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mdyj.net/index.asp) -- 51歌罗西书 (http://mdyj.net/list.asp?boardid=557) ---- 《每日研经丛书》歌罗西书第四章 (http://mdyj.net/dispbbs.asp?boardid=557&id=10140) |
-- 作者:月亮湖 -- 发布时间:2013/1/8 21:50:59 -- 《每日研经丛书》歌罗西书第四章 歌罗西书第四章 基督徒的祷告(四2-4) 保罗无论写那一封信,他必会督促他的朋友注意祷告的义务和权利。他叫他们在祷告中要恒切。无论我们的灵修经验如何高深,我们总会有一个时候觉得祷告失去效用,而我们的祷告亦很难超越四周围的墙。当我们处于这种环境当中,补救的办法并不是停止祷告,而是要有恒心的继续祷告下去;因为假若人能够不住祷告的话,灵性的低潮决不会维持太久的。 他叫他们在祷告中要儆醒。这个希腊字的字义就是指醒觉。从字义推测,保罗可能提醒他们一件事──在祷告的时候不要睡觉。但是保罗可能思念着耶稣登山改变形像时的一幕,当时门徒睡着了,而当他们一觉醒来,便看见天上的荣耀(路九32);或者保罗思念着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祷告的时候,门徒睡着的情景(太廿六40)。事实上我们经过整天忙碌工作,我们也一定会在祷告中觉得很疲倦,在这个时候祷告自然会觉得异常困倦。但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形,我们的祈祷就不要太长;当一个疲累的孩子祷告的时候,只要他能说出一句话, 神也会明白他心中的意念。 保罗父求他们为他祷告。我们必须小心注意保罗所求的到底是甚么。他求的不是为自己的好处,而是为他的工作。其实保罗应该有许多事情希望他们代祷的──诸如被释放出狱,在快要开庭审讯中获得胜诉,获得一点休息,或者在生命的尽头希望心中有平安。但是他希望他们代祷的,只是求 神赐给他力量和机会,去担当 神差遣他作的传道工作。每当我们替自己和别人祈祷的时候,我们不应该求 神减轻或免除我们的工作担子,应该祈求得着力量,能够把交托给我们的事工完成。祈祷乃是常常祈求力量,而不是祈求自己免除工作的责任;因为基督徒的生活主题乃是克胜,而不是免役。 基督徒与世界(四5,6) 这里我们看见三项基督徒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的简单训示。 (一)基督徒必须用智慧和机智跟教会以外的人交往。他要作一个传道人;但是他必须知道,在甚么时候应该或不应该,传讲他自己的和别人的宗教信仰。他不要给人一种超越感的印象,或对别人作出严苛的批评。事实上很少人是因为被说服而信奉基督教的。基督徒因此应该谨记一件事──必是藉着生活的见证,而不是用话语去吸引人接受基督。故此基督徒每人都有一个责任──在日常生活中把基督展示给人看。 (二)基督徒必须时刻寻找机会(中文圣经在这里译作;你们要爱惜光阴)──利用每一个时刻带来的机会,替基督工作和服务人群。日常的生活与工作,经常给人带来机会,可以替基督作见证,或影响别人信祂──但是许多人却避开这些机会。教友在礼拜堂中经常都有各种机会参与教导、唱诗、探访、和促进整个会众的增长工作──但许多人仍然会推卸这些责任。基督徒必须时刻儆醒,寻找事奉基督和人群的机会。 (三)基督徒在他的言语中必须有感染力和机智(中文圣经译作: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知道在任何一件事情上面作出最适当的应对。这里展示的劝谕实在是很有趣的。事实上,许多人误以为基督教要求信徒要有严肃的面孔,闲谈说笑也差不多视为一种错误。正如慕尔所说:这节经文告诫我们‘不要误把虔诚的圣洁生活,混为一种不自然的枯懆乏味生活。’基督徒应该用一种有感染力和机智的言语推荐基督的信息,这种力量在耶稣自己里面是可以找到的。今天太多的教会似乎着重于抑压人的活泼心思,而很少教会注重人心中闪耀出来的火花。 忠诚的同伴(四7-11) 本章经文结束时所列出来的人名,可以说是信心十足的英雄人物。我们必须牢记当时的光景。保罗在狱中等待审讯,在这段期间任何一位肯与保罗来往的人,都很容易接受与死囚的同一命运。故此前来狱中探望保罗的人心中,必然存着一种生死与共的大无畏精神。我们现在可以追忆一些有关他们的事迹。 推基古。他是来自罗马亚西亚省的信徒;很可能就是他教会的代表,把奉献的金钱带给耶路撒冷贫穷基督徒(徒廿4)。他曾负责把我们所认识的一封信──以弗所书,送往不同的目的地(弗六21)。我们在这里看见一件相当有趣的事情。保罗在信中说,当推基古抵达歌罗西后,他便会把保罗在罗马的情况用口转述给他们听。这句话提示保罗所写的信并未尽载他要说的话;那些余剩下来的个人事情,只好由推基古代为转述。照实情来说,昔日的函件内容决不能过于详尽,只能应付一些足以危害教会的信仰与生活上的困难问题。有关写信人的个人详细私事,则留待送信人抵达后才用口传达。因此,我们可以称推基古为保罗的一位私人特使。 阿尼西母。保罗在信中对他所说的话,充满了谦恭和亲切的态度。阿尼西母本来是个背叛主人而逃亡的奴隶,我们不知道他怎样能够来到罗马,而保罗现在要把他送回给他的主人腓利门。保罗没有把他称作一个逃亡的奴隶;他反而称他为一位忠心和亲爱的弟兄。他总是隐恶扬善──用最好的话去造就他人。 亚里达古。他是来自帖撒罗尼迦的马其顿人(徒廿4)。关于亚里达古的事,我们只能短短一瞥若干点滴的记述。虽然如此,我们从这些短短的一瞥中可以看见一件重要的事情──他是一个好人,他在紧急的关头,挻身而出!当群众在以弗所的大亚底米神庙暴动的时候,他竟然奋不顾身,站在暴民面前,结果被群众抢走(徒十九29)。当保罗以囚犯的身份乘船前往罗马的时候,他亦随船同行(徒廿七2)。当时他很可能志愿充作保罗的奴仆,然后获准与保罗在最后一次的旅程中作伴。现在他困身在罗马,可以说是保罗狱中的伙伴。很明显的,正当事情进入最冷酷的一刻,亚里达古便会及时出现。每逢保罗陷于水深火热的时候,他便现身。我们虽然只能短短一瞥有关他的几点提示,但亦足以证实他是保罗一位真正的心腹朋友。 马可。在早期教会的人物当中,他算是一位最富传奇性的人物。他与彼得关系甚密,彼得竟然称他是自己的儿子(彼前五13)。我们亦知道当马可写福音书的时候,他是把彼得的讲道数据作为整本书的参考骨干。当保罗与巴拿巴二人首次作传道旅行的时候,他充作他们的书记(徒十五3);但在途中,当情况突然恶化的时候,马可决定退出,并独自返回耶路撒冷自己的家中(徒十三13)。保罗经过一段相当漫长的岁月然后宽恕马可。我们还记得当他们策画第二次传道旅行的时候,巴拿巴提议再携带马可同行,但保罗则坚决反对带这位曾中途离弃职守的青年人;结果保罗和巴拿巴为了这件事而分道扬镳,此后再未复合一起传道(徒十五36-40)。据传说,马可后来到了埃及传道,并且在亚历山太创立了教会。但中间一段时间马可究竟做些甚么事情,我们便无从考查了;但有一件事情我们可以知道的,当保罗在罗马被囚的时候,马可便与保罗同在,而保罗到了这个时候,对马可已刮目相看了──马何是保罗近身当中最有用的人(门24;提后四11)。马可是一个能够临危自拔的人。在本段经文中,保罗对马可所作的提示亦反映出昔日那次不愉快的事已过去。保罗指示歌罗西教会──若马可亲身前来的时候,必须接待他,欢迎他。保罗为何要说这话呢!假若保罗认为这个人对基督的事奉没有益处的话,歌罗西人亦会毫无疑问对他存着戒心。现在保罗便以他习惯上的谦恭和周详熟虑,并且能不念旧恶,极力向歌罗西人推荐马可是他一位最可靠的朋友。马可最后的一段事奉工作,对他自己和保罗来说,都是充满着赞赏的。 耶数,又称为犹士都。这个人我们只知道他的名字,其它的事情则完全不能考查了。 这些就是保罗的得力助手和能够给他安慰的人。我们知道罗马当地的犹太人只给保罗一个非常冷漠的欢迎(徒廿八17-29);虽然如此,罗马城仍然有些忠于保罗的朋友,叫他在患难中,心中仍觉温暖。 荣誉的名录(四12-15) 还有一些基督徒同工的荣誉名录保罗现在继续写下去。 以巴弗。他曾经担当歌罗西教会的牧养职责(西一7)。这段经文可能提示他的实际工作,是负责希拉波立、老底嘉、歌罗西三个城市的教会监督。他是一位 神的仆人,他为 神托付给他牧养的人代祷和辛勤事奉。 可爱的医生路加。他与保罗相处,直到最后的日子(提后四11)。他岂不是那位专业医生,但为了照顾保罗身体上的软弱──身体里的一根刺,并为宣讲基督的缘故,而放弃了一份入息优厚的职业吗? 底马。这是唯一的姓名,保罗没有附注任何赞扬与欣赏的字句,这点是相当重要的。他就是底马,此外则只字不提。但从保罗其它书信有关他的简略引述中,我们可以看见一个故事。在腓利门书廿四节中,他的姓名与一些称为保罗的同工并列;然而在歌罗西书四章十四节中,保罗只称他为底马;最后一次提及他的时候(提后四10),底马已经变成一个放弃跟从保罗的人,因为他贪爱这个世界。我们事实上可以看见一个模糊的轮廓──人竟然可以堕落退化,失去火热的心,并且在信仰中跌倒。这里所见的就是一个拒绝让基督重新改造的人。 宁法(标准修订本用了一个女性的名称Nympha),以及在老底嘉他家中聚会的教会。我们必须谨记一点,教会正式有她自己的一座特别建筑物作祟拜,是到了公元后第三世纪才出现的。故此在这段历史中,基督徒经常是在教会领袖的家庭聚会的。亚居拉、百基拉夫妇分别在罗马与以弗所都有住处,信徒也在他们家中聚会(罗十六5;林前十六19)。此外在腓利门的家里也曾提及教会的聚会(门2)。在早期教会中,教会与家庭是分不开的;而事实上到了今天,这仍然是非常真确的──每一个基督徒的家庭都应该视为耶稣基督的一个教会。 ‘给老底嘉人的信’之谜(四16) 这里有一个保罗来往书信中的神秘难题。这封写给歌罗西人的信要传送往老底嘉教会。保罗接着又说,另一封写给老底嘉人的信,亦将送到歌罗西教会。然而这封给老底嘉人的信究竟是甚么?我们可以作出四种可能性的猜测。 (一)可能是一封特别写给老底嘉教会的信。果真如此,这封信已经遗失了,虽然有人声称这封信仍然存在──这问题我们稍后再讨论。保罗必然曾经写了许多书信,比我们现在所保存的数量为多。保罗的传道工作差不多有十五年的光景,然而我们只存有十三封由他亲手写的信。由是观之,他的信一定有许多已经散失,因此给老底嘉人的信可能就是这些散失书信中的一封了。 (二)可能是我们所认识的以弗所书。我们相信以弗所书本来就是写给全亚西亚省各教会的一封传阅书信,而不单写给以弗所一个地方。这封信可能就是保罗所指的传阅书信,现在已经到了老底嘉,不久便会送到歌罗西。 (三)可能就是腓利门书。这个可能性实在很大。这个见解留待查考腓利门书时再作阐释了。 (四)有人声称保罗写给老底嘉人的信仍然存在,而且流传已经有许多个世纪了。我们现在所见的就是一封用拉丁文写出来的书信;但是这些拉丁文的语调显然是直接从希腊原文翻译过来的。这封信一直附在一本第六世纪,属于加培亚的域佗(Victor of Capua)所保存的拉丁文新约圣经古抄本里面(Codex Fuldensis)。这封声称写给老底嘉人的信,其实可以追溯更早期的历史,因为第五世纪的教父耶柔米(Jerome)也曾提及这封信的存在,但是,耶柔米自己却指出它是假冒的;而且大多数人都同意此说,认为它不会是保罗亲笔写的。现在我们把这封信的译文录下: 使徒保罗并非由人,也非藉着人,而是藉着耶稣基督奉召的,写信给在老底嘉的弟兄们。愿恩惠平安,从我们的父 神,并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 我要在每次祷告中,为你们在祂里面站立得稳,在祂的工作中保持坚忍,并且在将来审判时仰望祂的应许,而感谢基督。不要让那些妄生虚言的人诱感你们;这些人的话是存心要说服你们离弃我曾传讲给你们的福音真理……(以下经文模糊) 我在基督里面所抵受的捆锁的痛苦是众人清楚看见的,然而我为此捆锁而欢喜快乐。因它带来永生救赎,这也是因为你们替我祷告和圣灵的帮助,带来的果效。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享快乐。但愿祂也能用祂的恩典叫这件重要的事情在你们身上成就,使你们得着同一爱心,和同一意念。 因此,亲爱的弟兄们,你们曾在我面前听过这些话,所以你们应用敬畏的心持守这些教训,好叫你们得着永恒的生命;因为这是 神在你们当中所动的工。无论你们做甚么,必须心志坚定而不要左右摇摆。 挚爱的弟兄们,论到其余的事情,你们要在基督里欢喜快乐;留意那些存心渴望自己得益的卑鄙坏人。愿你们的祷告在 神面前完全敞开;又愿你们常在基督里保持信心坚固。 凡是清洁的、真实的、谦恭的、公正的,和可爱的事情,你们都要去行。 你们听闻的事必须持守着,并且顾在你们的心里;好叫你们得着平安。 众圣徒向你们致意问安。 愿主耶稣基督的恩惠常与你们的灵同在。 这封信要仔细在歌罗西人当中宣读;而我写给歌罗西人的信也要送给你们看。 据说这一封就是保罗写给老底嘉人的信。它的内容很显明的是从腓立比书抄写出来;而开始的引言则取自加拉太书。我们有点怀疑它是由一些虔诚学者执笔写的。他们因为读歌罗西书的时候,知道了保罗曾写过一封信给老底嘉人,于是便按照情节写这封信。相信这封古代传下来的信是由保罗亲笔写的人实在很少。 我们承认不能完全解释保罗写给老底嘉人的信的秘密。但最受人接纳的一个普通见解,就是假设这封信是以弗所书,是保罗所写的一封传阅书信;不过当我们查考腓利门书的时候,我们提供的论点更加充满传奇,而且亦相当引人入胜的。 结束的祝福(四17,18) 当这封信结束的时候,保罗作了一个紧急的驱策,督促亚基布要对他所接受的一项特别职分尽忠。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这项职分所指的是怎么。当我们研究腓利门书的时候,可能找到一些提示;但我们现在必须暂时搁置这个问题搁置。 保罗写这些书信需要一位书记。最低限度,我们知道替保罗执笔写罗马书的人就是德丢(罗十六22)。照着保罗的习惯,到了书信结束的时候,他自己亲笔签字;并且亲笔写一句祝福的话──我们在这里所见的情况也是一样。 他说:‘记念我的捆锁。’保罗在他所写的信中曾重复多次提及他的捆锁(弗三1;四1;六20;门9)。这种语调不是自怜的悲叹,或者哀求别人怜悯。保罗写信给加拉太人,到了结束的时候,也曾如此说:‘我身上带着耶稣的印记。’当然这是一种感人悲伤的。阿福特给这句话作了一个很动人的注释:‘当我们阅读保罗这句话──他的捆锁──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当他亲笔在纸上写字(签名)的时候,他的锁炼同时在纸上移动;他的手就是用一条链子与看守士兵的手腕连系着。’虽然如此,他仍要在信中刻画出他的捆缚受苦情况;他的目的不是希望呼吁别人同情,而是宣称自己有权写这信──这就是权柄的保证。他犹如对他们说:‘写这信的人并不是不知道事奉基督的真正意义;也不是一个只晓得差使别人做事,而自己却没有诚意去做的人。写这封信的人是一个曾经为基督受过苦,肯牺牲的人。我有权柄写这封信给你们,因为我自己已背负了基督的十字架。’ 写到这里,任何一封信都必须结束了。每逢保罗写完任何一封信之前,他总会记念着恩惠──他时刻都会把自己已经找到能够满足万事的恩惠向别人推荐,希望别人也得着这份宝贵的礼物──恩惠。──《每日研经丛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