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mdyj.net/index.asp)
--  26以西结书  (http://mdyj.net/list.asp?boardid=528)
----  《每日研经丛书》以西结书第十五章  (http://mdyj.net/dispbbs.asp?boardid=528&id=9371)

--  作者:月亮湖
--  发布时间:2012/6/20 14:57:43
--  《每日研经丛书》以西结书第十五章

以西结书第十五章


葡萄木的比喻(十五1-8

 神的话又临到以西结,叫他向那些被掳的同伴宣告,他要向他们传讲一个葡萄木的比喻。这个比喻的目的,不仅是作教导之用,就像古时的以色列国;这里的比喻的功用,是先知宣讲信息的一种工具。正如大多数的比喻,这个比喻也是一个表面简单,其中却隐藏着非常深奥的意义。

就表面一层的意义而论,这个比喻可以意译和放大如下:

想一想树林中的百树:又想一想它们所供给的木材,葡萄木比树林中其他种类的木材更好吗?有质料坚硬的木材,可以用作木钉,和家庭中的装饰,厨房的用具等,连衣服都可以挂在上面;但是你不能用葡萄木作这种用途。还有香柏木,是一种上好的木材,可作建筑材料和家具。但是你决不能用葡萄木作这等用途。葡萄木惟一的用处就是燃烧,只能使你温暖一会儿,然后便归于乌有。

假如一根葡萄木已经烧了两头,但早晨在火的烬里,中间还剩下一点没有烧完,也一点用处都没有。所以当你晚间再生火的时候,你一定要把葡萄木放进去,使它再一次被焚烧。

葡萄木没有别的用处,只有焚烧。

这个比喻似乎是如此,可以这样意译。如果葡萄藤只可作燃料,那又怎样?有谁说它可当作其他的木材用吗?所以当你开始思想这件事的时候,你一定也像以西结的听众一样。有一些树木毫无用处,生长在树林中,但是你将树砍下来,你可以把它作成上好的木钉。然而葡萄树不是这样,砍下来之后,便一无用处,但若让它生长,葡萄树可以作其他树所不能作的事,那就是生产葡萄。同时利用葡萄可以作酒。

现在我们逐渐接近这个比喻的要点,但仍未抓住它的重心,除非我们回想旧约时代,那个描述以色列的基本隐喻。以色列好像一棵葡萄树,是从埃及挪出,并且栽于应许之地,要在那里生长发旺,而且多结果子(参阅诗八十8-11)。以色列人认为,他们是这个隐喻中发旺的葡萄树,可是以西结的比喻,却使这个隐喻倒转过来。当他的那些听众,仔细思想这个比喻的时候,他们必能渐渐的开始分辨其中的要点。

葡萄树有甚么用处呢?只有一件事──结果子。作为木材,葡萄树一无用处,但是一棵葡萄树若停止结果子,让它的根留在地里,便毫无用处;最好是把它砍下来焚烧,因为除此以外,再无其他的用处。过去以色列曾经多结果子,是 神圣洁的国度,是祂特别的子民,向全世界的人见证 神的公义。过去狻旺的时期,原因就是在此。以色列人不像巴比伦人,在数学的技能方面,是开路先锋;也不像埃及人,有建筑设计的技能。她唯一存在的理由,就是为真理的 神,向全世界的人作见证。当他们不能作这事的时候,那末(正像葡萄木一样),只适于焚烧。

所以这是个功用失败的比喻。 神曾使以色列承担一个责任,但是她并没有完成。‘木材的焚烧’,不久在耶路撒冷的毁灭上,即可看见;如果有几根枝子逃脱了火难,最后它们也必被烧灭,不能再作其他用处。既然不能实践 神高尚的呼召,以色列便没有其他的技能可以转换。结局就要来临,这就是以西结所设严厉比喻的要点。在这种烟雾弥漫的晦暗中,惟一光明的火花,就是那个简单的保证,剩下的少数人必知道,耶和华是主(7节)。

这个古时的比喻,可以继续在教会适用,正如许多世纪以前, 神向以色列所行的那样。教会像以色列,也有一个独特的使命:要向世人传达 神的爱。爱是教会的根基,教会必须结出许多果子。因为教会中的肢体,必须爱 神,这是第一条诫命;他们必须彼此相爱,这是第二条诫命。只有在那个时候,爱才可以藉着教会流出,完成她对世界所负的使命。但教会常有一种趋势,忘记她是一棵葡萄树,却想尽办法要作橡树或香柏树。将爱的使命换为许多世俗的追求,虽然那些人用意是诚实的,但是这并不是教会存在的目的。当教会失去应有的功用时,便没有甚么别的用处。

但是随便批评一个组织,却不了解其中个人的生活和我们有相同点,也是常有的事。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的确也有这种情形。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呼召,就是出于爱心的服事,要藉着许多不同形式的圣工去实行,但是最主要的关注是相同的。只是我们都像以色列人一样,逃避 神对我们的呼召。雄心万丈可能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焦点,或奢侈,或金钱,或权势,或其也邪恶的形式。有一些岔道似乎无罪的,也有一些是明显的罪恶,但这一切如果远离起初的呼召,也就是爱,便是错的。好像葡萄木一般,我们能使自己无用;如果不能提供果子,我们就要被捆起来,作焚烧的木材。

这是一个严肃的比喻,正如耶稣所讲的比喻一样,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这样其中所含的精义,才能渗入我们心底深处。──《每日研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