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动网先锋论坛  (http://mdyj.net/index.asp)
--  奇迹课程(无为法)  (http://mdyj.net/list.asp?boardid=213)
----  谁的悟境比较高?谁修得比较好?  (http://mdyj.net/dispbbs.asp?boardid=213&id=7973)

--  作者:高海
--  发布时间:2012/3/6 15:55:42
--  谁的悟境比较高?谁修得比较好?

摘要: 心灵的发展未必是渐进式的,甚至与个人的表现无关,那不过是一体意识找到了一个最脆弱的缝隙,而冒出了一个美丽的泡影而已…

问:《奇迹课程》常说,所谓幻象没有层次之分, 但心灵的觉醒程度是否又有高下之分?佛法会评定你悟性高低, 位阶在几地。最近,一位修佛道多年的朋友, 说我「还未体悟到神性」的境界,这究竟是判断,还是基督藉他来提醒我呢?

答:我们可真是心有灵犀,我最近心里也浮现类似的问题,似有领悟,却无暇细想。经你一问,不能不静下心来,把凌乱的思绪清理出一个脉络。

     《奇迹课程》确实没有层次或程度之分,只有真假之别;你也听过我们常作的比喻:你不是怀孕了,就是还没怀孕,你不可能怀一点点的孕。因为《奇迹课程》有此一说:「你不可能只放弃天堂的一部分。你也不可能只陷入地狱一点点。(M-13,7:3-4)你若努力想修得比别人更好,你就已经离开了一体之境;你若不能用圣灵的眼光去看别人,就落于小我的分别批判;你若看不见你与他人不二的实相,你与对方一样活在幻境中。

       然而,我们在世间,确实看到有些人好像比较有修养、有智慧一点;有些人真像是三恶道来的。而且我们还听说,若想早日成就,需要亲近善知识,尽量远离那群业障深重的人。这种分别心,正是小我造出时空与形相世界所要教我们的「课程」,领导我们在「程度」与「距离」的幻相中去追逐那超越时空的圆满境界,也就是小我的「去找,但不要找到」阴谋。

小我最爱提问题,未必想要知道答案,它聪明得很,它知道人间是非是没有绝对的答案,可以无穷地争辩下去。因为谁是圣、谁是贤、谁是冤、谁是亲,这类问题,都是以小我的思想体系为前提,问题的本身其实暗自假定了「分裂的真实性」,「直线式的时间存在」,以及「因果的连续性」,如果我们针对这类高下、先后、判断或投射的问题作答,其实我们已经公开为小我世界的逻辑背书了。

       好!那么我们若真能接受圣灵的思想体系,会怎样呢?上述隐藏的前提全部无法成立,你便会当下看到了你要的答复。

      再讲得详细一点。如果我能不由「我是这具身体」出发,而是由「我们原是同一个心性,唯一的一体意识」的角度着眼,(即使尚未开悟,想一想,还是能做到的。)那唯一且圆满的心灵,因着一念之差而忘失了本性,变为妄心,在幻境中开始妄造,把每一妄念都执以为真,还为了证实其真实性而投射出有形有相的存在,构成了壮观的大千世界与芸芸众生。如此说来,实相中,并没有你的存在,也没有我的存在,我们都是那个「一心」在无明妄念下投出的幻影,你是「一心」中的某一妄念冒出的一个泡泡,我也是这「一心」另一个妄念冒出的泡泡,因着妄念的性质而呈现不同的泡影,不论大泡泡小泡泡,只是虚妄的一念,一经修正,泡泡便消失了,若未修正则继续冒泡。我们哪有什么「大道」要修,哪有什么使命要完成!那么还有什么你觉我觉,先觉或后觉的问题?

       冒泡的过程不过是一心(一体意识)在排妄念的毒气,屁放完了,就没事了。我们若把妄念当真,追究下去,那么大泡生中泡,中泡生小泡,原本虚幻的世界可以延伸为无量劫世。

       至此,你不难明白,为什么《奇迹课程》不教任何「积极」的法门,更不曾制订道德评估标准。虽然它在教师指南中提出了一些「上主之师」的特质,这纯属一种心境的描写,与外在形相无关,否则,演技足以荣获奥斯卡的小我,哪个不会装出圣人典范?

《奇迹课程》只传授一门韬光隐晦的本事:「宽恕就没事」,为的正是防止我们过于认真地追究那些圣贤幻相,精进之余,不自觉地推动起娑婆世界的轮转。「宽恕是宁静的,默默地一无所作。它既不干犯实相,也不设法把它扭曲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它只是观看、等待、不判断。(WB II-1,4:1-3)等妄念的毒气排完了,我们自会忆起那仍然完好无损的本来真相。

       连当前流行的全像学 (Holography)都说:一切都是同步呈现。只因人类发明了「时间的设计」,迷惑了自己(想藉此忘却那超时空的永恒家乡),所以同步的现象在我们眼中有了前后上下高低先后之分。你还记得《奇迹课程》说过,在问题发生的同时,圣灵已经答复了,问题早已解决。只是仍在做「时间大梦」的泡泡们,还在努力地向前迈进,偶尔还会忍不住跟隔壁的泡泡比赛,看那个泡泡先抵达终点。

圣灵是上主对分裂状态的神圣答复,是救赎进行救治的工具,… 救赎与分裂之境的运作原则是同时出现的。就在小我形成之初,上主已经在人心中放置了喜乐的召唤。(T-5, II.2:5-3:2)

       若想了解圣灵的思维方式,除了上述「分裂幻相」与「时空妄念」之外,我们还得打破一个因果的迷思(myth),其实,它仍属于直线式的时空概念。我们不只认为有一个我,而且这个我还有前世今生,如果我今生修得好,下辈子就会更上一层楼,所以赶紧行善、积德、增慧,就像累积飞行哩数那样。而这哩数也只有「当事人」能享受,因为因果不爽。

       细想一下,便能看出这一迷思并不符合人间的现实,若由历史来看,根据佛陀的本生故事,他也不是一生一世地往上攀升的,他一下投胎为人,一下又投胎为鹿、为鹰、为虎的。若你相信《告别娑婆》的故事,他尚未圆满神性之前,就已成就了济世救人的道业,等他真正达到天人合一之境时,世人竟然一无所知。

再以我们熟悉的当代几位名师为例吧!当下奇迹的 Eckhart Tolle,与神对话的 Neale Donald Walsch,还有我们即将出版的「一念之转」的Byron Katie,在他们声称觉悟之前,都活得「很惨」,心态消沈愤怒,陷入严重的忧郁症,几乎到了自杀边缘,他们连「正常人」的标准都没达到,却在瞬间瞥见了实相。可见,心灵的发展未必是渐进式的,甚至与个人的表现无关,那不过是一体意识找到了一个最脆弱的缝隙,而冒出了一个美丽的泡影而已。

       此外,我们还需要打破另一个意识的迷思,我们总以为只要奋发向上,自然会导向自己想要的目标。不知你曾否听过这个黑色幽默:两个人死了,在投胎前,他们各自许愿,某甲说,他在下一生要赚很多钱,成为百万富翁,某乙说,他下辈子要到处给人钱。结果,某甲生为乞丐,某乙生入富翁之家。你若懂得潜意识的「阴影反射」原理,便明白这个故事里的逻辑了,它与一般「心想事成」的原则是大异其趣的。

       我们若能稍微破除一点上述的迷思,便不难看出,谁先觉悟,或悟到哪一程度这类问题的本身即是一个妄念,而且更深巩固了天人分裂之根—特殊性。据此妄念所追出的答案,不只是二元对立,还会造成彼此的侵犯与攻击。「只有不同的东西才能相互攻击。」(T-22.VI.13:1)换句话说,当我们感受到别人攻击时,在意识的深处,我们已经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了。

最近,我脑海里常出现一个意象:我坐在观众席里,看自己演的电影,电影早已拍完了(记得否?结局已定)。但我常忘了自己正坐在戏院里看戏,心情跟着屏幕的主角七上八下,有时还被恐怖情节吓得缩在椅子里。看得浑然忘我时,恨不得能替主角上阵,把自己想象成奥黛丽赫本那样清纯,或汤姆克鲁斯那般神勇。

      因此,当我们心中一旦起了「觉悟的先后高低」之念,或是「这是判断还是投射时」的疑惑时,表示我们已经落入戏中了。在虚幻剧场里,有无限的可能,而所有答案都是模棱两可,正反皆说得通。这类答案,也许会帮你在戏台上演得「好看」一点,或显得聪明一点,但不会带你回家的。

       你若要回家的话,得意识到你其实身在观众席中,而且只有你这一位观众,根本没有别人。你看到的戏其实早已演完了,你之所以一直在看回放的戏,只因你还在心里继续帮它编故事,加强情节,这出戏才会变成 Never Ending Story。

       你若想要早点结束这无聊影片,就别有事没事跑上台去插一角,你只须记得自己在看电影,当情绪被别人的故事勾起时,只须宽恕自己的情绪反应,笑一笑,继续看电影。你唯一的功课,只是如此提醒自己,这也等于帮助戏中人忆起自己在剧场之外的真实身份。心里明白,你所在的此时此地,并没有人真的结婚生子,也没有人抢劫或打仗。你只是让电影自行演完所有的情节,这就是《奇迹课程》的宽恕真意。只要你不期待「欲知后事如何,请待下回分解」,故事总有说完的一天。戏演完了(泡泡也冒完了),你才能离开戏院,高高兴兴地回家去。

      一般的灵修常教你如何把这一生的戏演得美轮美奂,万众景仰;而《奇迹课程》从第一课的练习开始,就想把你由台上请到观众席中。你可知,这一「移位法」会带给我们多大的解脱;我这辈子不需要活得多好,修得多高,别人讲我如何,对我作何期待,都不再显得那么「严重」了。我只是这一妄念冒出的泡泡,他是那一妄念冒出的泡泡,有时撞上了,其实什么也没发生,只要我不自行判断,加入我的故事,他的毒排完了,回到一心,那已不是他的心,而是我们共有的一体意识。那么谁修得好,谁先回去,何需我们操心?

      我目前的挑战,不是怎么去解决别人的投射或自己的判断,而是我发觉自己老爱往戏台上跑,一不留神,就跟屏幕上的角色搅和一团了。你可有什么妙方,让我安分一点,一手可乐,一手爆米花,安心地坐在观众席,把电影看完?

转自:奇迹课程中文部 宗教交谈 2007/4/3