这一段文字中,亲嘴又被称为‘平安’。守圣餐时也不能少了这一项,奥古斯丁说,当信徒说话以先,‘他们必藉外表的亲嘴,表达内在的平安。’(De Amicitia六章)。通常,在慕道者离开以后,只有会友在场,祷告以后,在圣餐的饼与杯还未领受之先,他们便互相亲嘴。殉道士游斯丁也说:‘当祷告完毕以后,我们便互相亲嘴问安。然后才将饼与杯交给领会的主席。’(一65)祷告以后才互相亲嘴:‘因为平安的果子,真挚的爱,不被虚假及欺诈所玷污。’这乃是‘我们心灵溶汇贯通,忘怀旧恶’的不二表征(耶路撒冷的区利罗,Cyril of Jerusalem, Catechetical Lectures 25.5.3)。亲嘴是不念旧恶的表记,也表示凡领受圣餐的人都在主里回合而为一了。
这原是一很可爱的习尚,但慢慢却被人误用了。这可由许多教父曾对此行径严加警告而可见一斑。雅典那哥拉(Athenagoras)强调亲嘴的习尚必须小心执行,因为‘在亲嘴时,若有任何丝毫不洁的思想渗入,我们便会被拒于永生之外。’(Legatio Christianis 32)俄利根则强调亲嘴必须以‘圣洁、纯真、真挚’为原则,千万别像犹大亲嘴卖主那般卑下。亚历山太的革利免曾严峻地指控亲嘴的卑下作用,他的说法显然带有神秘性,因为透过亲嘴,‘某些人使教会之名不胫而走,致使谣言处处,恶讯屡屡。’(Paedagogus 3:11)特士良也谈及某些未信的丈夫,不太愿意其妻子在教会中被基督徒亲嘴问安(Ad Uxorem 2:4)。
由于种种的难题,这个颇有意义的习尚在西方的教会中渐渐失落,到第四世纪时,使徒宪典规定亲嘴只局限于同性之间的基督徒──教牧人员应亲主教,男与男,女与女的亲嘴问安。这种亲嘴问安的形式一直流行于西方的教会中,直到十三世纪时才停止。其间,教会也采用一些代用品,比方在某些地方,他们制造一些木或金属的小片,在上面刻了基督被钉十架的图案,首先由教士亲吻,然后传给会众,而个别会众亲吻之后,再传给他旁边的会友。如此一直传下去,直到每一个会友都吻了这图案。这举动是代表他们对基督的爱,及他们之间的互爱。在东方的教会,这习尚依然流行;希腊东正教仍然如此行,而阿美尼亚的教会则以屈身鞠躬取代之。
早期教会中亲嘴也有其不同的用场,在洗礼的时候,领洗的人首先由施洗者,然后由全会众所亲吻,作为欢迎他加入 神的大家庭的表征。新接立的主教接受一个‘主内的亲吻’。婚姻也以一亲吻而宣布生效,这全是由异教风俗所采用过来的作法。临终的信徒首先亲吻十字架,然后在场的都亲吻那即将离世的。逝者在埋葬前,必被人亲吻。
这亲嘴问安的习俗对我们来说似乎格格不入,但这习俗超源于教会以家庭及团契为重的时期,在那个时候,基督徒互相了解,彼此相爱。很可惜的,现代的教会信徒人数众多,多数的会友互不相识,也不愿意去了解对方,怎能谈到亲嘴问安呢?亲嘴只是一形式上的动作。当教会不再着重团契和爱心渐失时,难怪亲嘴问安的习尚会被淘汰。
彼得说:‘平安归于你们在基督里的人。’他将他的信徒交托在 神的平安之中,世界上的困苦绝无法加害他们。──《每日研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