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mdyj.net/index.asp)
--  心理学  (http://mdyj.net/list.asp?boardid=291)
----  [转贴]马斯洛人本心理学与高峰体验  (http://mdyj.net/dispbbs.asp?boardid=291&id=1107)

--  作者:明达
--  发布时间:2008/4/22 0:32:11
--  [转贴]马斯洛人本心理学与高峰体验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 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1926年入康乃尔大学,三年后转至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心理学,在著名心理学家哈洛的指导下,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193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助理。1937年任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副教授。1951年被聘为布兰戴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1969年离任,成为加利福尼亚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评议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转到布兰代斯大学任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开始对健康人格或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曾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7),是《人本主义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两个杂志的首任编辑。


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


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有的需要一经满足,便不能成为激发人们行为的起因,于是被其他需要取而代之。    


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热情是由高层次的需要激发。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他自己的潜力,惟此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


人的五种基本需要在一般人身上往往是无意识的。对于个体来说,无意识的动机比有意识的动机更重要。对于有丰富经验的人,通过适当的技巧,可以把无意识的需要转变为有意识的需要。


马斯洛还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


试验证明,当人呆在漂亮的房间里面就显得比在简陋的房间里更富有生气、更活泼、更健康;一个善良、真诚、美好的人比其他人更能体会到存在于外界中的真善美。当人们在外界发现了最高价值时,就可能同时在自己的内心中产生或加强这种价值。总之,较好的人和处于较好环境的人更容易产生高峰体验。


以下为两个需求层次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 基本内容
各层次需要的基本含义如下:
(1) 生理上的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2) 安全上的需要。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3) 感情上的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系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4) 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5) 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2、 基本观点
(1) 五种需要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
(2) 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座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3) 五种需要可以分为高级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4) 马斯洛和其他的行为科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不发达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在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人们的需要层次会随着生产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3、对需求层次理论的评价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马斯洛从人的需要出发探索人的激励和研究人的行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马斯洛指出了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这一趋势基本上符合需要发展规律的。因此,需要层次理论对企业管理者如何有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有启发作用。
但是,马斯洛是离开社会条件、离开人的历史发展以及人的社会实践来考察人的需要及其结构的。其理论基础是存在主义的人本主义学说,即人的本质是超越社会历史的,抽象的“自然人”,由此得出的一些观点就难以适合其他国家的情况。
----摘自出处;《管理激励》 刘正周著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提到人的需求满足是阶梯式的,是一个需要满足后再追求下一个需要。只是我并不觉得人的需求有着如此强烈的界限划分。难道除了追求基本需求之外人就不能逾越需求的界限去渴望新的超越吗?或者说,平凡的人除了生活简单层次需求的追求就丧失了自我实现需求的追求吗?平凡中孕育着不平凡的理想和追求,也会因之产生了超越基本需求的动力。


--  作者:明达
--  发布时间:2008/4/22 0:32:38
--  

论马斯洛的高峰体验


[内容摘要] 如果要列举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无疑应名列前茅。与弗洛伊德类似,马斯洛是一位已经对人类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还将产生长久影响的天才心理学家。在今天,他的一些思想,很多人已经逐渐耳熟能详,例如,“需要层次”、“自我实现”、“高峰体验”、“潜能发挥”等等。国外有的评论甚至认为,他的有些思想已经成了当今世界上公众意识的一部分。特别是他的高峰体验论,对社会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里,笔者将对这一经典理论作详细阐发。


[关键词] 马斯洛 高峰体验论 需要层次 宗教 文艺理论


[正文]


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 1918-1970),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美国二十世纪下半叶崛起的新的心理学派,冲击着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的“第一思潮”和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的“第二思潮”,形成了心理学的“第三思潮”,成为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他的人类动机理论、需求层次论、自我实现论、高峰体验论等学说以崭新的视角研究人本身,充分体现了人道主义哲学思想,给当代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特别是他的高峰体验论,对宗教哲学、文艺理论等诸多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里,笔者将对这一经典理论作详细阐发。


一、高峰体验在需要层次中的地位


“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况,一个欲望满足后,往往又会迅速地被另一个欲望所占领。人几乎整个一生都总是在希望着什么,因而也引发了一切……”而人因需求所引发的行动都趋于成为整体人格的一种表现形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安全感水平、他的自尊,他的精力、他的智力等各种情况。①由此出发,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在1943年7月发表在《心理学评论》上的论文《人类动机理论》中他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存、安全、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生存需要 (physiological need)就是生存所必须的基本生理需要,如对食物,水和睡眠的需要,正像马克思所说的一样,人类只有取得了最基本的生活、生产资料才可以生存下来,才有满足其他需要的最初的可能性;安全需要 (safety need)包括一个安全和可预测的环境,它相对地可以免除生理和心理的焦虑,如稳定的工作的需要,对不受犯罪危害的需要等;爱与归属的需要 (love and belongingness need)包括被别人接纳、爱护、关注、鼓励、支持等,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团体等,这里马斯洛很谨慎地区分了性的需要和爱的需要的不同,后者包含了爱和被爱两个不可分离、相互作用的方面;尊重需要 (esteem need)包括尊重别人和自尊重两个方面,即需要“建立在稳固坚定基础之上的对于自我的高度评价,包括自尊……以及受到他人的尊敬。”;自我实现的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即“成为你所能够成为的那个人。”“在某个人身上,它可能表现为希望成为一位理想的母亲,而另一个人则可能想成为运动员;还有人则可能表现在绘画和发明上等等。”这是一种追求个人能力极限的内驱力。按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同时马斯洛还指出,人并不是在完全满足前一层次的满足之后才开始有下一层次的需求,人的需求层次是一个有机整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调整,而不是机械的递进关系。


马斯洛晚年的时候对人的需求层次的观点进行了一些重大的修正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他对成长性动机和匮乏性动机的区分上,特别是他提出了超越性动机论。他认为并非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有动机的,因而区分出因应性与表现性两种行为因应性是有目的、有动机、容易被控制的,而表现性则恰好相反,它无需费力,主要取决于集体的状态。表现性行为证实了人的行为并不都是由动机驱动的事实,因此马斯洛建议用“超越性动机”或“后动机”概念来描述自我实现者的动机。他指出:“最高级的动机就是达到非动机,即纯粹性的表现行为。换言之,自我实现的动机是成长性促动,而不是匮乏性促动。这是第二次天真,聪明的单纯,适意的状态。”在后来的《Z理论》中,马斯洛又区分出了不同的自我实现者:健康型的自我实现者和超越型的自我实现者。健康型的自我实现者主要是更实际、更现实、更入世、更能干和更凡俗的人,他们更多地生活在此时次地的世界或生活在匮乏的王国、匮乏需要和匮乏性认知的世界里;超越型的自我实现者则可以说更经常地意识到存在的王国,生活在存在水准即日的水准、内在价值水准,更明显地受超越性动机的支配,或多或少能经常有同意的意识或高原经验,有或曾经有高峰经验,并随着有启示或卓越或认识。②


至此,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似乎可以依次排列为由低到高的六个阶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健康型自我实现的需要和超越型自我实现的需要。高峰体验则更接近于超越型的自我实现。正是通过高峰体验的研究,马斯洛提出了超越性动机论,区分出健康型(非超越型)与超越型两种不同类型的自我实现者,进而实现了由人本主义向超个人心理学的升华。③那么,什么是高峰体验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很普通的例子来说明这个复杂的心理现象。一个年轻的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着,为她的丈夫和孩子准备早餐。这时,一缕明媚的阳光泻进房间。阳光下,孩子们穿戴整洁、漂亮,如欢快的小鸟唧唧喳喳地嬉闹;丈夫也在轻松悠闲地和孩子们逗乐。当她注视这一切的时候,她突然为眼前的美景所深深感动,一股不可遏止的爱笼罩了她的整个心灵,突然感到世界是多么美好,人生是多么美好,甚至于流下了幸福的泪水。这是一种神秘的体验,是一种和谐的领悟,是一种存在的认知。马斯洛指出,高峰体验完全是自然产生的,它“可以来自爱情、和异性结合,来自审美感受(特别是对音乐),来自创造冲动和创造激情(伟大的灵感),来自意义重大的顿悟与发现,来自女性的自然分娩和对孩子的慈爱,来自与大自然的交融(在森林里、在海滩上、在群山中等等),来自某种体育运动(如滑冰),来自翩翩起舞时……”④高峰体验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从主观感受上说,它是人生命中最快乐、最心醉神迷的时刻;(2)它同时也是一种“目的体验”、“终极体验”或“存在体验”;(3)从持续的时间来看,这一种体验往往是短暂存在的。总之高峰体验是一种最接近于超越型自我实现的体验,它最接近于真正的自我,是一种人性的可能性与现实性、自我与自然、社会合一的“剧烈的认同感体验”。下面笔者从高峰体验与宗教和文艺理论的关系及对它们的影响两方面进一步阐析高峰体验。


二、高峰体验与宗教


从上面对高峰体验的总体概括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这种体验与东方宗教颇为相似,特别是道教和禅宗。与马斯洛的主张一样,道家也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强调不以主观的欲望、行动破坏自然平衡,不以矫揉造作来掩饰自己的天性,方能得“道”,进入人生的最高境界。“道”是自然天成的,人只能冥思静观而不能触动更不能随意加以改造。高峰体验是一种存在性认知,“是按照对象自身的真象和它自身的存在,基本上没有涉及对象对于观察者的价值,或在他身上的作用,这样的认识”,这是一种“超越自我的、非利己的、客观的认知”。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大师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提出“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厉害的愉悦或不悦而对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⑤这种“无功利”和“超功利”的愉悦和马斯洛的高峰体验在心理表学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只是康德把这种审美鉴赏和一般的认识或认知严格区别开来了。


高峰体验与佛教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从马斯洛的著作看,高峰体验的提出显然是受到东方佛教教义的深刻影响。有人认为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即是佛教禅宗所说的"见性成佛"。东方佛教追求圆满人格、觉悟成佛,强调对事物无求、不干预、不打扰,直接进入事物内部,以达到认识事物、进入禅悟境界的目的。佛学全盘展现了自我潜在功德的宝藏,而且指示了经佛陀实践证实的圆证自性之道。这在上乘佛法中略分顿渐二门:渐道以闻思慧为导,修六度万行,以理智解无我义,其伏断烦恼的力量小,故证道所需时间长;顿门先顿见真我,以所见真心任运作六度马行,功德虽尚未圆满,但修行者自感与佛无异,更无所求,故曰顿悟成佛。⑥我们可以很强烈地感觉到禅宗和高峰体验在人的心理感受方面的惊人的相似性。


但是,马斯洛本人对高峰体验和宗教还是做了比较明显的区分。他的禅宗概念是从日本禅宗大师铃木大拙那里了解到的。按照铃木大拙的阐释,“禅宗认为似乎只有具体事物的本来面目才具有价值,而抽象似乎只能是一种危险。” 马斯洛认为这种阐释并没有将禅悟境界与脑损伤患者的具体认知或与儿童的单纯认知区别开来。这与存在性认知既能认识具体、原样,又能把握抽象的特点显然是有非常大的差别的。并且,铃木大拙也没有将禅悟境界与某些宗教界人士所说的单纯状态区分开来。因为这些人认为天堂或存在世界的认知要么以为着向童年或向无知世界的倒退,要么以为着向未知知尝知识禁果之前的伊甸园的回归。这实质上是一种低层次的涅盘,一种向下的统一。另外,马斯洛还指出,宗教神秘主义者常常暗示一个人要达到某种神秘的狂喜心境或者说一种涅盘境界,就必须经历“灵魂最阴沉的阶段”,必须经受炼狱般的痛苦,必须“置之死地而后生”,即必须以绝望为条件;而高峰体验并非如此,马斯洛认为健康的骄傲感和健康的感受性可以并行不悖,我们要打掉的知识那种不健康的骄傲。


三、高峰体验与文艺理论


自从1964年马斯洛发表出版《宗教、价值观和高峰体验》以后,高峰体验论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影响,特别是在中文艺理论里高峰体验被作为一个专门的原理进行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大成果。


文学创作是情感把握和形式创造的有机结合。作为审美活动,文学创造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情感把握。什么叫情感把握呢?它要求作家对自己的创作对象作情感性体验和评价。情感把握作为一种主体心理过程,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和态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情感性评价。情感来自体验,体验需要诚挚,东施效颦式的“无病呻吟”是不能打动读者的。在文学创作中有了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作家才能进入“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精神高度自由以致物我两忘的状态,即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境界;而只有处于这种境界,作家对客观事物的情感把握才会具有诚挚性。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与“高峰体验”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它们都是一种物我同一的境界,都是对宇宙奥秘的洞悉,对宇宙人生的终极关怀,是对自我价值的迫近。


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的创作必然要经历“高峰体验”阶段。郭沫若写《地球,我的母亲》那天,赤着脚在石子路上踱来踱去,“时而又率性倒在路上睡着,想真切地和‘地球母亲’亲昵,去感触地的皮肤,受她的拥抱。”诗人说:“这在现在看起来,觉得是有点发狂,然在当时却委实是感受着迫切。”曹禺写《日出》时“觉得宇宙似乎缩成昏黑的一团”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法国19世纪作家福楼拜写《包法利夫人》的女主人公服毒自杀时,他自己的嘴里仿佛也尝到了砒霜的味道,等等,这些都是“高峰体验”境界的生动例子。高尔基曾这样描述文学家的工作与专门学者的区别,他说学者研究公羊时“用不着想象自己也是一头公羊”,而文学家则不然,“他虽慷慨,却必须想象自己是个吝啬鬼;他虽然毫我私心,却必须觉得自己是个贪婪的守财奴;他虽然意志薄弱,但却必须令人信服地描写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这就对作家提出了高峰体验的高要求。俄国19世纪作家契诃夫晚年想写一篇描写青年女革命家的短篇小说,但他没成功,原因就在于他没有这种任务的情感体验,更谈不上高峰体验了。鲁迅也是如此,“出于惟有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的新年,他想写一篇放映苏区工农斗争的长篇小说,并且接触了许多苏区工作人员和地下党员,了解了许多有关方面的资料,但是他没有实际的苏区生活和斗争经验,没有真切的情感体验,所以始终没有动笔。像鲁迅这样伟大的作家没有高峰体验也写不出作品,就不用说其他作家了。


从以上的分析阐发中我们已经能够大致把握高峰体验论了,在情绪、情感体验上,个人感受到了令他心醉神迷的快乐,体验到了人生最高的幸福;在认知上,个人获得了对宇宙万物的存在性认知,领悟到了事物的存在性价值;在人格特征上,个人表现出许多与自我实现者相吻合、相重叠的人格特征,获得了他最高程度的认同感。因此高峰体验既是个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又是他“自我实现的短暂时刻”。⑦马斯洛的高峰体验论使他的理论从自称人本主义向超个人主义心理学过渡。它是人本心理学充分发展的结果,也可以说它是人本心理学的派生物。苏蒂奇(Anthony J. Sutich,1907-1976)在其主编的《人本心理学杂志》1968年第1期上撰文宣称:“心理学中的第四势力,即超个人心理学正在形成。” 在马斯洛晚年他经常讨论超越人本主义的问题,越来越不满人本心理学只关注个体的自我及其实现,意识到应该将自我与个人以外的世界和意义联系起来,这个领域属于超越的领域或超出自我关怀的精神生活领域。超个人主义心理学试图将世界精神传统的智慧整合到现代心理学的知识系统中,成为心理学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注释]


①《马斯洛人本哲学》(美)马斯洛著,成明编译,九州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1页。


②同上书,第32页。


③同上书,第34页。


④同上书,第387页。


⑤《判断力批判》(德)康德著,邓晓盲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版,第45页。


⑥《佛学大观》尘远著,四川出版社,1993年第2版,第125页。


⑦同①书,第385页。


[参考书目]


①《马斯洛人本哲学》(美)马斯洛著,成明编译,九州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②《判断力批判》(德)康德著,邓晓盲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版③《佛学大观》尘远著,四川出版社,1993年第2版


④《美学三书》李泽厚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1月第1版


⑤《宗教哲学》威廉?瑞珀尔、琳达?史密斯著,张念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⑥《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