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mdyj.net/index.asp)
--  09撒母耳记上  (http://mdyj.net/list.asp?boardid=511)
----  《每日研经丛书》撒母耳记上第廿三章  (http://mdyj.net/dispbbs.asp?boardid=511&id=8580)

--  作者:月亮湖
--  发布时间:2012/4/7 19:45:02
--  《每日研经丛书》撒母耳记上第廿三章

撒母耳记上第廿三章


大卫与基伊拉(廿三1-14

扫罗当时仍然控制大局,在基伊拉的事件,可以证明以色列人,甚至大卫的家乡犹大,也准备忠心支持王。事实上一个城镇如基伊拉,不能做甚么事,惟有向扫罗忠心:如果一个神圣城镇像挪伯也遭洗掠,只因怀疑他同情大卫,这样基伊拉如果拒绝交出他,又有甚么希望可以逃避扫罗的愤怒和报复呢?

基伊拉的情节,说明大卫这段时间的窘迫──一种他不容易解决的进退两难,故此最后他被迫离开这个国家(廿七章)。这件事给大卫一个机会,来衡量他的跟随者的力量和保护程度(现在已经有六百人,13节),整体有所增长,但也产生严重的问题。一个单独的人可能不被注意,并得到足够的食物,可以在犹大南部荒凉和无人之地生存;但六百人却不能隐藏很久,这地也不能维持他们很久,他们为着安全和供给,惟有继续流浪。

大卫接着有不易解决的问题需要面对;但他不是没有资源。他有先知迦得,及祭司亚比亚他的事奉来提供意见;换句话说,他可以求问 神,祂永不会令人失望。扫罗虽然拥有权力,但却失去引导;长远来看,他一定会失败。

如果 神引导大卫去基伊拉,为甚么撤退像失败者?答案乃是这不是真正的失败。虽然基伊拉的百姓不愿意收留大卫是事实,但这只不过是故事的一部分;如果他们真的收留大卫,扫罗会占据这个城(注意7节中,他说的话),并且在攻入时捉拿大卫。更重要的是,基伊拉的事件指出,大卫友善和协助这个城镇,乃是出于自愿,不用任何的补偿或带给他们任何的伤害。虽然他们没有表示,但百姓一定感激他。故此大卫为将来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如果他与犹大同支派的人疏离,这会是他致命的因素,他不能再发生挪伯这种事件。如果这个发生在基伊拉的事件圆满了结,会帮助大卫抵消挪伯屠杀中带来坏的名声。

大卫在基伊拉显出,他将百姓的利益放在自己之上,并且他仍是以色列对抗非利士人的战士。他领导下的一小撮力量,本来不可能对抗侵略的非利士军队──扫罗一定不愿对付这庞大的军队──但在基伊拉中,非利士人不是入侵领土,而是发动军事侵袭,去抢劫和骚扰那里的犹大人。

仍然在 神引导下,大卫及时地离开基伊拉。继续躲避扫罗(14节),虽然他毫不放松追捕,但 神却无意让扫罗捉到他。

大卫的死里逃生(廿三15-29

这段经文指出大卫离开基伊拉后,向东抵达隐基底(29节),他不能继续向东去;隐基底在死海沿岸(看下图)。他现在置身于旷野和较贫脊的郊野,附近只有细小的城镇,其中一个是西弗;这故事显示他的情况何等不安全,如果本地居民对付他──西弗的百姓果然如此!他们出卖大卫没有甚么好处,但是我们也不能怪责他们。他们很难相信大卫会作王,他们只能帮助正统的权威,去捉拿一个逃犯。至少他们不会被控忠于支派多于忠于国家。

这段经文把约拿单和扫罗作有趣的对比。事实上这里是故意的幽默,当扫罗及他的全军不能加害大卫时,却清楚看见约拿单毫无困难地与他的朋友接触及交谈。有人猜大卫信任约拿单,容许约拿单找到他。这是撒母耳记中约拿单最后的故事──下回我们将听到他的死亡(卅一2)。在他与大卫的最后谈话中,他将自己的宝座让给大卫;而那时扫罗努力坚持抓住他的宝座,消灭他的对头。最后,正当扫罗的行动造成大卫警觉和恐惧之际,约拿单的角色郄是鼓励大卫;他正是为此而来。

圣经作者使用这个有关约拿单的简短故事,向读者证实一件事实,没有人可以阻止大卫作王。这样强调大卫并非篡夺者;约拿单在生时,也承认大卫是王。这种强调非常重要,抵消一些不利大卫的宣传,避免在大卫得到王位后流传。

有关扫罗险些捉到大卫的叙述,教导我们同一个功课;无论如何接近去捉拿大卫,扫罗最终也不能改变 神的计划。在此情况下,他差点成功,只因为非利士人之故,他不得不放弃,故此 神使用非利士人去挽救大卫。

政治局势已经发展成为三角的斗争:扫罗看大卫及非利士人为他的仇敌;非利士人看大卫和扫罗为敌人;在大卫方面,他只把非利士人视为仇敌,但没有意思成为扫罗的对头。他尽量躲避他,不与他作战,大卫尽力使同胞不会疏远他。在此形势下,非利士人开始进攻(27节),逼使扫罗认识到他们才是主要的对头人,而放逐追捕大卫一段时间。

这件事正好说明了历史的复杂性和暧昧不明:被非利士人侵略的以色列人,和扫罗及他的军队,两方面都没有看见 神的手在非利士的进攻上工作。这需要信心的功用,去相信 神统管一切人类的事情;而许多时候,只要回顾就可以看见祂的目的。不必等到大卫成为君王,以色列整体才能如圣经作者那样解释这次非利士的入侵。

这件事也是圣经的神迹一个好例子。许多神迹不一定是超自然的事──非利士的侵略,很不幸是每日发生的事情──但神迹是有时间性的。如果非利士人迟一天才进攻,大卫可能已被扫罗捉到,并且无疑会被处决。对大卫而言,这侵略发生在洽当的时间。这次脱险,使他深深感谢 神,也增强他对 神的信心。但对扫罗而言,这件事也是一个讯号,如果他有卓见去意识的话,便明白对大卫不懈的仇视, 神不会站在他的一方。然而,很可惜他把大卫的脱险的全部责任,都推在非利士人身上,而没有看见 神在这些事中的目的。他错误地以为自己可以辨别是 神的手使大卫进入基伊拉(7节)。扫罗像我们一样打着如意算盘,去看 神的手,会任意地让我们选择去做某些事,而忽略其他的事情,这是典型的人性。


──《每日研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