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网先锋论坛寻根溯源传统灵修体系(道家精粹、佛法经典、孔孟言儒、圣经碑传、古兰圣训、宗教杂坛/谈、易道/预测/术数)圣经碑传新约60彼得前书 → 《每日研经丛书》彼得前书第二章


  共有3654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每日研经丛书》彼得前书第二章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月亮湖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3073 积分:2632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3/3 20:57:53
《每日研经丛书》彼得前书第二章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3/13 15:05:26 [只看该作者]

彼得前书第二章


脱去与渴慕(二1-3

基督徒绝不能以维持原状、依然故我为荣;彼得力劝他的读者们要脱去罪恶的缠扰,而专注于那能充实生命的事物。

我们必须脱去某些缠扰我们的事物:脱去的希腊原文是apothesthai有宽衣的意思。有某些事物是基督徒必须除去的,正好像人脱去脏衣服一般。

他必须脱去一切属于异教世界的恶毒:恶毒一词的希腊文是kakia;通常是用以指一切坏事而言,这当然也包括了那没有基督的世界中的一切邪行。本段经文中其它的用字,都可以说是kakia的注脚与彰显;但有一点是必须指出的,这些字都是描述人格中的短处,而这些瑕疵专门破坏基督徒间的兄弟之爱。若这些恶毒存留一天,那么基督徒间的兄弟之爱就一天也不能实现。

诡诈dolos):这是指那些损人利己的欺诈手段,此等人的心思充满阴险。

假善hupokrites假冒为善)有一段很曲折的背境。这名词是由动词hupokrinesthai引申而来,有‘回答’之意,故此,hupokrites起首有‘答案’的意思,后来又有‘演员’的意思,就是指在舞台上参与问和答的人。再后来更有‘假冒为善’的意思,就是指那些时刻不忘演出某一角色的人,只一味隐藏其真正的动机。所谓假冒为善的人,就是那些以基督徒身份来得名利的小人,并不以服务基督及其荣耀为重者。

嫉妒phthonos):这是最难驯服的罪,即使在使徒的行列中也免不了。其它十个使徒因为雅各和约翰欲取得在天国里比他更显着的身份,而满腔嫉妒(可十41)。甚至在最后晚餐的时候,门徒仍然为着谁在天国里可坐高位问题,争持得面红耳赤(路廿二24)。只要有私心在里面,人便脱离不了嫉妒的性情。萧文称嫉妒是‘所有志愿团体的瘟疫,这并不是宗教团体的专利品。’格兰斐说:‘对教会工作稍有体会的人,不难发觉嫉妒是引起各样大小难题的主因。’

毁谤的话katalalia)是一个具有特殊色彩的字,其意是恶毒的话;这是内心嫉妒所生的恶果,也有在某人背后说其坏话的意思。人都喜欢听与传一些无稽谗言,人皆晓得说谗言是错误的,但人仍是乐此不疲;这是基督徒间兄弟之爱及合一的致命伤。

这些都是重生了的基督徒必须脱去的,若仍被这些罪恶所缠扰的话,弟兄之间的合一必被破坏无遗。

专一渴慕(二1-3)(续)

有一些事物是基督徒要绝对专注的,就是渴慕那纯净的灵奶。这句子的意思有点解释上的困难。问题是出在希腊文logikos一字的翻译上。钦定本将之译为‘道’。修订本则译为‘属灵的’,而将另一可能的译文‘理智的’,放在书页的傍注内,摩法特与标准修订版皆将之译为‘属灵的’。

Logikos是由名词logos引申而来的形容词,难就难在这字可以有三个可能的翻译。

(甲)Logos是斯多亚派人士用来形容那在背后引导宇宙的理智而言而logikos一字则是斯多亚派人士所乐用以描述那统辖宇宙的神圣的理智。如果这个字有这样的关联,很明显的,‘属灵的’应该是最可取的意义。

(乙)Logos是用以描述思想或理智最通常的字;因此,logikos可以译为‘理智的’,或‘智力的’。这就是为甚么钦定本中罗马书十二章一节将这字译为‘理所当然’的原因。

(丙)Logos有‘道’的意思,很自然的,logikos便有‘属于这道的’含意了。这是钦定本的译法,而我们也认为是很正确的译法。彼得在上文刚提到 神的道是永远长存的(彼前一23-25)。在写这段经文时,‘ 神的道’?这概念仍然荡漾在他的脑海中。我们猜想彼得在这里所着重的意思是:基督徒必须全心全意渴慕那由 神的话而来的滋养,获得供给而渐长,得救。面对着异教世界的诸般邪恶,基督徒必须以 神的话语为粮,使心灵腱壮。

这灵奶是纯净的(adolos),意思乃是说:它是毫无邪恶所掺杂的。Adolos是一专有名词,形容丝毫没有糠秕,尘埃或其它任何不洁及有害的物质所渗杂的谷类。在人类的智慧中,必存有一些不实用或有害的东西;只有 神的话是纯真无瑕疵的。

基督徒要渴慕这纯净的灵奶;渴慕一词的希腊文是epipothein。这字曾用以描写那小鹿渴慕溪水的冲动(诗四十二1),及诗人切慕 神的救恩的热望(诗一一九174)。对一个热心追求的基督徒来说,研读 神的话不应该是一个沉重的包袱,而是无比的享受,因为他的心得着所渴慕的滋润。

在新约中,以婴孩代表基督徒,以奶代表 神的话的象征是很普遍的。保罗以自己是帖撒罗尼迦教会中未成熟的基督徒们的奶娘(帖前二7)。他认为哥林多教会的信徒仍未成熟,故只能喝奶而不能吃干粮(林前三2):而希伯来书的作者责备其读者仍停留在喝奶的阶段,其实他们应该已经达到成熟阶段(来五12;六2)。在早期教会中,为了象征洗礼所代表的再生,新受洗的基督徒皆穿白袍,有时更给以牛奶以代表他们是新生的婴儿。正是这种由奶所代表的 神的道,能滋养人的心灵,使其成长,获得救恩。

彼得间接引用诗篇卅四篇八节的话来作这导论的结语。他写道:‘你若尝过主恩的滋味,就必如此。’这话包涵了一项很重要的真理:千万别以为 神是恩慈的便胡作非为,以为 神对我们的过犯不闻不问;相反的, 神的恩慈应使我们更努力博取祂的恩典和爱。 神的恩典绝不是基督徒游手好闲的借口,而是努力进取的动力。

教会的本质与功能(二4-10

彼得在这段经文中,详细地解说教会的本质与功能,以下分四方面来看这一段内容极丰富的经文:

{\Section:TopicID=221}一、匠人所弃的石头

这段经文中数次提到‘石头’,这概念象征性地引用了三段旧约的经文,以下逐一讨论之:

(一)这事可说是源起于耶稣自己说的话,在耶稣说的众多比喻中,再也没有比凶恶的园户这比喻来得更具启发性。在三个比喻中,耶稣论及一些凶恶的园户,一而再,再而三地杀害了主人所差去的仆人,最后,甚至连主人的儿子也不放过,置诸死地。祂乃是藉此表明以色列人的反叛情况,三番四次地拒绝先知的叮咛,且逼害他们;而这逼害却以祂本身遭害而达到高潮。但祂却看见死亡背后的凯旋,且用诗篇中的诗句来表达那胜利的凯歌:‘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这是耶和华所作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太廿一42;可十二10;路二十17)

这是由诗篇一一八篇廿二节中所引用过来的经句;那经句原本是指以色列而言。祈伯诚(A. K. Kirkpatrick)对这段经文的评述是:‘以色列是“房角的头块石头”,世上的强权以之无用而弃置一旁,但 神在世界上所建立的国度中,却将之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这经句表明以色列深知她在 神计划中的使命与目标。’耶稣将这经句用在祂自己身上,似乎表示祂被人弃绝;但在 神的计划中,祂却成了 神国度的房角石,尊贵无比。

(二)旧约中也有其它经文提及这具象征性的石头,而早期基督徒作家也用这概念以达其写作目标。比方以赛亚书廿八章十六节:‘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看哪!我在锡安放一块石头,作为根基,是试验过的石头,是稳固的根基,宝贵的房角石,信靠的人必不着急。’这经文也是指以色列而言。这稳固及宝贵的石头,就是 神与其百姓间不渝的关系,这关系至弥赛亚来临时,才达高峰。早期基督徒作家们,再次将这段经文引用到耶稣身上,以祂为 神稳固宝贵的房角石。

(三)以赛亚书八章十三至十四节也以上述一般的手法而引用在耶稣的身上:‘但要尊万君之耶和华为圣,以祂为你们所当怕的,所当畏惧的。祂必作为圣所,却向以色列……作绊脚的石头,跌入的盘石;向耶路撒冷的居民作为圈套和网罗。’经文的意思乃是 神将主权交给以色列人;凡接纳的, 神使成为他的圣所与拯救;凡拒绝的, 神使成为他的恐惧及使之灭亡。早期基督徒作家们又将这经文用在耶稣身上,凡接待耶稣的,耶稣是他的救主与良友;凡拒绝耶稣的,耶稣使成为他的审判与控诉。

(四)欲要明白这段经文,我们必须将一段新约的记载,加上前述旧约经文,两者配合一起了解。我们很难想象彼得在论述耶稣为房角石,基督徒被建造为灵宫,与耶稣联合等信息时,却忘记了耶稣对他所说的话。就是在该撒利亚腓立比地方,他认耶稣为基督时,耶稣对他说;‘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盘石上。’(太十六18)教会是建立在忠心信徒们的信仰上。

以上便是这段经文的背景。

{\Section:TopicID=222}二、教会的本质

由这一段经文中,我们可以看见教会有三个特质:

(一)基督徒是用以建造灵官──教会──的活石(第5节)。这便清楚地表明基督教是一个大家庭;每一个基督徒只在他被用以建造灵宫时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基督教绝不是一个只求一己之利的宗教。格兰裴曾说:‘不愿受拘束的基督徒,当然可说是基督徒,但他所表现的那种不愿加入任何教会的骄横,却是其基督徒身份的莫大讥讽。’有一个斯巴达(Spartan)王,向一位来访的君主夸耀其国内的城墙。但这位外来的君主,游目四顾,却看不见甚么墙。他便向斯巴达王说道:‘你所引以为荣而津津乐道的墙在甚么地方呢?’斯巴达王便指向站立四周的斯巴达武土说道:‘他们就是斯巴达的墙,每一个勇士都是一块坚硬的砖。’

这故事的意义非常明显,一块独立自处的砖头是丝毫没有作用的;其功用只有在其成为建筑物的一部分时才显露出来。个别的基督徒也是如此,若孤立一旁的话,他永不会发现自己的功用;相反的,只有当基督徒在投身于建立教会的过程中,他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功用。

假如在战争连绵的时代,某人说:‘我愿投身报国,维护国土,不受敌人的蹂躏。’若他只凭一己之勇,则只有作无谓的牺牲,于事无补。只有当他与其它以身报国的勇士并肩作战的时候,他的报国行动才能收到最高的成果。教会也是如此,专顾个体的基督教,是一个无稽的讥讽,基督教是一个大家庭,是一个互相关怀、分享的团契。

(二)基督徒是圣洁的祭司(第5节):祭司有两个特色:

(甲)他能到 神面前,故此也有责任领人到 神面前。在古代的世界中,只有专业性祭司才能到 神面前,独有大祭司才可以进入至圣所。但是藉着耶稣所开又新又活的路,每一个基督徒皆可直接到 神面前,并无贫富之分。祭司的拉丁文是pontifex,是筑桥者的意思。祭司是在 神与人之间筑桥的人,让人可以到 神那里去;基督徒有责任及权利领人到救主面前,因为他本身已经尝过了救恩之乐。

(乙)祭司也是负责献祭给 神的人:基督徒也应不断地向 神献上祭物。在旧约时代,祭物必须是动物;但基督徒所献的却是灵祭。他以其‘工作’为献给 神的祭物。凡事皆为 神而作;即或是最粗下的工作,也带有无上的光荣。基督徒以‘崇拜’为祭献给 神;因此,在 神家中的崇拜不再是一个沉童的澹子,而是无限的喜乐。基督徒以‘自己’为祭物献给 神。保罗说:‘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罗十二1) 神最渴慕的,乃是我们心底里对祂的爱,及我们生命中对祂的事奉。这是每一个基督徒向 神所应该献上最完美的祭物。

(三)教会的功能是要宣扬 神的美德:就是向人见证 神伟大的作为。基督徒的生活言行,都必须见证 神在基督里为世人所成就的救赎。

{\Section:TopicID=223}三、教会的荣耀

在第九节中,我们知道基督徒是某些事情的见证人。

(一) 神已经宣召基督徒出黑暗,入光明。换言之,基督徒是被召出黑暗,入光明。当人认识耶稣之后,同时他也认识了 神。他不再需要猜测,摸索,正如耶稣所说的:‘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约十四9)在耶稣里面,我们可以获得对 神的正确了解。当了解耶稣之后,他才领会甚么是善良。基督是衡量一切行动与动机的标准。当人了解耶稣之后,他才知道人生正确的道路,生命不再如浮萍,四处飘游;也不再似无星引路,迷失方向。在耶稣里面,道路方向皆明确异常。当人了解耶稣之后,地才领会甚么是能力。若只认识 神,但无能力事奉祂,这有甚么益处呢?又若知道何谓良善,但不知道往何处追寻,这有甚么益处呢?若知道人生正确方向,但却不能踏上去,这有甚么益处呢?只有在耶稣基督里面,人才可以看见异象及体会其能力。

(二) 神使那些算不得为子民的,作为 神的子民。彼得在这里是引用何西阿书一章人节、九节、十节,二章一节及廿三节。意思是,基督徒是从平凡中被召出来,要成为不平凡的。这在现代的世界中不断发生,人的伟大并不在于其本身,乃是在于那加诸其身上的重任。基督徒伟大之处,乃在于 神的恩召,因为 神选上了基督徒在世界上为祂工作。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世上没有平凡的基督徒,因为他是被 神选上而属于 神的人。

(三)基督徒是从不蒙怜恤的情况中被召出来,而蒙 神怜恤。非基督教的宗教特色,乃是对 神充满恐惧之心。基督徒已经体会了 神的爱,不再充满恐惧,因为其心灵安泰祥和。


  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返回版面帖子列表

《每日研经丛书》彼得前书第二章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