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网先锋论坛寻根溯源传统灵修体系(道家精粹、佛法经典、孔孟言儒、圣经碑传、古兰圣训、宗教杂坛/谈、易道/预测/术数)圣经碑传旧约27但以理书 → 《每日研经丛书》但以理书第一章


  共有4063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每日研经丛书》但以理书第一章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月亮湖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3073 积分:2632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3/3 20:57:53
《每日研经丛书》但以理书第一章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6/21 16:45:13 [只看该作者]

但以理书第一章


 神的百姓被掳到异地(一1-2)

(一)

但以理书以一系列短篇故事开始,这些故事发生于主前六世纪初期,随看耶路撒冷失陷,圣殿被洗劫,有些犹大族的青年,被掳到巴比伦,在他们身上所遭遇的事(参见批注──一章一节{\LinkToBook:TopicID=176,Name=一章一节})。他们本身既然是犹太人,流落异地,就感觉到那里的文化,政治制度,与宗教方式,皆与他们自己的不同。

他们如何应付所有这些包围他们的政治、社会、文化和宗教的压力呢?尤其是在目前,他们被夺去在圣殿敬拜 神的权利,应当怎么办呢?这圣殿多年以来,一直是他们的宗教,乃至整个生活的中心点。‘示拿地’(是古代巴比伦的一别名),这个名称会使他们想起古时背叛的宁录,曾在那里建造的国度(请参看创十10),及兴建称为巴别塔(Tower of Bable译者注:这个字与巴比伦Babylon出于同一词根),惹 神大大的不悦(参看创十一章以下)。正是在这个地方,先知撒迦利亚所记载的,罪恶被扔出去,叫它在那里盖造房屋(看亚五8以下)。那是敬拜假神彼列(或彼勒Bel)(参但四8;赛四十六1)或玛尔杜克神(Marduk)的中心,对事奉以色列 神的来说,敬拜假神的要被咒诅。耶路撒冷圣殿神圣的器皿,现在被放在彼勒假神庙中的库房里,这更使他们睹物增怀,想起自己受外族统治。

他们处于这种情形之下,应当怎样做呢?他们可以效法有一班被掳之人的榜样,即诗篇一百三十七篇第一、二两节所提的,‘他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一追想锡安就哭了。我们把琴挂在那里的柳树上。’或者接受先知耶利米在他那封着名的写给被掳的人的信中的劝告(见廿九章),他在信中吩咐从耶路撒冷被掳到巴比伦的人说,你们要盖造屋屋,娶妻生儿女,为你们被掳到的‘那城求平安’。他们要像过去在耶路撒冷一样的,继续地敬拜他们祖宗的 神,因为 神仍然与他们同在。他们虽然是在这种外国文化的压力之下,仍应当对 神忠诚。这故事对这些青年人所要作的抉择,已经讲得很清楚:他们的抉择就是要作全以色列人的榜样。他们虽然认定自己所处的这种环境,随遇而安,但是他们会尽量地使用一切的机会,来尊崇并事奉耶和华他们的 神。

(二)

我们有很好的理由相信,在主前一六五年左右,有一位在巴勒斯坦地的犹太籍作者,在他的百姓和他的信仰处于极大的患难之际,坐下来写这一卷书,就是我们所称谓的但以理书。他把较早时候的数据,以故事体式编在这本书里面(请看‘绪论{\LinkToBook:TopicID=103,Name=绪论}’),那些故事反映巴比伦的背景,并说明这些实际上是被掳之人在巴比伦城的生活情形,他们在那里的开拓发展。我们将要看到,这一卷但以理书曾写为‘时代的小册子’,用以鼓励在叙利亚暴君,安提阿哥·以皮法尼统治之下住在巴勒斯坦,和被分散在各地的犹太人。

读者一定能从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身上,看得出和他性情一模一样的安提阿哥本人的形象。然而,在但以理书中,所提到尼布甲尼撒的经文,以及对他的批评,比我们想象的──如果他想发明这些故事去说明他的论点,更为笔下留情得多。这些描述如此审慎,并且在每一方面皆不符合作者当日的处境这个事实,加强了一种看法,就是说他把较早的数据用在适合作者当时的写作目的。

这样看来,这些故事(甚至本书的其余部分)是要依照主前第二世纪,安提阿哥·以皮法尼作王时的背景来理解:而写这书的目的,乃是安慰鼓励犹太人,在这急剧转变的环境,并在外国文化之中得以站稳:那些文化对他们的祖先的教训和实践,在许多方面是含有敌意的。

自从亚力山大大帝以来,犹太人就完全处于所谓的希腊文化的新形势下,称为‘希腊化’(Hellenism)。这种希腊化兼收并蓄的混合了许多不同的宗教和哲学,建立了一种和犹太人的传统大不相同的文化与生活方式,并且形成对犹太人的宗教与日俱增的威胁。在巴勒斯坦全境,正如被分散各地的犹太人所在之异域一样,可以看见许多希腊化的城市,受希腊式统治,仿效希腊的政府,创造一种教育方式,按照希腊的体育与青年中心的样式提倡娱乐,鼓励犹太人参加跑马场与大运动场,而异教徒就在那里举行‘公开的宗教庆典’:赞助音乐厅与戏院,在那些场合之中,一切事皆不是‘导人向上的’。有许多犹太人──尤其是青年人──因耳濡目染而被吸引,接受他们的样式,甚至穿起异教徒的奇装异服。他们喜欢别人用希腊的名字来称呼他们,而隐瞒自己曾经受过割礼的事实。就在犹太人实施希腊化的这一段时间之中,这整个的希腊式的文化,在被人称为撒都该教派的祭司阶层之中,已经显出“官式”的支持,以致产生叙利亚与犹太人之间的暴力冲突,而实际上是犹太人同胞之间的同室操戈。

但以理书讲出,或者是重行讲出这些故事,其目的乃是为着鼓励作者时代,在外国文化的压力之下要站稳,正如但以理和他的朋友在他们所处的迫害之中站稳一样:这样保证拯救他们脱离那种近在眼前的压力。

(三)

新约的作者们,一定与但以理书的作者有共同感受,教会一出现立即觉得本身处于同样的危急境况之下。从他们所处的社会之中,多种的压力围逼上来。他们虽属于伟大的罗马帝国,但他们‘却是天上的国民’(腓三20):他们虽属于这个国家,但他们知道本身乃是‘圣洁的国度,属 神的子民’(彼前二9)。他们是在异地居住的,属 神的百姓;他们在外国的文化之中作客旅,作寄居的,而不是定居。他们的家乡在另外一个国家,他们属于一座城,那城是 神所经营、所建造的(请参看:来十一10),他们对这位 神要绝对忠诚。

他们应当成为忠诚的巿民,包括在他们的社会事务上,以及对其文化的坦诚方面,皆‘顺服有权柄的人’(罗十三1)。他们在这个世界上要善良可靠;但又要与世人有别。使徒保罗觉得他有一个本份,要警告在罗马的基督徒同道,所以他写信劝他们:‘不要让这个世界把你们挤进它的模式里’(罗十二1英文斐律斯译本J. B. Phillips直译)。他们不单单要在宗教敬拜上,并且要在生活方式上,与不信之人有别(请参看:彼前一15)。

主耶稣对于祂的门徒所将要受到的种种压迫,并不存幻想;祂事先就告诉他们,将要被捉拿,受鞭打,被出卖(参看:可十三9)。但是他们身在异地,要继续负起作 神子民的责任:他们要作世上的盐(要在自己生活的社会上起防腐作用,保存良善);世上的光(使社会认识它的本相,以及 神拯救世人的目的);他们要作狼群中的羊(准备好一旦需要受苦与受死,每天将自己的生命献给 神作活祭)。

(四)

奥古斯丁(Augustine)叫我们记住,基督徒是在同一个时间,生活在两个城巿之中:暂时的和永远的,旧耶路撒冷和新的圣城,既在地上、也在天上,他是属于双方的公民,双方皆叫他效忠。

这一幅图画对现代人并不生疏。不过即使有人作这样的拣选,也只有很少的人能够与世俗和它的召唤完全隔绝──好像许下圣愿的天主教修女一样,据说她们每天晚上睡在自己的棺材里,因为她们将来有一天就要用棺材埋葬自己,所以她们每日这样提醒自己,她们不属于这个世界,乃属于未来的世界。不过,对大多数的基督徒来说,是无可拣选的,不能随心所愿。他们要在外邦的文化之中,过着 神百姓的生活。

他们所面对的问题,最为明显的也许是官方宣布为无神论的国家或社会中,在那里,除基督教以外,其它宗教为合法的。压力常常不是突然而来的,但它们日积月累的力量却相当可观:小区认可的传统习俗,其政治上或是宗教上所假定的前题,其道德价值,其对宗教及反对宗教的姿态,以及社会的伦理道德等等。在这些因素受到特定的许可,或是合法的公布时,结果处境就会变成压迫,抵制对 神的忠忱,并且信实受到考验。处在那种环境之下,效法变成为妥协,而妥协则与世界合作:与仇敌合作岂不是出卖吗?

不过这些压力,并不单单被限制在像以上所述的那样社会之中。这些压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见之于有悠久的基督教传统之国家之中。商业上与社会上的伦理道德,不断降低的道德水平,对物质的更为重视,在私人与公众生活中,基督徒影响力的削弱──这一切皆创造出一种文化气候,给信心的实施,和福音的传扬带来困难。

今天正如安提阿哥的时代一样,但以理书之中的故事强化 神子民的信心,并使他们有力量作决定。

打倒了,却不至死亡(一1-2)(续)

(一)

这几节经文提到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主前六○五至五六二年)‘来到耶路撒冷,将城围困’。在主前第六世纪之初,巴比伦帝国的势力已达到峰巅状态。有两个强大的堪以与之争竞的国家,就是埃及和亚述,皆被巴比伦打败了。所以尼布甲尼撒这时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巴勒斯坦,它在军事上和战略上都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并控制由埃及通往东方的商旅要道。犹大王约雅敬于主前六○一年,被迫向尼布甲尼撒进贡三年之久。后来,他在主前五九八年背叛。正当尼布甲尼撒挥军向西,那时约雅敬死了,他的儿子约雅斤接续他作王,但他在位只有三个月,尼布甲尼撒就攻占了耶路撒冷,将耶和华殿里宝贵的器皿,以及许多犹太人带走(主前五九七)。

接续约雅斤作王的是他的叔叔西底家,西底家不听先知耶利米的劝告,在主前五八八年背叛巴比伦。巴比伦军队再一次围攻耶路撒冷,共十八个月,圣城在主前五八七年沦陷,巴比伦王先在他面前杀了他的众子,再挖去他的眼睛,把他带到巴比伦。耶路撒冷被火焚毁,城中有更多的犹大居民被掳。这是主前五九七年(请参看:王上廿四14-16)与五八七年(参看:王上廿五8-11)的两次被掳,之后在主前五八一年(请参看:耶五十二28以下)还有一次规模较小的被掳。

在主前五九七年被掳的人中,显然有犹大的精英分子,即受到教育程度最高,最有智慧最虔诚的人士(参看:王下廿四14-16;耶廿九1),耶利米称这一班人为‘好的无花果’,这是和那些剩下来的人相比而论的:剩下来那批人则是‘坏的无花果’(参看:耶廿四5)。不要以为这一批被掳之人是作奴仆,他们实际上乃被认为是外国人,享有相当程度的自由,可以在自己本族人的小区之中,建造他们的房子,并且能与留在巴勒斯坦的亲戚通讯。

这种情形虽持续好几年,但是有证据表明,并不是所有的被掳之人皆满意这种情况。可能经过主前五八七年犹太人的背叛,他们则受到较前严厉的待遇,而被使用作为奴工,替巴比伦王做建筑的工作。例如,以西结书卅四章廿七节预言,那日子将要来到, 神要折断他们所负的轭,救他们脱离那些奴役他们之人的手。以赛亚书十四章三节以下,应许他们将脱离愁苦、烦恼,和被迫作苦工,而得享安息──这些在以后的记载中,也反映出这种情形(请比较:赛四十二22;四十七6;五十一23)。

主前五六二年当尼布甲尼撒死后,他们被掳将近结束时,很可能每况愈下。尼布甲尼撒的悠长和强盛国势之后,接着就是国势的急速衰落。他的儿子以末·米罗达(Evil Merodach,主前五六二至五六○年)被尼立革力沙(Neriglissar,主前五六○至五五六年)所杀,而后者统治期间,明显有许多叛逆与阴谋。他的儿子拉布西·玛尔杜克登基九个月以后,就被一批贵族阴谋杀害,他们立拿波立度作王(主前五五六至五三九牛)。

拿波立度原是哈兰本地人,有亚述谱系(Assyrian),他的母亲曾经作过月亮神辛(Moon-god Sin)的女大祭司。他看起来是一个非常虔诚的人,并且很喜好搜集古物。他登基不久,就离开巴比伦,前往西方,他在那里显然住了十年,而其中的大部分是住在阿拉伯的提马。由于他不能容忍百姓信奉与他自己所信(拜月亮)不同的宗教,并且他有许多建筑工程,需要大量金钱与奴工,所以在他的王朝统治下,被掳的犹太人之情形变得更坏,这并非不可能的事。他在主前五三九牛被波斯王古列打败,遂结束了巴比伦帝国。我们在以后还要看到拿波立度在但以理书之中,是一个值得注意之人,因为在这一卷书的零星记载之中,作者把有关这个君王的一些传说,归于尼布甲尼撒本人(请看四28-37注释──王的疯癫与恢复{\LinkToBook:TopicID=128,Name=王的疯癫与恢复(四28-37)};五1-5的注释──伯沙撒之筵席{\LinkToBook:TopicID=129,Name=伯沙撒之筵席(五1-4)})。

(二)

以上所说的,就是这一卷但以理书的背景,它既对作者,又对读者讲述关于主前第二世纪他们自己所遭受的苦难之情形,不单单当犹太人处于异族文化之中,并且也说明 神的子民在外国的压迫之下。他们因为持守祖先的宗教信仰,不单单受到伺隙而入的希腊化之影响的攻击,并且也受到叙利亚暴君,安提阿哥·以皮法尼肆意的血腥镇压。

当读但以理书中的故事时,心中马上想起安提阿哥虐待犹太人的情形,是非常自然的。例如,从尼布甲尼撒/拿波立度的形像中,他们会想及安提阿哥,而巴比伦人抢夺耶路撒冷的圣殿,会使他们记起在他们的时代,安提阿哥所犯的亵渎圣殿的类似情形。在主前一六九年,因为犹太人不承认孟力劳(Menelaus)为大祭司,不愿意在他的统治之下,安提阿哥乃下令大屠杀,污秽耶路撒冷的圣殿,抢劫其中的金银圣器皿,连同圣殿之中的装饰与其它贵重物品。他就在那一年自称为‘以皮法尼·阿提斯’的称号(即‘ 神显现’的意思)。再过了几年,他更发行了铸有很像他自己的宙斯神面貌的货币!他在主前一六八年,再一次攻击耶路撒冷,而这一次是在安息日,他知道犹太人在这一天不会抵抗;任令军队屠杀许多百姓。圣城被放火烧毁,财物被劫掠,妇女和孩童被带走作为奴仆,对余下的百姓抽以重税,许多土地被没收。圣殿受异族人的控制,而圣城本身则变为敬拜外国神只之处。但这还没有到达最悲惨的地步,安提阿哥的险恶又从政治转到宗教上。他决定要把犹太人的宗教完全扫除。在他严厉的禁令之下,不准犹太人再按照他们祖宗的律法生活。他对于使犹太人有别其他民族的畿件事下令禁止──行割礼的仪式,阅读律法,以及遵行献祭与守圣日的节期。违背王的圣旨之人就要被处死。他下令筑起给偶像献祭的祭坛;吩咐犹太人吃猪肉,并且用礼仪上不洁净的动物献祭。安提阿哥的最大恶行乃是他在主前一六七年,在耶路撒冷圣殿之中,设立一座给宙斯神戏祭的坛(显然也有一个敬拜的表号,或是供人崇拜的像),在这座坛上献燔祭(请看八13-14注释──几时才应验呢──痛苦的呼声{\LinkToBook:TopicID=149,Name=几时才应验呢──痛苦的呼声(八13-14)};九章25-27的注译──还有一个七{\LinkToBook:TopicID=162,Name=还有一个七(九25-27)(续)})。他吩咐犹太人将猪肉献在这个坛上。既有酗酒之事,又有荒淫之行:他强迫犹太人参加外邦人的宗教仪式,并且要参加庆祝希腊罗马之酒神巴库斯的游行。凡不肯依从之人,就会被处死。

大祭司孟立劳和他的许多祭司皆准备与敌人妥协。其他有人则在极大的压力下屈服。另外还有些人‘宁死不愿沾染污秽而干犯圣约,以致使众民同遭杀戮。’(玛喀比传上卷一章六十三节)。其中许多忠心至死之事迹──在玛喀比传上下卷之中有特别记载──讲到许多悲壮感人的故事。不过,不久以后,犹太人的抵抗力量又告恢复,先在一位名叫马他提亚的年长的祭司领导之下,而后是他的后裔哈斯模年与玛喀比。玛喀比的反对安提阿哥统治,重写了犹太人的一页新的历史。

有些人把他们的盼望寄托在军事力量:另外有些人盼望 神亲自干预,来拯救祂的百姓。但以理书的作者是属于后一种。他以写出过去的英勇故事,并且以讲述异象与异梦,说明 神的智慧与供应的奥秘,来鼓励他的犹太同胞,在 神帮助即将来到之际,持守他们的信仰,并且在他们的行动上,相信 神的迅速介入。 神能够拯救他们脱离困境,即使不然,祂也一定会赐他们智慧与力量去得胜。

(三)

现代历史作出有力的见证,证明这一切不仅是对古时,在不同类型的暴君统治下的犹太人与基督徒有直接关系,也是对生活在二十世纪的人完全适合。在一九三九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有一位瑞士作家陆蒂(Walter Lu/thi)写了一本书,名叫未来的教会(The Church to Come),文中有许多解释但以理书的讲章。李德(D. H. Read)在他的译者注解中,提出如下见解:‘从以下各页的内文里,你将从中欧的大鼎中,听见一个声音,用全然现代化的语气,忠实的解释但以理书’。在该书的自序里作者解释说:‘对但以理书的解释,含有一种信念,就是它使人越发相信,这卷书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时常以令人非常惊奇的方式,含有一个特别的信息……。我们并不是讨论一个已经熄灭了的火山。但以理书乃是一个活火山。所以如果有人以为研究但以理书是玩死了的火山灰烬,只为了开导或其他目的,他应当知道,他正在玩火。’

但以理书对于在德国纳粹统治之下,欧洲的犹太人聚居之处(ghettos),劳工营,煤气室(译者注,那是希特勒下令,将拘捕的数以万计的犹太人,送去烧死或毒死的地方,据估计被纳粹德国杀害的犹太人,逾六百万),对于在德国持守纯正信仰的教会(Confessional)的教友来说,活灵活现的显出其适合现代情势。那些人面对极大的危险,不愿保持缄默,宁愿受苦也不屈服。但以理书对现代那些宣称决心与需要基督的人较量的国家,也是同样适用。在东欧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的政府大厦屋顶,面对着大主教的大厦,在那顶上有一只巨大的鹰的铜像,嘴里含看一个小小的十字架。这种表号当然想说明,这个国家在起初是想维护基督教的信仰,并作为一种传福音的器皿。不过,现在有许多人,他们把这种表号当作一种非常不同的解释。那小小的十字架,既被摧残而破坏,属 神的百姓,也就与主基督一同受苦。

在像以上的这样的环境之中,但以理书的信息,也就越发清澈宏亮,发人深省,它鼓励忠心的基督徒站立稳固,持守信仰, 神与 神的国即将来临。

罗致才俊(一3-5)

(一)

巴比伦王并不以俘掳到一班人身体,把他们从犹太人地带去他那里为满足,他还想获得他们的心。于是他定出一个施教改造的方法。他们虽然是外国人:如果给他们好的物质享受的话,就能在他们身上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他准备给那些接受所定的训练课程合格的人选,有极好的升级发达的机会。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达到他心中的要求。只有顶尖的人物,才能达到他的理想:而这些人只有在犹太籍的贵族,王室成员之中,才可以找到。但只是出身于名门还是不够,要想配合他的计划,这些人必须是少年人,没有残疾、相貌俊美、通达各样学问、善于应变、能干且有清醒头脑。如果有这些恩赐与资格的话,他们就最能善用国王赐给他们的机会。

这一项训练,包括一个为期三年学习‘迦勒底的文字和语言’的课程。‘迦勒底’一词,是尼布甲尼撒时代,用于描述他父亲尼布波拉沙所创立的巴比伦王朝。不过,在后代的着作里,这一词则含有第二种意义,即指一班颇有势力的巴比伦的祭司,他们以精通天文学、占卜、和魔术而称着──也许因为到这个时代,这祭司阶层是一度强盛的王朝所剩下的唯一可以认出的遗迹。在但以理书的记载中,只有两次暗含这个第二种意义,这种解释符合书中别处对迦勒底人一词的用法,与被称为智慧人、术士、用法术的、行邪术的,意义相符合。

这一班少年人所学的‘言语’,是指苏默族(Sumerian)的言语,它是祭司们在举行综错而奥秘的宗教仪式时,所用的神圣的言语;它要用许多年的时间才能精通。‘文字’则指一种复杂的楔形文字,用劈尖了的楔刻在还没有凝固的泥版上。

巴比伦王想罗致才俊之士,好训练他们担当这种有权势的高位,这种职位会赋予他们具有神与人的权柄。他们甚至可以享受提供给皇族的特权,享受国王的饮食。这个故事使我们想起创世记的约瑟,将饮食给他的哥哥们每人一份(请看:四十三34);还有被掳的犹太王约雅斤,据圣经以外的资料说,他也受到同样的待遇。巴比伦现在需要招募新秀,金钱不成问题,要紧是最好的──供给每个成员一切所需,给他们最好的训练。

我们在下面就会看到,但以理书所讲的故事,甚至一开始就说明巴比伦人的智慧,不足与 神赐给信祂的百姓的智慧相比。


  单帖管理 | 引用 | 回复 回到顶部

返回版面帖子列表

《每日研经丛书》但以理书第一章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